因為仍在倒時差中,每個早晨都醒得很早。多兒和皮兒準備一大早就去桑蒂斯山(SANTIS)。據說山端有一條景致非常優美的步道可供健行。此山是阿爾卑斯山脈在瑞士東北部的最高峰,海拔2502米,因此經常多風,天氣善變。多兒倆人迫不及待地想一窺究竟了。
雪山之巔
阿爾卑斯山長號角(ALPHORN)
6:27從大本營出發,火車在風光旖旎的鄉間風景畫中穿行。草地,森林,湖泊占了主要位置。出來把德哈尬子(BAD RAGAZ),還能看到不少的雪山,越往北走,地勢越來越平緩。山好象也越來越少了。更別提雪山了。多兒還有點納悶,難道這個桑蒂斯山,就是個平地拔蔥不成?!
還是那個同樣的感受,在如畫的山水中穿行,時間快得像閃電。8:14分火車抵達峨那石(URNASCH)站,皮兒還說,愣是沒有坐過癮呢。然後換乘公共汽車,8:50分抵達施瓦蓋而堡(SHWAGALP)。見山就高興的皮兒眼睛樂成了兩條線:真是好地方。山真多,草真綠,雪也是真的白。
抬頭望了望雪山,再直勾勾地瞅了瞅幾乎空著的停車場。四下張望,見到總共不到5個人。多兒的心一下子就緊繃了。甭說山上積雪超厚,徒步幾乎不可能;單說要在山腳下走,也夠嚇人的。你倒是給幾個人影晃晃啊。要說運氣還真的不錯,登山纜車才開通第二天。多兒上前打探明白,9:30分即有一上山纜車。售票的姑娘確認:山頂徒步是不可能的。即使如此,倆人還是二話不說,坐車上山。賞雪山,總是另人心曠神怡的。
這一上不要緊,山上就玩了近兩個小時。下山玩外加吃午飯1個小時,這是後話。乘坐纜車時,貴賓待遇,僅有多兒兩人,外加一位主操作手。這種玩法還是頭一次。心中頓時有了VIP感覺,熱血也開始沸騰了,好象隨時隨著海拔升高。雖然山頂的溫度越來越低,但興奮度卻成反比增長。
快到山頂的時候,皮兒說,盡管我們有備邇來,但感覺衣服還是穿少了。怎麽越來越覺得棉衣不管用了呢!多兒搭茬:可不是嗎!山腳下還是碧綠一片,現在纜車可是被四周冰雪包圍。雖然隔著厚厚的玻璃,仍能感覺到寒氣逼人。走出纜車的一刹那,一股強烈的寒風直刺骨頭,迅速裹緊上衣,成了倆人不約而同的選擇。
哎呀!好一幅冰天雪地的畫麵。隨著穿堂過室(山頂一大型建築),一推門,愣是險些被大風掀個跟頭。豪不誇張地說,站了不到一秒,多兒立馬折返室內。我的媽呀!一秒見效,沒帶手套的手立即失去知覺,完全不能外露一樣。回屋一問:室外零下26度。按照加拿大的說法,加上風冷效應,應該有零下50度了。我的乖乖,怨不得這麽冷呢!
多兒和皮兒還是不甘心,反複多次勇敢地走出室外。山上的天,可真是猴子的臉,說變就變。在山下時,還是晴天,現在站在山頂,居然雲層堆積,一點藍天的影子都不見。隻見雲堆雲,雲擠雲,或緩慢移動,或呼啦啦翻滾,在人們眼前滾來滾去。就連一點縫隙都沒有。至於山下是什麽樣子,隻能靠想象了。
皮兒說,不然呆半小時就下山吧。估計我們什麽也看不到了。多兒不同意,既然上來了,幹嘛急著下去呢。在這好好玩玩。即使體驗一下極冷,看雲卷雲舒也好啊!這時定睛細看玻璃外結的冰霜,也頗有意味呢。其實她藏了個心眼,說不定一會就晴天呢。皮兒說,那倒也是。既來之則安之吧。
就這樣,出去冒嚴寒,呆上10分鍾,然後迅速躲進室內以暖和身體,特別是雙手雙腳。才意識到零下26度並不是鬧著玩的。看外麵鐵欄杆上的冰淩,再抬頭看天線發射塔上的冰霜,頓時覺得一下子生活在極地了。雲也好象琢磨著人的脾性,忽而聚,忽而散。偶或在縫隙中可以窺見山腳下的草地和村莊。一種神秘感覺頓時牽扯著,欲罷不能。
功夫不負有心人。天終於偶爾露出笑臉。多兒和皮兒更加頻繁走出室外,再躲回休息,故而上上下下幾層樓都摸了清楚。有飯店,有酒館,有早餐加咖啡……同時也注意到不時傳來一種厚重古樸的音樂聲。尋聲找去,竟然有兩位老者在賣力地演奏。這時一個旅遊團也加入近來,房間裏也多少帶來了人氣。一曲一曲地演奏完畢,觀眾都報以熱烈的掌聲。多兒手舞足蹈,沒想到今天在雪山頂上看到、聽到了阿爾卑斯山長號角的演奏。老早就聽說瑞士的這種獨特樂器了,今天終於有幸親見、耳聞。
據說,阿爾卑斯長號主要見於瑞士。但是其他高山國家,比如如瑞典,俄羅斯,德國,匈牙利和羅馬尼亞也有使用的。無人知曉這些高山國家首次使用阿爾卑斯號角確切是在什麽時候。但有考古證據表明,現存最古老的阿爾卑斯號角可追溯到公元1400年。也有說凱爾特部落首次落戶阿爾卑斯山北部,大約是在2000年前。有可能他們是第一次使用這些樂器。
阿爾卑斯號角是利用生長在山坡上的小雲杉和小鬆樹做成的。牧羊人用樹木的自然曲線,作成阿爾卑斯長號。其聲音可以傳到6公裏以遠。據說,瑞士農民最初用阿爾卑斯號角作為高山峽穀之間溝通的工具。通過這種方式,他們也可以尋求幫助。或與在山穀不同地域村裏人溝通,一一往下傳達,還可以宣布特別活動,比如開理事會,或聚會、戰爭等等。在牧場中,阿爾卑斯長號還被用來擠奶時安撫奶牛,把奶牛從遠處招回,或者在牛羊夜間休息時幫助他們安息。甚至在每年的六月份左右,每一個山穀互相競賽吹奏自己的曲子。一來來打發時間,二來娛樂牧羊人。因此這個技能便代代相傳,延續很多代。
在過去,它是一種溝通工具;而今天,阿爾卑斯長號角大多由音樂家演奏。在瑞士,就有超過4000人可以吹奏阿爾卑斯長號。在過去的25年中,阿爾卑斯長號角一直是一種音樂娛樂形式,在歐洲許多高山國家的現代和傳統音樂會上,不斷被演奏。這麽說來,多兒和皮兒是幸運的 ,除了欣賞了雪山、雪山腳下的村莊、草地還有連綿的山峰之外,還煞有介事地一睹阿爾卑斯山長號角的現場演奏,實在難得。也非常難忘。(更多圖片,請見同名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