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的旅程起始於粉堤國家公園 (Fundy National Park),晚上會趕到庫翅哺孤啊克國家公園(Kouchibouguac National Park )。
早7點,三人就上路了。車子在粉堤灣自由徜徉。呼吸著早晨海邊格外清新的空氣,魚兒說,“真好象又回到了闊別已久的中國老家。感覺舒服極了。”聽他這麽一說,皮兒也呼應到:“是啊,對於出生在海邊兒的我們來講,看到大海,就等於看到了家。我們幾十年的海邊生活經曆是任什麽也磨滅不了的。大海就是故鄉。”“那就唱十塊錢兒的吧。”多兒趕緊湊熱鬧。
唱著望著開著,車子被GPS帶到了一個奇怪的景點兒。這可不在我們的計劃之中。但是自己玩的好處就是不拘泥於時間,沒有嚴格的作息,所以自然而然地我們就將車停在了路邊。好在除了我們的車子以外,半個多小時的觀賞期間,從沒看見第二輛車和第四個人。偶爾從身邊經過的,有鷹,烏鴉,海鷗,各種鸕鳥等等。
待走近前一看,這是個古舊船廠遺址,一艘船依然挺立在水岸交接處。雖然顏色黑黢黢的,但從做工來看,絕對能看得出當年的輝煌。多兒趁機跑進船艙幾趟,從各個方位遙看大海,極力想象著當年水手和船長們出海的激動和返航的欣喜。眼睛看著遠方,手兒摸著船幫,嘴裏念念有詞,“正前方,全速前進。”
在旁邊的一個木製盒子裏,還有詳細文字介紹供遊人享用。我們這才知道,這個地方叫哈微。舊船廠就是哈微通往世界的門戶。特別是1819至1918年100年的時間,帆船都由這裏建造的輝煌時期。在過去,道路很少,路況也不好。水陸就是大家公認的高速路,船兒就相當於現在的汽車。不管是長途還是短途,也不管在好天還是暴風雨天氣,甚至非常惡劣的條件下,船隻都能將貨物和人員運往各地。
哈微,坐落在粉堤灣的曬坡地河口,也就成了船廠最佳選址。周圍山裏的木材也就成了造船的原材料。哈微船廠也是當今該省的驕傲。人們保留這一遺址,也就保存了對當初造船人的格外記憶。同時,也是對當時的能工巧匠以及那些圍爐等候在家的夫人們的極好祭奠。
在船的對麵,就是那個安德森嚎樓燈塔。這個不起眼的燈塔,經過無數次的維修,無論風吹雨打,日曬雨淋,依然挺立在對岸。很難想象,它給遠航的人們多少寬慰和仰賴。
真的是很喜歡這個遺址,確切地說,很喜歡這艘船。更喜歡船廠四周這一望無垠的海麵灘塗。從來沒有見過這麽高的水草,一直在海岸蔓延開去。怎一個遼闊了得。(圖片另見)
粉堤灣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