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除上課就是玩。這玩是廣義的玩。課間扔皮球是玩,放學後留在操場悠雙杠到電影院看電影也是玩。郊遊夏令營是玩,遊行和挖溝修水利也是玩。對精力旺盛的大男孩除了和坐在教室有關的都可以叫做玩。到老了能記得住的也就是那些玩了。
進高中不久就是十一。要遊行。上麵沒有高年級,抬標語牌的事兒就落在我們這些學校最高年級的肩上了。我抬過不止一次。大清早從燈市口抬到東單,抬過天安門到西單,往南到菜市口,再抬回校。有時不結實的大標語牌回學校時都散架了。折騰到下午累得精疲力盡,歇一會兒又興高采烈地到天安門廣場去狂歡看煙火。高中三年,六次,風雨無阻。五月清晨的冷和雨中無遮無擋的淋都受過。沒得病,少年也。
廣場的聯歡晚會總是和女十二中搭夥。晚上的天安門廣場更擠,我們混混們就是拉圈子占場子。會拉手風琴的拉琴,小流氓幾個會跳舞的跳交際舞什麽的。我們最多拉著手跟著跳那些蘇聯式的轉圈舞,要是碰上和個女生拉手還挺不好意思。最高興的是和混混兄弟到處瞎逛。哪熱鬧就往哪鑽,看見禮花上的降落傘就跟著搶。這些可比跳舞有意思。記得有一年放花時,不,是放盒子時,一種搭成戲台的禮花,放著放著就著起來了。最後成了大火。就像前幾年央視大褲衩著火時一樣我們混混們也湧著去看。要到廣場的熱鬧全散了才回家。
學校豆腐幹大的操場踢不成球,要踢就得到東單廣場去。離我家太遠,不去。騎車回家。近路不走,和混混繞著圈走。比快比慢比定車比憋車,左上右上大撒把兒往後跳。每天十裏相送,好像第二天就再也見不到似的。
附近的大華和紅星常有學生場。混混結伴而去,第二天班上就多了個翠環或小黎英。看完巴金的家,長相像大少爺的得了個大少爺的丫頭的芳名。多麽有才的混混,多麽無奈的大少爺。
每年的春遊要遠遊。也不遠,八大處香山是最遠的。那裏對騎車來講太遠,還有人不會騎車。翠環家有運土的卡車,就坐他家的車去。一班人就擠在低幫的卡車上。開得飛快的車上是歡聲笑語。現在看,真危險。一次在避魔岩碰見一個外校跌到山崖下頭破血流的學生,趙老師立即抱住幫他止血。這印象很深。
到香山就爬鬼見愁,下來那幫會打百分的就在半山的一個茶館打牌。他們賣上一壺茶,輸了的就喝茶,反正續水不要錢。喝吧!尿吧!混混就在邊上哄央子。
有一年暑假到鷲峰黑龍潭夏令營。有一天下大雨遇到山洪。這幫人不好好待在營房裏,偏去看山洪。村子裏的小路成了河,淌著大水去。白鏈一樣的瀑布山洪掛在山石上非常壯觀。為了一睹壯觀我們這些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年怕什麽?
班上好事者組織過到先農壇跳傘和小口徑步槍打靶。沒跳過傘,學過跳傘落地的動作。家裏有小口徑步槍一樣的獵槍,打過。自我感覺不錯。興衝衝到了打靶場,叭叭幾聲,平平。打槍還要交子彈錢,不去了。
北京的中學生是免費的群眾演員。那幾年常有外國元首總理來。他們一來我們就要夾道歡迎。有熱鬧我們混混也願意去。歡迎過伏羅希洛夫,蘇加諾,尼赫魯。近距離見過老毛和周總理。最近一次是在新華門前歡迎老伏。汽車就在拐彎進新華門時被擠得在我們麵前停下,老毛老伏就在一米多外。那時傻呀,拚命地歡呼。也不能說太傻,那時離文化浩劫還有很多年,大饑荒沒開始,可能連反右也沒開始。
勞動對我們少年也是玩。到東郊農村去過。一天,沒印象。58年高三下時連著挖了三次河溝水庫,玩了三次。春節和混混老弟,七七幾個到十三陵挖水庫。第一次抬著被子走長路。幾裏?十幾裏?按平穀的農民的說法“把額壓拶咧”,差點把我壓塌掉。十多天的挖坑抬沙子,肩膀上長出塊肉,挑個抬個什麽就小菜一碟。第二次是在現在天象台旁挖護城河。現在那裏清清澈澈,漂漂亮亮,那時是龍須溝似的臭泥溝。挖了幾天,看見無數的腐爛棺材。高考完後班上又組織了一次臥佛寺挖河灘。白天挖呀挑呀,下工香山、碧雲寺和櫻桃溝轉呀玩呀。幹活就和玩似的,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最後一天挑最後一挑石頭時讓翠環給我裝得滿滿的。一起身,鉤子都拉直了。連拎帶挑地往前一倒算交差了。這就是少年。
58年上大學前的事兒特多。和地鬥了還得和麻雀鬥。三天不上課,打麻雀。我們班分到的戰場是建國門外機床廠附近那一塊。任務是敲鑼打鼓吆喝不讓可憐的麻雀歇。這麽好玩的事不用叫也要去。麻雀飛哪兒我們吆喝到哪兒。可憐的麻雀飛著飛著就石頭一樣掉下來。後來聰明的麻雀幹脆站在我們上不去的建築旮旯不動了。我們班膽大的還爬到水塔頂上去。我爬了一半,看到仰著的最後一段,激流勇退了。因為我還隻是個混混級的。
當年的少年如今已是老頭。見過幾個同學,麵對麵、相片和網上,都老矣。比起來我看上去最年輕。為什麽?混混也。
庸貓於南卡,2015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