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芝麻爛穀子

記些陳年往事,也有旅遊看到的.一樂也.
正文

閑聊看病(一)

(2018-01-30 18:17:55) 下一個

昨天去看大夫,真的是看大夫不是大夫看我,是聽大夫解讀月初CT的結果。這CT本來不用做,肺裏一個疙瘩多年前已有定論。搬家後換大夫,一次腹部CT後讀片大夫不小心眇到片子邊上的這個疙瘩,於是交給肺科大夫重複多年前的一套。

每人有個家庭大夫,不是上你家給你看病的大夫,是個保健大夫。哈哈,在美國享受了保健大夫,成中國的高幹了。沒那個好事,就是負責處理小病小災,大點的病幫你介紹專科大夫,有點像中國廠裏的衛生室的大夫。一般治不死也治不好。

原來沒有自己的家庭大夫要想找個好大夫很難,因為他的客戶滿了。對了,我們是大夫的客戶不是他的病人,醫療也是一種產業,沒有不要錢的午餐。因為好大夫的客戶滿了,隻有找新大夫或剛搬到這裏的老大夫。好大夫就哪麽愛搬家?所以能收新病人的往往是剛畢業不久沒經驗的年輕大夫。幾年後他熬成資深大夫時也就牛了。

看家庭大夫和看其他大夫一樣要預約。新病人的第一次預約看到大夫,不管家庭大夫還是專科大夫都要等很久,等一個月以上是常事。以後就快一些了,所以搬到一個地方找家庭大夫也不能在要想看他時再找。

預約後如約到了大夫辦公室後先是報到,第一次要填一大堆表:病史,藥史,過敏史,家族病史,當然還有承諾會付賬和交驗身分證明保險卡。第二步是等,等護士帶進去問話,問為啥來,然後量血壓心跳體溫,有時還要量身高體重。稱體重可以理解,體重突然增加或減少和病有關,但身高還會突變?但有時還是會問。第三是再到候診室等大夫。要耐心,不同地區大夫有不同的等待時間標準,有的地方等一個小時是常態,有的是非常準時。別以為大夫可以晚點你就可以晚點,你等是當然的,大夫等就不行了。一次路上堵,晚到十分鍾大夫不看了,重新預約。好點這次不收費,差點收缺席費。

家庭大夫姍姍而來,問上幾句不管疼癢的。用聽診器蜻蜓點水似的聽聽心肺,那個輕好像病人是件寶器按重了會碎似的,我都懷疑大夫聽到什麽沒有。肚子不會摸的,大概是怕病人告個性騷擾吧?不是怕被告,是不會。專科醫生有時還會摸的,但也沒有中國大夫摸得重,這裏靠儀器化驗,摸能摸出什麽?

大夫能不能看出病來要靠病人,病人能說出來和要求做什麽檢查,大夫認為合理就會進一步檢查或送到專科大夫那裏。如你說不出,對不起了。真的有了大病,除非症狀十分明顯,別想家庭大夫查出來。十七年前的癌是尿血才查出的,要不尿血到晚期也查不出。我不舒服時就知道難受講不出來,也就不愛看大夫。還好皮實,不太生病。

回到昨天的看病。早就猜到CT結果是沒問題,也猜到大夫要對我講的是告訴你個好消息,沒問題,下次不用來了

堵車,晚了十分鍾,沒問題。護士量了血壓,119/69,正常,有點低,老年人的福氣。脈搏 90,有點高,一貫如此,急性人,能狗急跳牆,脈搏快點正常。

醫生來了,和我預言一樣:好消息,三年那疙瘩沒變。畢業了,下次不用來了。然後祝我享受餘生。三五句話,不到一分鍾,一百刀。大夫一百刀到手,如今有知識真好。我一百刀出手,當年沒知識真好。以後再見這位就在大街上了。

 

庸貓,2018年一月30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