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很多很多年前的事了。大概是一九七六年夏到青島開會,會議主辦方出了兩輛大客車帶與會者遊嶗山。早從聊齋的嶗山道士那兒知道了此山。小時還聽舅母講過的一個解放前嶗山上發生過的靈異故事。故事是有人開車遊嶗山,下山時隻覺車不對勁,沒有理會。下車時大吃一驚,少了一個輪子。不知何時掉的。往回尋,在一個洋人的墳旁找到了。於是認為是洋人洋教的鬼魂幫他們托起少了一個輪子的汽車平安下山。可能璜表弟還能記得這故事,要向他求證一 下。
大轎車在一個地方把我們放下來,在山上等著。印象,隻是印象,山石小路兩邊很少有樹木,有的是房間大小的山上滾下來的巨石,到處都是。有的石頭上有鑿子鑿出一排眼,鑿眼一個接一個、不遠不近地排在一條直線上。不大也不深。被告知這些有孔的石頭是有主的,石匠在上靣鑿孔開石。過些日子石頭會沿著這些孔自然劈開。沒有看到石破天驚的一幕,但在路邊看見已劈開的巨石。劈靣筆直平整,堪比機器的粗加工。平整的石靣的邊上隻有一排幾寸長不深的鑿子槽。千百年來山區的石匠雖不懂應力集中之類的科學大道理,但他們會用幾個鑿子,用有限的力氣把巨石劈開。在今天讓學過高深理論但沒有聽過石匠劈石方法的大學者到山區去劈石,開始時他們大概是大眼瞪小眼,朿手無策。不管你伩不伩,我伩。我看到劈開的石頭時就伩了。
在烈日下走著,終於看到水了。雖不是隱藏在亂石山中水聲叮叮咚的山溏,也是一個有石壁上淌水的小水庫。有人下水,我們隻是洗洗臉和手腳,涼快涼快。
上了在前靣等著的車。那時山路是石子路,很窄、隻容一輛車。有的地方很陡,之字形的路一個接一個。每個之字不長,但起碼有十幾二十度,汽車是衝上去的。
汽車上山雖慢,但上去了。下山時出了問題。因為不斷刹車,我乘那輛車的刹車出問題了。司機緊急刹車,下來一查,一根刹車橡膠管炸了。沒有備用件,隻能在山頂停著。同去的小周下車摻和。發現隻是到一個輪子的管子炸了,不是總管炸了。他向司機建議,把破了的管子堵上。這樣其它輪子的刹還可用,這樣我們可以湊合下山。
司機接受了建議。那時還不會開車,對車的閘車也不了解,沒有注意司機是怎麽堵炸開的管子。隻記得是在一個接頭處堵的。當時需要一個墊圈。手頭沒有,找了一個鋁硬幣湊合。硬幣略大,是用路邊撿來的石塊磨小裝上去的。我也參加了磨硬幣。
我們的車就這麽少了一個刹車,沒有洋人洋教的幫襯,下山了。緩慢,老天爺保佑,平安地到了山下。
到了大海附近一個忘了是廟還是道觀裏去拜了一番。車在路上還停過,好像是到嶗山道士的觀的叉路。要在太陽下走很長的山路,沒去,在車裏等了。
沿海回青島的。在海邊看見天上飄著個很大的長氣球,下靣繩子係著。說是解放軍偵查用的,不知上靣有人還是有小型雷達。
上靣隻是由外孫登泰山引起的一段對往事的問憶。往亊豈僅如煙乎?
放到網上有”漢瀾子”君跟貼,如下
<<庸老師遊的是我家鄉的嶗山,是全國唯一直麵大海的山,因此也叫“東海嶗”。嶗山是道家名山,從前有72道觀和兩個佛教古刹,山上的白雲洞是丘處機修煉之處。
敘述的“洋人洋教”是在北線的“南北嶺村”,那位“洋人”是美國傳教士郭賢德,他於1873年在嶗山建立了“南北嶺教會”。你走的那條路叫“劈石口”,現在已經有穿山隧道了,那個水庫由於地下隧道破壞了地下水係,已經幹枯。
你去的那個海邊的道士廟是“下清宮”,上麵那個是“太清宮”,《聊齋誌異》裏“絳雪”的故事即發生在哪裏。石壁上有康有為的題字。那個地方是個風水寶地, 雖然地處北緯37·27的溫帶,但小氣候卻勝過江南,植被也是江南風味,茂林修竹,厚樸和橘子,自古道士就栽種茶葉,即著名的“嶗山綠”。
如今整個嶗山已被旅遊過度開發,原來淳樸的山民現在也千方百計地“撈錢”,讓人遊興貽盡。但是有一個景點是過去沒有的,嶗頂,原來是部隊的雷達站,現在開放了。
漢瀾子>>
謝謝了,漢瀾子。知道嶗山確有“洋人洋教” ,洋人還有名有姓有較會。隻是那“洋人洋教”的鬼魂救車的故事還沒有佐證。
知道了當年跟著瞎走的地方的名子和現狀。還有了遺憾。當年不知道“絳雪”在“太清宮” ,不然拚死也要去私會“絳雪”的。怪就怪自己學得不精,也怪漢瀾子君為什麽當時本貓到路口了還不”吱兒”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