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現象與氣候,工業排氣,地球暖化等有關。 人類可以減排工業氣體,但是控製氣候的能力尚弱。今年世界上眾多地區霧霾嚴重,印度,中國,以及地中海國家都受到影響,一些國家實行停產,和禁車行駛的規定。
氣象學的解釋是,今年冬季的霧霾現象和今年的El Nino 關係密切,El Nino造成了太平洋海水溫度上升10攝氏度,在由西向東流動時又造成從南半球水域反流的現象,使空氣濕度增高。
人們常說的APEC藍和國慶藍,那是人為努力和氣候現象的綜合結果。氣壓高時,空氣中的顆粒容易上升在高空進行分散,而氣壓低時,濕度高,空氣塵埃上升受阻,停滯在低空,附著在水汽中,造成霧霾天氣。 國慶節期間秋高氣爽,氣壓高,再加上人為的減少工業氣體排放,至此出現藍天。即使當時不減排工業氣體,由於高氣壓也不會產生嚴重霧霾。到目前為止,沒有公布於眾的consistent 數據顯示任何國家,包括後工業化國家和正在進行工業化的國家,在氣候條件惡劣(低氣壓,氣流活動低等等)的情況下形成霧霾時的工業氣體排放量高於非霧霾時期,相反,此時許多國家都采用減排手段。
當然,這並不否認工業排氣對空氣質量的影響。所以在霧霾嚴重時,一些國家會采取禁止車輛行駛和停止工業生產的治理手段。比如最近的米蘭,羅馬等眾多意大利城市完全禁止私車或隻容許每周一天行駛的法令,2015年三月巴黎限製隻有一半的燃油汽車行駛,倫敦坐落在環水的島上,空氣濕度高的氣候經常發生,霧霾更是問題,當前正在討論如何限製車輛行駛的法案,有政客甚至提出全麵禁止市區行駛私人車輛,其他歐洲的一些內陸國家也都采取各種措施。這樣做的結果是在氣候惡劣時,至少可以減少空氣中的二氧化硫的成分,減少對人們健康的影響,但是要完全治理霧霾,高氣壓的天氣則必不可少。
中國和印度等正在走向工業化的國家的空氣質量還有其他問題,比如說生產中產生的化學成分排放在空氣中。中國的改革開放使得眾多的原來在西方國家的製藥,造紙,皮革,電子器件,油漆,顏料,染料,化肥,鋼鐵,橡膠等嚴重汙染的化工行業生產轉移到中國,這些企業汙染的不僅是空氣,也永久性的汙染土壤和水源,造成水,土壤,空氣的汙染循環。現在還沒有有效的可以逆轉汙染土壤和水源的辦法。
貴州省,山西省的很多地方有幾百年的開采煙煤和使用煙煤的曆史,那些煤的氟含量很高,燃燒時向空中釋放,下雨時又會被衝洗到到河流,地麵,進而汙染土壤和水源。許多研究報告都記錄著那裏的水和土壤中的氟含量很高。目前公開的有關那些地區的農作物含氟量的報道還沒有見到。
解放後,北京建立了城市的自來水係統(以前是井水,沒有全市的水供應係統),一直采用地下水為飲用水,70 年代改革開放,企業追求利潤,北京市的飲用水改為地表水,大大降低了自來水的運營成本。至於地下水和地表水兩者的汙染程度的比較不得而知。有些報道說,目前使用的是混合型的水,兩者的比例和成分的報告有限。
美國由於使用化肥和殺蟲劑的曆史悠久,地表水中砷的含量嚴重超標,許多州已經改用地下水作為飲用。盡管不是所有農場使用地表水進行農作物的灌溉,但是法律仍舊容許。
多年前,研究發現多起莫名其妙的死亡嬰兒是遭到砷的毒害,可是這些嬰兒都沒有機會接觸砷。經過廣泛的研究,最終發現農作物中大米,大米製品,orange 和orange juice 中砷的含量大大超標,足以導致慢性中毒。研究樣品的采集來自世界幾十個產地,結果無一漏網。而這些遇難嬰兒食用了這些含砷的食品。砷是民間常說的砒霜,長久以來,在人類曆史上,既作為毒藥也作為醫藥成分使用。問題是,目前還沒有更有效的改變這些汙染的手段。
生存環境的安全是個大問題,過去的半個世紀以來,西方一直采用汙染業外移他國的手段保持自己的環境不繼續惡化,美國政府采取的方式是通過對企業提供補貼和免稅的方式鼓勵他們外移,但是資本家的貪婪使得他們一而再再而三的,在他人國家擴大生產,獲取更大的利潤,而不是在權衡利弊之下進行有效生產。治理環境是個花錢的事,沒有利潤可得,這當然與資本家的意願相違。西方一方麵把汙染業搬到中國,印度,孟加拉,越南,印尼等國,另一方麵又要求這些國家通過從他們手中購買價格昂貴的可以減少工業氣體排放量的儀器和技術,達到西方國家喜歡的各種環境標準。霧霾隻是個現象,保持良好生存環境是一個經濟,政治,科學技術和道德的iss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