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連續反複看幾遍好書,叫做 “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 by Malcolm Gladwell。我這個人比較懶,一般不願來回看同一本書,但因為與我們教育孩子的成敗有密切關係,才對這本那麽癡迷。
通常意義的“天才”,是那些具有上天給予的 (gifted),與旁人不同的特質,而成長為傑出的成功人士。而這本書中雖然提到Steve Jobs, Bill Gates, Bill Joy, J. Robert Oppenheimer,甚至於Albert Einstein等舉世矚目的天才,卻從截然不同的角度,例如從社會,家庭,環境,科技,文化,等等外界因素來論證所謂天才,不僅需要有那些上天給予的特質,更重要的是那些外界的影響。
書中還有一章有關智商(IQ)測試的評論我很讚同。如果IQ低於100,要成為一個天才人士固然可能性很小,但是如果智商高於130,這時候的情況並不是智商越高,就越有機會成為天才,這個狀況是由IQ的考試方式局限性決定的,智商往往是multiple choices形式,而社會上實際碰到的問題並不是隻有一個正確答案,如果你隻有一對一的簡單思維邏輯,反而會減小你的成功機率。所以還有一種考試形式更為重要,就是給你一個主題,讓你在限定時間裏設想越多越好的情景和解決方法。事實上,Einstein的IQ是160,比起很多人的180底很多,但是IQ180的人未必能像Einstein那樣成為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