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個人資料
一點即通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脾胃不和是什麽原因

(2017-03-16 18:35:09) 下一個

 

主要症狀是不想吃,吃了不易消化

 中醫有個觀點“內傷脾胃,百病由生”。意思是,脾胃功能正常與否,和人體健康息息相關。“脾胃不和”是一個中醫名詞術語,很多人都聽說過甚至常掛嘴邊,但真要說出個所以然來,又不知是什麽。今天咱們就來詳細聊聊脾胃不和是怎麽一回事。 

  人的壽命長短受到先天稟賦和後天養育的共同影響,來自於父母的先天之精有賴於後天之精的濡養。後天之精源於飲食,由脾胃化生而來。人自出生至死亡,全賴脾胃化生氣血精微,充養髒腑官竅,因此有脾胃為“後天之本”的理論。 

  “脾主運化”是脾最主要的生理功能。“運”為運轉不息、轉輸;“化”,一方麵是指脾胃攝取水穀精微,化生精、氣、血、津液,為機體提供營養,另一方麵是指將代謝廢物及時清除體外。中醫裏的“脾胃”不僅是西醫概念的整個消化係統,更是多係統、多功能單位的綜合體,與神經、內分泌、血液循環、免疫等係統均密切相關。食欲不振、麵色不佳、乏力、易倦怠、嗜睡等人們俗稱的亞健康狀態其實就是脾胃功能低下的主要表現。 

  《明醫指掌》記載:“脾不和,則食不化;胃不和,則不思食,脾胃不和則不思而且不化”。可見,“脾胃不和”的主要表現是不思飲食,食而不易消化,症狀包括或吐、或瀉、或脹滿、或噯氣、或惡心、或便秘等。臨床上,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都會引起脾胃不和,具體原因包括飲食不節(潔)或不定時、過食生冷、辛辣或肥甘厚味、思慮太過或情緒急躁、勞累過度及外感寒邪等。 

  脾與胃互為表裏,常相累而病。脾為太陰,其氣易虛,虛則有寒;胃為陽明,受邪易實,實則易熱。因此,脾胃不和易形成寒熱錯雜之證,大致分為以下3個證型: 

  脾(虛)寒胃熱證。表現為胃脘灼熱、脹滿疼痛、喜溫喜按、遇涼刺激或受風寒易加重,腹脹反酸、大便時幹時稀、四肢冷、牙齦腫痛、舌淡有齒痕、苔薄黃微膩或黃白相間、脈細數。治療可用半夏瀉心湯,方中黃連、黃芩清胃熱,幹薑、人參、甘草溫中補虛,具有寒熱平調,辛開苦降的作用。 

  上熱下寒證。上熱是指胃熱,表現為有口氣、口舌生瘡、舌苔黃;下寒是指腸寒,表現為腹脹腸鳴、小腹冷痛、便溏、舌質淡胖、脈沉弱。治療應清上溫下,以烏梅丸為主方,加黃芩、黃連、蒲公英以清上熱。 

  上寒下熱證。即脾胃虛寒、大腸有熱或濕熱,表現為胃脘脹痛、喜暖喜按、惡心欲嘔、口渴、舌質淡胖或邊有齒痕。腸道有熱主要表現為便秘、舌苔黃;腸道有濕熱則表現為大便黏膩不爽、氣味臭穢、舌苔黃膩。治療可用半夏瀉心湯加減,以溫上清下。腸熱便秘者宜用瓜蔞、枳實、火麻仁等,腸道濕熱者宜用黃柏、黃連、苦參等。 

  總之,要想脾胃功能強,日常還需注意飲食平衡、饑飽適量、勞作適度、調暢情誌等,才能達到護脾胃、助養生、促長壽的目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