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塵世無常,性命終將老去;天道好還,人文幸得綿延” --- 民國走出的大師-錢穆

(2020-03-30 08:09:43) 下一個

     在台北陽明山腳下古樹環繞中有一棟依山而造,被綠色藤蘿環繞著的小樓,拾徑而上,小樓四周的院子裏盛開著紫色的花,小樓簡潔素樸,這就是錢穆先生在台北居住多年的“素書樓”。

      錢穆先生故居外牆

 

      坐落在進門口的錢穆故居石刻

 

       門上寫著“素書樓”

通往“素書樓”的石階

       錢穆(1895730-1990830日)字賓四,近代著名的曆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錢家曆代注重教育,在錢穆十二歲喪父後,母親雖含辛茹苦地供他讀書,最終還是因為各種原因,在他十七歲的時候從學校綴學,進而改為自學。錢穆沒有光鮮的學曆,跟胡適博士的35個榮譽博士相比,他最耀眼的就是1960年獲得耶魯大學人文學榮譽博士。但他是以低學曆成就大學問的一代宗師,用國學泰鬥形容錢穆先生一點都不為過。在素書樓二樓的門口有摞起來196cm的《錢賓四全集》實物照片,這個高度遠遠超過賓四先生的身高,事實上把賓四先生的所有作品加起來,又遠遠超出196cm這個數字。

             一本一本摞起來的《錢賓四先生全集》

 

      錢穆先生從早起的小學教員到後來的北大教授,教學中一直備受推崇和喜愛,據說當年他在北大教授的中國通史一直為學生們所喜愛,能與之媲美的也就是胡適先生了。先生利用課餘時間對《史記》的補遺和修正,以及巨著《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的出版,對中國傳統文化、曆史、經濟、政治和社會的研究都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先生生前的最後一節課

 

      大陸對他的學術研究並沒有多加以推崇,大眾對他的熟知度也往往隻存在於業界人士中。如果說到侄子錢偉長和同宗不同支的錢鍾書,大家一定不陌生。據說先生當年寫了《國學概論》以後想請錢鍾書的父親錢基博先生作序,由於工作繁忙,並想借此機會考考兒子錢鍾書,錢基博先生就讓兒子錢鍾書寫的序。也正是通過這序,展露了錢鍾書的絕世天才(出自楊絳之口)。事實上,錢穆先生一生的成就絕對不亞於錢偉長和錢鍾書。 那麽,外界為什麽對錢穆先生了解甚少?這跟錢穆先生一生堅定的反共立場不無關係。   

 

      當年錢穆的族叔錢基成(錢鍾書的伯父)勸其留下,錢穆反問道:君治古文辭,靠軍隊渡江的那篇報道,有無大度包容之氣象?錢穆正是從那篇出自毛澤東之手的布告看出了毛的心胸和氣量,決意離開共產政權下的中國。

 

      錢穆先生曾親口對蔣介石說到:讀書人不從政,各司其職便罷。但他一生秉承讀書人必關心政治。後來在中國曆次運動中,錢穆先生也一直大聲痛斥中共政權,其中包括195784日發表的曆史真理與殺人事業,指出。。。。。然而毛澤東卻單憑馬克思的那一條線來清算中國人,清算中國曆史,中國人死於此番清算之下者,至少也過千萬。。。。。難道中國曆史和中國人便不會清算毛澤東?毛澤東所憑的是一條曆史真理,但我們得告訴他,好殺人,敢殺人,多殺人,決非曆史真理。若果殺人成為曆史真理,世界將不會有人類,人類將不會有曆史。。。。。。” 1969年在金門,錢先生對官兵發言時說到:大陸政權正如一塊大石頭,在很高的山上滾下,越接近崩潰的時候,其力量越大。。。。。。 當然,共產政權沒有倒下,隻是錢穆先生在大陸一直被列入了被帝國主義及其發動政府所控製的走狗,以至於學術上一直無法給予公正的評價。

客廳旁邊的圓桌是先生給學生上課的地方,黑板上寫著“認識時代”

 

      無關錢穆先生的政見,先生對中國國學、曆史、文化和思想方麵的貢獻是任何政黨都無法忽視的。錢穆先生於194910月創建了新亞書院,學院校訓選自《中庸》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也就是天地萬物以誠為本運作。誠,是大自然的真理。達至誠,是人人應做的。一舉一動合乎誠,就無不明白了。明白了,不僅能成就自己,也能成就萬物。達到誠明,需要通過信息後堅持。博學、求教、思考、辨別、實行,是學習的方法;能夠堅持學習,明白自身和萬物的本性,我們能獲得真正的智慧,與天人合一。(出自維基百科)新亞書院以複興中國文化為己任,在知識教育、人格教育和文化教育方麵曾培養了不少有影響的人才。

 

      錢穆先生在新亞書院期間得到蔣介石經濟上的資助,後來也是應蔣氏之邀來了台灣。這座位於東吳大學內的“素書樓”乃錢穆先生來台灣後,大部分時間都居住於此。當年為了這樓還有段故事:蔣介石聽說錢穆先生買了這塊地準備建屋,於是指派專人幫助建造了這樓。在1989年陳水扁做立法委員的時候,指出這是“政府財產,不當占用”, 要求錢穆先生夫婦搬出“素書樓”,經過一番交涉未果後,錢穆先生夫婦於1990年6月搬出此樓,三個月後,先生離世。

 

      在“素書樓”錢穆先生故居的客廳中,供案上方掛著“立修齊誌,讀聖賢書,靜神養氣“,裏麵文字說明介紹說,先生生前捐出去了自己的大部分藏書,但是故居中還是留下了很多的藏書,可見先生一生致誌於讀聖賢書,並從中成就了先生在學術方麵的造詣和教學方麵的成果。

故居客廳中堂上方掛著“立修齊誌,讀聖賢書,靜神養氣“

                               錢穆先生閑暇時愛下圍棋和吹簫

      故居在家庭方麵的介紹比較簡單,除了牆上的年譜記錄了先生的三次婚姻和五個孩子外,其餘也就是為數不多的他與第三任夫人的生活照。

            (張一貫女士    圖片轉自網絡) 

      在此不得不提到的是錢穆先生的第二任夫人張一貫女士,在她所處的那個年代裏,絕對算得上名副其實的知識女性,比著名物理學家吳健雄女士高一屆畢業於明德女校,後進入江蘇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深造。嫁給錢穆後,隨著五的孩子的相繼出生,她選擇在家照顧錢穆的母親和他們的孩子。是張一貫為家庭的全心付出,維護了家庭的穩定和圓滿,同時也奠定了錢穆先生早期的學術地位。遺憾的是張一貫女士因留在家中照顧孩子而沒有跟錢穆先生一起離開,留在了大陸,後來因為錢穆先生的關係,僅僅工作了兩年後,就失去了工作。張一貫女士一生都在等著先生回家,一直等到去世都沒能見到先生一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