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千年來首次為遇難黎民舉國默哀
據萬維讀者網
轉自:http://news.creaders.net/headline/newsViewer.php?nid=344413&id=800881&dcid=18
萬維讀者網記者史蒂芬綜合報道:2008年5月19日14時28分起,中國全國人民為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難者默哀3分鍾。外媒稱“設立全國哀悼日是中共的一大突破”。 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曆史上首次為自然災害遇難者舉行全國默哀,也是中國上下五千年為死難黎民百姓舉行的最大規模的哀悼活動。
胡錦濤等國家領導人默哀
據央視網站報導,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賀國強、周永康等領導同誌在中南海懷仁堂前肅立默哀3分鍾。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有關負責同誌同時哀悼。
胡錦濤為遇難者默哀
19日下午2時28分,香港的輪船、火車和非運營狀態中的公交車輛同時鳴笛,向四川地震遇難者致哀。行政長官曾蔭權率全體公務員默哀。
北京時間19日14時28分,中國駐外使領館、駐國際組織代表處、中資機構等舉行悼念活動,參加活動全體人員默哀3分鍾,沉痛悼念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難者。
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中國國務院決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為全國哀悼日。在此期間,全國和各駐外機構下半旗誌哀,停止公共娛樂活動,外交部和中國駐外使領館設立吊唁簿。5月19日14時28分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鍾,屆時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
北京拉響防空警報 60年來首見
台灣聯合報的報導指出,北京上空響起自一九四九年以來首次出現的防空警報聲。十九日下午二時二八分,全大陸各地都響起防空警報和車船笛聲,向汶川大地震遇難者致哀,響徹天際的鳴笛,發出對生命逝去的沉痛悲鳴,北京全城籠罩在一片哀傷氣氛之中。
昨天是四川地震遇難者的頭七,為表達哀悼,自十九日起,大陸降半旗三天。昨天一大早,約有三千多人聚集到天安門廣場,等待參加降半旗的儀式,這是一九四九年以來,天安門廣場前國旗首度為一般遇難者降半旗致哀。
十九日下午二時二八分,北京上空響起自一九四九年以來首次出現的防空警報聲,城內大小汽車也跟著鳴笛,鳴聲響徹雲霄。北京城內震天的鳴叫聲,有如向上天發出哀號悲鳴,表達對遇難者最深的哀思和不舍,整個北京城頓時籠罩在哀傷之中。
上海、深圳、上海等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在昨天下午二時二八分起,也停止交易三分鍾,以示哀悼。
昨天下午天安門廣場人潮聚集在默哀三分鍾後,許多人即激動地大聲呼喊“中國挺住!汶川挺住!中國加油!汶川加油!”等口號。他們用這些口號激勵在場民眾和災民,在絕望中要有信心,在傷痛中要有勇氣,勇敢堅強地走過大災難。
天安門廣場上默哀後的人群
大陸國務院將五月的19-21三日定為“全國哀悼日”,昨天開端,北京各大報紙都換掉顏色報頭,改用白底黑字,以示哀傷之情。
自昨天起,北京許多機關要求任務人員著素裝,並在機關門前掛上哀悼遇難者的標語和布條。北京各大商店都停播歡樂音樂,一直以紅色製服為主的麥當勞,也換掉紅色製服。大陸各省電視台都停掉正常節目,各娛樂場所禁止營業三天。
環球網:中國五千年來首次為遇難黎民舉國默哀
環球網發文稱,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曆史上首次為自然災害遇難者舉行全國默哀,也是中國上下五千年為死難黎民百姓舉行的最大規模的哀悼活動。
外媒:“設立全國哀悼日是中共的一大突破”
新華網消息,中國19日開始連續三天為汶川大地震死難者舉行悼念活動,成為各國媒體的“聚焦點”。
19日下午2時28分,正如法新社所言“中國進入三分鍾停頓,舉國為地震遇難者默哀”。美聯社14時31分就發出了快訊,並注意到這是“中國現代史上第一次為國家領導人以外的人實行全國性哀悼”。洛杉磯時報將之稱為“越來越人性化的政府努力向民眾提供精神安慰和國家支持”。而德新社、美國之音等都解讀出了“設立哀悼日順應民心民意,向全世界昭示了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對生命的關愛以及萬眾一心救災重建的決心”。
在傷亡慘重的重特大事故發生後,很多國家都由政府宣布設立全國哀悼日。如“9·11”事件後,美國將9月14日定為全國哀悼日;別斯蘭人質事件後,俄羅斯宣布9月6日和7日為全國哀悼日。中國則一直缺少一個國家層級的集體祭奠活動,對於唐山大地震、特大礦難、渤海沉船等重大事故造成眾多的死難者,從未舉行過全國下半旗的悼念儀式。
“這次願意開創先例,是向國際社會顯示中國政府重視人民的安危禍福,是在盡力跟國際接軌,具有非凡的曆史意義。”香港《蘋果日報》的評論認為:這表達了中國政府與民眾同哀同悲,是明智而恰當的。
基於此,多家外媒“所見略同”形成的共識是:設立全國哀悼日“表達舉國之沉痛哀思,祈願所有不幸的生命得到安息,這一破天荒的做法,尊重所有生命與逝者,讓政權與國家更多地體現關懷與人道,是中共的一大突破,也是胡溫‘以人為本’的又一具體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