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東槍:
我也很討厭這樣的言論。像一個勢利的家夥在婚禮後迫不及待地看誰紅包給的少,然後就破口大罵。
東東槍:
這讓我想起孔子的一個事情來。你剛才跟我提起捐款金額的事情。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這個故事——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複贖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魯人必拯溺者矣。”
翻譯過來是:魯國有一條法律,魯國人在國外淪為奴隸,有人能把他們贖出來的,可以到國庫中報銷贖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貢(端木賜)在國外贖了一個魯國人,回國後拒絕收下國家賠償金。孔子說:“賜呀,你采取的不是好辦法。從今以後,魯國人就不肯再替淪為奴隸的本國同胞贖身了。你如果收回國家的補償金,並不會損害你的行為的價值;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錢,別人就不肯再贖人了。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感謝他,送了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說:“這下子魯國人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
子貢的做法太高調了,很多本來可以去做好事的人,因為有一個那麽光輝而又遙不可及的形象在前頭,會自慚形穢,不好意思去領取賠償金而幹脆不去救人的,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像子貢那麽有錢。而子路的做法就是合乎人情的,會在實際上鼓勵更多的人去做好事的,哪怕並沒有那麽光輝燦爛。
Kitty:
嗯,有點像。
東東槍:
孔子實在是非常牛逼。我當年最早開始覺得孔子厲害,就是因為這個故事。不能把道德搞得脫離實際。拚命樹典型,唱高調,不一定是好事。搔首弄姿裝英雄喊口號的,不一定真能幫到什麽。
Kitty:
嗯,這種輿論導向的東西要考慮後果。韓國政府考慮捐100萬美元,被網友罵,嫌少。韓國企業幾千萬幾千萬的捐,又被罵,說不希罕。這都什麽心態啊。現在台灣捐四個億,網友的口氣就變成了“看人家台灣,再看你~~” 喵喵的。
東東槍:
哎?可是,其實我自己也有點那什麽,是我自己還沒想明白。如果同等經濟實力的兩個人,一個捐的少,一個捐的多,其實還是多少可以有些量化的比較吧?
Kitty:
我覺得這種事情,一分不捐的不該罵,至於捐的,捐多捐少是人家自己的事情。我想到的是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東東槍:
不該罵,可是否可以做這樣的評價?某某的愛心不如某某多。因為錢數不夠多。
Kitty:
恩情是不能衡量的。就像我們的感激也不能衡量一樣。難道要開個價目表,捐50萬以下的用什麽口氣回應,50~100萬的如何,1000萬以上的如何……那成什麽了。
東東槍:
其實,我是不太確定是否應該從根本上反對以金額衡量這些人對此事的關注和重視。但我確定應該反對公開指責批評、甚至辱罵金額較少的捐款。尤其是受助的一方,就更不應該如此。舉個可能不恰當的例子:一個乞丐因為別人施舍的金額少就破口大罵,那不是很討厭的一付嘴臉麽?
Kitty:
嗯。金額少又如何啊。捐100我們也應該感謝啊。
東東槍:
哎?再反過來說:是感謝,可同時如果有另一個人捐10000,那當然更好。不是麽?注意哈!不是“更感謝”,但確實“更好”。一個是感性的,一個是理性的。
Kitty:
這個邏輯要這樣理解,必須對於一分錢的捐款也鼓勵。這樣才可能爭取到1億元的捐款。如果明碼標價比來比去,捐款的效率就會低很多。大家捐款前就會考慮慈善以外的很多因素。這是我反對這種輿論的最根本的原因。自以為自己指手畫腳多正義,最後是辜負了別人又害了自己。
東東槍:
嗯,自以為正義,結果耽誤事。這正是為什麽孔子會批評子貢。我的理解是:理性地說,捐款當然越多越好,但感情層麵上,不該勢利,不該以金額來衡量別人的愛心,甚至以金額多寡來確定自己心中感恩的數量。
Kitty:
我覺得這和那個千金買死馬的事情有點像。千金買馬和千金買死馬是不一樣,但是展示的誠意和姿態才是關鍵。身為被援助的一方,憑什麽嫌多嫌少。道義上就不對。
東東槍:
這個沒錯啊。所以我覺得正確的說法應該是:鼓勵多捐,但絕不該歧視少捐的。
Kitty:
甚至連不捐的都不該歧視。如果這次,低於100萬的都被罵了,我估計下回捐款,那些拿不出100萬的企業就別捐算了。幫助你那是人家動了同情心,不是人家欠你的。
東東槍:
嗯,我也覺得不捐的也不該歧視啊。哎,不過,那要是萬金買死馬,是否會比千金買更好?
Kitty:
那就成了做秀了。
東東槍:
是否做秀,其實不好說。萬金是作秀?千金就不是?五千呢?其實,應該連做秀都鼓勵。做唄。這種秀越多越好。
Kitty:
嗯,我同意。確實應該連作秀都鼓勵。畢竟不管人家做不做秀,幫了你是真的。所以越看網上這些留言就越覺得可氣。怎麽一點感激之心都沒了。
東東槍:
糊塗蛋太多了。哎,其實我也歧視過——那天我叫賤貨馬一起去獻血,他沒去,說是還是捐款吧。我跟他說的是“理智上我理解你,感情上我鄙視你”。但這個鄙視跟是否去援助災區、是否去獻血沒關係,我是鄙視丫膽兒小……
Kitty:
嗯,丫是膽兒小。這個分人,我也不敢去獻血。捐錢也沒捐太多。幫助翻譯那些救援資料我覺得很舒服,所以我去翻譯去了。這種時候,大家能做什麽就做什麽,這才是對的。
東東槍:
同意。
——以上是根據今天和我的大學同學兼現在的同事王小貓同學(http://wangyixin.com)MSN上的聊天紀錄整理出來的。台灣詩人洛夫有首詩叫《銅像之崩》,末尾幾句是“據說/那滿身綠鏽的威嚴/論斤出售”。我覺得,感恩這玩意兒,最好還是不要也論斤出售,一分錢一分貨的好。人心,不該是這麽個算法。
另外,今天南方周末網站報道了譯言網站網友協作翻譯地震拯救/自救資料的事情(和菜頭博客上前幾天也曾提到),王小貓便是該翻譯項目的主力隊員之一,另一位主力隊員則是為我的博客提供技術支持的毛心宇(http://maoxinyu.cn)同學。致敬。
順便呼籲一下:譯言網關於地震的翻譯項目還在進行中,還有大批能夠幫助到災區的外文資料需要翻譯,懇請各位有條件的情況下,去幫個忙,網址是:http://www.yeeyan.com/groups/show/08quake
還有,我這博客上最近發出來的幾篇關於地震文字,包括以上這篇在內,各位可以隨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