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軍國主義的精神支柱之一:甲午戰爭
有人也許會說日俄對馬海戰也是一個支柱,隻不過這個支柱早就倒塌了,日本人對俄國人的優越感早就蕩然無存了,所以,日本軍國主義的曆史方麵精神支柱主要有三個:第一是甲午戰爭,第二是日俄戰爭,第三是“抗日戰爭”。這裏我準備整理個帖子說說甲午戰爭,談不上是寫,因為這方麵的資料網上很多。
很多人以為日本自己可以打敗中國,因此日本軍國主義複活有嚇唬中國人的作用,我本人很不以為然,因為事實是近代日本對中國的戰爭都是有當時的超級大國和後來的超級大國的支持的,也就是英國和美國的支持。
任何國家打仗,盟國都很重要,特別是對於沒有資源的島國日本,後台尤其至關重要。我隻是想要大家知道日本這個凶手不是孤立的,日本背後有後台,而且後台是當時的超級大國英國和未來的超級大國美國。
特別是現在,正值日本在釣魚島抱美國的大腿的時候,很多中國人認為中日開戰時支持日本不是與中國為敵,我以為中國人必須清清楚楚地看到並記下所有支持日本的國家及其行為,絕不放過任何在中日戰爭期間給鬼子送水遞毛巾的人,更不用說給日本提供武器和戰爭資源了,這裏我提醒大家美國人的思想方法,比如說小布什總統說的:“you are either with us or you're with the terrorists”,簡單翻譯一下就是要麽你在我們一邊要麽你就在恐怖分子一邊,非黑即白,沒別的選擇,這就是基督徒的思維,所以,不要自欺欺人的認為西方是中立的,因為要按照西方人的思維方式理解西方人。
日本侵華,要麽你在中國一邊要麽你就在日本一邊,“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切全報。”
日本軍國主義的精神支柱無非是早年的日本海盜和“神風”,後來滿清時的“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還有民國時的抗日“正麵戰場”,現在是美國人大腿的“安抱條約”,天皇,靖國神社,技術打工仔,等等等等。
但是,我以為“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還有“抗日戰爭”這三個是主要的,因此我收集一些這方麵的資料。
日本軍國主義的精神支柱之一:甲午戰爭
我隻提醒大家一下英國和美國的特殊關係,因此,一個很美國在“甲午戰爭”中的角色不可能是各自獨立的。
下麵是我從“百科問答”找到的,括號裏的是我的評論以“我”字打頭。
甲午戰爭:戰時的西方大國:
戰時英國
甲午戰爭前,英國早就成為遠東勢力最大的殖民主義者了。英國政府的主要政策目標,就是致力於維護並擴大在這一地區的既得利益和優勢地位。它不希望在同一地區出現新的競爭對手,這是十分自然的。長期以來,在探討英國對中日衝突方針問題時存在兩種截然相反的見解:一種觀點認為,英國在甲午戰爭時期完全支持日本,鼓勵日本發動戰爭;另一種觀點則認為,英國對日本缺乏好感,一直帶頭幫助中國。
(我以為“缺乏好感”在國家關係裏實在是沒有任何含義,而且中國的財富和日本的財富,英國的目標是那個是明顯的,對付中國軟硬兼施自然獲利更多。)
應該說,英國對日本有支持,也有抑製。至於何時支持,何時抑製,則完全取決於英國利益的標準。例如,英國在戰爭爆發前夕提議以仁川港為中立區,即會妨礙日本軍隊的登陸活動。不久,英國提出中日在朝鮮劃區占領的建議,是要劃出一條包括漢城和仁川在內的中間地帶,中日兩國軍隊分別駐紮朝鮮北部和南部,相互隔離開來,不僅使俄國無法乘虛而入並從中漁利,而且也堵塞了日本的軍事挑釁之路。這當然是不利於日本實施其發動侵略戰爭的計劃的。稍後,英國又照會日本:“中國之上海為英國利益之中心,故須日本政府承認不在該港及附近為戰爭的運動。”當日本政府承諾英國在長江流域的權益不受影響時,英國不但放棄幹預,還與日本簽訂了《日英通商航海條約》,以示支持。英國外交大臣金伯利說:“這個條約的性質對日本來說,比打敗中國的大軍還遠為有利。”英國甚至對日軍擊沉本國商船事件保持沉默。
(我請大家注意《日英通商航海條約》簽訂和“甲午戰爭”爆發的時間:“甲午戰爭”是從1894年8月1日到1895年4月17日,而《日英通商航海條約》(日語:日英通商航海條約 にちえいつうしょうこうかいじょうやく;英語:Anglo-Japanese Treaty of Commerce and Navigation)由日本與英國在1894年7月16日簽署,“甲午戰爭”爆發前半個月。)
(我補充一下所謂的“英國甚至對日軍擊沉本國商船事件保持沉默”,可見寫這個帖子的人為英國隱藏罪惡是多麽的不擇手段。
所謂“日軍擊沉英國商船事件”是“高升號事件”,我請大家注意“高升號事件”發生的時間:1894年7月25日淩晨,日本與英國簽署《日英通商航海條約》後九天,“甲午戰爭”爆發前一個星期。
高升號為英國怡和公司的商船。後因被清政府租用往朝鮮牙山運輸士兵和軍火輜重,1894年7月25日,該船駛入朝鮮西海岸豐島附近海域,遭到日本軍艦浪速艦攔截。高升號上的清軍士兵在日方的武力威脅下,寧死不屈,最終浪速艦在中日兩國還未宣戰的情況下悍然開炮擊沉了毫無武裝的高升號運輸船,製造了著名的高升號事件。豐島海戰與高升號事件直接導致了甲午戰爭的全線開戰。
高升號運送了淮軍的仁字軍兩營二哨,共1116人,行營炮十四門及大量槍支、彈藥,據掌握的曆史資料高升號還可能裝載了600噸上下約合8800萬美元的銀錠[1](即可能為援朝部隊的餉銀),所以根據它所運載的人員數量以及貨物重量推測高升號在當時應該是一艘排水量在3000噸左右的大型運輸船。 高升號具體船齡、噸位、航速等信息不詳。該船於1894年7月20日由中國上海駛抵天津大沽口,被清政府租用專門用來運送陸軍援朝。
1894年7月23日十時高升號起錨從塘沽開往朝鮮牙山。1894年7月25日淩晨,先期完成護航任務的北洋海軍濟遠、廣乙兩艦,從朝鮮牙山返回旅順,取道豐島西北海麵時,突然遭到日本聯合艦隊第一遊擊隊的攔截圍攻。此時,運載中國士兵的英國商船高升號也恰巧駛進海戰事發海麵,立即也遭到日艦無理粗暴的攔截,並於當日下午1時被擊沉,船上近千名官兵殉難。此事即是著名的高升號事件。高升號事件是甲午戰爭的開端,也被認為是大清王朝崩潰的開始。
我相信“高升號事件”就是英國導演的事件。
請參考我附在後麵的:所謂日軍擊沉英國商船事件:高升號事件)
在甲午戰爭中,有一支奇怪的艦隊始終在中日兩軍間遊弋,這就是觀戰的英國遠東艦隊。這支八艘戰艦組成的艦隊沒有開槍開炮,但卻觀摩了整場戰爭中的全部海軍行動。而且,當時的英國海軍,還專門配置人員根據所拍攝照片(因為當時攝影技術的限製,海上戰鬥照片多質量不佳)繪製所見的戰爭場麵,發給倫敦的新聞報刊使用。
在整個甲午戰爭時期,英國曾先後三次調整其對中日衝突的方針。每一次調整,也就是其遠東政策向日本的一次傾斜。雖然在此期間,英國政府對日本時而支持,時而抑製,但總的說來,支持日本的意識是在不斷地強化,並終於成為英國遠東政策的主導思想。通過英國政府對中日衝突方針的幾次調整,便可以明顯地看出其遠東政策重心移動的軌跡。
(我以為不是什麽“支持日本的意識是在不斷地強化”,而是支持日本的立場是在不斷地公開化。)
戰時美國
英俄德法調停落空後,李鴻章寄希望於美國調停。美國回複說:“美國抱嚴正的中立態度,隻能用友誼的方式影響日本。”然而,美國駐華公使田貝卻說:“戰爭是中國堅持在朝鮮的宗主國地位引起的,過在中國。”美國駐華代辦田夏禮說:“應該讓戰爭順著自己的道路走下去,如果幹涉帶來和平,那種和平是不能持久的。惟有使用武力才能使這個國家和世界融洽共處,隻要清皇朝不致受到威脅,中國的戰敗倒是一個有益的經驗。”田貝還寫信給李鴻章:“徹底放棄求得幹涉的念頭,背向歐洲列強,麵向日本。”這裏的麵向日本,不是指贏得戰爭,而是求和投降。
戰爭期間,美國曾向日本提供軍事貸款,派遣軍事顧問,運送軍用物資,包庇日本間諜,甚至允許日本軍艦掛美國國旗蒙蔽中國海軍。美國把日本作為它在遠東的小夥計,而日本以美國作為後台老板。列寧在分析甲午戰爭時說:“日本有可能掠奪東方的亞細亞國家,但是沒有其他國家的幫助,他就不可能有任何獨立的財政及軍事力量。”
戰時俄國
在俄國政府內部,對於中日衝突采取什麽方針的問題,在很長時間內意見並不一致。其駐外使節,駐華公使喀西尼主張對日本進行幹涉;駐朝臨時代理公使韋貝是個兩麵派人物,暗地唆使日本對中國開戰;駐日公使希特羅渥則對日本非常輕信,往往成了日本政府的傳聲筒。其前任外交大臣吉爾斯,先是主張幹涉,後又采取觀望政策;繼任外交大臣羅拔諾夫甚至一度想討好日本,建議實行親日的方針。至於其他政府文武重臣,或主張宜與日本和解,或主張采取強硬手段,甚至不怕由此而引起戰爭,意見亦極為紛紜。直到《馬關條約》簽訂的幾天前,俄國政府特別會議才統一了思想,就要求日本放棄占領遼東半島問題做出了決定。大致說來,在整個甲午戰爭時期,俄國政府的對中日衝突方針曾有過兩次大的變化,即從幹涉到不幹涉,又從不幹涉到幹涉。經過了差不多將近一年的觀望時間,才最後正式確定了對日幹涉的政策。
甲午戰爭爆發後,李鴻章請求俄國幹涉,因為俄國的勢力範圍主要在東北,與日本有利益衝突。但這時俄國西伯利亞鐵路尚未修通,在遠東爭奪的籌碼還不夠,並不想和日本鬧翻,隻是進行了一番口舌之爭了事。擔任中國稅務司長的英人赫德這樣評價:“俄國人在天津挑逗了一番,過了兩個星期忽然又推卸了,李鴻章討了老大一場無趣。”
下麵是我從“百度貼吧”找到的:
甲午戰爭占大便宜的不是日本而是英國
中國戰敗以後,日本是發了橫財,但是我們沒有想到的是,真正在背後暴賺的也不是德、法、俄等國,而是大英帝國,他們通過金融貨幣的手段,謀取了超過我們想象的利益。 更大的利益就是隨之展開的金融貨幣戰爭,威逼中國的白銀進行貶值,列強與日本共謀,對於1895年4月從中國得到了億兩的“甲午戰爭”賠款,強迫要求中國以英鎊交付,從而使得中國必須拋售白銀來換取英鎊。 其實說與日本合謀還抬舉了它,大英帝國為首的銀行家隻有一句話: 與我們交易隻收英鎊。 必須拋售白銀來換取英鎊!這意味著什麽商機? 原先兌換英鎊的匯率是保持每三兩白銀等價一英鎊,而由於是大英帝國的幹部擔任愛新覺羅王朝海關的公務員,修改調整愛新覺羅王朝匯率也是本職工作。 1896年,愛新覺羅王朝海關總稅務司赫德(英國籍)曾向各國提出一個備忘錄,指出“白銀對英鎊的兌價一直不斷地貶低,以致目前,必須六至七兩才能購得英幣一鎊”。 一句話等於打贏一場“甲午戰爭”。中國的白銀貶值到原來價值的一半! 如此巨大的貶值必然造成中國更大的損失,立即發生的損失就是我們在馬關條約以後向列強和金融資本的借款歸還會有巨額匯兌損失。
這個強迫“要求中國以英鎊交付”的看似無害條款,通過修改調整匯率這簡單一招,等於兵不血刃地再殺了愛新覺羅王朝一回“甲午戰爭”。 不過沒動槍炮,愛新覺羅王朝隻當天災。 這些因中國的白銀貶值而多支付的財富,買單的自然是人傻錢多的愛新覺羅王朝,收錢的不是殺氣騰騰的日本武士,而是進了溫文儒雅的英國紳士荷包。 其實人傻錢多的愛新覺羅王朝付出遠遠不止這些。 間接金融利益我們撇開不算,就貶值後海關的稅收和我們的貿易損失就極大,中國海關在大英帝國公務員治下總稅收不斷增加,從1865年的830萬兩增加到1875年的1200萬兩,而1885年增加到1450萬兩。1887年洋貨進口突破1億海關兩。到1894年,7年間已經迅速上升到億海關兩。 所有這些損失加起來,絕對不是什麽億兩白銀,也不是帶利息的6億兩白銀,而是十幾億到幾十億兩白銀的損失。 知道厲害麽?啥叫賺錢不吃力,吃力不賺錢?“甲午戰爭”中的英國與日本,就是典型案例。 我說的是不是編的?這都是一些經濟學碩士博士的學術課題和成果。反正我是沒有製造“常凱申”的膽量。 什麽叫不戰而屈人之兵?從來不靠口水,靠的是實力,靠的是謀略。 作為孫子兵法的後人,至今都很少能理解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含義。麵對外交糾紛,不是口出狂言,言必“血洗”、“封殺”,就是號稱韜光養晦,視而不見,唯獨忘了用智慧尋找“不戰而屈人之兵”之路。
這一段與幾十年後的抗日戰爭有關麽?有關!全麵抗戰前的1935年,中國有一次“法幣改革”,大英帝國將1896年玩的那一套變換了包裝,又上演了一次。 人傻錢多的愛新覺羅王朝給折騰沒了,羽翼豐滿的日本帝國可沒忘記當年背黑鍋做嫁衣的一幕。 “法幣改革”的推行,等於將日本帝國的在華利益,都要繳納相當比例或是一半以上給大英帝國。 要阻止“法幣改革”的推行,不是要終結大英帝國,就是需要終結那個推行“法幣改革”的中國國民政府。 兩者必居其一。 打架要找好欺負的,中國國民政府就是好欺負的。 日本從來很堅定很獨立:日本的國家利益高於一切。
×××××××××××××××××××××××××××××××××××××××××××
附:所謂日軍擊沉英國商船事件:高升號事件
這個帖子的材料都是從“百度百科”收集的。
我相信“高升號事件”就是英國導演的事件。
我請大家注意《日英通商航海條約》簽訂,高升號事件和“甲午戰爭”爆發的時間,“甲午戰爭”是從1894年8月1日到1895年4月17日。
1894年7月16日,“甲午戰爭”爆發前半個月,日本與英國簽署《日英通商航海條約》(日語:日英通商航海條約 にちえいつうしょうこうかいじょうやく;英語:Anglo-Japanese Treaty of Commerce and Navigation)
英國外交大臣金伯利說:“這個條約的性質對日本來說,比打敗中國的大軍還遠為有利。”
日本與英國簽署《日英通商航海條約》後九天,1894年7月25日淩晨,“甲午戰爭”爆發前一個星期,所謂“日軍擊沉英國商船事件”,即“高升號事件”爆發。
所謂“日軍擊沉英國商船事件”是“高升號事件”,我請大家注意“高升號事件”發生的時間:1894年7月25日淩晨,日本與英國簽署《日英通商航海條約》後九天,“甲午戰爭”爆發前一個星期。
高升號為英國怡和公司的商船。後因被清政府租用往朝鮮牙山運輸士兵和軍火輜重,1894年7月25日,該船駛入朝鮮西海岸豐島附近海域,遭到日本軍艦浪速艦攔截。高升號上的清軍士兵在日方的武力威脅下,寧死不屈,最終浪速艦在中日兩國還未宣戰的情況下悍然開炮擊沉了毫無武裝的高升號運輸船,製造了著名的高升號事件。豐島海戰與高升號事件直接導致了甲午戰爭的全線開戰。
1894年7月25日上午9時30分許,浪速號忽然直衝高升號而來,掛出“下錨停駛”信號旗,並放空炮兩響,以示警告。英國籍船長高惠悌(T. R. Galsworthy)不敢違抗,立即遵行停船下錨。浪速號駛近距高升號四百米處停下,將艦上所有的二十一門大炮都露出來,用右舷炮對準高升號船腹,並掛出第二次信號:“原地不動!不然,承擔一切後果”。這時,浪速號放下一小艇向高升號駛來,日本海軍大尉人見善五郎登上高升號,要求檢查商船執照,實則窺察船上情況,並當即向英國船長提出要高升號跟浪速艦走。英籍船長高惠悌抗議後表示服從。海軍大尉人見善五郎回本艦後,浪速號上又掛出第三次信號:“立即斬斷繩纜,或者起錨,隨我前進!”此時高升號上的清軍官兵們看到信號,無不憤怒萬分,頓時人聲鼎沸,全船騷動。憤怒地向英國船長提出強烈抗議,因言語不通,臨時讓乘客德國人漢納根(von Hanneken)擔任翻譯,高惠悌開始試圖勸說清軍將士接受投降,但中國將士則把決心告知高惠梯:“寧願死,決不服從日本人的命令!”英船長高惠悌要求發信號再與浪速艦交涉,內容是以未知宣戰為名,爭取將船駛回大連或旅順。浪速艦再次派員交涉,船長高惠悌對日本人說:“華人拒絕高升船當作俘虜,堅持退回大沽口。考慮到我們出發尚在和平時期,即使己宣戰,這也是個公乎合理的請求。”人見善五郎隨即回艦。這時已是中午十二點半,交涉曆時整整三個小時。浪速艦長東鄉平八郎對高升號的要求決定不以理睬,並且做出了進一步的行動,他下令浪速艦發出“外籍船員立刻離艦”的警告。清軍官兵見狀則不允許任何人離開“高升”號,並欲將英船長高惠悌看守起來。高惠悌要求浪速艦再派出小船。浪速艦予以拒絕,並且升起代表攻擊的紅旗。英國船長和其他西方人士隨即跳船。清軍認為洋員係臨陣脫逃,開槍射擊西方人士。而日軍在先發一枚魚雷未果的情況下旋即發炮轟擊,全船清軍官兵寧死不屈以步槍迎敵還擊。下午1時高升號被浪速擊沉,此時西方船員與清軍官兵盡數落水,日軍對清軍官兵除俘獲兩人外,其餘皆未予施救,並開槍射殺。事後附近的外輪救起約近200名清軍幸存者,高升號最後殉難者達871名。英國船長T. R. Galsworthy和兩位西方船員被日方挽救。德國顧問von Hanneken少校遊到岸邊。當天下午2時操江艦被秋津洲艦俘虜。
高升號運送了淮軍的仁字軍兩營二哨,共1116人,行營炮十四門及大量槍支、彈藥,據掌握的曆史資料高升號還可能裝載了600噸上下約合8800萬美元的銀錠[1](即可能為援朝部隊的餉銀),所以根據它所運載的人員數量以及貨物重量推測高升號在當時應該是一艘排水量在3000噸左右的大型運輸船。 高升號具體船齡、噸位、航速等信息不詳。該船於1894年7月20日由中國上海駛抵天津大沽口,被清政府租用專門用來運送陸軍援朝。
1894年7月23日十時高升號起錨從塘沽開往朝鮮牙山。1894年7月25日淩晨,先期完成護航任務的北洋海軍濟遠、廣乙兩艦,從朝鮮牙山返回旅順,取道豐島西北海麵時,突然遭到日本聯合艦隊第一遊擊隊的攔截圍攻。此時,運載中國士兵的英國商船高升號也恰巧駛進海戰事發海麵,立即也遭到日艦無理粗暴的攔截,並於當日下午1時被擊沉,船上近千名官兵殉難。此事即是著名的高升號事件。高升號事件是甲午戰爭的開端,也被認為是大清王朝崩潰的開始。
日方紀錄的高升號事件
……正當海上激戰時(其實即指豐島海戰,日艦攻擊濟遠、廣乙二艦,成象lty注),忽有兩艘輪船從外海駛來。駛近看時,一艘是清國軍艦“操江”號,另一艘雖掛英國商船旗,但也是滿載清國兵士的中國運輸船。我“秋景洲”艦前進,靠近“操江”號。這時,對方竟軟弱地揮白旗,表示投降。“秋津洲”逼近“操江”號,將其虜獲,立即在艦上升起我國國旗。我國兵士跳上該艦操作,並處理了一些武器。
此前,我“浪速”艦對中國運輸船放空炮,命令它拋錨。我艦隊司令官傳令將該船帶到本艦隊來。於是落下舢板,派人見大尉到對方船內檢查。弄清了該船是英國船“高升”號,受雇於中國政府,船內乘有清兵一千一百餘人,載有武器,正由大沽向牙山航行。我方問其船長,是否願意隨本艦隊航行。船長是英國人高惠悌。船長答,現在我們無人救援,隻有從命。我方命令該船長立即起錨。船長又要求派舢板來。於是我軍派舢板。這時船長又說,船中的中國兵皆不允許我跟隨貴艦,主張返航大沽。在此對話期間,船內清兵皆來到甲板上吵嚷,對我軍表示敵意。船長等受到少數中國兵的脅迫,我軍估計該船無論如何不會跟隨我艦。我“浪速”艦見此情形,以信號命令放棄該船。對方又以信號要求再派舢板來。我方對此再發信號,表示應由對方派舢板來我艦。後來對方又以信號回答,我們不允許去。於是,我方認定這是因為清兵騷動益甚,脅迫船長,抗拒我軍命令,遂在前檣升起紅旗,同時以信號命令立即放棄該船。此間對話約四小時。我軍本欲無論如何把該船船長請到我軍軍艦上來,並使清軍投降,以保全該船。但因清兵脅迫船長,抗拒我軍命令,我軍再無其他辦法,決定擊沉該船,向該船發射。一發炮彈命中對方機艙,隆隆的炮聲與亂哄哄的哭聲、罵聲混在一起,乘載一千一百名清兵的“高升”號迅速沉入豐島水域海底。這時,船長等英國船員皆跳入海中。船上清兵見此情形,不斷開槍射擊船長等。我艦派出舢板,救起船長、輪機手、舵工等。此間輪船已經沉沒,清兵全部葬身魚腹,海麵上隻留下長時間的淒慘的喊叫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