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是功,過是過,林彪和孫立人都有晚節不保的問題。
先說幾句政治,由於戰爭是政治的繼續,說軍人不可能不說政治,政治立場也必然影響對軍人的看法。
林彪飛蘇聯死在蒙古的故事幾乎眾所周知,屬於晚節不保。
孫立人轉進台灣以後也有個兵變的故事,據說是孫立人認為常凱身後來反攻大陸不太給力,他要更多的兵權,至於是不是一定要借美軍之力兵變取代常凱身就見仁見智吧。
由於孫立人反攻大陸特堅決,所以他跟岡村寧次的白團在台灣還是很合作的,我個人以為這也是孫立人晚節不保的一個故事。
有人認為日本是戰敗國,戰勝國中國可以用日本人,但是,日本人跟日本人有不同,因為有的日本人是戰犯,比如岡村寧次等等,用不是戰犯的日本人跟用是戰犯的岡村寧次還是有區別的,畢竟戰後國際法庭不審判一般的侵略軍軍人,但是審判戰犯。
當然了,雖然對文革的認識也在變化,但是很多人認為林彪在文革中的行為也是屬於晚節不保。
隻說這些政治,下麵說軍事,問題是:內戰時,孫立人把林彪從四平一直轟到哈爾濱準備逃往蘇聯嗎?
由於國軍抗日堅持正麵戰場,所以國軍離東北很遠很遠,但是,因為有美軍幫助運兵,國軍進東北時還是比共軍強很多的,這就出現了這個問題。
其實呢,東北就那麽幾個城市,對於城市就是一切都軍人來說,得東北和丟東北都很容易。
可是,共軍不是城市就是一切都軍隊,雖然共軍不是那麽重視城市,但是共軍也不會不碰一下國軍就放棄城市,我個人以為四平就是一個例子。
但是,共軍不會在城市損失有生力量,一旦發現損失太大就“讓開大路,占領兩廂”,共軍本來就是玩農村根據地的軍隊。
所以,即便是孫立人把林彪從四平一直轟到哈爾濱,我個人以為林彪也沒有準備逃往蘇聯的問題,因為那是“讓開大路,占領兩廂”。
最後,岡村寧次的“三光政策”是不折不扣的百分之百的戰犯行為,甚至超過一般的人的戰犯概念,因為鬼子的很多獸行是人類語言無法形容的。
所以,
-dasreich-說“在華日本軍人都是戰犯”是把侵華日軍司令岡村寧次降低到“在華日本軍人”,他拿“在華日本軍人都是戰犯”混淆侵華日軍司令戰犯岡村寧次,他這個被日軍操的慰安婦後代不知道在華日本軍人不都是侵華日軍司令,他這個狂犬病患者還是去吃狗屎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