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不思蜀

人在異鄉為異客,早把他鄉當故鄉.
正文

'筆者'和'鍵人',你是哪樣?

(2013-07-17 12:10:15) 下一個

開博以來,慢慢騰騰也寫了些博客.絕大部分是在上班的間隙敲入電腦的.隻有兩篇, 先寫到紙上,然後再澄清到網上,味道和在電腦上完成的大不相同. 

紙呢往往是信手拈來的,上麵已經印了字,隻留下一些空隙.要在思緒出現的時候,把歪歪扭扭的文字擠到那些空隙中,還要塗塗改改,不時還會添加點新東西.完成之後,看著真是亂!等到了澄寫到電腦裏麵,文字整潔正規起來,連帶著文章的意思也豐富深刻起來,很有些濃裝豔抹的戲劇的效果.憂傷被誇大,浪漫也彌漫開來. 仿佛是墨水在宣紙上滲透下去,不受控製的散開去.為什麽寫在紙上,會有這樣的效果?  

我的引起爭議的<遊輪上的感想>就是寫在女兒Camp的schedule上的.遊玩當中揮不去的憂鬱和放任的思考大概讓很多人不能苟同.我在歡樂的遊輪上,卻沉浸在王家衛的<花樣年華>的場景裏麵,憂傷也猶如墨汁,濃濃的化不開,同時還要努力講個有頭有尾的故事.我自己最喜歡的<今晨的雪和你的十六歲>是炒菜時隨便抓張紙寫下的.那樣浪漫的情懷,在我,真是很少有.在菜和油煙以及排風扇的轟鳴中,我的思緒其實是在Nania中的衣櫃後麵的如夢如幻的雪景中.為何這樣的沉浸,一定要在筆尖才能流露?一定要有紙和筆做道具才能產生?  

而那些(比如此篇)直接在電腦上寫成的,大多輕鬆,俏皮;缺少了深刻和某種風味,隻象是素顏的女子,盡管不乏生動和坦誠.隻是有時難免希望她能打扮一番,也許一兩次也能上了時尚雜誌的封麵.可是你知道,這樣的女子是不能為你所左右的.再說,沒有筆,你也無法給她的臉上顏色.也許這就是原因了.  

有一天忽然看到這段話:"網上發言,請不要隨便自稱“筆者”,畢竟有沒有用筆在寫一目了然。這個詞匯已經要匯入曆史長河了,雖然曾經那麽瘋狂存在過,但至少在互聯網上該消失了。“那以後自稱什麽?”“鍵人!”"  

哈哈哈!這個定義從一堆有色的笑話中脫穎而出.話說回來,這樣講,話俗理不俗,這兩個名詞生動形象準確地定義了古早和今日寫文章的人,科學而嚴謹,有後浪推前浪的氣勢和必然性.然而正如在改朝換代的歲月中,我們得到一些的同時一定也會失去另一些."筆"是否真的有一天會銷聲匿跡在曆史的長河中呢?--連同我們那些筆尖才有的飄零的思緒. 

寫到這裏,我停下打字的手,找出王小波的書翻了一下.王小波癡迷電腦,自己會編寫文章編輯的軟件,他一定是個"鍵人".可是他寫的書,很多人用筆也一定寫不出.我隻能說,王小波用電腦寫出了筆寫的味道.其實會不會寫,真的和用什麽工具有關係嗎?大概隻有我這麽緊繃的人才會喋喋不休這細微的區別.

話說回來,王小波的文字俏皮,清新有靈光,什麽東西都扯開了想去,東拉西扯一番再拉回來,同時什麽都要論證一番,惟恐遺漏任何可能,我想這一方麵因為他是理科出身,另一方麵恐怕要歸功於打字---這方麵我有同感,打著打著,俏皮話攔都攔不住,越打越多.真想知道王小波的文字風格是否和當"鍵人"有關, 但恐怕這隻能是個永遠的謎了.

說到底我不過想問,現在的你,到底是"筆者"還是"鍵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