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市於1899年建市,現在人口750萬人,市區人口500餘萬人,是特大城市。大連位於中國遼東半島南端,東瀕黃海,西臨渤海,地處黃渤海之濱,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素有“北方明珠”“浪漫之都”之稱,是中國北方沿海重要的經濟、金融、貿易、港口、工業、旅遊城市,也是國際航運中心,國際物流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是中國的5個計劃單列市,15個副省級市之一、也是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 今年GDP可達萬億元。
2024年回國街上行走,隨手隨拍一些街景,展示在這裏,主要是9月27日,28日,10月17日和10月24日,10約5日手機拍照的一些照片。
大連火車站,空中俯瞰是漢字“大”字。大連火車站(今大連站)最初由滿鐵公司於1937年建造,由太田宗太郎仿照東京上野站設計,曾是20世紀中葉亞洲最大的火車站之一。1945年日本投降後,大連地區鐵路曾由蘇聯代管,後移交中國政府。2002年,大連站進行了擴建,增建了高架站房和北出口。
大連火車站附近建築
友好廣場,始建於帝俄殖民統治時期,日本統治時期稱西廣場,20世紀50年代為了紀念中蘇友好而更名為友好廣場。友好廣場水晶玻璃球,重達117噸,直徑15米,內有彩色燈7852隻,外表麵由3120塊鍍膜和透明玻璃圍合而成。仔細欣賞,會發現水晶球的下方有五隻顏色不同的巨手,這些顏色分別是黃色、黑色、紅色、白色和棕色,象征世界五大洲的人民友好相處,共同托起地球的今天和明天。很明顯,巨型水晶球代表的就是地球。
大連基督教會堂舊址為原西通日本基督教會舊址,是中國大連的一處曆史建築,位於遼寧省大連市中山區友好廣場8號。
1905年日俄戰爭結束後,日本取代沙俄統治大連。同年4月,日本基督教會即在大連建立臨時教會。1907年8月,大連西通日本基督教會正式建立,遷入位於西通28番地(今友好廣場8號)新建的教堂內。這是一座哥特式建築,建築麵積864平方米。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關閉,1949年改為中山區文化館。1969-1978年間曾為毛澤東思想宣傳站。1994年文化館遷址他處。現為肯德基快餐廳。
2011年3月15日,西通日本基督教會舊址被列為大連市第三批重點保護建築。2013年3月25日,大連基督教會堂舊址由大連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大連市文物保護單位。
橫濱正金銀行大樓日本半官方外匯專業銀行橫濱正金行。建於1909年,在當年日本管轄之下的關東州租借地經濟中心“大連大廣場”(今大連中山廣場)的一座3層分行大樓,建築風格屬於文藝複興式樣,上麵有三個別致的綠色穹頂,由日本建築師妻木賴黃與太田毅設計。現由中國銀行大連市分行使用。麵積2,805平方米。2003年9月29日,橫濱正金銀行大連支店舊址公布為第五批大連市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10月,橫濱正金銀行大連支店舊址公布為第九批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編號9-183。
大連市役所舊址,位於遼寧省大連市中山廣場5號,位於解放街和魯迅路之間。現由中國工商銀行大連市分行使用。大連市役所舊址是一座折中主義風格建築,1919年8月竣工。設計者是關東都督府民政部土木課課長鬆室重光。正門融入日本破風的意境,塔樓則融入京都祇園祭山車的意象。施工者為清水建設。麵積9,870平方米。1947至1950年間由大連市人民政府使用。2003年9月29日,大連市役所舊址公布為第五批大連市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10月,大連市役所舊址公布為第九批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編號9-206。
大連滿鐵醫院舊址位於大連市中山區解放街6號,現為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這座建築始建於1909年,1926年竣工,由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主持建造,設計風格簡潔凝重,采用現代框架結構。它是大連重要的近代建築遺存,見證了該地區的曆史變遷,並於2024年被列入第九批中國二十世紀建築遺產。?
三八廣場上的友誼醫院
魯迅路280號,大連海事法院
海灣廣場
日陸軍奉天特務機關大連派出所舊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大連市中山區南山街10號,現為共青團大連市委辦公樓,已列為第五批大連市文物保護單位。
南山街10號是一座歐式花園別墅,建築麵積1,280平方米,占地麵積640平方米,主體為二層,建於1925年前後,原主人不詳。1929年至由孫傳芳購下,直至1931年孫傳芳遷居天津英租界。1940年5月,日陸軍奉天特務機關大連派出所駐紮於此,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1955年之後,該建築先後作為大連市檔案局、大連市文聯、海燕雜誌社的辦公場所。1975年至今,作為共青團大連市委的辦公樓使用。
魯迅路通往海之韻的路上住宅小區
最常見的大連主要街道上的綠化樹銀杏樹,碩果累累,落地銀杏腐爛飄著臭味。沒有人撿銀杏。
東港五街打卡地:當街看輪船。必須長焦鏡頭才能拍出好效果,手機不行。
通向海之韻的人行路
大連火車站至寺兒溝的有軌電車
東港山根底的獨戶別墅,依山望海
東港高層住宅群
東港高層住宅下的小學
海之韻街頭巨型烏龜雕塑
大連火車站至寺兒溝的有軌電車。
一二九街邊雕塑
位於一二九街的中山路158號是日本南滿工業專科學校舊址。由滿鐵建築課橫井謙介設計,1913年月建成,為南滿工業學校。1922年成立滿鐵工業專門學校。1946年大連工業專門學校(後改為關東工專)在此成立。1949年4月,關東工專並入大連大學,改稱為大連工學院。大工在西郊淩水建立新校園後,此處為化工係。
人民廣場。
大連人民廣場是中國遼寧省大連市西崗區的一個大型城市廣場,是該市的行政中心。廣場麵積12萬平方米,形狀為方形,與大連大部分廣場為圓形不同。大連市的東西向主幹道中山路穿過廣場中部,將其分為南北兩部分。大連人民廣場采用明顯的軸線對稱布局,大連市人民政府(關東州廳舊址)座落在廣場的正北麵,市公安局(關東廳警察部辦公樓舊址)和市中級人民法院(關東廳地方法院舊址)分立於廣場北半部的東西兩側。
廣場1914年開辟時原名長者廣場,而廣場上的主要建築都興建於1930年代。1945年蘇聯占領大連後在南部修建了蘇軍烈士紀念塔,廣場也改名為斯大林廣場。1993年,該廣場改名為人民廣場。1999年,蘇軍烈士紀念塔搬遷到旅順蘇軍烈士陵園,原址改建為升旗台和大型音樂噴泉。
人民廣場,以前稱為斯大林廣場
人民廣場
人民廣場。以前有蘇軍塑像,於1999年4月遷至旅順。
已搬遷到了旅順
雕塑由中國現代雕塑大師劉開渠的學生盧鴻基操作。雕塑藝術大師劉開渠,是我國最早從事現代雕塑教育和創作的開拓者,早年曾擔任蔡元培先生的秘書和助手。當時,有關方麵準備請劉開渠主持設計製作大連蘇聯紅軍紀念碑。不巧的是,劉開渠當時正忙於“北京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浮雕創作,無法分身,便推薦自己的學生盧鴻基來承擔這項工作。1953年來大連時,盧鴻基年僅43歲,正值年富力強之際,很快便進入創作狀態。經過實地考察,他認為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廣場上都需要有一座大型的紀念碑,不僅可以填補廣場南側的空白,而且能夠與北側的三座經典建築形成呼應的美學關係。1953年,紀念碑完成建塔工程,共用去石頭1780塊。紀念塔由花崗岩砌築,塔身為六角形,高30.8米,建築麵積 1028.31平方米。紀念塔塔基東、西兩麵有台階,可登塔基台麵。塔基南麵(即背麵)有鐵門通塔基內,塔基內有兩間大廳,大廳兩側各有兩個房間,並附有地下室。雕塑模特被挑中的是蘇軍的一個上尉,他的名字並不叫“伊萬”,而是叫維克多·列德科祖波夫。在後來的工作協作中,這名蘇軍上尉與盧鴻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其在一張記錄他們工作的照片背麵這樣寫著:“留作紀念,盧鴻基同誌,維克多·列德科祖波夫,1953年4月15日,達裏尼市(即大連)。
關東州廳舊址 (西崗),位於遼寧省大連市西崗區人民廣場1號,現為大連市人民政府辦公樓。已列為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建於1936年–1937年。1936年春天動工,1937年5月竣工,1937年6月1日,關東州廳新廳舍舉行開幕典禮。迄今仍為大連市的行政中心所在。關東州廳舊址 (西崗)建築麵積12228平方米。地上三層。2003年9月29日公布,關東州廳(大連)舊址公布為第五批大連市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10月,關東州廳舊址 (西崗)公布為第九批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編號9-242。
背後的高樓群是新開路。
關東廳警察部辦公樓舊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大連市西崗區人民廣場街道人民廣場3號,即廣場北半部的東側。該建築興建於1936年,已列為大連市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25日,關東廳警察部辦公樓舊址公布為第六批大連市文物保護單位。現在是大連市公安局。
關東廳地方法院舊址位於大連市西崗區人民廣場2號,即廣場北半部的西側。該建築興建於1930年代,已列為大連市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3月10日,關東廳地方法院舊址公布為第三批大連市文物保護單位。現在是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和檢察院。
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和檢察院。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學院住院部
1992年時,家父可以住在樹後麵的低層住宅群,那裏是原來大連衛生專科學校(現在大連大學醫學院)的太平間,因為忌諱它,所以沒有搬到這裏住。其實這裏位置非常好,出門可以到人民廣場遛彎,往東走一站地就到了勞動公園。
奧林匹克廣場的建築
奧林匹克廣場,地下有Walmart。此地原為大連市人民體育場,後來搬遷到金州區了。
星海街老建築日本住宅
天津街京東商場,內部很新穎Fancy,極其幹淨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