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603)
2015 (255)
2016 (128)
2017 (95)
2018 (70)
2021 (46)
2022 (50)
國民生產總值和GDP不是一回事。
國民生產總值包括工業生產總值,農業生產總值和第三產業總值。
剛解放時,東北工業生產總值占全國的85%,大連市的工業產值就比全國(除了東三省外)的工業生產總值還高,沈陽也是如此。可想而知,滬京津都不行。
解放時至1954年,中央直轄市:沈陽,大連,鞍山,撫順,本溪,哈爾濱,長春等12個。
一直到了1985年,沈陽市和大連市的工業產值都超過了20多個省的工業產值。
現在的GDP中, 第三產業產值超過了50%以上,工農業生產產值不到一半。交易越活躍, GDP越高,一萬元若交易了10次,GFP就是10萬元了。人口大省的GDP就高。
在1976年時,中國擁有44萬個工礦企業,是世界上第二個工業門類齊全的國家,工業在世界上排第六位。後30年的發展是基於前30的基礎的。
80年代以前,全國農村民房不算產值,農業生產過程不算產值,隻算最終農產品價格。修建的8.6萬座大中型水庫,一百萬多座小型水庫,320萬公裏水渠,新開墾6億畝耕地,8億畝水澆地,修梯田等等都不算產值。
全國幾十萬所中小學,大中專都不算產值,其中包括全國7萬個公社每個公社建一所中學,建一座衛生院,75萬個大隊每個大隊建一所小學,建一個赤腳醫療點,都不算產值。
絕大多數個體經營不算產值,農貿市場交易也不算。
前30年新建3萬公裏鐵路,大部分是在崇山峻嶺上鑿隧道,架橋梁,僅花了700多億人民幣,這些錢現在隻能建500公裏高速公路。那3萬公裏鐵路的產值才700多億。現在修鐵路每公裏造價3000萬元--5000萬元,那3萬公裏鐵路就是9000億元--15000億元,這GDP增加到13-21倍。
現在耕地麵積從1976年的22億畝降到了18.6億畝地,這4億畝耕地賣了多少錢?每畝地10萬元還賣了40萬億元。這些土地大多數是城市擴張蓋房子,每畝地何止10萬元?
所以GDP和工農業生產總值不能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