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啊, 我的故鄉!

老頑童。愛好文學,曆史,地理,經濟,哲理,時事,回憶,笑話,唱歌,電影,種菜,養雞,遊山,逛水,散步,打牌,胡侃
個人資料
老生常談1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高幹有2種:國家高幹和普通高幹

(2016-02-23 18:33:00) 下一個

高幹有2種:國家高幹和普通高幹

 

我們一般提到高幹,是指普通高幹,即行政13級以上的幹部,它也包含著國家高幹。

國家高幹的說法在普通百姓當中不常見,是指中將以上的高幹,或6級幹部以上的高幹。

元帥是行政三級,享受政治局委員待遇;

大將是行政四級,享受副總理待遇,自大將以上可算作黨和國家領導人;

上將是行政五級,享受國務院秘書長待遇;

中將是行政六級,享受部長待遇,

自中將以上都是高級將領,可配備警衛、秘書和保健醫生、廚師、勤務員;

少將行政七級,享受部長級醫療待遇。

由上可見,正軍長是評中將還是評少將是很重要的。即是普通高幹,還是國家高幹的區別。

1956年的工資表】,軍隊與地方的相應級別:

 
 
由此表也可看出,1956年時,大軍區級是和省部級相同級別。因為那時解放時間不長,軍隊編製很大,高級將領眾多。從文革軍管開始,變成了省軍級,師地級,縣團級。現在一直延續下來。
有2個原因:
1.  由於文革武鬥,地方政權癱瘓,實行軍管,軍隊作用加大,軍隊接管地方政權;
2. 此時兵團建製已不存在,雖然兵團級級別沒取消;全國有30個省自治區,軍一級的編製已從解放初的69個軍減少到30餘個軍。
 
由此表還可以看出,1956年時,司長是和省部級同級的。現在司長是部下級,和局廳同級,不知是什麽時候變的。那時的少將是8級到10級,不是7級。
 

遼寧是國家第一工業大省,雖然土地肥沃,資源豐富,但農業重視不夠。

文革時,遼寧大城市多,百萬人口大城市有4個,城鎮人口過40%,城市化全國第一。

為了扶貧,均衡發展城鄉,省政府把由省管縣,分配到各個城市管。即把這這50餘個縣就近分配給12個大城市,剩下的偏遠地區成立2個地區:鐵嶺地區和朝陽地區;後來內蒙的昭烏達盟也劃歸給遼寧扶貧。

因遼寧強大的大工業,經濟實力雄厚,這樣的對口責任製效果較好,省裏也把包袱推給了市裏。

中央把遼寧省的市管縣推廣到全國,同時也把市地級由原來中央和省雙重領導下放到直接由省領導。

國家行政管理體製由那時的:中央-->省, 中央-->市;省-->縣。  

            變成了現在的:中央-->省-->市—>縣

市地級/廳局級幹部由省部任命,報中央組織部備案。
副省級/副部級以上由中央組織部任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leonardo2025 回複 悄悄話 踩高蹺嘿咻---高幹
回複 悄悄話 Nomenklatura and kleptocrats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