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啊, 我的故鄉!

老頑童。愛好文學,曆史,地理,經濟,哲理,時事,回憶,笑話,唱歌,電影,種菜,養雞,遊山,逛水,散步,打牌,胡侃
個人資料
老生常談1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東北軍工考察記

(2014-11-08 13:07:30) 下一個
東北軍工考察記[節選]

 蔣家王朝搖搖欲墜,中國革命戰爭節節勝利,捷報頻傳。石家莊、威海衛、掖縣等城市相繼解放。華北解放區已連成一片,勝利在望。

1948年2月,中央工委第一次兵工會議剛剛開過了。劉貴福到石家莊接受任務,準備到東北解放區考察軍工生產。出發前,他先到長治,順路看看在太行財經學校學習的兒子。兒子以為父親出差是常事,其不知,當時從石家莊前往東北,路途遙遠,交通尚不方便,而且平、津和山海關等中間地帶暫時還控製在蔣軍手中,穿過“蔣管區”仍有相當大的風險。
劉貴福住在石家莊財經學校等待了一個多月。上級決定組成以劉貴福為首的“華北軍工考察團”,赴哈爾濱參加第六次全國勞動大會,同時考察東北的軍工生產狀況。代表團主要成員有牛治華、範子明等,為安全計,組織上還給配備了專職警衛人員,共有11人。4月29日朱德總司令在對代表團講話時要求他們和各地代表共同把會議開好,提高工人階級的覺悟,發動工人搞好生產,特別是軍工生產[1] 。4月底他們化裝成頭戴禮帽,身穿大褂的商人,乘車從石家莊出發,離開華北解放區,在地下工作站的護送下,向東通過蔣管區,轉道山東解放區,再從益都乘船渡海到達大連。

當時,渤海的鬥爭形勢仍然十分尖銳。解放軍山東海防司令部的1000多名船員駕駛著70多支汽艇,穿插在敵人封鎖的大海上,為華東前線運送軍用物資。美國軍艦卻為盤踞在沈陽、長春、營口、錦州等大城市的蔣介石軍隊運送兵員、物資。美蔣的軍艦、飛機繼續封鎖渤海,往來巡邏,攔截、炮擊、轟炸,經常在海上巡邏,企圖阻擋解放軍的渡海行動,捕捉解放軍的渡海人員。夜間一望無際的茫茫大海,一片墨藍。5月的海風掠過波光粼粼的海麵,搖漪多姿的月影在海中朦朧晃動。劉貴福一行輕手輕腳地登上汽艇,小心翼翼地行駛在海上,發現敵艦的探照燈,就緊急靠近荒島隱蔽。經過一夜的顛簸,進入了大連的一個港灣。

當時的大連還被前蘇聯軍隊占領著。他們遵守著與國民黨政府的外交關係。但出於國際主義的原因,對中國共產黨和解放軍還算比較照顧。到了大連,經組織聯係,住進一個名為建新工業公司的招待所。大連建新工業公司其實是中共的一個軍工企業。1946年10月,依據中共中央的指示,膠東軍區派劉振等10餘人到大連,在中共旅大地委的支持下,以大連公安局的名義接管了一些工廠,成立兵工委員會。

1947年3月,中共華東局派朱毅等60餘人到大連,兵工委員會改組成建新工業公司。朱毅任經理,張珍任副經理。不久,歸屬東北軍區軍工部,成為第九辦事處。下屬大連機械廠、大連煉鋼廠、裕華廠、宏昌廠等單位。職工8000餘人,機器970多台。月產炮彈鋼350多噸、發射藥30多噸、引信2萬個、裝配七五山炮彈3萬發,主要裝備供應到我華東前線。東北的軍工企業都經過了接收、拆遷、轉移、重建的曲折道路,到1947年10月東北軍區軍工會議之後,才逐漸統一,發展起來。東北軍區軍工部部長何長工、東北軍區參謀長兼軍工部政委伍修權,副部長韓振紀、王逢原、江澤民[2]。下設九個辦事處和部分直屬廠。

正值此時,何長工、伍修權來大連視察工作,知道華北軍工考察團來到了大連。何、伍約見了考察團的同誌。劉貴福匯報了來東北考察的任務,首長要求他們多提意見。在建新工業公司的協助下,劉貴福率考察團轉乘汽艇從海上到達安東(現丹東)。這裏是東北軍工部第四辦事處,主任薑開進,也是延安老幹部。

第四辦事處是在“8.15”日本投降後創建的。先後有東滿人民自衛軍後勤部的黃玲、山東軍區的吳雲清帶人到安東、通化組建兵工科,1946年2月又與冀熱遼十六軍分區合並,成立兵工部。在新開嶺、桓仁地區分別建廠。敵軍占領通化後,工廠輾轉朝鮮,遷至吉林臨江一帶建廠。

1948年4月安東、鞍山相繼解放,在安東建廠,臨江的工廠也遷至安東,成立了軍工部第四辦事處,將工廠合並重組成六O彈體廠、引信廠、裝配廠及九二步兵炮彈廠。職工達4000餘人,機器約600台。月產六O炮彈3.5萬發、九二步兵炮彈1萬發。在安東期間,東北軍區軍工部通知第四辦事處,立即護送考察團赴哈爾濱,列席東北軍工職工代表大會。考察團輾轉朝鮮經通化,乘火車直往哈爾濱。

此時的東北,許多城市已被解放,隻剩下錦州、沈陽、長春等幾個孤島。蔣軍飛機重點炸鐵路沿線,火車隻能在夜間行駛於北國大地。劉貴福腦子裏經常閃現著父親闖關東的影子。路上常和範子明嘮起父親闖關東未歸的事。“到哪裏去找啊?”劉貴福自言自語地說。旁邊的同誌也很關切地聽著。有人歎息,有人出主意。

東北軍工部招待所裏,許多參加會議的代表聚集一起。一天,劉貴福和考察團的同誌一起到食堂用餐,在食堂門口,被一個人擋住,問道:“你是——老劉?”

劉貴福一楞,停住腳步定睛一看:“哎呀!這不是老範嗎?” 範明謙緊緊地握住老戰友的手久久不放,激動地說:“你怎麽來啦?” 旁邊的人也好奇地看著這兩位緊拉著手的人。他倆邊吃邊拉,一直說到吃完飯,到了老劉的住處,還有說不完的話。那天,孫雲龍也從雞西趕來開會。見到了從興山來的範明謙,遠遠地就和老範打招呼。

老範興奮地對老孫說:“你可來啦!走,我領你去見一個人。”

老孫疑惑地問:“什麽人?”

“你不用問,去了就知道了。”老範拉著孫雲龍的手就上了二樓,進了老劉的房間。

老劉正躺在床上哼著京劇,忽聽門口喊了一聲:“老劉,你看誰來啦!” 趕忙坐起來,來人和老劉打了個照麵,互相看著。

老孫脫口喊道:“啊呀!劉老兄,你可把兄弟我想死啦!”

老劉也認出來,喊道:“孫老弟,這些年來我也十分想念你啊!” 倆人抱著,手拉手地坐在一起。

“你是天上掉下來的!”孫雲龍激動地問這問那。

老範看著他們親熱的樣子,不由得想起1937年他們16人,跟著老劉爬上露天火車,穿的破破爛爛,風塵仆仆地到臨汾八路軍辦事處,參加八路軍的情景。從那時起,他們跟著共產黨走上了革命的光明大道。

孫雲龍也說起1939年,老劉那一批同誌上太行山時,全廠職工熱烈歡送的轟轟烈烈、激動人心的場麵。其實,老孫多次寫決心書,要求一同上前線,上級就是不批準。沒想到今天竟在東北見麵了。老劉動情地說:“時間真快,算起來,從那時到現在都9年了。打敗了日本,蔣介石的天下眼看也快完蛋了。怎麽,你們都幹得不錯吧!”

老孫說:“老範都得了好幾次勞模和獎狀啦。”

老範也說:“你不也是勞模嗎?又是造槍造炮,還造彈,都立了功。”

“你這些年怎麽樣?”老孫問老劉。
“我在太行山上,敵人‘掃蕩’時差點送了命,還得過兩次大病,也算闖了闖 ‘鬼門關’。好在我命大,‘閻王爺’暫時還不收我。你們看,我現在身體還可以。隻要有這點本錢,就能幹革命。到了太行山我又設計成功‘八一式馬步槍’,改造了平射小臼炮,現在又造起槍彈來了。”

老孫槍過來說:“現在老範就是槍彈廠長。”

老劉對老範說:“我也是個槍彈廠的廠長沒想到咱們還是同行啊。我們那裏就是缺彈殼,現在造的都是全新的槍彈。”

“我們這裏舊彈殼不少,都是複裝槍彈。隻是有時發射藥供不上,靠蘇聯供給一部分。”倆人竟然在會前就先交流起了生產經驗。

開會的前一天,賀瑞林也從佳木斯趕來了。劉、孫、範、賀四位聚在了一起,更是熱鬧。賀瑞林和劉貴福在太原兵工廠時,就經常在自己的小“俱樂部”裏唱戲。抗戰開始,比老劉早一步到了延安柳樹店兵工廠,後來在茶坊兵工廠是劉貴福加入中國共產黨的介紹人。4個人今日在號稱‘東方莫斯科’的哈爾濱相會,回憶起各人走過的艱苦革命經曆,自然感慨良多。

老劉高興地說:“今晚咱們下飯館,舉行個‘慶祝會’,咱們再唱上幾段兒,樂和樂和!”

6月20日,東北軍工第一屆職工代表大會在哈爾濱南崗東北科學院開幕。出席會議的代表100多人[3]。範明謙是主席團成員,隨著軍工部領導會見了首長和來賓。前來參加會議的有東北軍區副政委李富春,工會領導人李立三、劉寧一、李頡伯、趙占魁等人。劉貴福等考察團成員作為華北解放區的軍工代表列席會議[4],同許多領導人和老同誌見了麵。當李富春同誌了解到劉貴福是延安時期的勞動英雄、‘無名式馬步槍’的設計者、延安四大名匠之首,今天率團來東北考察的時候,李富春想起,當年他還是“工展會”的評委,更是高興地表示熱烈歡迎,並客氣地請他多提意見。何長工在大會上致開幕詞,也表示熱烈歡迎華北軍工考察團的到來。休會期間,考察團到哈爾濱第八辦事處參觀訪問。看到的星記彈藥裝配廠和實驗總廠,當時的規模都已經挺大。

解放前,哈爾濱根本沒有什麽軍事工業,現在的軍事工業完全是白手起家。起先是從延安來的樂少華、錢誌道,帶著一批軍工幹部和技工,首先造出了反坦克燃燒瓶,這就是哈爾濱軍事工業的萌芽。然後將哈爾濱幾百家私營小工廠組織起來,采取訂貨加工的方式造出了爆破筒、五O擲彈筒和炮彈,在原三十六棚鐵工廠的基礎上建起了軍工廠。

劉貴福總是思念著父親的蹤影。會議稍有空閑時間,他就到哈爾濱各地遊逛,想找一找父親的線索。哈爾濱是在日本投降時前蘇聯紅軍最早解放的城市。那時,鬆花江裏船隻往來,江岸綠樹成蔭的沿江馬路上遊人不斷,一片和平景象。會後,考察團同軍工部第五辦事處開會的同誌,同車前往齊齊哈爾考察。火車奔馳在綠色的嫩江原野上,第五辦事處主任田汝孚同誌,一路談笑風生,興致勃勃地介紹他們艱苦跋涉建立兵工廠的經曆:

1945年10月,遠在江蘇的新四軍第三師軍工部,派出500餘人到東北開辟軍事工業。因為當時的南方同誌對東北的嚴寒估計不足,出發時衣單被薄,經不住天寒地凍,結果隻有38人出了關。這些同誌於1946年1月到達阜新,隻待了8天就帶著機器緊急撤往通遼,轉向白城子。4月進抵齊齊哈爾,僅1個月,被迫撤往嫩江。又過了1個月,重返齊齊哈爾。
在齊齊哈爾軍械廠舊址建立起了機械廠,在偽滿炮隊北大管成立了裝配廠。就這樣在千裏長征中建起工廠逐步壯大起來了。

1948年4月成立東北軍區軍工部第五辦事處,下設機械廠、裝配廠、製材廠及修械所。不久又接收洮南修械廠和北安總廠。職工約2000人,機器340多台,月產六0炮彈4萬發,八一炮彈2萬發,修槍500餘支。

一路上,考察團的同誌聽著田汝孚主任的詳細介紹,看著東北軍事工業在黨的領導下艱苦創業,迅速發展的景象,感到收獲豐富,體會很多。然後沿著鐵路到北安參觀,經綏化返回哈爾濱。

8月1日在哈爾濱參加中國第六次全國勞動大會。出席大會的代表來自全國各地區、各產業部門和各產業工會,共500餘人。陳雲同誌向大會作報告時指出:當前全國職工運動的總任務是徹底推翻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在中國的統治,建立新民主主義的人民共和國。朱學範、劉寧一、李立三也在會上作了報告。最後,大會通過了中國職工運動當前的任務和《中華全國總工會章程》,選舉產生了以陳雲為首的中華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會。會後,考察團又跟隨參加這次會議的範明謙到興山參觀。

興山今名鶴崗,是一個礦山城市,是當時東北解放區的大後方。1946年8月,周鑒祥同誌從延安帶領著劉元義、張慶森、高廣平等幹部到達佳木斯建廠。1947年形勢緊張,將琿春子彈廠和煉鋼廠,輾轉朝鮮阿吾地遷到了興山,組成東北軍工部第二辦事處,王逢原同誌兼主任。

琿春位於中國與朝鮮、蘇聯三國的邊境交匯處,是當時東北軍區的重要軍工基地。這裏的軍事工業也經曆了艱難曲折和長途搬遷。1945年10月,東北人民自衛軍後勤軍工部,進駐沈陽、鞍山、遼陽、本溪等城市接管工廠。僅僅1個月就接到前蘇軍通知:蔣軍要進駐這些城市,限我軍3日內緊急撤出。於是我們的同誌就將機器、彈藥、器材運到撫順,轉通化。3個月後,上級決定遷往吉東,王逢原副部長帶領首批人員和物資,組成專列輾轉朝鮮到吉東,在東盛湧舊飛機場、合水坪、石峴分別建立了子彈廠、機械廠和化學廠。

1946年6月蔣軍占領拉法後,又遷往琿春,在關門嘴子礦山宿舍等處建立起子彈廠、機械廠、煉鋼廠和裝藥廠。1947年子彈廠、煉鋼廠遷往興山後,在琿春成立東北軍區軍工部第一辦事處,韓振紀兼主任,管轄機械廠、裝藥廠、木工廠及石峴手榴彈廠。職工1600餘人,機器240多台,月產八一炮彈和八二炮彈5萬發,手榴彈7萬顆。子彈廠遷到興山不久,孫景斌廠長到哈爾濱養病,範明謙接任廠長。1948年4月興山第二辦事處對工廠進行調整,分設煉鋼廠、工具廠、彈殼廠、彈頭廠、裝配廠、木材廠及修械廠,以生產槍彈為主。職工1700餘人,機器320多台,月產複裝槍彈120萬。
劉貴福一行參觀興山後,對範明謙頗有感慨地說:“你們的生產規模的確不小,搞得很出色。”

“你知道,我以前哪搞過什麽槍彈,這都是‘趕著鴨子上架’!反正是黨讓幹啥就幹啥唄!”老範說。

“咱們都一樣。不過,你們這裏舊彈殼堆得像小山似的,我們太行山地區可沒有這樣的條件,形勢逼著我們必須自行製造全新槍彈。”

倆人又各自談起槍彈的生產情況。範明謙既是廠長,也是能工巧匠。在他的組織領導下,修複、改裝、製造了大量專用設備,為槍彈生產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劉貴福率考察團來到佳木斯。這裏的大華鐵工廠原屬合江軍區,剛歸屬東北軍工部第二辦事處不久,職工350餘人,機器50多台,主要修理槍、炮。廠長張慶森,副廠長劉元義、協理員賀瑞林,都是與劉貴福十分要好的同誌。張慶森也是隨劉貴福一同參加八路軍的16人之一,是劉在延安造槍的得力助手。劉元義協助劉貴福製過圖,還一同作過工會工作。
賀瑞林說:“咱們現在真的回到了‘9.18’歌中的鬆花江上了。” 幾個人不由得即興唱起:

我的家在東北鬆花江上,
那裏有森林煤礦……。
“哈哈,哈哈!”幾個人一起樂起來。劉貴福就像回到家似的一樣高興。

東北軍工部第三辦事處在雞西。考察團到來前不久,樂少華主任和錢誌道副主任剛剛調走,接任辦事處主任的就是孫雲龍。在這裏,劉貴福等又考察了4個工廠,生產能力都挺大。孫雲龍介紹說:

1946年6月葉林來到雞西,隨後有郝希英、樂少華、錢誌道帶來30多名幹部和80多名日本技工,在這裏組建工廠。年底湯欽訓和我又帶來一批技工和100餘台機器,逐步建起了現在的工廠。剛來時形勢很緊張,土匪還經常騷亂,曾經有名幹部遇害。那時沒有廠地,機器也殘缺不全。冬季天寒地凍,滴水成冰。吃的是高梁米加鹹菜,睡的是大板鋪,穿的是更生布,在那樣的條件下,每天要幹十幾個小時,建廠的難度很大。老百姓看著都很不理解。同誌們硬實憑著吃大苦耐大勞的精神,先後建起了手榴彈廠、炮彈加工廠、裝配廠、翻砂廠、擲彈筒廠和雷管廠。

1947年成立東北軍工部第三辦事處,1948年轉產六O炮彈。現在全體職工1800餘人,機器370多台,月產六O炮彈5萬發,爆破筒2千個,產量和質量在穩步提高。

考察團的最後一站是牡丹江。這裏的茂密山林和沿江廣袤的稻田,形成一片秀麗的水鄉景色,被譽為“北國江南”。東北軍工部第六辦事處,在牡丹江市西緣的原日軍營地裏。1947年炮兵司令部在這裏建立了以修炮為主的炮工處,後來改為軍工部直屬第四廠。職工500餘人,機器76台,每月修炮10多門。

考察基本結束後,在掌握大量一手資料,感性知識收獲頗豐的基礎上,考察團在牡丹江進行了全麵總結,總結報告稿由牛治華負責起草。然後趕赴哈爾濱參加東北軍工會議。考察所見,顯示東北軍區的軍事工業曆經艱難曲折的道路,已經初步建成了規模宏大的軍工基地。東北地區人力和物質資源豐富,工廠職工和設備多,工業基礎雄厚,恢複生產十分迅速。已有的產品門類多,品種全,生產能力強。工廠規模和生產潛力很大,這些都是華北解放區無法相比的。

1949年初,一位元帥參觀東北軍工廠時說:關內沒有這麽大的工廠,這麽多設備,也沒有這麽大的軍工規模。看了你們的軍事工業,我的腰杆子也硬了。

東北的軍工企業是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在解放戰爭的勝利進程中起步建設,發展壯大起來的。它充分利用了當地的各種優勢,隻用了短短幾年的時間,很快就形成了規模大,門類全,品種多,基本可以配套的重要軍工基地。這個軍工基地的迅速建設和發展,不僅對東北的解放,也對全國的解放,起了重要的作用。
考察團於1949年初返回石家莊。

[1]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朱德年譜》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2.第1版第1次印刷。第312頁。

[2] 江澤民(1903- ):四川江津人,1920年赴法國勤工儉學,先後畢業於比利時沙洛瓦勞動大學機械係和莫斯科大學。曾任斯大林汽車廠主任工程師。1941年回國,在延安任中央軍委後勤部軍工局技術處長、秘書長。後到東北曆任褡褳建新工業公司副總經理、東北軍區軍工部副部長、代部長。為東北兵工基地建設,提高產品質量做出了重要貢獻。

[3] 袁風岐《軍工工運史上的一次重要會議》載於《兵工史料》1984.12第二輯。

[4] 見中國人民解放軍曆史資料編委會編《軍事工業.根據地兵器》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0年出版2000.3第1版第1次印刷,第515頁。
[Z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