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私寡欲, 絕學無憂(19)
老幾
《道德經》第十九章原文是:“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複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
字麵意思是:聰明智巧斷絕的地方,民眾得到百倍的利益;仁義斷絕的地方,民眾恢複原始孝慈的本性;巧詐和功利意識斷絕的地方,看不到盜賊。聖智、仁義、巧利這三者全是文飾(不涉及根本),以此作為人類生存的法則是不夠的。所以必須使人們的活動建立在其本來所歸屬的根本,即回歸樸素的純真。這樣通過減少私欲雜念,斷絕追求浮淺的文飾的習慣,(靜心修道,明了自然法則,洞察事物的本源),才能夠以所獲得的絕大的智慧來免除憂患。
這19章基本上是從另一個角度重複18章“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大道被廢棄的地方,看到的是人們在講仁義。崇尚智慧的地方,看到的是人們想有大作為。親戚家人不和,看到的是人講孝慈。國家治理的昏亂不堪,看到的是表忠心之臣。”
我們以前討論過,這些話詞語雖然非常簡單,但分歧很大。這裏正確的理解應該是並列關係,是講現象,不是講因果;講的是現象和現象的同時出現,即“有”與“有”的聯係,不是“有”“無”相生的“玄理”,不是講原因與現象的邏輯規律。
而通常的解釋是將每一句的前後作為因果邏輯關係,而這種理解是不能成立的(這實際上是變相地在強迫老子證明休謨的因果律,老子沒有那麽愚蠢)。一方麵原因是老子在講因果關係時,用詞是很清楚的,都有“故”等表示因果關係的詞在裏麵。另外一方麵,更重要的是思維邏輯上的不通。
也就是說,老子是觀察到“大道廢,有仁義”等等現象,並不認為“大道廢”是“有仁義”的必然結果,或者“有仁義”是造成“大道廢”的必然結果。老子說“大道廢”,人們講“仁義”,是講現象,不是講因果;強調的是講“仁義”不能夠使人們恢複“道”,按照道這個自然法則行事。我經常說,老子的思想是反“道德”。老子真的反對“仁義道德”嗎?慈,儉,不為天下先(禮讓)不是“仁義道德”嗎?!神經病才會反對“仁義道德”!連流氓都知道用“仁義道德”來為自己開脫。所以老子反對的是“過度”強調“仁義道德”所產生的負作用,強調的是“過猶不及”的“中庸”。
所以老子說“言有宗,事有君”,是要看他的整體思想目的,說話的背景,才能夠理解原意。這點很重要,重複說明,免得給哪些“夫唯有知,是以不我知”的人誤導,或者被老幾似是而非,“非常道”“非常名”的言語誤導。
這裏我們看到老子要“絕聖棄智”,似乎是“反智”。其實隻要明白老子所修所說的“道”,就是自然法則,是更加抽象的“數理化”,是試圖對宇宙根本規律的探索和描述,追求的是真實不虛的道理, 那麽這個所謂老子的“反智”問題,就不是問題,這是從根本上講。
那麽為什麽要“絕聖棄智”?為什麽“絕聖棄智,民利百倍”?就是因為“智慧出,有大偽”,人們推崇的智慧,並不能消滅“有大偽”即人為失真的現象。因此,僅僅向聖賢學習所謂“人的智慧”,是不夠的,還需要“見素抱樸”,寧靜致遠,“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所徼”,親身體察大自然萬事萬物演變規律之奧妙,才能真正體會和掌握人生的智慧。用更俗一點的話說,就是實踐出真知。所以老子說“絕聖棄智”,並不是真的要“絕聖棄智”,(即便出家人修行,也得找名師指教),是要你不要接受“聖智”的教條。這和老子並不真的反對“仁義道德”,反的是人為的虛假道德,是同樣的道理。
“絕仁棄義,民複孝慈”也是一樣的道理,要你不要把仁義道德作為教條強加於人,要以身力行;又要你不要相信別人口頭上的仁義道德,而要看他的行為,他的“有”。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和前麵3章裏的“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一個道理,智非智,利非利,很簡單,不再重複。
“聖智、仁義、巧利”這三者全是文飾,是“有”,是表麵現象。聖智,民利;仁義,孝慈;巧利,盜賊;等等,都是從“有”到“有”,從現象到現象,說明不了問題。必須要研究“有無相生”之理,隻有通過挖掘其背後的“無”,其根源,才能找到人類生存活動的出路。所以老子說“此三者以‘為文’,“不足”以說明和解決任何問題。
老子見“無”的辦法是老一套:“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恒使民無知無欲”,即回歸樸素的純真。大道至簡,見素即是見“無”,見“道”。
“少私寡欲,絕學無憂”,這一句是19章邏輯的自然延伸,非常簡單明了,智慧出的大偽也最多。少私寡欲往大裏說,是天下為公;往小裏說,是清靜無為,沒有什麽疑惑。老子的清靜無為,無為無不為,是以“自知者明”,明道為基礎的,是無知無不知。所以“絕學無憂”,說的是清靜自然明道後具有真正的智慧,就斷絕了智慧出的大偽和妄為,因此無憂無慮。
附:絕,刀斷絲連之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