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家宴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退而不休,揚帆起航 __ 爸爸的回憶 (尾聲)

(2018-09-17 17:06:34) 下一個
尾聲
餘16歲離家入伍,輾轉流離,光陰似箭,回首間已去70年,少年變耄耋,深深感知自然法則不可抗拒,人們隻可以從自然王國到自由王國,就是聰明和智者了。
2017.9.22
 
耄耋之年的爸爸,三次提筆又放下,斷斷續續近二十年,在母親、孫子輩和我這個“私人秘書”的推促下,成就了這本回憶錄小冊子,算是留給自己和後人的。其中人生最輝煌的中青年時期(20到50歲),卻並沒有太多的文字。這是中國上世紀50年代以後的幾十年。那時的中國,各種政治運動,不知道讓多少人不明不白的蒙受冤屈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爸爸還算幸運,盡管在輝煌人生剛剛起步的時候就被上級領導之間的矛盾無端“流放”外地,一去就是近三十年。這是壓抑而又隻能忍辱負重的三十年。畢竟,他還健在,還能和子女、孫子、重孫們跨海越洋,四世同堂在墨爾本同享天倫之樂。
多次提醒父親他的工作經曆和故事似乎還隻是開了一個頭,怎麽就一躍寫到幾十年以後了呢。原來他不願去太多地觸碰那些年,也認為回憶那些過去的事“沒意思”。雖然不知詳情,至少理解了為什麽我們姐妹兄弟幼年時,沒有和父母一起生活,卻是奶奶帶大的。曾經深埋心底,羨慕同學朋友們幸福地和他們的爸爸媽媽一起生活,可以靠著爸爸山一樣堅實的身體,緊貼媽媽溫暖的臉龐,無憂無慮地對著爸爸媽媽任意地說,縱情地笑,放聲地哭。這些在我記憶中卻都是不曾有過的親情。
特別要提及我的母親,他在父親被罰被貶被流放時不棄不離,我們一家本可以跟隨媽媽留在市裏的,母親的選擇卻是堅定地要和爸爸在一起,無論到哪裏。盡管在我的記憶中,文革之前我們和奶奶在家吃飯,媽媽在大食堂吃飯,爸爸在小食堂吃飯,爸爸媽媽住在離我們不過一兩百米有門衛的院子裏,我們和奶奶還有兩家縣委家屬和武裝部的家屬住在另一個大院裏。不記得和母親有過擁抱和身體的接觸,在中國生活的二三十年都是把父母和老師領導放在一個敬畏的群體中。我曾抱怨過我們姐妹兄弟沒有得到過父愛母愛,這些年才逐漸理解了,釋然了。不是爸爸媽媽不想給他們的兒女他們的愛,是那個社會那個時代扭曲了我們所有人的生活。
今天,在父母日漸蒼老的時候,更感受到他們對兒女的情和愛以及他們現在對兒女的依賴。就是這份親情,無論世界怎樣改變,它都一如既往。慶幸父母今天還在身邊,盡力彌補那個不幸的時代使我們遺失的親情還為之不晚。
 
祝福天下所有人,親情永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吃出健康 回複 悄悄話 很長時間沒有上網,沒有讀你的爸爸的回憶係列,以後慢慢讀。問好!
coach1960 回複 悄悄話 你父親的回憶錄很珍貴。你和疾病(Depression)抗爭那個係列也寫得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