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了這篇文章,https://bbs.wenxuecity.com/znjy/5873947.html 受了點啟發
令我驚訝的是,神童 Michael M 居然在小學2年級就進入了USAMO。
同樣令我驚訝,他在十多年 進入USAMO的情況下,隻有4次MOP,2次 Honorable Mentions 最好名次在 13名至 26名之間。
是什麽阻止了神童學霸取得更好的成績呢? 他2年進入USAMO,再10年卻沒有什麽進展。而典型的USAMO winners (前 12 名)和 IMO winners,往往是 10年 USAMO,0至2年就IMO了。
小時候去中國的糧站買米,我拿的是10斤的米口袋,要糧站服務員小姐姐給我 20斤,小姐姐說 10斤口袋隻能裝10斤,連11斤都裝不下,哪裏能裝 20斤呢?!
學霸再牛,是不是也像口袋一樣,知識和技能裝的再多,資源再豐富,也有個極限呢?
有了這個思路,我寫下了一組微分方程:
d(人類整體知識)/dt = (係數1)(人類整體知識)
d(個人知識)/dt = (係數2)(人類整體知識)(個人知識)- (係數3)(個人知識)
(人類整體知識)= Σ (個人知識)
用 Julia 程序解得:
同樣的方程,因為係數不同,得到不同的解:
早期,知識的增長,都是指數性的,俗話說,小孩子學東西快。大家都差不多。
到了一定程度,有的同學的知識口袋裝滿了,知識太多了,互相打架,再也裝不下了,也就是圖中的紅線解。
還有的同學,更是懶惰了,知識越來越萎縮了,人也越來越笨了,如圖中的橘色線解。
還有一些同學,比如黑線解,兒童時領先一步,人稱學霸神童,一輩子也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好學不止,一輩子都是出類拔萃的人,不斷努力撐大自己知識的口袋,但是知識最多也就微弱線性增長那麽一點點,不至於落在時代之後。
極少數 極少數是綠色線解,人生某個階段突然爆發,成了無極限的學霸,如愛因斯坦
再思考Michael M,既然很早就裝滿了數學口袋,所以是不是應該轉戰其他領域,一來尋找新的突破口,二來給其他同學一些施展數學才能的機會。
每個人學習的目的,不僅僅是學習知識,更是需要探知自己口袋的大小,裝的差不多就可以了,不然就像老熊偷玉米棒子,偷的速度和丟的速度一樣,做了很多無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