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漢族的由來

(2007-03-08 08:54:11) 下一個

從很小的時候起,我就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麽我們叫“漢人”?有人說,任何一個民族稱呼的形成都是在其民族形成初期產生的,那為什麽我們不叫夏人,商人(他們的遺民以牛車互通有無於華夏,以至於以他們來命名MERCHANT),周人,秦人(西方的CHINA倒有一說是秦人的音譯),而非叫“漢人”呢?這個問題的解決,是在我讀了西漢通史之後。
  幾乎在秦王掃六合的同時,匈奴的傑出領袖冒頓單於率領部族擊敗強大的東胡和月氏,使弱小的匈奴成為大漠的王者,也就是從這時開始,匈奴這兩個字成為中原農業帝國的夢魘。
  公元前200年,漢高祖劉邦挾楚漢爭勝之餘威,率32萬步兵征討騷擾長城一線的匈奴,此時匈奴剛剛崛起,中原還不知其實力,冒頓每日以百千老弱士卒誘敵,劉邦信以為真,“宜將餘勇追窮寇”,一路追殺下去,結果到了白登山,匈奴40萬精銳騎兵一夜之間將漢軍團團包圍,老劉天亮一看四周那些如狼似虎的匈奴騎兵,連打的膽子也沒了,隻好派陳平偷偷跑到冒頓正室夫人那兒走後門,送上厚禮,又使了一招“反美人計”,這才換得冒頓網開一麵。

  白登一戰,匈奴威名遠播,而中原經過秦末連年戰亂,元氣大傷,連劉邦上朝想找四匹毛色相同的馬拉車都無法辦到,拿什麽去跟匈奴對抗?於是漢朝隻好采用和親政策換得一個休養生息的機會。   但是這種和親政策畢竟不是平等條件下形成的,無法與盛唐強漢時期的和親相比,所以匈奴人並未停止騷擾漢朝北部邊界。這種情況一直維持了70年,其間匈奴年年小犯,時有大犯,如:文帝十四年匈奴14萬騎兵入寇,擊殺北地郡都尉(相當現在的軍區司令),焚漢皇行宮,京師震動,文帝急招周舍等率10萬騎拱衛長安。基於實力懸殊,漢朝一直忍而不發,暗地做軍事準備,最主要的就是全民養馬,整個漢軍由步向騎轉化。   到文景末期,漢朝元氣大增,國庫裏的錢堆積如山,因為長時間不用,連串錢的繩子都腐爛了,很多地方特別是在北方,家家有馬,人人善騎。這樣,漢朝等待了70年的時機終於來到了。   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匈奴入寇上穀、漁陽一線,漢車騎將軍衛青率漢騎數萬出雲中,擊殺匈奴數千,收複河套地區,設朔方等郡,解除了匈奴對長安的直接威脅。此為第一次漢征匈奴,屬試探性質,匈奴未受重大打擊,不久又以數萬騎入寇代郡,殺太守。   元朔五年、六年,衛青連率大軍出塞,頗有斬獲,匈奴逐漸意識到今日之漢已非過去的弱漢了。   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年僅19歲的漢驃騎將軍霍去病率萬騎出隴西,過焉支山千裏與匈奴主力遭遇,鐵騎互衝,白刃相接,匈奴大敗,漢斬虜首一萬八千。同年夏,霍再率數萬鐵騎攻祁連,殺無數,俘三萬,得匈奴王祭天金人。   這兩仗打下來,匈奴才算開始真正吃到漢軍的苦頭。於是破天荒地,匈奴休屠王和渾邪王率四萬部屬來降。因為這種事在漢匈關係史上從未有過,漢朝臣紛紛議論可能是詐降,不受為上,霍去病力排眾議,率萬騎前去受降。及至兩軍相會,休屠王見漢軍軍容強健,生怕降後受戮,開始反悔,渾邪王不允,二王相爭,匈奴陣中頓起騷亂,霍去病一見,雖情況不明但當機立斷,率千餘精銳直撲匈奴陣中,當場格殺休屠王及二心者數千人,餘者皆降。   此戰之後,漢在新收之地設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郡,“金城、河西並南山(祁連山)至鹽澤(羅布泊),空無匈奴”。   元狩四年(前119年),漢對匈奴發動了決定性打擊!   大漢鐵騎10萬、步兵及輜重數十萬,兵分兩路,由衛青和霍去病分別率領,東西並進,橫渡大漠。衛青一路過大漠千裏,在今外蒙古中北部與匈奴大單於直屬主力相遇。漢軍以車結陣,出精騎與匈奴主力正麵對衝,戰正酣時,狂風大作、飛沙走石,衛青借機派萬餘精騎左右包抄,乘風而進,一舉將匈奴包圍。漢軍鐵騎本就彪悍過人,再加上於飛沙走石、昏天黑地之際乘風而來,一時有如天兵下凡、匈奴見皆膽裂。戰至此時,勝負已定,匈奴被斬首級一萬九千級,大單於僅率百騎遠遁,連大印和夫人都沒顧上帶。   霍去病一路更是顯赫。其軍入匈奴境兩千餘裏,與匈奴左賢王戰,斬首七萬餘,然後乘勝追殺,一直到大漠極北的狼居胥山(今外蒙北端),數日不見匈奴蹤跡而返。在歸國之前,英姿勃發的年青統帥霍去病登上狼居胥山,南麵中原,設壇拜祭,並立戰勝碑於山上以茲紀念。從此,中國成語裏多了一條“封狼居胥”。   此戰之後,匈奴膽寒,幾年後趙破奴率大軍再出塞竟然出現了千裏不見匈奴蹤跡的怪事。   至此,漢之天威四海遠揚,元封元年,漢武帝親率鐵騎十八萬出塞,在單於台駐紮,晝則旌旗千裏,夜則篝火如星,軍威赫赫,匈奴竟不敢戰。漢武帝幹脆派使節去大單於那兒送戰書,叫他能戰則戰,不能戰則降,莫要不戰不降,在極北之地受罪。單於大怒,但怒歸怒,打還是不敢打,最後隻好灰溜溜地遷到貝加爾湖“受罪”去了。   漢武登單於台標誌著漢之天威的鼎盛之時,從這時起數百年間,中國周邊再也沒有能與中國抗衡的力量,總體和平,在強有力的武裝和打擊的保證之下,終於來到神州大地。   對匈奴之戰是漢代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也是最具重要意義的戰爭。在同時代,還有漢征大宛,漢征南越等一係列戰爭,戰爭的結果是持久的和平和絲綢之路的開通。而漢朝子民也可以自豪地對無法無天的外族宣稱“俺是大漢子民,俺是漢人!”(潛台詞,看你敢不敢動我,別忘了俺陳都尉說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2000年前,我們的祖先用鐵與血告訴強權,我們是漢人,漢人不可辱!今天,我們將會用什麽告訴又一個強權,我們是中國人,中國人不可辱!我們拭目以待。   但願再過兩千年,用漢字印刷的曆史書上會再出現一行——   “犯我中華天威者,雖遠必誅!”

華夏族是個逐步融合化擴大化的概念。公元前4000年,青藏高原居住著古藏緬族,河西走廊和黃土高原北部居住著夏族(首都今寶雞市),晉南關中洛陽一帶居住著華族(首都今淮陽縣),淮河以南和漢江流域居住著蚩尤的先人。公元前2700年夏族領袖黃帝東進,戰勝華族領袖炎帝,並在今新鄭縣定都,後來二族將漢江和淮河的領袖蚩尤滅掉,占據整個中原,華夏二族逐漸融合成華夏族。禹的兒子啟破壞禪讓製,建立了聯邦製的夏王朝,定都登封縣,這是華夏族曆史上的第一個國家。夏國所直屬的領土隻包括中原和晉南,夏族老家黃土高原和河西走廊已經被藏緬族和吐火羅人占據,遺留在當地的夏族接受異族的殖民統治。

公元前1550年,居住在今商丘北一帶的商部落(當時稱東夷)滅掉夏中央,成了中原的主人,領土比夏朝多了徐州和山東西部。東夷在血緣上介於華夏族和通古斯族之間,外貌上與華夏族區別不太大,他們的區別主要在文化上,可稱為華夏別支。經過500年統治,商部落完全華夏化。
公元前1050年,周部落滅商中央,建立了強大的周朝,周的領土比商朝多了關中和燕國。至於周的說法有兩個,一說周部落是華夏族的一支,居住今太康縣,後來遷到關中,經常與藏緬族的羌族和吐火羅打仗,不可避免地沾染了西戎的因子,文化理念與中原華夏開始有所差別,但作為華夏族在關中的移民,血緣上文化他們仍然是以華夏族為主體;二說周部落是公元前2006年逃難來到甘肅的蘇美爾人。不過有人說蘇美爾人是公元前3100年由河西走廊移民到兩河流域的夏族的一支。秦也是東夷一支,戰國時期也徹底華夏化。楚國(統治階級是黃帝係祝融氏後代,國民則屬於蚩尤後代)與華夏族則有濃厚的血緣親屬關係,但文明落後(與東夷相似),不過也於戰國時期完全華夏化。 秦滅六國,華夏族與楚人相融合,秦始皇將大量華夏族楚族移民到河套,所以後來的匈奴、西部鮮卑的國民中都很多華夏族血緣者。西漢時期,一個以華夏族為基礎的新民族(漢族)產生了。漢代漢族是由華夏族與東夷族、楚族融合而成的,也有部分羌族的血液。 據史料記載,東漢全國有7200萬人口,後因戰亂人口銳減至原來的1/3,即2400萬,三國末期人口為2500萬;曹魏、吳、漢休戰後都在恢複生產建設,到西晉中期(公元300年)人口增長到3379萬;西晉八王之亂人口死亡過半,到317年西晉滅亡時漢族人口甚至不到1500萬。陝西一帶羌、氐、匈奴有80萬之眾,而當地的漢族人口因戰亂、逃亡也隻有80萬;至於山西則是匈奴羯族和鮮卑族的天下,他們也有80萬之多,殘留在當地的漢族隻有100萬人;河北的鮮卑人應該有80萬,而當地漢族人口不過150萬人;至於河南-山東一帶主要是漢族人,人口占絕對優勢,而遷移至此的鮮卑族人則主要靠漢人每戶五十石的租米來過活;敦煌一帶多是中原流亡的漢族和當地漢族。後來30萬羯人被冉閔基本殺絕;40萬氐族隨前秦從關中前往各地駐防,氐族由於分布太過於分散,不過50年就被淹沒在漢族的汪洋中,苻堅被西燕和後秦消滅,苻丕被後燕滅,苻登為西秦滅。西秦又被匈奴胡夏滅,後秦被東晉滅,胡夏被吐穀渾滅。鮮卑慕容部、乞伏部在混戰中被北魏、高雲-馮跋、東晉消滅。到東西魏並立北方時,中國北方隻剩下兩個大的民族----漢族與鮮卑族拓拔部。(拓跋部鮮卑族4世紀初全部人口不逾百萬,甚且遠低於此數。)由於在秦燕爭雄的間隙,民間漢人恢複增長,368-407年的漢族人口全國恢複到3000萬,東晉人口有1500萬,所以北方民間漢族人有1500萬。520年中國人口增長到5240萬,其中南朝2000萬,北朝漢族2350萬,混血兒400萬,鮮卑雜胡490萬。由於爾朱榮之亂而被屠殺的鮮卑羯和534年開始的東西鮮卑魏的互相攻伐,鮮卑族人口已經枯竭。由於周齊拒絕漢化,所以鮮卑族很少溶入漢族人血液,最後以大部分自相殘殺同歸於盡和小部分溶入漢族而結束了鮮卑族在中國曆史上的存在。由於胡人以打仗為職業,所以胡人在200年的北方混戰中大都戰死,(爾朱羯族被斛斯椿殺光,侯莫陳悅又殺一遍,鮮卑族所剩無幾)以至於西魏宇文泰不得不從漢族民間補充兵源,搞府兵,用當地漢族豪強帶兵。八柱國中隻有宇文泰和元欣是鮮卑族,其它的李弼(李陵後裔)、李虎、李遠,趙貴,楊忠,王雄都是漢人。總的來說北朝後期胡將大大減少,漢族大將先後湧現,如西魏大將韋孝寬、楊忠的爸爸武川鎮司馬楊元壽、遼東漢族高歡、秦瓊的爸爸北齊大將秦彝等等。從此,漢族人不僅在民間而且在軍方也占壓倒性優勢,周齊隋唐的漢族將士及先祖大都崛起與東西魏並立時期。到了隋朝初年,關中、山西一帶由於胡人戰死,民間漢族增長和外地漢族重新回歸,漢族已經占壓倒優勢。到公元581年,中國人口剩下4430萬,其中南朝1800萬,北朝漢族2000萬,混血兒300萬,鮮卑雜胡330萬。所以隋唐北方漢族血統大概為(2000+150)/2630=82%。 說一下南朝漢族,在秦嶺淮河和揚州-鎮江-溧陽-宣州-黃山-九江-武漢-常德-懷化-百色一線之間,自秦漢以來都有大量漢族移民。比如楚國在戰國時期完全華夏化,四川被秦國占領後也逐步華夏化,成為漢族的一部分。還有南京一帶自永嘉之亂"衣冠南渡"、安史之亂、靖康之難,中原南遷的漢族移民逐漸超過了超過了當地吳蠻。(雲南漢族最初是明朝穆英率領下的南京移民,後來清朝實行"改土歸流",大量四川漢人湧入)所以這一區域漢族血統有90%,超過了北方漢族。
至於蘇南-浙江-江西-湖南則最多有60%的漢族血統,所以吳語、贛語、湘語難懂。上海-蘇南自泰伯入蘇州以來就是華夏族-吳蠻雜處,後來北方戰亂南逃至此的漢族人逐漸增多,超過了當地吳蠻。浙江以前屬於越國,後來被華夏化的楚國滅掉,越人南潰,漢族湧入與山越(不屬於百越而屬於苗瑤語係的民族,佘族的祖先)雜居。湖南、江西則是漢族與大量武陵蠻(苗瑤
族的祖先)、少量雲夢閩越族雜居。不過咱們說句題外話,在血緣上和體表特征上南蠻比百越更接近漢族,這也是閩粵漢族與其他漢族顯著不同的根據。 閩粵則可能有大量的百越族血統。福建人無疑具有閩越族血統,雖然漢武帝滅閩越後很多閩越土著和貴族被強製遷移到江淮和雲夢,但是當時的漢族人仍然少於閩越族土著;直到後來大量固始漢族南遷,漢族才與土著人口相等。所以福建人的漢族血統充其量不超過60%,這注定了福建人有更多的百越特征。而兩廣可能有更多的南越族血統,這一點從他們跟越南人相似可以看的出來。兩廣至多有50%的漢族血統。粵語、壯語、閩南話-閩北話難懂,可見一斑。 金建國初期女真族有60萬人口,後來入主中原的女真族有40萬人,而金國治下的漢族人有4300萬。金滅亡後,漢族人懷著對金人滿腔仇恨,將殘留在華北的女真人無論男女老幼統統殺死。很難想象當時對女真恨之入骨的漢族殺之惟恐不及,居然會跟女真通婚!!! 蒙古帝國全國蒙古族人口不到150萬,散布於亞歐大陸,而進入中原地區不會超過50萬。而元朝的漢族人口有9730萬,完全是壓倒優勢。元亡後,朱元璋對留在中國土地上的蒙古人實行種族滅絕政策,雲南的蒙古人嚇的改了自己的民族屬性,幾百年來不敢說自己是蒙古人。 說南北朝時有民族的融合倒還說的過去,因為雖然在民族仇殺中羯、匈奴、氐、羌整個民族在中國被殺絕了,但是鮮卑族的的確確融進了漢族。但是在宋元時代,胡漢矛盾比抗日時期的中日矛盾要尖銳十倍,純粹是民族間的一場血腥大屠殺,根本沒有民族融合的條件。雖然胡人在戰爭初期取得主動,但是由於胡人意誌的退化,胡漢人口對比的懸殊,胡人最終滅亡,並且在滅亡後遭到了漢民族報複性的血腥大屠殺,留在中國本土的胡人基本上被殺。(明初清初,由於中原瘟疫和戰亂造成人口銳減,山西洪洞縣城西大槐樹移民遷往中原,這是曆史上一次有名的北方漢族大遷移)。滿族是金進入中原後留在東北故土的女真人的後代,到了本世紀,基本上融合於漢族,這算是中國曆史上的第二次民族融合。200萬滿族人融合於3億人口的漢民族,基本上改變不了漢民族的屬性。所以漢民族是相對純正的民族。 漢代,華夏族與南蠻融合成漢族,漢族形成。從此綿延至今!隋朝時,鮮卑族融入了漢族,形成新漢族。新漢族與漢代漢族文化上、血緣上一脈相承,沒有太大差別,但差別還是有的,你可以看一下漢賦與唐詩的差別。世界上沒有絕對純種的民族,隻有相對純種的民族。相對純種的民族有漢族、藏族、大和族、滿族、蒙古族、朝鮮族、傣族、希臘族和德意誌族。而典型的雜種有印度斯坦族、英格蘭族、法蘭西族、韃靼族、土耳其族、保加利亞族等。 注:(1)數據來源:http://www.cpirc.org.cn/popnum.htm 種族與民族是不一樣的!以血緣劃分,世界上有四個種族:黑、白、黃、棕;在同一種族內部,按照血緣遠近和文化的不同又分為多個民族。白種人內部差異很大,分印歐、烏拉爾、高加索、阿爾泰、閃米特含米特共5個亞人種。其中,斯拉夫、日爾曼、拉丁、希臘、阿爾巴尼亞、凱爾特、塞種屬於印歐人種,愛爾蘭-威爾士-蘇格蘭-高盧屬於凱爾特人,伊朗-塔吉克-阿富汗-印度斯坦屬於塞種人。芬蘭-匈牙利-保加爾人屬於烏拉爾人種,黃白混血的突厥人屬於阿爾泰人種(含有大量的黃種人北亞族群的血液),猶太-阿拉伯屬於閃米特含米特人種。德國和北歐都是日爾曼人,英格蘭民族是來自德國的盎格魯-撒克森部落的日爾曼人和直接從北歐或輾轉法國北部來到英國的諾曼部落的日爾曼人的混血,美國統治民族和主體民族則是來自英格蘭的移民。 按血緣關係和文化關係劃分,黃種人內部分北亞族群、通古斯族群、漢族、藏緬(南蠻)族群、苗-瑤-佘族群、百越族群、南亞族群、南島族群8個分支。南島族群屬於黃種人和棕種人的混合,所以皮膚稍黑。愛基斯摩族、勘察加族、布裏亞特蒙古族、新疆青海蒙古族、圖佤族屬於北亞族群;蒙古族、鮮卑族(錫伯族)、契丹族(達斡爾族)、滿族、朝鮮族、大和族屬於廣義通古斯族群;藏族、緬甸族、羌-彝-哈尼族、土家族、基諾族、納西族、白族、蜀人、巴人、楚蠻、吳蠻屬於藏緬(南蠻)族群;苗-瑤-佘族;華南古越族(壯-侗-布依-黎-京族)、傣族-老撾族屬於百越族群;柬埔寨高棉族、中國佤族--布朗族-德昂族、印度南部蒙達族屬於南亞族群;馬達加斯加族、馬來西亞-菲律賓的馬來族、印尼的爪哇族、台灣的高山族、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波利尼西亞和新西蘭的毛利人屬於南島族群。平埔族應該是大陸渡海過來的古代百越族與當地土著南島族群的混血。京族是以百越後裔駱越-僚為主體,同時也加入了南島族群印度尼西亞族的占人,和南亞族群的高棉人,及少量漢人而重新組合而成的新民族群體。大和民族的人種更接近南島,但語言更接近通古斯。最早居住在日本的是阿伊努人的祖先蝦夷人,屬於南島民族,對大和民族影響極小;繩文時代,受黃帝南漸的影響,暗黃色皮膚的百越被迫南遷,一部分遷移到了日本,這些人構成了今和族的血緣的40%;接著淺黃色皮膚的通古斯民族經韃靼海峽進入日本北部,由於人數太少,對大和民族血緣影響甚微,但是對日語有一定影響;彌生文化時代,前三世紀,韓族遷入日本西部,並於250年將日本統一,將大量通古斯語言融於日語,這批韓族占有今和族血緣的20%;同時中國的南蠻(吳蠻)大量遷移日本西部,將吳音帶入日本,吳蠻占今和族血緣的20%;另外中國的漢族在秦朝、唐朝、明朝都曾經零星遷入日本,比如徐福東渡、鑒真東渡、朱舜水東渡等,將漢音、唐音帶入日本,不過對日本血緣基本沒有影響。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到20世紀末人口已達12億左右,是中國人口最多,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漢族主要分布在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新加坡,以及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
漢族始於黃帝時代,曆經夏、商、周三代,春秋戰國、秦漢時期逐漸形成。至今已有約5000年(一說4700年)的文明史。漢族的族源以華夏民族為主,漢族之名自漢朝開始。漢族為主體的中國曾經
長期以儒家思想為核心文化價值觀。道教是漢族曆史上形成的宗教,佛教自唐代興起。漢族的意識形態以儒家思想為主體,兼受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影響。也有少數漢族人口信仰伊斯蘭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基督新教)等宗教。
漢族有自己的語言(漢語)、文字(中文)。漢語屬漢藏語係漢語族,按學術界較常見的劃分方法,可分北方方言(官話方言)、吳語、湘語、贛語、客家話、閩語、粵語七大方言(有許多不同的劃分方法,參見漢語方言)。對漢語
標準語的規定,漢族所在的不同地區各有不同,中國大陸、台灣、新加坡定為標準官話(以官話區的北京話為基礎發展起來的語言,其稱謂因所在地的不同而分別稱為普通話、國語、華語),香港定位標準粵語(廣州話)。中文的表達方式分別有繁體(官方稱謂是正體字)和簡體(官方稱謂是簡化字)來書寫。
漢族自古擁有自己的民族
服飾,即漢服。漢服是世界上曆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飾之一,從傳說中的黃帝一直延續到1644年清軍入關後。1645年,清朝下令全國剃發易服,隨後漢服基本上消亡。今天人們看到的“唐裝”和旗袍、長衫馬褂皆非漢族原本的民族服飾,而是滿族民族服飾的改良服飾。
漢族是自古以來融合了許許多多不同的民族所構成的一個龐大的民族。雖然不是一個單純的民族,但是以一個核心民族為中心,在曆史的長河中逐漸地融合和同化別的民族,形成一種“單元性的多元化民族”。這個中心民族,在先秦上古時代,稱為華族或夏族。而“華”,係指居於華山,以玫瑰花(華)作圖騰的“華族”的祖先軒轅黃帝;“夏”係指居於長江中下遊,“夏族”的祖先夏後氏。華夏民族的稱謂,由此而來。元朝以後則稱為漢族。
漢族的發展,大致分為下列幾個階段。
1 上古先秦時代
2 秦漢到魏晉南北朝
2.1 匈奴的漢化
2.2 胡漢的融合
3 隋唐五代
3.1 突厥、吐蕃及其支部
3.2 南疆蠻夷
3.3 契丹的崛起
4 漢族文化
5 漢族語言
6 漢族習俗
7 漢族服飾
8 漢族節日
9 參考資料

上古先秦時代
在周朝,所謂的華夏代表的是夏商周三個氏族,包括與他們相融合的一些古氏族,其中又以周為中心。這些民族本非單純,所以可以稱之為“諸夏”。“諸夏”的詳細情況,因為上古史料的缺乏,我們現在已經難以追究。“諸夏”之外的氏族,古時候稱為“夷狄”,古籍中有記載的名稱繁多,主要有苗族、蠻、黎族、荊、舒、淮夷、徐戎、嵎(yú)夷、萊夷、和夷、島夷、百越族、巴族、蜀族、庸、盧、微、髳(máo)、彭、氐(dī)、羌族、濮、西戎、驪戎(líróng)、陸渾之戎、伊洛之戎、犬戎、北戎、山戎、鬼方、狿狁(yányǔn)、赤狄、白狄、義渠、林胡等。這些夷狄的服飾、語言、生活習慣、都和中原的華夏民族不同。這些所謂夷狄民族,在春秋戰國時期。除了群貊(mò)之外,都和中原的華夏民族發生了廣泛的接觸和交流。春秋時北方的晉國與戰國時北方的燕趙兩國,都征服和兼並了許多狄人的部族和國家,並與之相互通婚。東方的齊魯兩國則完全征服並同化了東夷民族。西方的秦國,本身就是一個戎夏混合的民族,到秦始皇時代已經完全征服了西夷與巴蜀一帶的氐羌。楚國原來是一個南蠻之邦,春秋時期在南方崛起,加入夏人集團。到戰國時期席卷了長江流域,把荊 吳 苗蠻與百越的地方都收入版圖。春秋的吳國也是一個荊吳與夏人的混合民族。而越國則屬於南方越族。這兩個國家先後加入了諸夏的集團,最後這兩個國家的民族與土地都並入了楚國。秦楚兩大強國,原本都是非夏族的國家。在各自華化了自己以後,一個華化了整個中國的西部,一個華化了南部。秦始皇以一個華戎混合的民族統一了整個中國的版圖,同時也統一了文化,建立了一個眾民族大統一的大帝國。這就是中華民族發展中的第一階段。
秦漢到魏晉南北朝
匈奴的漢化
秦始皇把這個融合了諸多民族而成的大帝國中的各個氏族地方和國家一一改封建為郡縣。盡可能的
消除原來的部族痕跡,加強中央集權的控製。同時進一步向南北擴張版圖,北方將過去群狄活動的大部分地區都收入版圖,建立萬裏長城防禦最北的匈奴。南方將版圖開拓至南海,並派遣了數十萬的氐戎與本朝官吏,攜帶家屬子女去統治和開拓這塊新的土地,這是中國曆史上最早的一次有計劃的大規模的移民。從此嶺南百越之地就加入了中國,也滲入漢人的血統。之後趁著秦漢動亂的時期,嶺南諸國又紛紛趁勢獨立,漢武帝再次征服這些國家,並將東甌閩越與南粵的一部分人民內遷到江淮一帶,同時將內地的一部分人民遷至嶺南,這又是一次有計劃的民族融合,這才逐漸穩定了南疆的統治。
秦始皇和
漢高祖相繼統一中國的同時,長城塞外也出現了頭曼和冒頓(音“mòdū”)兩個單於統一了匈奴諸部。在亞洲大陸的東方形成了漢族與匈奴南北對抗的局麵。並且進行了長期的戰爭,戰爭的結果是大部分的匈奴人被漢族征服。漢武帝收降了匈奴約四萬多人,都遷至內地河套地區,設置五個屬國,這就是大批的匈奴內遷的開始。這些匈奴人與當地漢人雜居,有人做了漢朝的官吏,已經與漢人完全同化。此後,又有陸續的匈奴內遷,在匈奴的王族中甚至也有了漢人的血統。匈奴的後裔也往往以漢之子甥自居,所以在山西的五部匈奴都取了劉姓,稱為劉氏五部。
胡漢的融合
匈奴衰落的時期,東北方興起兩個新的民族:烏桓和鮮卑,他們都屬於東胡係統。原本居住在滿蒙之間的山區,以各自居住的山域得名。東漢初年,這兩族都曾與中國發生戰爭,一部分烏桓降於中國,入遷到上穀、漁陽、右北平三郡一帶,另一部分烏桓就並入了鮮卑,從此鮮卑獨自興盛。之後鮮卑完全占領了匈奴人活動的地區,匈奴散成三部,一部分北匈奴遠走西伯利亞、一部分歸附了鮮卑、最後一部分就是歸附了中國南匈奴。後期鮮卑發生內亂,部族離散,國家瓦解,殘部散布於東自遼東,西至河西,沿著中國的北方邊境,建立了許多的小國,情況十分的複雜。
所謂的“五胡”,是指鮮卑,氐,羌,匈奴以及匈奴的支部羯族。除了匈奴和鮮卑,在中國西方屬於氐羌係統的種族,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先秦的氐羌族,包括了四川的的巴蜀庸與西戎,他們早已經在春秋戰國時代就隨秦國與漢人完全同化了。另一類則是秦漢以後的氐羌,指的是最西方的還沒有被漢族同化的氐羌人。散布在今天的四川,陝西,甘肅的西部與青海,西藏一帶。氐雖然與羌是兩個種族,但同在西方,經常聯合行動,所以合稱為氐羌,混合在一起難以分辨。這些歸附中國的邊疆民族,在西晉的初期都環居在中國的北方,並與邊疆的漢人雜居,一方麵保留本民族的部族組織,一方麵學習漢族的語言,政治和文化。西晉時期,五胡和其他胡人入侵中原,史稱“五胡亂華”。他們占領了中原的大部分土地,建立了大大小小幾十個國家,一概統稱為十六國。他們長期與漢人的民族融合,使胡人漸漸完全變成了新漢人。
胡人中勢力最大的也是漢化最徹底的鮮卑,經過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政策和時代變遷,久而久之,他們也忘記了自己是鮮卑人。而中原的漢人也相應的受到了鮮卑人語言文字和文化習俗的影響。隋朝的統一,代表了鮮卑和漢人的最終結合。
胡人入侵中原之初,居住在黃河流域的漢人為了逃避胡人的殺戮,全家整族向江南逃難,造成一次民族的大遷徙,史稱“衣冠南渡”。這批人分為三股,一部分到了長江中遊的洞庭湖一帶,最遠達兩廣地區。一部分到鄱陽湖和蕪湖一帶。最後一部分定居太湖一帶,遠者到達江浙福建,這批遠達閩粵的漢人,就成為後來的“客家人”。
隨著幾次的民族遷徙,中原地區的各個民族都廣泛的產生接觸和融合,漢人和南人結合,漢人和胡人結合,胡人和南人結合。經過這場大亂,急速了全國民族的大融合。直到隋朝的統一全國,東西南北的胡漢文化統一成了一個整體。
隋唐五代
隋朝統一中國後不久就滅亡了,唐朝繼承了隋朝的基業,建立了自兩漢後的又一個統一的大帝國。從此,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漢人,又被稱為唐人。唐朝帝國的建立,無論在文化和血統上,都代表了一個大融合後的新生民族。唐朝的統治者李氏,就是鮮卑與漢人血統混合的後人。
突厥、吐蕃及其支部
在南北朝的後期,從北方來了一個新的民族,原居住於貝加爾湖一帶,初名鐵勒,後統名為突厥,也就是現在的土耳其民族。突厥原本和漢族一樣,是一個眾多民族融合的大民族。裏麵包含了許多的種族和附庸的
部落,如薛延陀,回紇(hé),仆骨,思結,渾族等,統稱為突厥諸部。突厥由貝加爾湖向南遷移,散居在長城以北,占據原來匈奴之地。突厥在南北朝末年開始強盛,到隋朝時勢力更大,活動範圍也更大,後來因內部分裂而成為東西兩部。東突厥在中國北方,以陰山為活動中心。西突厥在阿爾泰山、蔥嶺一帶,控製著西域。唐太宗時與突厥發生激烈戰爭,突厥的主力被擊潰,可汗被俘,一部分突厥人向北逃往,一部分突厥降附了唐朝。唐太宗把這批降附的突厥人安置在北方沿長城一帶,東起今山西朔縣,西到今寧夏靈武,設置了許多都督府與羈靡州以統治之。這些突厥的部落和他們的附庸民族尊唐太宗為天可汗。唐太宗後,這批突厥反複地叛變和降服,經過唐朝長期的討伐而日漸衰微,情況類似於漢代的南匈奴。
西方的西突厥強盛之時,橫跨蔥嶺,統治整個亞洲的中部,可汗庭設於伊犁河流域,與唐朝爭奪天山南北西域諸國的控製權。唐朝從唐太宗到武則天時,多次興兵遠征西突厥,幾次將西突厥驅走,但是西突厥屢次回擊,西方經常時一派混亂的局麵。後來吐蕃強盛,侵入西域,西突厥遭吐蕃與唐的兩麵夾擊,也日漸衰落而離散。其中一部分西突厥留在西域,成為今天的新疆諸族。一部分遠走西亞,日後幾經變遷,成為今天的土耳其人。因此中亞洲地區常被稱為土耳其斯坦,中國的新疆地區稱為東土耳其斯坦。
唐朝多年與突厥交戰,並且收服了許多突厥的部族。這些歸附的突厥部族,雜居中國的邊境地區,自然而然的與唐朝的邊民通婚、同化。許多突厥的降將,如阿史那杜爾,阿史那承慶,執失思力,契苾何力等。這些人都做了唐朝的高官,他們的子孫自然就成了唐人。唐朝的宗教和民族政策對異族很少有歧視,所以在唐朝統治的二三百年中,廣泛的吸收了許多的異族與異族的文化,從而擴大了中華民族的內容。
突厥中一個重要的支部就是回紇,回紇在唐太宗時附庸於唐朝。後來漸漸獨立出來,唐玄宗時是回紇的全盛時期,滅掉了東突厥,占領了東突厥的領地,東突厥眾部一部分歸附唐朝,另一部分就並入了回紇。安史之亂時,回紇成為了中國北方的一個大國,聲勢幾乎相當於當年的匈奴和突厥。後來回紇在唐末時發生內亂而衰敗,吐蕃攻其西,黠(xiá)戛(jiá)斯攻其北,回紇瓦解四分五裂,一部分投降吐蕃,一部分投降黠戛斯,一部分投降了西北方的西突厥的別部葛羅祿,一部分南下歸附了中國。歸降中國的有三萬多人,安頓在幽州到河東一帶,許多酋長得賜了國姓李,成為漢人。後來散布在西北的回紇人都信奉了伊斯蘭教。這些回紇人成為了日後的"維吾爾"族。
西羌民族在隋唐時建立的國家有吐穀渾與吐蕃。吐穀渾建國早在東晉南北朝時期,國中有一部分鮮卑人,並非單純的羌人國家。所控製的就是今天的青海地區,隋唐兩朝相繼出兵吐穀渾,將吐穀渾征服,吐穀渾成為唐朝的西藩。後來吐蕃
強大,入侵吐穀渾,吐穀渾被吐蕃擊潰,一部分逃往到涼州,散居於今天寧夏甘肅一帶,歸化了唐朝。另一部分並入了吐蕃。
吐蕃是羌人建立的一個大國,勢力範圍就是今天的西藏地區,在唐朝開始強盛,與唐朝接觸頻繁,屢和履戰,唐朝為了懷柔吐蕃,唐太宗時將文成公主嫁於棄宗弄讚,唐中宗時將金城公主嫁於棄隸縮讚,於吐蕃和親,使中國的血緣與文化輸入了吐蕃。
後來幫助唐朝剿平龐勳、黃巢之亂的沙陀人也是突厥的一個支族。原住在今天新疆巴裏坤湖地區,又稱沙陀突厥、回紇強盛時期附於回紇,吐蕃強盛時期又附於吐蕃,吐蕃以高壓政策管理這部分沙陀,致使後來三萬沙陀人在酋長朱邪執宜的率領下逃入中國境內,向唐朝請求庇護。唐憲宗將他們安置在陰山鹽州一帶,封朱邪執宜為金衛吾將軍。後來朱邪執宜又率眾部遷到河東,幫助唐朝討伐藩鎮。執宜死後,傳子朱邪赤心,幫助唐朝平了龐勳之亂,被賜名李國昌,李國昌之子李克用又助唐朝剿平了黃巢之亂,被封為河東節度使,居太原,河東地方也成了沙陀人的地盤。李克用之子李存勖(xù)領兵南下,滅掉後梁,入主中原,這就是五代十國中的後唐。後唐與石敬瑭建立的後晉,劉知遠建立的後漢,劉旻(mín)建立的北漢,這些國家都是沙陀人的國家。這部分沙陀人,入主中國境內建國以後,不久就與漢人完全同化從而消失在無形之中。
南疆蠻夷
散布在東南長江上遊地方的蠻夷,自古以來種族繁雜。有金沙江流域的烏蠻和白蠻,也就是後來的擺夷人。他們的部落原屬於唐朝的劍南節度使與雲南太守管轄。在唐玄宗天寶年間突然叛變,後來建立了一個南詔國。南昭攻陷了安南都護府,占據了今雲南全境,與貴州、廣西和越南的一部分達一百多年。這段時期的南詔,打破了蠻漢的隔離,促進了蠻漢間的融合,又因為南昭,引起了龐勳之變,造成繼兩晉之後又一次民族的大播遷。
原來在唐懿宗鹹通初年,在徐泗淮水流域招募了一批戌卒,前往桂州(廣西桂林)討伐南昭。這批戌卒在桂州嘩變,劫奪糧庫,擁糧料判官龐勳為主,降徐泗回竄。從桂林到湖南到江淮,一直流竄到徐州,攻陷了彭城,江淮一帶大亂,史稱龐勳之變。後來朝廷將之伐平。不久濮州人王仙芝與曹州人黃巢糾合龐勳的餘部,起兵造反。他們由河南進攻淮南,由淮南進入浙江,由浙江轉入江西,由江西又攻入福建,再由福建輾轉南下,一路攻占了廣州,之後退回福建,出湖北,經安徽,過淮河,西北攻洛陽和長安,戰火燃遍全國。這次戰爭引起全國人民的大騷動,往往是甲地的居民逃到乙地,乙地的居民又逃往丙地。這場混亂的局麵一直延續到五代十國。五代十國實際上就是唐末藩鎮之亂的延長,是軍閥之間的割據。在這各霸一方的局麵中,一批流民隨著王建而遷居於四川,一批流民隨馬殷遷居到湖南,一批流民遷居於兩廣從而建立了劉隱的政權,一批流民遷居於福建,建立了王審知的政權。現在許多福建人,祖先就是隨王審知入閩。
契丹的崛起
東北方繼鮮卑人後興起並侵入中國邊境的東胡人,又奚與契丹。奚人住在今河北省北部,唐太宗時一度內附,唐朝設饒樂都督府,並賜其酋長李姓。奚人人口不多,而契丹則是一個大族,在南北朝的末年,契丹的活動範圍很廣,北接室韋(東胡係統又一民族),東鄰高麗,西南至營州,約今天的遼寧到冀北一帶,與奚接壤。唐初有一部分契丹歸附了中國,唐太宗於其地置歸誠州,並設置了鬆漠都督府,酋長為刺史都督,也賜了李姓。這部分歸附了的契丹人,後來叛服無常,奚人此時也被其吞並,唐朝屢次討伐。唐玄宗時安祿山因討伐契丹立功,官至範陽平盧河東節度使。
當時中國東北一帶民族的情況很混亂,這些奚人契丹人中,歸化中國居入邊境的為數也不少。除了奚人契丹人,還有突厥的殘部,以及許多匈奴、鮮卑、突厥血統混合的雜種胡人,如安祿山,史思明都是營州雜胡。安史之亂史,安史率領的部眾裏,就有許多的雜胡和奚、契丹人。從安史之亂到藩鎮之亂,東北今河北山東地區飽受雜胡的蹂躪。

無論種族、語言,北南文化線以北的北方人較南方人對古代漢人的繼承程度更大。漢代,華夏族與邊緣蠻夷融合成漢族,漢族形成(從此綿延至今)。隋朝時,鮮卑族融入了北方漢族,形成北方新漢族。北方新漢族與漢代漢族文化上、血緣上一脈相承,沒有太大差別。
定義漢族的概念:黃種人的一種,說漢語,寫漢字,認同中國曆史文化與中國價值理念,並且帶有50% 以上的漢代漢族血統。定義雜種的概念:身上混合多個民族的血液,但每個民族的血液都不超過20%,血液比重第一的民族相對於第二的民族不占明顯優勢。世界上沒有絕對純種的民族,隻有相對純種的民族。北方漢族人還是相對純正的古代漢族的後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