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漢族的發展和演變(上)

(2007-03-01 21:41:30) 下一個
作者:劉水龍 

    一、地球生物發展史

宇宙形成之初,通過“大爆炸”產生了碳、氫、氧、氮、硫、磷等構成生命的主要元素。生物單分子包括氨基酸、脂肪酸、糖、嘌呤、嘧啶、單核苷酸、卟啉、ATP等高能化合物。生物高分子是指蛋白質、核酸、高分子量的碳氫化合物,是由生物單分子經過聚合而成的多分子體係。(蛋白質是由α-L-氨基酸脫水縮合而成的;核酸是由嘌呤和嘧啶堿基,與糖D-核糖或2-脫氧-D-核糖、磷酸脫水縮合而成;多糖是由單糖脫水縮合而成。)通過遺傳密碼的演化和前生物係統的過渡,地球上最終產生了具有原始細胞結構的生命。從原核生物過渡到真核生物,完成了細胞演化中最重要的一步。原始的真核生物是微小的單細胞,它們進行有絲分裂,能進行光合作用。這些原始真核生物逐漸演化為多細胞的後生動植物。

地質史上最早為45--38億年前的冥古代,然後為伊蘇瓦、斯瓦齊、蘭德、休倫、安尼米克共5代。 距今8--5.7億年前為震旦代,距今5.7--2.45億年前為古生代,古生代細分為寒武紀、奧陶紀、誌留紀、泥盆紀、石炭紀、二迭紀。

25--4.38億年前,為震旦代、寒武紀、奧陶紀時期。藻類是元古代海洋中的主要生物,大量藻類如藍藻、綠藻、紅藻在淺海底一代複一代的生活,逐漸形成巨大的海藻礁(又頻?閌?。寒武紀時各門類無脊椎動物大量湧現,但以三葉蟲為最多,占當時動物界的60%。奧陶紀時各門類無脊椎動物已發展齊全,海洋呈現一派生機逢勃的景象。

距今4.38--3.55億年間,為誌留紀、泥盆紀時期。生物發展史上有兩大變革,其一是生物開始離開海洋,向陸地發展。首先登陸大地的是綠藻,進化為裸蕨植物,它們擺脫了水域環境的束縛,在變化多端的陸地環境生長,為大地首次添上綠裝。其二是無脊椎動物進化為脊椎動物,誌留紀時出現的無甲胃魚類,是原始脊椎動物的最早成員,但卻不是真正的魚類;到泥盆紀時出現的盾皮魚類和棘魚類才是真正的魚類,並成為水域中的霸主。

距今3.55--2.5億年的石炭紀、二迭紀時期,陸生生物飛躍發展。石炭紀時裸蕨植物已絕滅了,代之而起的是石鬆類、楔葉類、真蕨類、種子蕨類等植物,它們生長茂盛,形成壯觀的森林。與森林有密切關係的昆蟲亦發展迅速,種屬激增,到二迭紀末期已有幾萬種昆蟲。此外,脊椎動物亦在石炭紀時向陸上發展,但因為不能完全脫離水域生活,隻能成為兩棲類動物,到二迭紀末期,兩棲類逐漸進化為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原始爬行動物。古生代末期,地球上全部生物界發生了一次明顯的衰退和淘汰,但各門類生物仍有不少科屬得以延續。

距今2.5--0.65億年前為中生代,分為三迭紀、侏羅紀、白堊紀。中生代生物界最大的特點是繼續向適應陸生生活演化,裸子植物進化出花粉管,能進行體內受精,完全擺脫對水的依賴,更能適應陸生生活,形成茂密的森林。動物界中爬行動物也迅速發展,演化出種類繁多的恐龍,成為動物界霸主,占據了海、陸、空三大生態領域。中生代末期,生物界又一次發生了劇烈的變革,極度繁榮的恐龍突然絕滅;海域裏很多無脊椎動物如海蕾、海林檎、菊石、箭石等遭淘汰。

從0.65億年前到今天為新生代,分為老第三紀、新第三紀、第四紀。老第三紀細分為古新世(0.66-0.55億年前)、始新世(0.55-0.37億年前)、漸新世(0.37-0.24億年前);新第三紀細分為中新世(0.24-0.06億年前)、上新世(0.06-0.034億年前);第四紀細分為更新世(0.034-0.0001億年前)、全新世(1萬年前到現在)。進入新生代,被子植物因種子在子房內發育,並進行雙受精作用,完全擺脫了水域環境的束縛,取代了裸子植物成為植物界的新霸主。哺乳動物在二億年前的中生代初期由爬行動物中的下孔類中的獸孔類進化而來,進入新生代,哺乳動物爆炸性大發展,成了陸上霸主。人類起源於新第三紀的森林古猿中的一支,經過臘瑪古猿、南方古猿兩個過渡階段的演化,終於在第四紀初出現了真正的人類。

在生物學上,現在世界上的人種隻是一個種,屬於哺乳動物綱-靈長目-人科(Hominida-e)-人屬(Homo)-智人種(Homosapiens)。智人種根據共同遺傳特征可以分為三個不同的智人種亞種。1.蒙古利亞人種(Mongoloid):又稱黃種人、亞美人種;該人種起源於中亞和東亞的幹旱草原和半荒漠地區,其中包括居住於中亞-東亞-北亞的大陸人種、太平洋人種、北極圈的愛斯基摩人種-美洲的印第安人種;該人種在三大人種中人數最多,現分布於中國、朝鮮、日本、西伯利亞、中南半島、南北美洲;該人種的特征是皮膚黃色、頭發黑而直、頭型近似方形,麵部寬平,鼻低、顴骨突出,眼狹細。2.尼格羅人種(Negroid):又稱黑色人種、赤道人種;起源於非洲,其中包括西非的森林尼格羅人種、中非班圖人種、南非布須曼人種、澳大利亞人種等;該人種現分布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陸、西印度群島、美國、澳大利亞等地;其特征是皮膚黑棕色、毛發細短、卷曲、體毛特少、眼睛為棕色、頭型長、鼻低而大、唇厚。3.歐羅巴人種(Europeoid):又名白色人種或高加索人種(Cavcasoid);它起源於歐、亞、非相連接地區,包括北歐的波羅的海人種、東北歐的北海-波羅的海人種、南歐的印度-地中海人種、西亞的巴爾幹-高加索人種、中歐人種;該人種現分布於全部歐洲、亞洲的西伯利亞、西南亞、北非、印度、澳大利亞、南北美洲。

從語言來說,白種人分印歐、高加索、閃米特含米特、烏拉爾共4個語係。其中,斯拉夫、日爾曼、拉丁、凱爾特、希臘-阿爾巴尼亞、波羅的、吐火羅、雅利安、安納托利亞、巴斯克屬於印歐語係。(愛爾蘭-威爾士-蘇格蘭-高盧屬於凱爾特,立陶宛-拉脫維亞-亞美尼亞屬於波羅的,波斯-普什圖-庫爾德語-俾路支-塔吉克-奧塞梯屬於西雅利安,巴基斯坦-印度斯坦-孟加拉-吉普賽-南尼泊爾-僧伽羅-馬爾代夫屬於東雅利安,赫梯-呂底亞-呂齊亞屬於安納托利亞)卡巴爾達、車臣-印古什、達吉斯坦、格魯吉亞屬於高加索語係。猶太-阿拉伯-柏柏爾-埃塞俄比亞索馬裏的庫施特-古埃及後裔科普特-乍得的毫薩屬於閃米特含米特語係。

從人種來說,白種人內部同樣差異很大,主要分北歐人種和地中海人種。北歐人種又分為波羅的海亞人種和巴爾幹亞人種;波羅的海亞人種包括大西洋人(凱爾特人)、北歐人(日爾曼人)、東歐人(斯拉夫人);巴爾幹亞人種包括南部斯拉夫人和羅馬尼亞拉丁人。地中海人種分為典型地中海亞人種和高加索亞人種。典型地中海亞人種包括阿爾卑斯人(南部日爾曼人和凱爾特-日爾曼-拉丁混血的法蘭西民族)、地中海人(拉丁人、希臘-阿爾巴尼亞-亞美尼亞)、閃米特含米特人、帕米爾人(南亞雅利安人);高加索亞人種包括高加索人和西亞雅利安人。

黑白混血人種包括埃塞俄比亞和索馬裏的庫西特人。黃白混血人種包括突厥人種。

二、華北地質史

地質學中的地台是指構成大陸的地殼內相對穩定的地區。原先此處的地殼活動性也是強的,產生明顯褶皺後,隆起成為古陸,此後便再沒有產生過顯著的褶皺,而是表現為整體性的升降,即變得比較穩定了。華北地台的經曆正是如此,它隆起於17億年以前,隨後持續抬升,形成中國範圍內最大最早的一塊古陸。經過12億年,到寒武紀早期華北地台才轉而下沉,海水漫上地台,古陸麵積逐漸縮小;至寒武紀中期,大部分已為海水所淹沒。奧陶紀中期華北地台再次上升,到奧陶紀晚期已大部分重新露出水麵;持續上升到誌留、泥盆紀時期,陸地麵積進一步擴大;到石炭紀早期已因受到長期剝蝕而演變成一片準平原。隨後又轉入間有沉降、海水入侵、形成麵積廣大的淺海。至二疊紀時,再轉為以抬升為主,淺海演變成陸上的湖泊,而且湖麵逐漸縮小。華北地台上升的趨勢一直持續到今天,不過這是就整體的總趨勢而言,其間或升或降,不同地區之間還有很大差異。

在整個華北地台以抬升為主的形勢下,華北平原在中生代早期與西邊的山西高原本為一體,也是高地。隨後發生了被稱為燕山運動的造山運動,華北平原所在地區於此時轉而沉降,與此同時,西邊的山西高原抬升,太行山在白堊紀末期已具雛形,巨大的斷層沿大行山麓延伸,在此兩邊東降西升,界限分明。

原先印度大陸本緊靠著南極大陸和非洲,由於板塊的運動,它在中生代時脫離出來向北漂移;進入新生代時才接近亞洲大陸,中間還隔有一道喜馬拉雅海槽;到第三紀末期兩個大陸碰合在一起了,雅魯藏布江河穀就是它們的結合之處。正是它們的碰撞使喜馬拉雅山升起,青藏高原急劇抬升,成為影響中國全境的喜馬拉雅運動。山西高原在此影響下,產生了兩條近於平行的大斷裂帶,南端與關中平原所在處的沉降帶相接,它們曾蓄水相通,稱為古汾渭湖;今天雖已被泥沙淤塞成為平川,沉降仍未停止。持續沉降意味著地勢始終保持低下,不用挖很深就能遇到地下水,這固便於先民鑿井而飲,但也易導致土壤鹽堿化。像山西太原最早曾稱為“大鹵”,意為廣大平坦的鹽漬之地;關中平原也久受鹽堿化的威脅。從汾河到渭河,它們所經過的狹長穀地,均是這種地質構造在地形上的反映:中間是下降的斷塊,兩側則為相對上升的斷塊所限製。

在山西高原西邊,呂梁山、秦嶺、六盤山、賀蘭山等山脈環繞的範圍以內,是華北地台中最穩定的一個地區。它在中生代時曾微微向下彎曲,形成碟狀盆地,隨後又逐漸升起,長期遭受剝蝕的地麵變得相當平坦,海拔卻不低,達1000~1400米;其南部為黃土覆蓋,形成黃土高原,其北部則表現為草原或沙漠。

到了第四紀初期,在黃河發源地處,由於阿尼瑪卿山和巴顏喀喇山對峙南北,也由於今日若爾蓋草原是一個相對比較穩定、此時處於下沉狀態的地區,自河流而來的滔滔河水,遂亦以此古若爾蓋湖為歸宿。當時今天的共和縣一帶也是一個蓄水的盆地,來自西傾山和阿尼瑪卿山間的一條河流注入其中,它日後也成為黃河上遊的一段。此時共和盆地與東邊的河流還不相通,那一段黃河流入賀蘭山旁因斷層陷落而形成的古銀川湖即今之寧夏平原。在鄂爾多斯東緣,一條河流經由一串較小的湖海流入古汾渭湖。古汾渭湖此時也是封閉在內陸的,東邊的中條山還阻擋著它與大海相通;山脈東側的流水經由不止一股河道,在山東丘陵南北入海。

流水的衝刷在源頭地區作用很強,原來淺淺的河底逐漸變深,源頭的位置也向河流流向相反的方向移動,日積月累,這種溯源侵蝕作用終於將分水嶺打開,兩邊的河流貫通匯合,海拔高處的河流改變原來的流向,匯入海拔較低的河道中。於是黃河誕生了。

山東丘陵是最早升出水麵的古陸的一部分,其後雖也有過為海水淹沒的時候(如在寒武紀、奧陶紀),但從長期來看,大部分時間是陸地,而且近期還在上升。山東丘陵上升的時候,旁邊的平原卻在下沉,使海水曾淹沒到太行山麓,黃河和其他眾多入海的洪流帶來大量泥沙淤積,於是有了今天的華北大平原。

三、舊石器時代

這一時期的人類,以打製石器為生產工具,過著采集和狩獵生活。距今一萬年時,中國的舊石器時代結束。

這個時代是地球上氣候發生劇烈變化的時代。北半球的中高緯度的全部地區、低緯度地區的一些高山出現了大規模的冰川活動。冰川的前進和退縮,形成了寒冷的冰期和溫暖的間冰期的多次交替,並導致海平麵的大幅度升降、氣候帶的轉移、動植物的遷徙絕滅。 中國華北更新世可以分為4個時間單位,依次稱為“泥河灣期”、“公王嶺期”、“周口店期”、“馬蘭黃土期”。泥河灣期相當於早更新世,公王嶺期和周口店期分別相當於中更新世的早期和晚期,馬蘭黃土期則相當於晚更新世。

  泥河灣期的地層以由礫石、砂、泥灰岩、粘土構成的河湖相堆積為代表。“泥河灣動物群”由長鼻三趾馬、板齒犀、後裂爪獸等第三紀末期的殘餘種屬和象、馬、駱駝、野牛、羊等近代哺乳動物的屬組成。其中有許多是北方型的動物,反映一種比較涼爽的疏林草原環境。泥河灣期地層除分布在橫亙於山西、河北兩省北部的泥河灣盆地外,在黃河中遊的汾渭地塹區等地也有出露。現已從這個時期的地層中發現了3個舊石器地點:山西南部的西侯度、位於泥河灣盆地裏的小長梁、東穀坨。埋藏環境表明當時人們是沿著湖濱、河岸活動的。

  公王嶺期地層以夾有古土壤的厚層原生黃土為代表,標準地點在陝西省藍田縣公王嶺。從這裏除發現藍田人頭骨化石和石器外,還發現了一個由38種動物組成的“公王嶺動物群”,包括一些第三紀的種屬(如巨劍齒虎、奈王爪獸等)和較多的更新世種屬,現生種屬僅占整個動物群的13%。公王嶺動物群中有一批過去未曾在秦嶺以北發現過的南方種類,如大熊貓、東方劍齒象、巨貘、中國貘、中國爪獸、毛冠鹿和蘇門羚等,這表明當時華北的氣侯比較溫暖濕潤。公王嶺期的人類活動遺跡除藍田外,還見於山西南部的□河等地。從埋藏環境看,當時人們似乎更多地活動於河穀地帶。

  周口店期的標準地點是北京人遺址,屬洞穴堆積。這時黃土堆積在華北廣泛形成。周口店動物群由近100種哺乳動物組成,可分成3類:首先是泥河灣期殘留的種屬(如劍齒虎、居氏大河狸、三門馬等);其次是真正的更新世種屬(如納瑪象、披毛犀、腫骨大角鹿、中國縞鬣狗、洞熊、楊氏虎等);最後是一些最早出現的現代哺乳動物種(如狼、棕熊、小型齧齒類動物)。從生態上看,這個動物群所反映的氣侯和地理環境非常複雜,但大部分是溫帶古北界的種類。這表明當時周口店一帶的氣侯總的來說具有溫帶特點,和今日華北接近。不過,其間曾發生過多次冷暖、幹濕的明顯波動,而且氣侯的大陸性程度有逐漸加強的趨勢。

  馬蘭黃土期地層以分布極廣的晚更新世馬蘭黃土和河流的或河湖相的堆積為代表,標準動物群是產自鄂爾多斯高原東南角的河湖相堆積層中的“薩拉烏蘇動物群”。它的重要成員有納瑪象、野驢、普氏野馬、披毛犀、諾氏駝、馬鹿、河套大角鹿、王氏水牛、原始牛和最後斑鬣狗等,多半是適應草原生活的動物,但也有一些喜歡在水邊、林邊生活。從動物群總的特點來看,華北在馬蘭黃土期的氣侯要比前一時期寒冷和幹燥。

更新世期間,東北的氣侯和華北的差別不大。遼寧也有早期人類的活動。從晚更新世起,東北與華北在氣侯上的差別越來越明顯。這一時期生活在東北的是“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它在成分上與西伯利亞動物群基本相同。像狼、洞熊、猛獁象、普通馬、披毛犀、馬鹿、大角鹿、野牛、原始牛等,從中國東北到西伯利亞以至歐洲,都有它們的蹤跡。這一動物群擁有薩拉烏蘇動物群所缺少的猛獁象和東北野牛等種屬;森林動物所占比重也大於華北的動物群。這些差異,表明晚更新世東北的氣候總的說來是比較寒冷和潮濕的。

由於緯度較低的緣故,長江以南地區在更新世期間氣侯的變化不如北方顯著。從分布很廣的石灰岩洞穴或裂隙堆積中發現的“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從早更新世一直延續到晚更新世。隻是根據一些特殊或稀有的種類,才能對“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作進一步的早、中、晚劃分。華南也存在河湖相堆積中的更新世哺乳動物群,如早更新世的雲南元謀動物群和晚更新世的四川資陽動物群。元謀動物群反映一種比較涼爽的疏林草原環境,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則反映溫暖濕潤的山林環境。資陽動物群除含有犀牛、水鹿和劍齒象等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的成分外,還包括一般隻生活在高寒地區的猛獁象,其性質比較複雜。

在更新世冰期和間冰期氣侯影響下,植被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華北位於寒溫帶、溫帶區域與亞熱帶區域之間,屬過渡地帶,所以受冰期、間冰期氣侯交替變化的影響尤其強烈。孢粉分析的結果表明:從早更新世到晚更新世,這裏至少可以劃分出5個冷期和4個暖期。冷期的年平均氣溫比現今的要低4~7.5℃,而暖期的年平均氣溫比現今的要高。在冷期裏,暗針葉林(雲杉、冷杉林,或雲杉、冷杉、鬆林,或含雲杉、冷杉、鬆的針葉闊葉混交林)發育,從高山向河穀和平原、從北向南蔓延。但在冷期的極盛階段則代之以適應幹冷氣侯的草原性植被。在暖期裏,盛行針葉闊葉混交林或闊葉林。據研究,公王嶺的藍田人生活在暖期裏,山西省陽高縣許家窯人生活在冷期裏。北京人的時代延續達50萬年,其間曾發生多次冷暖期的交替變化。

在冰川作用引起的海平麵升降以及新構造運動等因素影響下,中國東部在第四紀以來發生過多次海侵和海退。在晚更新世低海麵時期,海麵要比今日低130多米,以致黃海北部大陸架出露,使哺乳動物和人類可以從陸地遷移到沿海的島嶼上去。進入全新世,隨著氣侯逐漸變暖,海平麵回升,一些陸地又重新被海水淹沒。

中國古人類和舊石器文化的時間和空間分布在中國十分豐富。早期直立人的化石,已發現的有元謀人、藍田人、湖北鄖縣的材料;晚期直立人的化石特別豐富,有北京人、和縣人、金牛山人以及在安徽巢縣、山東沂源、河南淅川和南召、湖北鄖西、貴州桐梓、遼寧廟後山等地發現的材料;早期智人的化石有大荔人、許家窯人、丁村人、馬壩人、長陽人以及遼寧喀左等地的材料;晚期智人的化石有柳江人、河套人、山頂洞人、資陽人以及遼寧的建平、海城、丹東,甘肅涇川,雲南麗江,台灣省左鎮等地的材料。

雲南省元謀縣上那蚌村元謀人是迄今所知中國境內最早的直立人。元謀人的地質時代屬早更新世,距今170萬年。金牛山文化發現於遼寧省營口縣田屯村的金牛山,屬於舊石器時代早期的文化。 馬壩人發現於廣東省曲江縣馬壩鄉獅子山石灰岩溶洞中,屬早期智人,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之末。北京人發現於北京市周口店龍骨山的洞穴堆積中,屬於舊石器時代早期的直立人,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的明德-裏斯間冰期,距今70萬至20萬年,北京人具有明顯的現代蒙古人種的特征。和縣人發現於安徽省和縣陶店鎮汪家山北坡石灰岩洞穴中,屬直立人,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

山頂洞人發現於北京市周口店龍骨山北京人遺址頂部的山頂洞,為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化石,屬晚期智人,距今19000年。山頂洞人代表原始蒙古人種,但個體之間尚有一些差別,表明當時蒙古人種正在形成之中,一些形態細節尚未充分形成。 四川省資陽縣城西黃鱔溪資陽人為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化石,地質時代為晚更新世。
河南省南召縣雲陽鎮發現了一顆猿人臼齒化石,與北京猿人時代相當。在三門峽水磨溝、陝縣張家灣、靈寶孟村、澠池縣任村、安陽市郊的小南海等地,都發現了舊石器時代早、中、晚期遺址。

四、新石器時代

中國的新石器時代是氏族公社製由全盛到衰落的一個階段,以農耕和畜牧的出現為劃時代的標誌,表明已由依賴自然的采集漁獵經濟躍進到改造自然的生產經濟。磨製石器、製陶和紡織的出現,也是這一時代的基本特征。中國的新石器文化起始於公元前6000多年,實際開始年代還當更早,延續到前2000年。中國新石器文化是中國古代文明的源泉,特別是以中原為核心的一脈相承的新石器文化,與後來青銅時代的商周文化緊密相連,並同周圍地區有著密切的交互影響,是中國曆史連續發展的具體例證。

以原始農耕文化為主體的中國諸多新石器時代遺存可分為黃河流域、長江中下遊、華南西南、北方等4個地區。黃河流域地處黃土地帶,屬半幹旱的氣候環境,自然植被以耐幹旱的蒿屬等草本植物為主。氣候比今日溫暖濕潤,年平均溫度高於現在2℃。而黃土含有礦物肥料物質,土質鬆疏,易於墾植,從前6000年起,已形成較發達的粟作農業文化。其後,在黃河中遊、下遊、上遊,分別演變發展為幾支新石器文化。

黃河流域的早期新石器文化,以河南新鄭裴李崗(前5500~前4900年)、河北武安磁山(前5400~前5100年)、甘肅秦安大地灣(前5200~前4800年)3個遺址為代表,陝西西鄉李家村遺址比大地灣文化稍晚。他們農業經濟的色彩比較濃厚,采集漁獵仍占相當的比例。裴李崗、磁山、大地灣文化,都與後來的仰韶文化有因襲發展的關係。

仰韶文化是黃河中遊分布範圍廣、延續時間長的一種新石器時代遺存。它以黃土高原為中心,遍及河南、山西、陝西、甘肅、河北、寧夏、內蒙古南部、湖北西北部。年代為前5000~前3000,經曆了2000多年的發展曆程。這時的農業經濟發達,除粟、黍一類耐旱作物外,還種植蔬菜。家畜仍限於豬、狗兩種,也發現有雞。定居生活相當穩固。

仰韶文化在黃土高原的遺存,可分為北首嶺、半坡、廟底溝、西王村4個類型,史家可歸入半坡類型;黃土高原的東南邊緣與華北平原的過渡地帶,即洛陽以東的豫中地區,劃分為廟底溝和大河村兩個類型;沿太行山東麓的華北平原,即豫北、冀南一帶,可劃分為後岡、大司空村兩個類型。

陝西西安半坡遺址和臨潼薑寨遺址揭露了仰韶文化的聚落布局。汝州洪山廟遺址出土的記事性圖案(包括人、龜、鳥、蜥蜴、鹿以及它們的塑像)是研究中國遠古神話起源的珍貴資料。此外鄭州西山遺址還發現了夯土城址。 仰韶文化已經進入發達的氏族社會階段。

  繼仰韶文化而興起的是黃河中遊地區的龍山文化,它包括了早期的河南陝縣廟底溝二期文化和晚期的河南龍山文化、陝西龍山文化。廟底溝二期文化時間為前2900~前2800年。河南龍山文化是廟底溝二期文化的繼續,以河南為中心,也包括晉南和冀南的部分地區,年代為前2600~前2000年,後來的偃師縣二裏頭文化便是在其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陝西龍山文化(客省莊二期文化)與廟底溝二期文化有繼承關係,分布在關中,陝北和陝南也都有其遺存,年代為前2300~前2000年。

黃河上遊的甘肅、青海、寧夏先後存在的新石器時代及青銅時代早期的遺存,有馬家窯文化和齊家文化。馬家窯文化又稱為甘肅仰韶文化,為仰韶文化的一種地方性的變體,年代為前3300~前2050年。齊家文化起源於陝西龍山文化,隨著不斷向西發展,又承襲了馬家窯文化的若幹因素,地域性也就顯得更加突出,實質上當屬龍山文化的變體。齊家文化早期年代為前2000年,已普遍出現銅器,晚期年限可到商代。至於甘肅西部的火燒溝文化,則已進入比較發達的青銅時代,年代為前1900~前1700。

黃河下遊地區較早的文化是山東滕縣發現的青蓮崗文化,它分布於淮北、魯南之間,年代為前5400~前4400。北辛下層的石磨盤和青蓮崗、大墩子下層的陶支架、彩陶等,先後與磁山文化、仰韶文化有某些聯係;而青蓮崗的寬簷釜和角形把手,又與長江下遊的新石器文化密切相關。 青蓮崗文化是大汶口文化的先驅。

  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在山東境內和江蘇的淮河北岸,在皖北、豫東和遼東半島一帶也有零星發現。年代為前4300~前2500年。大汶口文化的早期受到仰韶文化的影響。到了晚期,它還深入豫中地區,如在平頂山寺岡、偃師滑城等地都有發現。遼東半島旅順郭家村下層,是大汶口文化向北波及的證據。

山東龍山文化(典型龍山文化),它是繼承大汶口文化發展而來的。它的分布以山東為主,也包括江蘇、河北和遼東半島等部分地區。以兩城鎮、城子崖、嶽石為代表。年代為前2500~前1600年。它曾與河南龍山文化並存,下限則較晚,當中原地區已進入商代之後,山東龍山文化還延續了一個時期。山東龍山文化與中原的青銅文明有某些聯係。

  長江中下遊為連續的衝積平原,地勢坦蕩,湖澤較多。屬於中亞熱帶溫熱潮濕的氣候,大致與今兩廣和雲南地區的氣候接近。這裏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存都以稻作農業為主。在幾個區域內,各自形成了不同序列的幾支新石器文化。

  長江中遊的江漢地區和三峽地區,有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湖北龍山文化3種新石器時代遺存。此外在鄂西北和豫西南的漢水流域,存在著具有較濃厚地域性因素的仰韶文化遺址。大溪文化主要分布在川、鄂的三峽地區,鄂西南和湘北一帶。它與仰韶文化之間存在文化交流和相互影響。年代為前4400~前3300年。 屈家嶺文化分布在湖北境內和豫南一帶,與廟底溝二期文化有著密切的文化聯係。屈家嶺文化晚期的年代為前3000~前2600年。 湖北龍山文化(青龍泉三期文化),與中原的龍山文化有較大的區別,年代為前2400年。 這3種文化有繼承發展的關係。

長江下遊江南地區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主要以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為代表,還包括北陰陽營的文化遺存。 南京北陰陽營遺址與太湖流域的馬家浜文化有相似之處,但這裏彩陶和角形把手較多,為馬家浜文化所罕見。如果將寧鎮山脈和秦淮河連接成的丘陵地帶,以及相鄰的安徽境內的長江南北等地作為一個文化區,或可命名為北陰陽營文化。安徽潛山薛家崗遺址第三期文化,與北陰陽營在文化因素和地域上都比較接近,是否屬於同一文化體係,尚有待於進一步研究。薛家崗三期文化的年代為前3200~前3000年。

河姆渡文化的分布範圍限於杭州灣和舟山群島,以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為代表。發現的成堆稻殼,為亞洲最古老的稻作遺存。河姆渡遺址3、4層的年代為前5000~前4000年。

馬家浜文化分為馬家浜和崧澤兩期(不包括羅家角4層),分布在太湖流域,時間為前4300~前3300年。 繼馬家浜文化發展起來的是良渚文化,年代為前3300~前2200年,在文化特征上與山東龍山文化有更密切的聯係。

五、黃種人各民族

9萬年前,非洲東部的一個婦女生下四個孩子,分別叫黃、白、棕、黑。小黃與小白一道首先遷移到今天兩河流域,進而到達中亞,過著遊牧生活,在1.8萬年前,黃白開始分離,白人向西進入歐洲,征服當地土著,形成閃含語係、印歐語係。一部分黃人向西遷移,征服當地土著,建立蘇美爾文明、波羅地海-突厥國、古赫特王國的愛琴文明(又稱克裏特-邁錫尼文明)。

鑒於廣大的東亞原始人已經在先前的冰期(距今7萬年,第四紀晚更新世冰期)中全部死光,一部分黃人奔向印度恒河流域、又移向東南亞、接著占據中國南部、進而渡過長江黃河、一直到達渤海,沿途次第形成南亞-南島、百越(壯侗或泰老)部落,為南亞人種。另一部分黃人向東進入黃河流域,形成阿爾泰部落,其中遊牧在河套和黃土高原的為突厥群,遊牧在河北平原為蒙古群,遊牧在環渤海和朝鮮半島的為通古斯群,均為北亞人種。

(1).阿爾泰民族與南方民族的分布

後來印歐語係的吐火羅人東遷突厥遊牧區,在長期的戰爭和交往中,吐火羅人被突厥群同化,所以後來的蘇美爾、匈奴、堅昆、丁零、金山突厥等突厥部落,都是黃白混血人種。隨著突厥族群的西遷中亞,他們與當地的晚於吐火羅人到來的印歐語係的雅利安人也發生融合。

前2900年,從突厥族群分化出一支部落,他們西遷烏拉爾山,部分繼續西遷到北歐,他們與當地的白人融合形成烏拉爾民族,成為芬蘭、愛沙尼亞、摩爾多瓦、烏德穆爾特、拉普、馬紮爾、涅涅茨人的祖先。公元400年匈奴西遷、公元600年蒙古族群的柔然人厭達人西遷,一部分與中亞北部的突厥人融合後形成保加爾人、韃靼人、楚瓦什人、巴什基爾人,另外一部分同化於馬紮爾人之中。突厥族群沿勒拿河、葉尼塞河向北極地區移民,形成雅庫特人、楚科奇人,接著又經過白令海峽進入了美洲,成為阿留申人、愛斯基摩人、印地安人,這些人都沒有與白人發生融合,屬於純粹的黃種人。

一部分百越渡淮河北進,其中的三苗部落占領河南平原,其餘部落與通古斯融合為新的民族(東夷),韓民族就是東夷的一支;一部分通古斯部落不甘與百越並處,逃往黑龍江流域和貝加爾湖,演變為鄂溫克、肅慎民族。通古斯民族和東夷還進一步遷到日本征服當地的南島群成為統治階級。

最後一部分黃種人在與印歐語係相處多年後,也決意離開中亞,向東進入昆侖山,形成漢藏部落,漢藏部落進而向東遷移散布河西走廊、湟水流域、渭河上遊。漢藏部落的藏緬族群居住在湟水流域、昆侖山、河西走廊,而原始漢語部族居住在甘肅天水、陝西寶雞一帶,原始漢藏部落屬於遠東人種。藏緬族群逐漸南遷,其中羌人藏人分布在甘肅、青藏、新疆,蜀人、氐人、巴人分布在四川。

百越族群分布在中國淮河以南的廣大地區,三苗分布在江淮和長江中遊江南、揚越分布在長江中遊、吳越分布在長江下遊、閩越分布在閩江流域、南越分布在珠江流域,部分則漂流到日本。百越族群屬於黃種人南亞人種。

南島族群受百越南遷影響,散布到越南占城、日本、台灣、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地,部分繼續南遷到馬達加斯加、密克羅尼西亞(馬紹爾、關島、瑙魯、基裏巴斯、圖瓦盧)、美拉尼西亞(所羅門群島、瓦努阿圖、斐濟)、波利尼西亞(夏威夷、薩摩亞、湯加、庫克群島、土阿莫圖、毛利)等地,他們同化了當地的棕色人種原始澳大利亞人。南島族群屬於黃種人南亞人種。

南亞族群分布在中南半島和印度,受百越族群南漸和雅利安南下印度的影響,南亞族群居住區被分割成幾塊:中國的百濮(佤-德昂-布朗)、緬甸的孟族、柬埔寨的高棉族、馬六甲族、印度的蒙達族、斯裏蘭卡的維達人。其中分布在中國和東南亞的南亞族群受到黃種人影響,不再是純種的棕色人種了。

(2).華夏族的形成

原始漢語部族後來繼續向東遷移,逐漸散布整個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西半部,在這裏他們創造了發達的前仰韶文化。由於此時禽獸多而人少,於是原始漢人巢居以避之,晝拾橡栗,暮棲木上,這時的首領被稱為有巢氏。之後原始漢人發明鑽燧取火,這時的首領稱為燧人氏。這個時期,突厥群和蒙古群(被稱為戎狄)都臣服於原漢族,自動向北撤離,突厥退縮到黃土高原北部並開始遷移到蒙古高原,蒙古退縮到北京並開始遷移到大興安嶺森林,沒有退縮的突厥和蒙古,與原始漢人融合,操帶阿爾泰特征的漢語。

這個時候,由通古斯和百越混合而成的原始東夷強大起來,擋住了原始漢人繼續東進的道路,東夷的首領華胥氏居住在今天的曲阜。經過多年的征戰和文化交融,華胥氏的後裔在中原地區逐漸與原始漢人混同。華胥氏後裔一支後來移居漢人故裏甘肅天水成紀(今秦安縣),與當地漢人某男交婚,生下太昊,後來,由於母係氏族社會不知父親在何處,太昊率領族人奔向母係故裏,到達宛丘(今河南省淮陽縣)時,發現該地適合居住,於是定都於此。在宛丘太昊創建了八卦、結網捕魚,由於他特殊的出身,被華北平原西部的原始漢族和華北平原東部的東夷尊為共同的首領。太昊娶西華縣的氏族首領女媧為妻,開創了一夫一妻近親不通婚的先河,擯棄了原始的群婚製。太昊文化是仰韶文化與海岱文化的融合,所以太昊被公推為黃河流域上中遊和下遊所有居民一致認同的人文始祖。太昊時代由於發展了人工飼養家禽、家畜,取代了以往的漁獵生產,所以首領太昊又被稱為伏犧氏(伏羲氏)。

伏犧氏之後,公元前30世紀,原始漢人進入了以農業種植為主要經濟生產的階段,首領稱神農氏。神農氏定都宛丘,並遍嚐百草,發明了中醫。神農氏為開拓生產、生活空間,逐漸向東北發展,與生活在今山東西南部的東夷部落斧燧氏發生衝突。神農氏將其擊敗、兼並。隨後,神農氏部落由今河南淮陽地區遷移至今山東曲阜一帶。附近各部落自動歸附,組成部落聯盟。此戰是中國古代文獻中有記載的第一次作戰行動。神農氏文化也是原始漢人與東夷文化的融合。

神農氏末期,今河南新鄭出現一個強大漢語部族少典氏(有熊氏),後來該部族由於黃河洪水西遷到今甘肅天水。 同時,在今洛陽至華山一帶則居住著原始漢語部落有蟜氏。 今岐山南部的渭水支流薑水居住著原始漢語部落有牛氏,他們與有蟜氏婚姻繁衍成炎帝部落。

有熊氏娶有蟜氏,生黃帝於姬水(天水)。黃帝長大後與他的前輩伏羲一樣,受肥沃的中原吸引,離開故地,向東發展,到達今黃陵縣。後沿洛水南下,在今大荔縣朝邑一帶渡過黃河,又沿著中條山和太行山西麓向北,最後沿著桑幹河走出山嶺,在今河北北部涿鹿、懷來境內的平原上定居。炎帝八世孫榆罔氏率共工、四嶽沿渭水向東遷徙,沿著黃河南岸到達今山東境內,又從山東渡河北遷,與黃帝部落相遇。兩個親緣部落為爭奪霸主,在汾河下遊的阪泉地區發生激戰。炎帝被打敗,歸服了黃帝,以兩個部落為基礎,華北平原西部、汾河平原南部、渭河平原東部的諸多遠古漢語部落逐漸融合成華夏族。

這時原居山東的東夷首領蚩尤西進,原居淮南的三苗(苗瑤先祖)首領誇父也北進中原。東夷與三苗結成聯盟,蚩尤任盟主,共同對付華夏族。公元前2700年,華夏族領袖黃帝在河北省涿鹿縣大敗蚩尤誇父聯軍並殺之,蚩尤部下搶得蚩尤屍體,秘密歸葬濮陽西水坡,稱“帝丘”。聯軍殘眾向冀州撤退,黃帝窮追不舍,東夷、三苗(九黎氏)倉皇渡黃河南逃。三苗南退長江中遊,東夷東退泰山,華夏族占領河南大部,定都新鄭。經過與東夷文化之交流,適合漢語特點的文字---漢字正式出現。

黃帝之子計25人,因母不同而有12姓:姬、西、祁、紀(己)、滕、任(妊)、苟、僖、姞、儇、衣,但僅有姬、祁、任、己、姞的後裔有封國。今晉南及晉豫陝接壤地區,春秋初仍頗多姬姓小國,其中,虞、虢、霍、韓為周所封,焦、滑、楊、魏、芮、荀、賈、狐、耿是夏商舊國入周仍列諸侯。祁姓祖帝堯,有唐、杜、房等國;己姓有蘇、溫、顧、昆吾等國;姞姓有南燕、巢、密須諸國;任姓祖奚仲,有薛、鑄、摯、疇等國。這些姬姓以外的小國,除極少數在今山東與河南南部,大多都在陝豫晉接壤區及太行山東麓。黃帝的苗裔,春秋時仍有姬姓之戎(王室原本華夏人,因當上了阿爾泰人的首領而被之同化)活動於晉陝之間,太行山東麓今河北中部有祁姓的白狄鼓國,姬姓的白狄鮮虞,鮮虞之後建中山國一直延續到戰國後期。

黃帝大兒子玄囂,二兒子昌意。昌意後裔高陽(帝顓頊);玄囂後裔高辛(帝嚳)。前2500年,顓頊在位,顓頊是一位出身於黃帝集團而撫育成長於東夷的古帝,是東西兩大集團交融的象征。顓頊的後裔舜在東夷親戚家長大,成了有虞氏首領;顓頊的兒子娶四嶽為妻,生下祝融氏,被封在河南新鄭;顓頊的外孫皋陶住泰山一帶,皋陶與兒子伯益都先後成為東夷族的領導者。前2400年,帝嚳在位,他的四個老婆生了四個兒子:常儀生摯,慶都生堯,薑女原生棄,簡狄生契。摯被派往曲阜,與夷族雜居,接受了太昊族(該族分兩支,原支在淮陽發展為華夏族,東遷一支在曲阜發展為東夷)的文化,因此稱為少昊。契被派往灤河以東駐守邊疆統治當地的東夷部落—有娀氏部落。棄被派往陝西武功縣駐守邊疆統治當地的炎帝部落—有邰氏部落。

榆罔氏之後,炎帝部落演化為共工、四嶽、氏羌三大支。共工為九州薑戎的共主,發展於今豫東北及冀南地,曾與顓頊爭帝。共工女嫁與顓頊兒子駱明(黃帝係),生鯀(姓姒),鯀被封汶山石紐(今四川省北川縣),娶有莘氏之女修己為妻,生下禹。禹幼年便隨鯀東遷,來到中原。鯀被帝堯封於崇(嵩山),後因治水失敗被殺。四嶽為薑姓的祖神,其後裔在西周的有申、呂、齊、許等國。薑子牙以前,已有逢伯陵(薑姓)在齊;呂原在陝西,後遷今南陽市境與申共居;許即今許昌市境。四嶽一支繼承了炎帝稱號,都陳(河南淮陽縣),由於神農氏先前也在此建都,所以後人常常把炎帝和神農混淆。四嶽另一支與黃帝係顓頊婚姻,發展出祝融八姓(己、董、彭、禿、妘、曹、斟、羋),最初在今河南新鄭一帶,以後向南發展,至於河漢之間。祝融八姓的長支為昆吾,己姓,為黃帝集團十二姓中的舊姓;楚出自羋姓。氐羌入藏緬族群成為其首領,控製黃土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藏緬族群後來逐漸東進南進,沿長江東進到雲夢大澤(洞庭湖),同化或驅逐當地的揚越與苗瑤,三者融合為楚人的先祖;藏緬族群南下,驅逐同化當地百越,融合為彝族、白族、緬甸族的祖先。

綜合以上所述,原始漢語最初分布於黃土高原(含渭河流域-洛陽地區-汾河流域南部)和華北平原西半部。其中炎黃融合而成的華夏語是漢語的一支,分布於渭河流域-洛陽地區-汾河流域南部和華北平原西部。陝北、晉中北的高原漢語與突厥語組融合,成為目前秦晉方言的源頭。河北平原的華夏語與蒙古語組融合,成為燕趙方言的源頭;炎帝部落統治了大半個河南省,百越通古斯融合的東夷語也被華夏語所函化,成為中原官話的源頭。

由於蒙古語組曾在河北平原與遠東人種的漢族混合的厲害,以至於退回大興安嶺的蒙古部落亦由北亞人種變為了遠東人種。受東夷混化影響的黑龍江通古斯也由北亞人種變為了遠東人種。藏緬族群由於與百越混化的厲害,血統和語言上與百越亦有很多近似之處。北方官話區、秦晉方言區的漢族有更多的阿爾泰血統,語言上亦有其痕跡,不過話說回來,阿爾泰民族受漢族文化和血統上的影響遠較漢族受其影響為甚。

六、漢族的形成過程

(3).華夏族的演變

帝嚳後裔堯號陶唐氏,都河北唐縣(堯後裔後來遷到晉西南夏墟,國號仍為唐)。顓頊後裔舜號有虞氏,生於諸馮(山東諸城縣),卒於鳴條(開封附近),東夷化華夏人也。禹被舜選為繼承人,居陽城(今登封縣),後徙陽翟(今禹州市)。昆吾氏受封為帝伯,都帝丘(今濮陽西南),啟在帝丘鑄九鼎,被視為國寶。禹生前曾舉東夷族的伯益為繼承人,禹死後,前2070年,兒子啟發兵攻殺伯益自立,同姓有扈氏(陝西戶縣)不服,被殺,從此禪讓製為世襲製所代。啟放棄陽翟,西遷到大夏(汾、澮流域),建都安邑(山西夏縣西)。後來由於與東夷的鬥爭,又遷回到其祖居的嵩山和伊洛平原。以黃河中遊仰韶文化和下遊海岱文化(以大汶口文化為代表)交匯融合所形成的河南-晉南龍山文化是夏文化的前驅;夏人是從黃河中下遊炎帝集團中分化出來,又融合了黃帝、東夷許多氏族而形成的一個民族。夏國所直屬的領土隻包括中原和晉南,黃土高原此時分布著諸多未開化的原始漢藏部落和吐火羅人,未接受開化的漢藏民族夏人統治。

帝嚳娶東夷部落簡狄生契(子姓),契子昭明。昭明子相土發明了馬車,並越燕山南下,環渤海灣發展。相土子昌若、昌若子糧圉。糧圉子王亥發明牛車,並發展至易水流域,在和當地的部落發生鬥爭時被殺。王亥弟弟王恒進而南下漳水流域,被有易部落所殺,上甲微得到河伯的幫助,敗有易。當時黃河下遊流經河北平原在今天津市入渤海,上甲微已在太行山以東古黃河下遊立足。到成湯時期,有娀氏移居今濮陽一帶,並更名為商部落。前1550年,商部落滅掉夏中央,成了中原的主人,領土比夏朝多了華夏化東夷居住區(魯西南,豫東北)。經過500年統治,商部落完全華夏化。

帝嚳娶炎帝部落有邰氏女薑原生棄(姬姓),棄後來成了有邰氏部落的酋長。夏朝建立後,有邰氏世代事夏為掌管農業的官。商滅商後,有邰氏與夏人一起向西北逃竄,到達了今內蒙古伊克昭盟的朱開溝。然後由於商人的繼續追擊,有邰氏和夏人繼續向西遷徙,到達了敦煌地區。在這兒有邰氏和夏人分開,在不窋的帶領下往東南返遷,抵達了甘肅省的慶陽一帶。不窋、鞠時代,有邰氏處戎狄之間,從其俗。有邰氏除了受戎狄之俗影響外,還有自己發達的青銅業、農業、家畜養殖業,這是其區別於戎狄的明證。到公劉時期,有邰氏開始強盛起來。前1450年,遷都於豳(陝西省彬縣西北)。前1150年,古公亶父受到了戎狄熏育的攻擊,被迫遷都周原岐邑(岐山縣),結束了和戎狄共處的生活;古公革除戎狄習俗,發展農業,設立五官,將有邰氏部落更名為周國。古公死後被追諡為太王,最小的兒子季曆繼位。季曆臣服於商朝,商王武乙以任姓女子嫁季曆,這就是文王的母親太任。季曆成功征伐今山西一帶的諸戎,一部分原因,由於先周時代與戎狄雜居,知道如何應付戎事;另一部分原因,山西汾域原是先周時代姬姓的舊地,打進山西,隻能算是光複故物。季曆被商王文丁所殺後,其長子昌繼位,即周文王。文王征伐犬戎、密須(今甘肅省靈台縣)、崇(長安縣)等國家,然後遷都豐邑(西安南部灃河中遊西岸)。文王逝後,武王繼立,再次遷都於鎬邑(灃河中遊東岸)。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建立了強大的周朝,周的領土比商朝多了非夏族的華夏人居住區(炎帝故地關中和黃帝征服之北京-太行東麓)。

顓頊後裔女修嫁給東夷嬴姓為妻,生下皋陶(大業)。大業娶黃帝部落的女華為妻,生子名伯益(大費)。伯益輔佐禹治水成功,娶舜的親屬姚玉女為妻,並佐舜調馴鳥獸,稱為柏翳。伯益的後裔分為兩支:一支叫大廉,稱為鳥俗氏,另一支叫若木,稱為費氏。 大廉的玄孫中衍為商王太戊駕車,太戊許以婚姻。中衍的玄孫是中潏,在今山西陝西接壤地區,與羌戎雜處,為商朝保衛邊疆。中潏的兒子為蜚廉,蜚廉有二子,老大惡來事紂,為周所殺,其後為秦;老二季勝,其後為趙。季勝曾孫造父為周穆王駕車有功,封於趙城(今山西趙城縣),惡來曾孫大幾也以造父之寵,居住在趙城,姓趙氏。大幾的兒子大駱率族人遷居犬丘(甘肅禮縣),因大駱庶子非子給周孝王養馬有功,被封邑在秦(今甘肅清水縣),大駱嫡子成繼承大駱的酋長地位仍居犬丘。前842年,西戎反王室,滅犬丘的大駱嫡係一族。周宣王命非子後裔秦仲攻伐西戎,秦仲戰死,長子莊公破西戎,收複犬丘,將秦族首都從秦遷到犬丘。前778年莊公死,襄公立,襄公將妹妹嫁給姬姓的豐王為妻,又遷都於汧(今陝西隴縣)。前771年,西戎攻占鎬京殺周幽王,秦襄公將兵救周,並護送周平王東遷,於是周平王封襄公為諸候。秦國逐漸收複了被西戎霸占的關中領土。盡管如此,中原諸侯仍因秦人起源於東夷,西遷後又多雜戎俗,而秦穆公伐晉新喪,遠襲鄭國,更被認為非禮。在整個春秋時期秦都被視為戎狄。

前750年秦文公統一關中,秦人與周人遺眾開始共處,才完全脫離遊牧轉向定居農業,並在周文化影響下向華夏化發展。到秦憲公(前715—704)時遷都陝西寶雞縣平陽村,並滅掉商遺民在西周滅亡後建立的戎化國家。秦德公(前677----前676)遷都於陝西省鳳翔縣,自此後數百年秦穩定地以此為都。秦穆公最初準備繼續向東往中原發展,遠襲鄭國,結果被晉國聯合薑戎邀擊,敗於崤山。於是西向,打敗西戎諸部落,秦國版圖已達今甘肅東部與中部。以後數百年中又向西滅西戎義渠(六盤山)等國,向南越秦嶺滅蜀、巴,開五尺道準備往滇中發展,向東南與楚爭漢中及黔中,成為最雄強的諸侯。

民族融合的過程,在秦國進展迅速。秦人的來源大致有如下幾大部分:占統治地位的秦公族,起源於東夷,西遷而戎化,進至關中而華化;秦人的第二大來源是“周餘民”,其數量當不少於占統治地位的公族,是秦人中文化最高的一部分;在秦人中,被征服的西戎(藏緬族群的氐羌、吐火羅),也占相當數量。由於秦國大力發展農業,對中原的先進文化、經濟及各種人才都采取大力吸收的政策,所以秦人來源雖然包括原屬不同民族的幾大部分,但到戰國中晚葉,已經融為一體,成為秦隴地區的華夏族。

長狄(又名長翟),屬於蒙古群,分布於齊、魯、宋、衛之間;公元前 607年為齊、衛所滅。赤狄,屬於突厥群,分布於今山西長治地區,是春秋時期實力最強影響最大的狄族部落,由6個氏族組成,即潞氏、皋落氏、留籲氏、甲氏、鐸辰氏、咎如氏。公元前660年,赤狄因受晉國壓迫,東下太行“伐邢、滅衛”;齊桓公率領鄭、宋等華夏國“救邢安衛”。此後,赤狄還攻打過鄭、東周、齊等國。前594年晉滅潞氏,接著又滅其餘諸部。白狄,屬於突厥群,春秋前期主要分布於古雍州北部(今陝北一帶)。前550年,因受秦國的壓迫和晉國和戎政策的誘惑,東遷至今河北省石家莊一帶。東遷後的白狄主要由鮮虞氏、肥氏、鼓氏、仇由氏4個氏族組成。後肥氏、鼓氏、仇由氏為晉所滅。前507年鮮虞建立中山國,是為早期鮮虞中山國,前406年為魏文侯所滅。前381年左右,“中山複國”,是為後期鮮虞中山國,都靈壽(今河北省平山縣),前296年為趙國所滅。戰國時期,狄族完全融合於華夏族。

祝融的後裔有一個叫陸終的人,他娶了羌人鬼方氏的女子,產六子,第六個兒子叫季連,是為羋姓。季連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到了鬻熊的時候,居於河南淅川縣,投順於周文王為其火師,周封鬻熊為楚祖。至周成王時,鬻熊的曾孫熊繹受封於楚蠻,熊繹受封較鬻熊地位有所提高,但未能與諸侯同列。熊繹五傳至熊渠,趁周室已衰微,南向伐湖北省竹山縣,又征服江漢平原東至湖北鄂州市。熊渠立其三子,長子康為句亶王(湖北省江陵縣)、中子紅為鄂王、少子執疵為越章王(湖北省秭歸縣),楚國的勢力已發展到古三苗的中心地帶。

前740年,楚武王熊通殺侄自立,一方麵向濮人地區擴張,一方麵伐蔡、滅鄧。前614年楚穆王時期“漢陽諸姬”都被楚吞滅,南方較強大的隨國亦為楚之屬國。前689年楚國遷於郢(湖北省宜城縣)。前659年始與中原諸侯會盟,與齊桓公等有召陵之盟,但仍被中原當作蠻夷。戰國時期,楚國南向占領湘中、黔中,並入滇;東滅越,並有吳、越舊地;北向擴地至泰山地區滅亡魯國,占領中原南部。楚國幾乎統一了整個南部中國。

楚國統治階級是華夏族祝融氏後代,講一種漢語方言;湖北百姓操藏緬、苗瑤混合語,湖南百姓操苗瑤語。隨著楚國與中原諸夏交往的加強和對中原諸多華夏族小國的兼並戰爭,到戰國時期,湖北百姓開始操漢藏語係漢語族楚語支,楚語支對西南官話的形成有一定影響;而沒有華夏化的湖北百姓則成為土家族的祖先。
在秦始皇統一全國前,不僅國家林立,而且民族林立,可以說一個國家就是一個民族:夏朝後裔建立的國家生活著夏族,商朝後裔建立的國家生活著商族,周朝分封的國家主體民族是周族但也生活著商族,一些古老部落建立的國家也講各自的語言。這些民族都講具有自己特色的一種漢語方言,被稱為諸夏。

(4).東夷的華夏化

原始東夷屬於通古斯民族、百越民族的混血,屬於黃種人遠東人種,分布在華北平原東部和山東半島遼東半島,北部的東夷有更多的通古斯血統,南部的東夷有更多的百越血統。自從東夷首領華胥氏與西鄰原始華夏族通婚融合以來,東夷混入了越來越多的原始華夏的因子,特別是華北平原的東夷已經大幅度華夏化(指語言)。

東夷以鳳為祖圖騰,繁衍為以各種鳥為子圖騰的諸多部落。原始東夷創造了先進的海岱文化:發明了帶羽毛弓箭、創造了東夷文字(對漢字的誕生有啟蒙作用)、製作青銅器與冶鐵、製造舟-車、發展農業與治水。為緊鄰民族華夏之文化的發展和推進,起到了關鍵和決定性作用,中原華夏文明就是文化相對落後的西部華夏族吸收先進的東部東夷族文化後進入文明社會進而在周朝超越東夷文化的。從伏羲、神農、炎黃直到夏商二代,在華夏-東夷文化(主要指科技,不包括語言)互動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的也是東夷文化,但在政治上語言上起主導作用的還是華夏族(商是華夏化的東夷,算華夏族)。

太昊(即伏羲氏)姓風,是原始華夏與東夷融合的人物。春秋時的任(濟寧市)、宿-須句(東平縣)、顓臾(平邑縣東,費縣西北)都是太昊後裔回到伏羲母係故裏後建立的方國。神農氏部落與太昊部落一樣,也分為淮陽和山東兩大係統,淮陽以華夏語言為主、山東以東夷語言為主,但神農氏各部落後來全部為東遷的炎帝部落(四嶽之一支)所並。四嶽之一支東遷到今魯西豫東接壤地區,以淮陽為都,完全取代了原神農氏的地盤,與太昊集團交錯分布;居住在山東的四嶽本為華夏,後來全部東夷化(語言上)。太昊集團有華夏族龍崇拜,但同時也和東夷一樣以鳥為圖騰崇拜。蚩尤和後羿都是太昊的子孫;少昊是華夏族派駐東夷的殖民代表,後來東夷化變成東夷的代表了。

嬴姓祖少昊,其後裔春秋時仍有徐、江、葛、黃、淮夷、費、郯、譚、鍾離等國。徐,今安徽泗縣和江蘇泗洪;江,今河南正陽縣西南;黃,今河南潢川縣西北;葛,今河南寧陵縣;費,今山東費縣;郯,今山東郯城縣;譚,今山東章丘縣境;鍾離,今安徽風陽縣。少昊嬴姓的一部分西遷在晉陝立國,成為秦國、趙國的祖先。偃姓祖皋陶,與少昊同姓,嬴、偃同字異寫,由於部落的分化所致。偃姓在西周春秋時尚有奄(曲阜縣),為少昊所都;英,今安徽金寨縣;六,今安徽六縣;舒鳩,今安徽舒城縣;東夷群舒,均為偃姓。莒國(今山東莒縣)先為嬴姓,後改己姓,是少昊集團加入黃帝集團的部落。

夏初,啟與伯益爭奪共主地位的鬥爭,中經後羿、寒浞代夏政,直到後杼滅有窮氏,前後經曆半個世紀的鬥爭,是少昊集團中那些與炎黃集團結成部落聯盟的各部落在部落聯盟向國家過渡過程中的鬥爭。這些部落已從東夷中分化出來,加入了華夏雛形形成的行列,成為華夏起源時期東係的重要來源。他們分布在古河濟之間,即今魯、豫、冀三省接壤的地區。在夏代,還有一支從東夷中分化出來加入了華夏雛形形成行列的,就是商族。他們從燕山地區南下,興起於河濟之間,終於造成了代夏而建立中國第二個王朝的基礎。在泰山與古濟水流域,形成了以奄(今曲阜)與薄姑(今山東博興縣)為中心的各方國。西周初奄與薄姑仍是東夷中的大國,他們是東夷中社會發展水平最接近夏、商的方國,而泰山以東至海,以南至淮的各部落與方國,即夏商時期的九夷或夷方。

西周初既滅奄及薄姑,封魯與齊於其故地。以齊魯為中心,今山東省境內到春秋的隻有萊夷沒有完全華夏化。淮水地區諸夷,為西周東方的勁敵,是西周中後葉東夷的主體。

齊與魯對周圍東夷部落的政策有明顯的區別:齊太公治齊“因其俗,簡其禮”,魯公伯禽治魯“變其俗,革其禮”。齊所采取的政策,促進了華夏文化與東夷文化的融合,不僅在春秋時首先稱霸,齊國的文化對整個華夏文化的影響也不可低估。齊國周圍的東夷部落較快地與之融為一體,前567年齊國滅萊,於是山東半島各東夷小國已被齊兼並。魯國伯禽強調變革當地土著居民的禮俗,雖然魯以推行周禮著稱,但當地土著東夷的習俗仍頑強地保留著。魯在東夷文化起源發展的中心地區,以華夏族之周文化為主導,發展出對後世有很大影響的孔孟儒家學說。孔夫子,其先為宋人,是商族苗裔。

今江蘇北部、安徽北部分布著少昊集團的後裔嬴姓與偃姓諸國,如徐、江、葛、黃、淮夷、鍾離、英、六、舒鳩等,他們是蚩尤戰敗後由山東遷移過來的東夷部落,但南遷後含有更多的百越血統。春秋時期他們與諸夏通婚,參與會盟,在戰國大兼並的曆史進程中,他們先後被楚、魯、吳-越所兼並,他們的文化對齊、魯、楚及吳越都有影響,在政治上逐步統一過程中,文化與民族得到交匯融合,夷夏間的差別逐漸消失,成為華夏族的一部分。

應該說一直到漢朝,東夷的華夏化才徹底完成,東夷在向華夏族完全貢獻了自己的科技智慧後,在血緣上、語言上被華夏族函化,最終成為漢族的一分子。所以目前山東、蘇北、皖北之漢族,血緣上都含有通古斯和百越血統,非純粹的華夏血統,但人種上與華夏無異,屬於北方遠東人種。

(5).巴蜀與吳越的半華夏化

巴與蜀都是從青藏東進的藏緬族群,屬於北方遠東人種。巫山人、元謀人等百萬年以上的人類化石至晚期智人資陽人,都發現於長江中上遊。黃帝之子昌意,昌意降處若水(今雅礱江),娶蜀山氏女(蜀族)生顓頊,封其支庶於蜀;禹生西川石紐(今北川縣),娶於塗山,在蜀導江治水;蠶叢氏、柏濩氏、魚鳧氏三代蜀王相繼王蜀,各數百歲。

蠶叢,屬氐人的一支,創造了三星堆文化。公元前21-前11世紀,魚鳧氏(受帝顓頊教化,與夏同源)建立古蜀王國,建都今廣漢三星堆,繁榮了三星堆文化。前1300年,廩君在今湖北省恩施縣建立巴國。

公元前11世紀巴、蜀從周武王伐紂。西周王朝封其宗姬於巴,為巴子國。 西周亦封蜀為諸侯國,杜宇(望帝)取代魚鳧氏,在蜀建立杜宇王朝,建都今郫縣。
公元前7世紀荊人(江北楚蠻)開明氏鱉靈入蜀為相,開鑿玉壘山,治水有功,逐走杜宇,立為蜀王(叢帝),建立開明王朝,建都今雙流縣境。公元前6世紀蜀王開明五世遷都成都,建立五丁製度。

前611年巴、秦、楚國聯合滅庸,楚占有庸國中心今竹山縣,秦得到安康,巴分得今巫山、奉節。前361年巴國入川,據有川東之地,形成了與蜀在四川地區東西相對峙的局麵。戰國時期,巴國在清江流域的故地被楚國吞食,在鄂西北及陝南的勢力也被楚、秦所逐。

前316年秦惠王遣大夫張儀、司馬錯、都尉墨等率師從石牛道伐蜀,蜀亡。同年,秦移師攻巴,巴亡。 前314年秦置巴郡,郡治江州(今重慶)。秦封蜀王子通為蜀侯。前285年秦昭王改蜀國為蜀郡。

前256-前251年秦昭王時,李冰為蜀守,主持修築都江堰,倡導鑿井吸鹵煮鹽。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全國。設巴、蜀二郡,郡下設縣。為開通西南夷,下令修築五尺道(由今宜賓通往雲南曲靖)。

巴蜀被秦國並吞後,秦國置官施政、遣兵駐防,並遷移關中華夏族百姓1萬戶充實四川。四川地區初步華夏化,所操藏緬語族語言逐漸雜有漢語族蜀語支的語言。

吳國王族是周太王的兒子太伯、仲雍,講漢語周族方言;國民吳則屬百越族群,操吳越語。

從吳太伯至壽夢19代,有5個多世紀。前584年壽夢使淮河中下遊的東夷各部落及越人各部落,從屬楚改而屬吳。壽夢死後,王位成為爭奪目標,前515年,公子光刺殺王僚自立為吳王闔閭。闔閭重用楚國的伍子胥和齊國的孫武,在前506年聯合蔡、唐與楚決戰,一度攻下楚國郢都,後退兵回吳。闔閭伐於越國受傷身亡,其子夫差立。夫差打敗於越,此後屢北上伐齊。於越王勾踐乘機襲吳,吳亡,疆域和民眾大部分為於越國所有。

於越王始祖無餘,是夏朝國王少康的後裔,而於越國民則屬百越族群。於越國即今浙江省。自無餘以後20餘世,至允常,於越興起,與吳王闔閭爭雄。允常去世,其子勾踐繼位。勾踐臥薪嚐膽,任用範蠡、文種,滅吳,與齊、晉會於徐州,致貢於周。勾踐既稱霸,於是遷都於琅琊(今山東省諸城縣),前379年都城又遷至蘇州。前334年楚威王興兵伐越,殺越王無疆,滅越國。

吳、於越,雖然在春秋晚葉爭霸於中原,但無論中原還是吳越都仍然認為吳越是蠻夷。吳越保持著與百越其它各支共同的文化特征,經濟生活屬水田農耕民族,目前所知最早的經過種植的水稻是在河姆渡文化中發現的,越所住幹欄式住房也已在河姆渡文化中出現。青銅文化發現與中原同步而發達晚於中原,可是到春秋時期,吳、越的鑄劍技術聞名天下,吳王夫差劍、越王勾踐劍、歐冶子鑄劍的技術舉世歎為觀止。吳越的斷發文身、拔牙鑿齒,也都具有百越文化的共同特征。

隨著與中原交往的頻繁,特別被楚國並吞後,吳越半華夏化程度越來越深,開始操漢語族楚語支與百越語族的混合語言,逐漸融合成漢語族吳語支。

(6).漢族的形成

漢語屬於漢藏語係漢語族漢語支,今天漢語族隻有一個語支----漢語支,漢語支隻有一個語言---漢語。為什麽別的語族會有上百種語言,而漢語族隻有漢語一種語言,這與操漢語族語言的諸多部落空前劇烈的統一戰爭和擴張戰爭有關。秦始皇統一所有漢語部落,並擴張到非漢語部落的嶺南和福建,為漢民族的正式形成奠定了基礎。
藏緬語族沒有過成功的內部統一戰爭。當年吐蕃並吞南詔、南下緬甸、北出中亞,甚至進攻長安,眼看要實現藏緬族的統一,卻被回鶻進攻和內訌給打斷了,自從信仰喇嘛教以來,徹底取消統一藏緬族的念頭。

苗瑤語族從來沒有進行統一戰爭,甚至連想過都沒有。

百越語族也進行過嚐試,可惜缺乏領袖,當年越南進攻兩廣、控製老撾,吞並柬埔寨,合圍泰國,這是“蚍蜉撼大樹”!

通古斯語族的滿族、朝鮮族、大和族之間的統一戰爭倏而即逝。日本侵朝失敗了,日本扶植滿洲國失敗了。滿洲成功了統一了東北的通古斯,卻在沒有統一朝鮮、日本等全部通古斯民族之前就貿然發動侵華戰爭,最後被漢化,家園也被漢族占據。

突厥語族曆史上曾經統一過,遺憾的是他們碰上了李世民,現在泛突厥主義興起,不知道能否成功?

相對而言,成吉思汗是成功者,他就是先統一了蒙古語族諸部落,形成蒙古民族後才發動侵略戰爭的。到現在,蒙古族雖然分裂過多次,但這個語支卻隻有一個,如果不是清朝和中國的分而治之政策,統一的大蒙古國還會繼續存在。

南亞民族自古就被其他民族分割成幾個孤島,自身難保,還談何統一。

南島民族被大海和太平洋分割成幾千塊,並且相距萬裏,不被淹死就萬幸了。

經過漢朝400年的統一相處,各個漢語民族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小,逐漸由多個民族融合為一個嶄新的民族----漢族。漢族有統一的政治中心關中,統一的文化中心和經濟中心中原,漢族有統一的書麵文字和統一的口語----雅言。

盡管漢族在華夏族的基礎之上同化吸收了部分羌族、楚蠻、東夷,但漢族仍然是完全意義上的北方遠東人種。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巴比倫、埃及、印度和中國,各自都有悠久的曆史和文化。但是,古埃及文化、巴比倫文化於兩千年前就趨於黯淡了;印度的哈拉巴文化被來自中亞的雅利安人掃滅;創建過太陽金字塔的瑪雅文化,也衰敗於中美洲叢林;光焰萬丈的古希臘文化,則被羅馬所取代;羅馬文化又因日耳曼蠻族的入侵,而毀滅殆盡。唯有崛起於東亞大陸黃河流域的華夏文化,在坎坷跌宕中延綿發展數千年,經曆改朝換代,分分合合,卻始終未曾中絕,成為世界史上“連續性文化”的典範,與那些時有中斷的“突破性文化”(如蘇美爾文化通過巴比倫、古希臘、羅馬跳躍式地演化為現代西方文化)迥然有別。華夏文化在幾千年滄海桑田的變化中,不斷發展、豐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獨特文化體係,被世人稱為“神秘的東方文化”。

從地理環境看,漢人處於半封閉的大陸性地域之中:一麵臨海,三麵是險阻叢生的陸路交通,由此造成了漢人與外部世界相對隔絕的狀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也是在這個條件下形成的。人們不求對外的開拓發展,而隻追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和諧生活方式,以及講究個人的自我完善的道德生活。從社會性質看,古代漢人社會是宗法製的農業社會,以家庭為單位,逐步向外輻射,形成家族、宗族為紐帶的社會網絡。這個網絡是以親情編織起來的,道德倫理就成為這個社會上每個人首先必須遵守的,也是自覺遵守的,高於一切的標準,從而形成漢人注重血緣關係的社會心理。正是由於這種半封閉的大陸性地域、農業經濟格局、宗法與專製的社會組織結構相互影響和製約,構成了漢族社會獨特的、穩定的生存係統,與此相適應,華夏文化的形成與發展顯示了鮮明的倫理型特色。華夏文化是一種具有強烈的重德求善的倫理價值取向的文化,是一種獨具特色的倫理型類型的文化。

七、隋唐漢族的形成過程

(7). 鮮卑族

鮮卑族屬於阿爾泰民族蒙古族群,東部鮮卑源於今科爾沁右翼中旗西哈勒古河附近的大罕山,時稱山戎、白夷(東夷北支);北部鮮卑源於今大興安嶺北段。前119年,烏桓南遷五郡塞外,東部鮮卑隨之遷至烏桓故地今西拉木倫河流域,北部鮮卑遷至呼倫貝爾草原。東漢初烏桓由五郡塞外南遷,鮮卑則南遷至五郡塞外。公元89—105年,北匈奴為漢朝擊敗,被迫西遷,於是鮮卑大規模成扇形南遷西徙,進至匈奴故地。

東部鮮卑在南遷西進的過程中,複與匈奴、丁零(敕勒)、烏桓融合而形成為許多新族別:東部鮮卑和匈奴餘種在草原地帶南部錯居雜處、相互婚媾,形成了胡父鮮卑母的鐵弗匈奴;東部鮮卑與敕勒在陰山以北融合為乞伏鮮卑;南匈奴之後宇文氏從陰山遷到西拉木倫河,統治了當地東部鮮卑,稱為宇文鮮卑;東部鮮卑慕容氏的一支吐穀渾西遷,與當地羌人等融合成為吐穀渾鮮卑。北部鮮卑進入匈奴故地後,與匈奴餘眾融合,成為鮮卑父匈奴母的拓跋氏;拓拔氏一部從漠北遷至河西,稱禿發氏。當拓跋鮮卑建立北魏統一中原後,便把鮮卑名稱據為己有,稱慕容氏段氏為東部、白部或徒河,稱宇文氏為匈奴。

東部鮮卑經過檀石槐、軻比能等部落聯盟時期,後來發展成為慕容氏、段氏、宇文氏;北部鮮卑主要是指拓跋氏;西部鮮卑由東部北部鮮卑演化而來,由河西禿發氏、隴右乞伏氏、青海甘肅吐穀渾組成。三部鮮卑,總人口數達二百數十萬人。

①160年,檀石槐建庭於高柳今內蒙古商都縣,西擊烏孫,北逐丁零,盡有匈奴故地,建立起一個強盛的鮮卑部落大聯盟。181年檀石槐死,漠南自雲中郡(今內蒙古托克托縣)以東,分裂為三個集團:一是檀石槐後裔步度根集團,擁眾數萬落,據有雲中、雁門;二是小種鮮卑軻比能集團,擁眾10餘萬騎,據有今山西省陽高縣以東的代郡、上穀邊塞內外各地;三是原屬於東部大人彌加、素利等所領的若幹小集團,分布在遼西、右北平、漁陽塞外。此外,在雲中郡西方和北方,還有鮮卑其它部分。軻比能集團漢化較深,逐漸兼並其它兩個集團。

軻比能死後,東部鮮卑宇文部、段部、慕容部先後興起,並乘機南遷,占有烏桓故地。241年,因部分東部鮮卑內附,曹魏置遼東屬國,立昌黎縣居之,並置東夷校尉管理之。拓跋部也逐漸遷居漠南,占有軻比能故地。

檀石槐時慕容部分布在西拉木倫河上遊。曹魏初年,慕容廆曾祖莫護跋向東南移動,到達沿海之濱的遼西郡。238年,從司馬懿討遼東公孫淵有功,始居於今遼寧省義縣。285年,慕容廆繼位,被晉朝封為鮮卑都督。慕容廆娶段部單於段階之女為妻,生皝、仁、昭。319年慕容部占有今錦州市、義縣、錦西縣、阜新市、朝陽市。慕容廆立僑郡縣安置漢人,山東、河北部分漢族世家率領宗族、鄉裏、部曲、佃客一起投奔慕容氏,有的率眾達數千家。遼東一帶原來地廣人稀,隻有一萬多戶,至公元4世紀初,人口增加10倍。慕容廆起用漢族士人,實行漢化,為其子孫進據中原打下了基礎。

  333年慕容皝稱燕王,遷都龍城(今朝陽市)。皝與石虎訂盟擊敗段部,燕軍東伐高句麗,大敗宇文部,成為東北強國。350年皩子儁攻陷後趙幽州,遷都於幽州。後擒冉閔,遷都鄴城,稱帝,與東晉脫離了名義上的臣屬關係。360年慕容暐繼位,慕容恪攝政,屢與東晉交戰。370年,前秦符堅滅燕,慕容暐以下所屬諸州郡及各族部首領皆降於秦,得郡157,戶246萬,口999萬。符堅遂徙慕容暐及其王公以下並鮮卑部民共4萬多戶於長安。後來有的遠徙河西走廊一帶。384年,暐乘弟泓及衝起兵之機,在城內密結鮮卑族黨,欲在符堅參加暐子婚禮時殺之。事泄,慕容暐父子宗族以及城內外的鮮卑人不分男女老幼皆被殺。  前秦滅亡後,原前燕舊境內,有鮮卑慕容氏先後建立的後燕、西燕、南燕。

  段就六眷(疾陸眷)的伯祖日陸眷被賣為漁陽烏桓大人家奴,後漁陽大饑,日陸眷率人至遼西逐食,招納亡叛在遼西各地的鮮卑人,形成為段氏鮮卑集團。日陸眷卒,弟乞珍立。乞珍卒,子務勿塵立。務勿塵以義縣、遷安縣為中心,統胡漢之眾3萬餘家,控弦可4-5萬騎。303年,幫助司馬越,隨王浚攻司馬穎。310年,進為大單於,子段匹碑為左賢王。次年務勿塵卒,子就六眷繼位。313年就六眷因拒王浚之召,遭浚攻襲,大敗浚所遣鮮卑拓跋猗盧軍。其時,匹碑領幽州刺史,與並州刺史劉琨共擊石勒。318年,就六眷卒,其叔涉複辰自立,不久被段末波所殺,擁從叔羽麟,而匹碑據幽州,分庭抗禮,段部分裂為二。匹碑廢羽鱗而自立為單於,卒後傳段牙、段遼,屢與宇文部、慕容部、後趙征戰。

  338年慕容皝與後趙石虎訂盟,東西夾攻段部,段遼被皝所殺,段氏鮮卑餘眾遂為燕所並。段遼弟段蘭投奔石虎,蘭卒,子龕繼領鮮卑餘眾。350年龕乘石氏內亂,率部落南徙,先至開封,後南遷廣固(今山東省益都縣),自稱齊王。次年,降東晉。356年慕容恪進圍廣固,龕出降,恪徙居其地的鮮卑、胡羯3000多戶於幽州。至此,段部作為古代民族、政治之實體不複存在。

 宇文氏始祖葛烏菟為匈奴苗裔,原居陰山。一世紀,匈奴或西遷,或南下,餘眾10多萬落歸附於遼東太守,散處於遼東、遼西塞外,與鮮卑部落雜居。徒居遼河東西以後,宇文氏始以匈奴酋長的身份統治鮮卑人,加入鮮卑部落聯盟,逐漸鮮卑化,遂稱鮮卑宇文氏。293年,宇文莫槐被部下所殺,弟普撥立。普撥死,子丘不勤立,娶拓跋綽之女為妻。丘不勤死,子莫珪立。莫珪占有今赤峰市、開魯縣、敖漢旗、喀喇沁旗、翁牛特旗、巴林左右旗。莫珪死,子遜昵延立,取拓跋祿官長女為妻。遜昵延死,字文乞得歸立。333年宇文逸豆歸殺乞得歸自立。344年燕滅逸豆歸。從此,宇文部眾大都歸慕容氏統轄,後屬北魏拓跋鮮卑,北魏末,宇文泰勢盛,專政西魏。

②鮮卑族拓跋氏源於大興安嶺北端,前100年,拓跋毛是首領。毛下傳五世而至拓跋推寅,正值東漢初年,北匈奴西遷,南匈奴保塞,拓跋鮮卑乘隙第一次南遷,至呼倫湖。推寅後又經六世,至拓跋鄰時,分為七個部落:紇骨氏、普氏、拔拔氏、達奚氏、伊婁氏、丘敦氏、俟亥氏,由七個兄弟分別統轄,七個部落連同拓跋氏形成“鮮卑八國”。後拓跋鄰又命叔父拓跋之胤為乙旃氏、拓跋疏屬為車焜氏,形成帝室十姓。同時拓跋鄰傳位於兒子拓跋詰汾,詰汾率眾繼續南遷,到達匈奴故地,今固陽陰山一帶。拓跋鮮卑進入匈奴故地後,與留居故地的匈奴融合。拓跋力微時,在75個異姓部落中,屬於匈奴的就有賀賴氏、須卜氏、丘林氏、破六韓氏、宿六斤氏等。匈奴部落加入拓跋鮮卑聯盟後,與之雜居共處,相互通婚,逐漸被鮮卑化。“拓跋”的含義,就是鮮卑父、匈奴母所生後代之意。  

220年,詰汾卒,次子拓跋力微因母為“匈奴天女”,故被立為首領。而禿發(“禿發”即“拓跋”之異譯)匹孤雖為長子不得繼位,於是率自己所屬部眾從塞北繼續遷居河西。248年,力微控弦之士達20餘萬。258年,力微定都於定襄郡之盛樂(和林格爾縣)。261年,力微還遣其子沙漠汗至魏都洛陽,接受漢人文化。從力微開始,蒙古草原各部落紛紛成為拓跋聯盟的新成員。當時除了帝室十姓外,其它異姓諸部加入拓跋聯盟的有75個。內入諸姓到北魏時,按照原來是否為部落大人和內入後的功績,分化出穆、陸、賀、劉、樓、於、嵇、尉八姓,稱為“勳臣八姓”。除本部外,四方諸部還有35姓與拓跋部落經常發生朝貢關係。

295年,力微少子祿官統部時,仿匈奴舊製,分國人為中、東、西三部。祿官自為大酋,居上穀之北,東接宇文部,為東部;以力微長子沙漠汗之子猗統領一部,居代郡參合陂(今內蒙古涼縣)北,為中部;以猗弟猗盧統一部,居定襄之盛樂故城,為西部。298年乘宇文莫廆子遜昵延朝貢之機,將長女嫁之。304年應晉州刺史司馬騰之請,與猗率部破匈奴漢王劉淵於山西省離石縣、山西省黎城縣。307年病卒,侄猗盧繼位。310年,猗盧遣侄鬱律助劉琨大敗白部鮮卑及鐵弗匈奴。猗盧因功受封為代公,並求晉割讓山西省代縣以北五縣,乃徒10萬戶以充其地。312年,遣長子六修等為前鋒,親統20萬眾作為後繼,擊敗劉聰子粲於晉陽。313年,以平城為南都,統領以晉人為多的南部。

316年,猗盧以少子延明為嗣,因與六修有隙,猗盧為六修所弑。拓跋鬱律時(317—321年),擊敗入侵之鐵弗匈奴劉虎,以女嫁來附之虎從弟路孤。進而向北部草原發展,西兼烏孫故地,東吞勿吉以西,控弦上馬將有百萬。又數傳至拓跋什翼犍。什翼犍曾為質子在後趙曆10年之久,漢化較深,學會了不少中原的典章製度。338年,什翼犍在今山西省渾源縣建立代國,分國之半與弟孤。次年,用代郡漢人燕鳳為長史,許謙為郎中令,其餘官職及名號,多仿晉製。376年前秦苻堅應劉衛辰之請,發幽、冀、並三州兵30萬,分數路會攻什翼犍,代國滅。

383年前秦政權傾覆,慕容垂複燕國。386年什翼犍嫡孫、慕容垂外甥拓跋珪乘機複代國,398年定國號為魏,遷都平城。395年,拓跋珪與慕容寶會戰於參合陂,大破後燕軍,俘獲士卒4--5萬,皆坑殺之。397年,乘慕容垂新死,親勒六軍40餘萬,攻取晉陽、中山、鄴等名城重鎮,擁有黃河以北之地,隔河與東晉相峙。

至423年,拓跋珪孫、拓跋嗣子拓跋燾繼位。俘夏主赫連氏,殺之,夏國滅; 攻占龍城,北燕馮氏滅;取涼州,俘北涼沮渠牧犍,收姑臧(武威市)城內戶口20餘萬;收服西涼李嵩之孫李寶。屢次出兵擊敗柔然、高車,獲部眾數10萬落;又遣將襲吐穀渾,使慕利延敗走;采取鎮撫兼施的策略,使西域諸族及東北契丹等族遣使朝貢。遂完成統一北方大業,結束了十六國割據局麵。繼而450年率軍10萬南下進攻劉宋,經略江淮,圍汝南縣,直抵今江蘇省六合縣。後遭宋軍頑強抵抗,掠淮南5萬餘戶而返。
漢族政權北燕國王馮跋死後,弟馮弘繼位,在北魏的進攻之下,馮弘逃到高麗被殺,馮弘的一子一女被北魏俘虜。子馮朗在北魏官至刺史,女入宮成為北魏太武帝的貴妃。馮朗因事被殺,其女兒入宮受姑母的撫養,成為北魏文成帝的皇後。465年,文成帝死,12歲的獻文帝即位,馮太後殺丞相乙渾,掌實權。孝文帝4歲即位,馮太後繼續臨朝稱製。馮太後吸收漢族製度:建立“班祿”製度給官員俸祿,實施均田製,建立戶籍製度。490年馮太後去世,孝文帝獨攬朝政。孝文帝自幼在馮太後教養下,深受漢文化的影響。495年孝文帝死,之後三十幾年,魏宣武帝、孝明帝、孝莊帝先後執政,他們逐漸廢棄了以前的民族和解政策,又恢複了鮮卑族的特權。

③禿發匹孤於219—256年間,由塞北陰山,沿黃河兩岸,順賀蘭山脈東麓南下,至今內蒙古額濟納旗至寧夏北部遊牧。256—263年間,曹魏鎮西將軍鄧艾又遷禿發鮮卑數萬人至河西隴右雍州(今陝西省中部)、涼州之間,最後禿發鮮卑聚居於河西走廊東部及青海湖以東,與漢、羌等族雜居共處。但鮮卑等往往被西晉征發為兵,或被掠淪為奴婢或佃客,同時還要繳納賦稅。

禿發匹孤數傳至壽闐。壽闐卒後,孫子禿發樹機能統其部眾,279年攻破涼州(武威),阻斷西晉與河西之交通。西晉遣馬隆攻之,殺樹機能,禿發部複降於西晉。但禿發鮮卑部落並沒有因此而潰散,數傳至禿發烏孤,勢力漸盛。

396年,呂光在涼州建後涼國。烏孤決意擺脫呂光控製,建立南涼國,定都樂都,經營河湟地區,族人分鎮各地,又用漢、夷各族賢士。399年,烏孤弟利鹿孤即位。402年,利鹿孤弟傉檀即位,稱臣於後秦。414年西秦滅南涼。

南涼亡後,禿發鮮卑部落為西秦統治,西秦為夏所滅,夏又亡於吐穀渾,隴西、河湟後又為北魏所占有。禿發鮮卑最終與北魏拓跋鮮卑同被漢化,至今在西寧市還留存著禿發氏的後代。禿發鮮卑的另一部分貴族和部民則投歸了河西的北涼,傉檀子保周、破羌(源賀)等都投奔北涼。後北涼亡於北魏,河西禿發氏皆歸北魏統治,北魏封保周為張掖王,破羌為西平公等。源氏一族在北魏地位顯赫,後裔賀乾曜曾相唐玄宗。

乞伏部原為鮮卑人,乞伏鮮卑是原居於貝加爾湖一帶的丁零(高車)南下與鮮卑融合而成。265年,乞伏國仁五世祖祐鄰率5000戶,由陰山遷至寧夏清水河流域,勢力漸盛。祐鄰曾孫述延在位時,前趙雄據中原、張軌初有河西,述延又遷至甘肅省蘭州市東榆中縣,乞伏聯盟增至10萬餘落、50餘萬人。330年述延死,傉大寒立。傉大寒卒,子司繁立。司繁歸降於前秦苻堅,司繁卒,子國仁立。

383年苻堅遣呂光征西域。385年乞伏國仁脫離前秦統治,388年,國仁卒,國仁弟乾歸繼位,定都蘭州市西北,建立西秦國。400年後秦姚興與姚碩德滅西秦。409年乾歸自收眾3萬遷往甘肅靖遠縣,旋乘後秦衰弱之機,複國。412年乾歸及其子為國仁子乞伏公府所殺。熾磐擊敗公府,奪位,承父遺策,籠絡隴右漢、羌等,重用漢族人士。414年熾磐出兵滅南涼,又逐北涼沮渠氏勢力出湟水流域,勢力伸入今四川省西部羌族之地。428年熾磐卒,太子慕末即位。431年夏主赫連定殺乞伏慕末及其宗族500人,西秦亡。乞伏軻彈、乞伏千年投歸北涼,跋跋、延祚投歸夏國,而曇達為羌人執送於夏。赫連定在渡黃河奪北涼河西之地時,為吐穀渾慕璝所滅,所率乞伏鮮卑等西秦降戶及赫連部人皆為吐穀渾虜去。因而,乞伏鮮卑有一部分與吐穀渾融合。後北魏滅北涼,並逐吐穀渾出隴右,散處於河隴地區的乞伏鮮卑為北魏所統治。乞伏氏及出連氏、叱盧氏等,均成為北魏的“內入諸姓”和“四方諸姓”。不論是在北朝作官為吏的上層,還是一般乞伏鮮卑人,後來大多被同化於漢族。

吐穀渾原為鮮卑慕容部的一支,先祖遊牧於今遼寧省義縣東北。285年,鮮卑單於涉歸庶長子吐穀渾,因與以母貴繼單於位的嫡弟慕容廆不和,率所部1700戶從遼東慕容鮮卑中分離出來,西遷到陰山。313年又從陰山南下,至枹罕(今甘肅省臨夏市)。317年吐穀渾卒,長子吐延嗣位。329年,吐延為四川省阿壩境的羌酋薑聰所刺,長子葉延建吐穀渾汗國。政治中心在今青海湖西15裏共和縣。

吐穀渾碎奚臣服於苻堅,碎奚子視連在位時稱臣於西秦。視連子視署、視署弟烏紇提先後繼位,405年視署子樹洛幹繼位,被乞伏熾磐打敗。樹洛幹弟阿豺繼位,於421年降於西秦。426年阿豺弟慕璝立,與北涼盧水胡沮渠蒙遜、夏國鐵弗匈奴赫連定及劉宋聯合,共同以抗西秦。吐穀渾統治的地區,氏、羌為主要部眾,吐穀渾統治者聯合羌族上層穩定境內統治。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吐穀渾逐漸與羌、氏、漢等民族融合成為新的民族共同體。

431年,赫連定滅西秦,旋為慕璝擊潰被擒。乞伏氏、赫連氏後成為吐穀渾統治集團的組成部分。中經慕利延、拾寅、度易侯,至伏連籌時(490—529年),成為吐穀渾鼎盛時期。吐穀渾自伏連籌卒後,汗位更迭頻繁。591年,誇呂死,子世伏立。596年,娶隋宗室女光化公主。次年,吐穀渾國內大亂,國人殺世伏,立其弟伏允為可汗,仍尚光化公主。隋煬帝繼位後,曾兩次征討吐穀渾,伏允逃往黨項,吐穀渾政權暫亡。後伏允乘隋內亂盡複故土,並對突厥表示名義上的臣屬關係。635年伏允被唐將李靖擊敗,西奔至且末縣,為左右所殺。從此,吐穀渾分成東西兩部:西部以鄯善為中心,由伏允次子達延芒波結率領,後降附吐蕃;東部由伏允長子慕容順繼位,旋為部下所殺,子諾曷缽繼位,成為唐屬國,640年唐大宗以宗室女弘化公主妻諾曷缽。 633年,吐蕃舉兵滅吐穀渾,諾曷缽率領殘部投唐涼州。但仍有一部分吐穀渾人留居故地,為吐蕃所滅,成為吐蕃屬國。666年,唐徙其眾於靈州,置安樂州,以諾曷缽為刺史。唐肅宗(756—762年)時,吐蕃占據安樂等州,吐穀渾再遷往朔方(內蒙古烏審旗南白城子)和河東(山西省蒲縣),部眾分散,被稱作吐渾、退渾。9世紀中葉,吐蕃崩潰後,吐穀渾人居住在湟水和大通河流域,依險屯聚自保。五代時,吐穀渾族主要集中在青海、甘肅河西、黃河河套南北、山西等地。契丹得燕雲十六州後,吐穀渾人附屬於契丹。12世紀後,部分河東吐穀渾人返回甘、青故地,與湟水流域之吐穀渾人會聚。後多融合於漢族或土族之中。土語屬阿爾泰語係蒙古語族。

(8).匈奴的漢化

北匈奴亡,地為鮮卑所據,餘眾10餘萬落皆自號為鮮卑。南匈奴由於接納了北匈奴部分降眾。 93年,南匈奴單於屯屠何死,安國立。安國被殺,師子立。北匈奴降眾15部20餘萬人謀渡漠北,為漢朝擊敗,部眾分解為左、右兩部。左部降漢;右部饑餓困迫,多為鮮卑所並,隻有少部分歸附於東漢。

98年,師子死後,檀、拔、休利先後嗣位。因東漢政局動蕩,140年南匈奴左部句龍王吾斯、車紐攻漢,被馬續打敗。因休利不能製部眾,被漢朝促令自殺。吾斯立車紐為單於,引烏桓、羌胡等數萬侵掠並、涼、幽、冀四州。張耽將兵敗之,車紐降,吾斯繼續鬥爭。東漢慮戰火日熾,扶立久居於洛陽的南匈奴貴族兜樓儲為單於,將其護送南單於庭,又令馬寔繼續圍攻吾斯,殺之,烏桓70餘萬人相繼降。147年,兜樓儲死,居車兒繼位。居車兒死後,其子孫屠特若屍逐就單於、呼徵單於、羌渠單於相繼立。187年,羌渠被部眾所殺,子於扶羅、呼廚泉相繼即位。於扶羅子劉豹被封為左賢王,劉豹即劉淵之父。

呼廚泉多次受到鮮卑的襲擊,216年投靠曹操。曹操為了削弱勢力,分其眾為五部,每部選尊貴者為帥,別令漢人為司馬,以監督之。令左部居今汾陽、右部居祁縣、南部居隰縣、北部居忻縣、中部居文水縣。南匈奴國家政權亡。

遷居塞內的匈奴人發生很大變化。除南匈奴外,又先後分解出屠各胡、臨鬆盧水胡、鐵弗匈奴三個重要分支集團。屠各胡與南匈奴散居於今甘肅、陝西、山西三省和內蒙古一帶,其中以居住於山西省的部分為最多、最強;“臨鬆盧水胡”居於今甘肅省河西走廊與青海省之間;“鐵弗匈奴”是鮮卑人與匈奴人融合後產生的一個分支群體,原居於今內蒙古河套一帶。

304年司馬穎遣匈奴貴族劉淵回並州去召集匈奴五部騎兵入援。但劉淵回並州後,未出兵赴援,而是建立匈奴“漢國”。308年,劉淵遷都平陽(今臨汾),稱帝。310年劉淵病死,子劉和繼位。劉聰殺劉和自立為帝,命呼延宴進攻洛陽,俘晉懷帝司馬熾;令劉曜圍攻長安,司馬鄴出降,西晉亡。 劉聰死,子劉粲繼位,靳準殺害劉粲,稱藩於東晉。

劉曜即帝位,以石勒為司馬、進爵趙公。石勒圍靳準於平陽,收降巴氏、羌、羯10餘萬落。準欲謀降,為弟弟靳康所殺,靳明繼位,奉傳國璽降劉曜。曜以靳準滅劉氏宗族,將靳氏男女老少盡行處死。319年劉曜返長安,立羊氏為皇後,改國號為“趙”,史稱“前趙”。不久,石勒建立“趙國”,史稱“後趙”。328年劉曜在洛陽兵敗被殺,子劉熙棄長安奔天水,為劉虎所殺,前趙亡。部眾或死或徙,留居並州及秦、雍一帶的,大都散居於北魏時興起的稽胡中。

在前趙滅亡半個世紀以後,臨鬆盧水胡又崛起於張掖一帶。“北涼”的創建者沮渠蒙遜的先世為匈奴左沮渠。祖父祁複延曾為“伏地王”,父法弘為前秦中田護軍。父死,沮渠蒙遜代領部曲。呂光建立後涼時,蒙遜伯父羅仇、麹粥分別為尚書和三河太守;從兄男成為將軍。397年,呂光殺羅仇及麹粥,蒙遜聚眾起兵,進屯甘肅省山丹縣。男成聞訊,也聚屯於甘肅省高台縣,說服太守段業背呂光。399年,段業建立北涼國,授蒙遜為尚書左丞。401年,蒙遜殺段業,奪取北涼政權。410年,南涼王禿發候檀出兵攻蒙遜,蒙遜敗其眾,乘勝克武威。412年,蒙遜自張掖遷都武威。414年,西秦河南王乞伏熾磐滅南涼。421年,蒙遜滅西涼。由於與西域諸國交通,在境內大興佛教。433年蒙遜子沮渠牧健繼位。439年,拓跋燾攻破武威,牧健出降,牧健弟沮渠無諱、沮渠宜得奔敦煌。422年無諱以乏食率眾萬餘戶西走,命弟沮渠安周擊鄯善,又出兵奪高昌,並遣使向南朝宋獻方物。444年,無諱卒,弟安周立。460年,高昌為柔然所破,安周被殺,北涼亡。

“鐵弗”,意為匈奴父、鮮卑母之裔。赫連勃勃先世,與劉淵為近支。漢主劉聰在位時,赫連勃勃曾祖鐵弗劉虎曾受冊封為樓煩公。後劉虎死,祖務桓繼立,務桓相繼依附於代王什翼健、後趙石虎。356年務桓死,叔祖閼陋頭代立,部落多叛歸悉勿祁。359年,悉勿祁死,父衛辰嗣立。365年衛辰聯合陝西省黃陵縣匈奴右賢王曹毅,進攻符堅,失敗,曹毅降,衛辰被擒。什翼犍不滿衛辰投奔苻堅,集兵往擊。衛辰請援於苻堅,堅發幽、冀、並三州分道擊代。什翼鍵令匈奴部帥劉庫仁領兵迎戰。庫仁敗,翼犍率眾逃奔陰山以北。苻堅以其地分為東、西二部分,黃河以東一帶歸隸劉庫仁,黃河以西一帶歸隸衛辰。衛辰因列於庫仁下,不久便殺秦五原太守叛,被庫仁擊敗。383年,苻堅政權分裂,西燕慕容永遂拜衛辰為大將軍,後秦姚萇也拜之為大將軍。391年,衛辰因在與北魏戰鬥中失敗為部下所殺,子勃勃奔後秦姚興,統轄榆林縣五部鮮卑等部眾。406年勃勃自視匈奴為夏後氏苗裔,建立大夏國。413年,勃勃發嶺北夷夏10萬人建統萬城(榆林縣西南白城子),因恥祖先從母氏姓劉,乃改劉為“赫連氏”,以妻梁氏為王後。417年東晉劉裕滅後秦後,急返健康謀篡晉。勃勃乘虛破長安,積人頭以為京觀,號稱“髑髏台”。

425年次子赫連昌繼立。427年,拓跋燾進攻統萬,赫連昌逃往天水,被擊殺。赫連昌弟赫連定收其餘眾逃往天水,後聞西秦困頓難以自存,遂於431年殺西秦王乞伏暮末。赫連定複欲擊北涼沮渠蒙遜,不意中道為吐穀渾王慕容璝所截擊,夏亡。

“匈奴”這一民族共同體從此便從政治舞台上消失(北周宇文氏、北魏獨孤氏因鮮卑化過深不再被視為匈奴人),餘眾有的繼續淪為漢族官僚地主的田客,有的依附於各地的割據政權,有的則流徙於邊國與漢、鮮卑、氏、羌、高車等各族共同生活、並逐步融合成為其中的一部分,個別上層人物則直至隋唐時期仍活躍於政治舞台上。

全文共35764字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