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遊 喜相逢

文學,小說,影評,遊記,散文,
時評,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短評《入殮師的樂章》(2009年)

(2013-04-11 12:04:22) 下一個

《入殮師的樂章》,這個名字好點,緩和了一下恐怖的氣氛。開頭第一句話就很有感覺:小時候的冬天感覺不是這麽冷的。確實啊,因為當一個人很開心的時候,他就注意不到那麽冷了,所謂心靜自然涼,首先是因為寂寞吧。日本的藝術,大多悲涼,絕望和死亡是永恒的基調,以至於沉迷其中,從塵埃裏再開出花來。對死之靜美,才能達到那樣理解和崇尚的高度。

 

大概因為有近似的文化,看名字已經猜到會是怎樣的拍法。但有幾處還是很不錯的。廣末涼子打算做晚餐的章魚,發現還是活的,問老公怎麽辦。鏡頭一轉,已經是在河邊放生了,說完不要再給人捉到了,發現章魚還是死了。。。對死亡的無奈和生命的尊重卻自然流露出來。禮儀師那一套藝術化的入殮程序拍得很好,雖然重複了很多次,但每一次卻剛好留出了給人思索的空檔,反正我是每一次都55555了,大概就是這種東方人純精神的神秘而精致的東西,讓奧斯卡的評委們失去了招架。最後大悟在整理三十年不見的父親的遺容時,因為血緣的催喚,終於想起了童年眼中爸爸的樣子,雖然已經天人相隔,卻因為人性的理解和寬恕,重新獲得了父愛。。。這一段描畫非常細膩,如果沒有廣末涼子在身邊過於排球女將化的鼓勵表情,效果會更美一些。電影的溫暖要象春風徐來,一點也容不得煽風加柴的。

 

廣末涼子長得比演得更貼切。她的臉就象箱根鄉下,路旁的一樹淡櫻花,柴門臨水稻花香,原鄉原味,是月下荷鋤的歸人渴望見到的樣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