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tiger00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自製豆漿豆花

(2025-11-02 09:19:35) 下一個

我會做豆漿豆腐花和納豆,想吃自己做,尤其是納豆,每天吃,快吃完了就再做十來瓶,滿滿的K2,好像還有小小的抗血凝作用。

但做菜沒菜譜的我,雖然做了很多年豆花,跟迷路一樣,出錯很常見。

前幾天又程序出錯,先煮黃豆再做豆花,浪費了豆漿,這是第幾次出錯了?

是的,想吃豆花,必須先打泡好的黃豆,然後過濾煮熟,再做豆花。

昨晚泡了韓國店買的有機黑豆黃豆,今天早上打好過濾,然後煮熟,大火5分鍾,我煮了8分鍾,水放少了,豆漿太濃。

也許黑豆的關係?出了很多豆皮,晚上有腐竹吃了:)

豆腐皮出了好幾次,滿滿的脂肪:

放水的比例少了,豆腐花不太軟,放點有機梨醬,好吃:

剩下的豆渣也不浪費,蒸20分鍾,晚飯拿來做點啥,高蛋白高纖維。

上次泡的黃豆留了1/3想發芽,每天換水卻隻出些芽尖尖,記得我蠻會發綠豆芽的,怎麽就不能發黃豆芽呢,今晚用來炒豆豉辣椒算了,小時候的記憶。

去韓國店買些做泡菜的材料,天氣冷了,可把發酵的泡菜放外麵,放室內味道挺大的,最好的益生菌,可惜沒有國內那樣的隔水壇子,泡菜從小吃到離開家,那個年代知道啥益生菌啊,就是下飯菜,好吃。

韓國店的蘿卜沒有中國店各種蘿卜(包括心裏美)的辣味,燉湯做糕點做涼拌都會好吃。

韓國店裏好多中國產的商品,幾乎所有的商品對等韓國產的就有中國產的,但韓國產的價格貴好多,比如辣椒粉,中國產的幾個品牌同樣的重量不到10塊,而韓國產的卻是30-40塊;味噌也一樣,日本產的貴很多;我過去會買國產的東西(平均1次/月,我家在 Metro 和 farmboy 買菜),韓國產的貴,但這2年開始我買韓國日本產的,很少吃國產的東西了,不是不相信國產有質量正宗的食品,主要是不相信商家會不會為了利潤進口質量差的(畢竟進口食品不是件件查,隻是偶爾抽查,而所謂外資的食品也隻是在外國專家去查的時候才做樣子,看一些視頻說某些工廠隻有1-2台機器做正宗的,其他的都是不合格或給外麵的小廠做,在卷的年代,商家為了生存和利潤不得不昧心,但出口的商品還昧良心進口就不地道,價格翻了多少倍?),反正商家也不差我一個,大把人去買便宜的東西;2周前去中國店買了一包新鮮的上海粗麵,過期是11月中,打開麵條硬邦邦的,煮了15分鍾中間也熟不了,最後全扔了,明顯就是改了過期日期的,不地道。

今天天氣很好很暖和,俺坐外麵曬太陽,老家人冬天喜歡坐外麵打麻將,暖乎乎的。

法語聽聽鬼節的來源:

[ 打印 ]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