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時空

學習曆史,學習哲學,學習宗教,認清時事,感悟真理,與時俱進,定位人生,追求健康,淨化心靈,高尚道德,養生長壽
個人資料
正文

不為人知的醫院潛規則養著一個龐大神秘的職業

(2014-06-06 07:57:30) 下一個
不為人知的醫院潛規則養著一個龐大神秘的職業
文章來源: 中華網社區 2013-02-01 11:28:44 -
我們醫院是三甲醫院,普通百姓在三甲麵前就像是砧板上的肉,我們說什麽就是什麽,藥往貴了開,不用手術的我也可以給你開一刀……太多太多了,有的時候,患者心裏也清楚。四年來,我逐漸淡忘了希波克拉底的誓言,成了一名醫商,自覺罪痕累累,內心掙紮。關係混亂。這裏指的是醫藥代表和醫生、醫生和護士。各種各樣的關係,亂七八糟,我一個同事,曾經與三個護士同時保持著那種關係。在這裏,你可以看見生老病死,可以看見欲望、利益……等等,似乎讓我體驗到了人生的所有內容。
畢業八年,逐漸由一名憤青,變成憤中。開個處男貼,深扒醫院各種黑幕、潛規則。本人平時隻寫病例、不寫文章,所以沒有文采,大家輕拍,隻是想把這些事情寫明白,讓各位看客看明白。開貼的目的不明確,要是實在讓我說出一個理由,就是我還有點良心、痛恨這體製吧算一個吧。
這是一個缺少監管、各種不透明、不公開的社會,醫院隻是這個社會這顆大樹中的一部分,樹根都快爛了,這個大樹的枝葉不會好到哪裏去的。我們都是體製的玩偶,體製不改革,自己監管自己,這個社會就沒有希望。好了,不廢話,也不知前麵說了些什麽,直接開扒。
一、藥品回扣
藥品回扣是中國特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的一部分。各種奇葩的事情,在國外是不能理解的,在中國都是特色。中國人是聰明的,隻是聰明用在鑽社會主義牆角、鑽製度的漏洞上。
我敢說幾乎每個醫生都收過回扣,或多或少而已,收的多的能嚇死人,當然收的少的也餓不死人,因為醫生還有工資獎金,維持生計足矣。為什麽我說藥品回扣是中國特色呢,因為隻有國產的藥品有回扣,進口藥是沒有回扣的,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說進口藥就是幹淨的,後麵會說
藥品的回扣是廠家根據藥物的價格、用量定的,比例在15~30%之間,抗生素、腫瘤藥的回扣比例高一點。也就是說你花100元買的藥,其中有20元左右進了醫生的腰包。如果這個藥的回扣比例小於10%,這個藥必死無疑,因為沒有醫生會用的,除非這個藥好用,而且沒有替代品,比如說新癀片、雲南白藥(不是廣告,這些藥確實好用)
藥品回扣隻是回扣中的一小部分,還有各種手術器械,手術耗材比如心髒支架、人工瓣膜、人工關節等等吧,不一一列舉了,總之患者躺在手術抬上用的各種與手術相關的一次性耗材,幾乎都有回扣,而且這些回扣比例更高,約在25~50%之間。
這些回扣都是以現金的方式進入了醫生的口袋,當然絕大部分是進入了主任的囊中所以,幾乎所有的藥廠都有兩本賬,一本是給稅務局看的,剩下的那本才是真實的賬本。因為回扣這部分錢是肯定不能進入藥廠的支出的。所以每個藥廠的帳是經不起查的。
進口的藥物就很拽,也奇貴,但就是沒有所謂的回扣,為什麽呢?因為人家的效果好,中國目前用個國產西藥幾乎都是仿製進口藥物的,但是療效、工藝差的是幾光年的檔次。比如說,同樣是都是叫頭孢呱酮舒巴坦鈉,進口的叫舒普深,比國產的同名、同計量的藥效差了很很很多(不是廣告,舉例說明而已),天涯潛水的醫生們肯定是深有體會吧。所以很多進口藥不屑於與國產藥物競爭競爭(不是絕對的哦)但是進口藥會給醫生所謂的讚助,比如說請醫生去開會(其實就是旅遊),吃飯報銷啊等等吧,以各種理由、不直接通過現金的方式感謝醫生。
二、藥物代表
這是一個很中國特色很龐大很尷尬的很神秘職業。因為平時藥代隻和醫生接觸,不和患者打交道。其實藥代很好辨認,隻要看見那些整天不看病還整天在醫院轉悠、坐在醫生旁邊陪醫生聊天的幾乎都是藥代
好吧,個人分析這三類公司的醫藥代表。外資企業:公司在***有超國民待遇,智商正常都懂得必須在這裏賺取超額利潤,各個外資,每年增長任務最高的國家就是***。這代表著本人上兩段回複形成的原因。國企:比較穩定的人員流動,他們根本沒有外資企業這樣投資龐大的資金到產品研發身上,所以在市場上會見到,國產藥很多都是模仿外國藥廠。這樣,產品性能沒有優勢,但是要賺錢,那該怎麽做呢?大家懂得。最後,私企和個體戶:更加沒學術,更加多的回扣。通過關係發展的銷售,對於他們的評論我就不多說。大家可以自己思考。最後,我說一下我作為醫藥人,對這三類公司的看法。外資:得天獨厚的環境,成就野心勃勃的外國人。國企:兩個字,可憐。沒資金研發,ZF不支持,導致仿製外資產品。部分優質國企居然同意被外資收購。這說明***未來醫藥行業將會是外資企業寡頭壟斷,影響我們的就是定價權將會在鬼佬手上,下場是怎麽樣不說了。私企和個體戶:一幫無奈的醫藥創業人。沒辦法,想擁有自己的企業,他們隻有這樣做,代理品種,靠關係,回扣銷售。總結***醫藥行業,唉,就一個字。
三、繼續說藥代這個神奇的職業
平時醫生接觸的藥代大部分是底級的,藥代是分等級的,一個藥品出廠,要經過大區代理、地區代理,醫院代理等等,層層扒皮,最後這個藥在醫院的推廣是這些最底層的藥代。藥代的工作主要是討好醫生,每個月統計醫生的藥品用量,給醫生回扣。討好醫生的方法很多,都是些小恩小惠的東西,至於色情聯係,這個真的有,但沒有誘惑樓主的,因為藥代也知道,誘惑我沒用啊,樓主和這些藥代是一樣的,最底層的。
藥代是個龐大的群體,每一個藥物都有藥代,用量高的藥物每個科室的藥代也不一樣。所以將來真的醫療改革,藥代這個職業消失的時候,會有幾百萬人失業的。
四、藥品采購
藥品采購科是醫院最肥的科。負責采購的領導絕對是富豪級別的。是個房叔表叔一個級別的。
一個藥品要進醫院,需要說服分管院長、采購科主任、藥事委員會等等,當然都是用錢說服的。一個抗生素進醫院沒有十萬八萬根本不可能(樓主說的是三甲醫院)。當然這個要進了醫院不是萬事大吉了,你還要給醫生推廣,更關鍵的是,每個月都要去采購科進貢,因為得罪了他們,就不進貨了,缺貨對這個藥品的使用是致命打擊。
五、器械采購
這個不說了,沒什麽可說的,每個體製內的單位都是一樣的,有交易,有需求,就有暗箱操作,也就有回扣。
六、把回扣說完吧
患者和醫院變成了買賣關係,患者是消費者,消費者是上帝,而上帝花了很多不明不白的錢。
有回扣的不隻是藥品,大到瓣膜支架,小到傷口敷料,甚至輸液器、留置針都有。
這個奇葩的社會,有這麽奇葩的事情,也就不奇葩了。
七、晉升職稱
醫生需要五年的時間才有資格晉升更高一級的職稱。需要晉升的醫生根據量化分排名,也就是說根據你寫的論文課題獲獎情況,寫的著作,專利,等等吧。
本人所在單位,每年每到晉升的時候會發現很多奇葩的事情。
比如說某某人寫了nSCI,n篇著作,獲得好多專利。其實都是假的。隻是沒人查而已,英語沒過六級,寫什麽SCI啊。這些東西已經有了完整的產業鏈。
好多醫生肯定會接到這樣的電話,比如說我是某出版社,要出版一本書,讓你掛一個主編或者副主編的名,你隻需要交錢就行,書由出版社來負責抄寫。這些出版社都是正規出版社,他們可以輕鬆申請到出書的出版編號。
通常一個主編名額需要一萬到兩萬快錢,副主編八千到一萬左右。樓主碰到一個奇葩的主編,他是某傳染病醫院的,竟然寫了一本腫瘤的書。
SCI通常是按分數計費的,一分可能要一萬到兩萬塊左右。
樓主所在醫院的院長,n多頭銜,搞笑的是他是博士導師,寫了好多著作,課題無數,他可是一天大夫都沒幹過啊,你說這個博導奇葩吧。這都是被他的團隊包裝的。
其實每個單位都一樣,你看看現在這些當官的,哪個沒有研究生文憑,不都是買的嗎。
所以,寫文章好的沒有好醫生,好醫生沒有這個時間整天拿著小白鼠做實驗,醫生是給患者治病的,不是小白鼠。
在這畸形的製度下,各種假都成真的了。
八、倒賣病人。
樓主所在的醫院,不缺病人,缺的是床位。所以倒賣病人在我們醫院很少,不是沒有。
所謂倒賣病人,就是這個病人不是我們科的病,把他介紹到指定科室的某個指定醫生那裏繼續治療,那麽這個醫生給我一些所謂的感謝費。
樓主所在地區有一個部隊醫院(地方政府是管不著的)。倒賣病人是明碼標價的,通常一個病人五百塊。每次看到有些病人在那裏白花錢病卻越治越差,真的很痛心,也很無奈。部隊醫院後台硬,沒人敢管啊。
從醫者也爆醫院內幕
醫院,一個見證生死、人性的場所,有人因病垂死掙紮,也有人因利不擇手段。從業四年,我遇見了形形色色的人,千奇百怪的事。直到1015日,一位病人死去,我決定寫下這篇反省日記。
罪之一——開單提成
開單提成,這是我入行時,帶我的師兄教我的第一課。醫生開處方與醫院收入、醫生個人績效都直接相關,處方開的越大,收益愈多。有的科室,一個月開出個十幾萬的提成是經常的事,而這背後,是醫院、醫藥代表和醫生三者的利益。
罪之二——看人開藥
就像看人上菜一樣,醫生最勢利。有醫保的、公費醫療的盡量開貴的,或者看著你像有錢人的樣子,那就往貴裏開,多開一些輔助的營養**。我平時都會先問是否有醫保,如果有,我會給多開點。當然有時候也會開一些便宜但療效好的藥,如複方丹參片,感冒給開些白雲山板藍根之類的,都屬於良心發現,或者一看就是窮人,實在下不了手。
罪之三——繁瑣檢查
人為繁瑣各項檢查程序,也許隻是感冒,或者其他小傷小病,通過顯性症狀即可診斷,但也會讓患者去做各種檢查,一般患者也不會拒絕,畢竟對於健康,大家都很重視。
罪之四——誇大病症
這是一個很有效的招數。一般誇大性的告訴患者可能發生後果,患者由於緊張更容易相信你的處方,甚至主動要求多做各種檢查等等。
罪之五——紅包拿來
拿紅包眾人皆知,不僅是醫生,患者也明白其中道理,甚至有患者不給紅包,自己都覺得不安心。而紅包拿最多的是麻醉科和婦產科。麻醉科的同事,一個月23萬紅包不成問題。
罪之六——醫藥代表
醫藥代表,特別是一些小廠藥的醫藥代表,為了利益,不擇手段,從上到下關關打通。醫生也為了回扣,給患者開的這些高回扣的小廠藥,反而一些便宜、利潤透明、效果好的大廠藥被雪藏。患者可以從處方開出的藥的藥廠來判定是否遇到了醫商,建議大家還是選擇一些大品牌,西藥如中美史克,德國拜耳等,中成藥如白雲山和黃、同仁堂。
罪之七——關係混亂
關係混亂。這裏指的是醫藥代表和醫生、醫生和護士。各種各樣的關係,亂七八糟,我一個同事,曾經與三個護士同時保持著那種關係。在這裏,你可以看見生老病死,可以看見欲望、利益……等等,似乎讓我體驗到了人生的所有內容。
我們都說醫者父母心,但這似乎隻是醫生對自己一種形而上的道德要求罷了。字當前,一切規則都形同虛設。及其身邊的人為了利,為了名,為了其它,醫者成商人
這兩天,一直噩夢,回顧這些年的醫生生涯,我茫然了。一時想辭職,懇請網友幫我出出主意~~~~我該如何抉擇,一麵是生活和利益(一年大概20來萬的收入,即使辭職了我該從事什麽職業?),一麵是良心?如果是你們,怎麽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mzl9876 回複 悄悄話 其實這一問題,不僅僅是中國的問題,我們身處澳洲,醫生也是有些很不講道德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