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時空

學習曆史,學習哲學,學習宗教,認清時事,感悟真理,與時俱進,定位人生,追求健康,淨化心靈,高尚道德,養生長壽
個人資料
正文

何方:必須清算毛澤東的錯誤

(2014-05-07 07:21:08) 下一個
何方:必須清算毛澤東的錯誤
2014-3-12
按語:何方先生早在世紀之交就呼籲人們要認清時代特征。他論述:“二戰結束後,上世紀五十年代實現了新舊時代的交替,即從上半期的戰爭與革命時代,轉變為下半期以及此後長期的和平與發展時代。”當前,習近平上台以來,對外采取強軍政策,一改“韜光養晦”,而宣傳日本、美國是潛在敵人,準備打仗。這種錯誤做法繼承了六十年前毛澤東對時代特征的錯誤估計和決策,特別是背逆當前世界一體化的時代潮流。何方先生今天的講話也是圍繞著時代特征這一核心展開的。
 
今天讓我來講話,主持人沒有給我指定題目,就讓我說我最想說的話,那就談談“中國為什麽落後”的原因。
我小時候,當八路,沒文化。後來幫張聞天寫東西,做了筆杆子,既是黑筆杆子,又是紅筆杆子。
中國為什麽落後?這兒有個比較。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60年代,與日本比較,我們是從同一條起跑線上開始的,日本往前走,我們向後退。你們都是老同誌,都知道內情。之所以落後,是因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的前三十年,走錯了道路,犯了路線錯誤。現在習近平不讓講頭三十年的錯誤,而說頭三十年為後三十年的發展打好了基礎。這不符合事實。事實是,頭三十年我們是大倒退,回到國民黨時代去了。
我已經過了九十歲了,不至於被抓起來,我要冒險講真話。如果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是中華民國,情況也會比現在更好。毛澤東不如蔣介石。因為蔣介石那時,給他建設的時間不到十年。他領導北伐,消滅了軍閥,實現了統一,盡管是形式上的統一。37年,把共產黨從江西趕到了延安,蔣介石沒有錯。他領導的經濟發展了。從27年到37年,每年經濟的增長率都超過兩位數,有兩年還超過20%。中國人並不笨,生產沒有發展起來,是因為製度沒有安定下來。
至於說社會主義革命,共產黨一開始就要搞共產主義。1949年說要搞新民主主義,此後不久,毛澤東馬上要向社會主義過渡,向共產主義過渡,想超過蘇聯。毛澤東執行的是一條左傾機會主義路線。
周老(周有光)說,要從世界看中國。我們搞革命,不是越搞越好,經濟越搞越下降,政治上更談不上。
1985年,出現“全球化”這個名詞。世界出現兩大趨勢,即經濟市場化和政治民主化,對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起了相當大的作用。市場化的發展非常快,而我們還搞計劃經濟。我們搞改革的意思,是要把胡鬧的做法往後退一點。
在這兒,我要向諸位老同誌說點心裏話。資本主義是曆史必經之路。我們沒有走上資本主義的道路,搞改革就是要改掉毛澤東所“創造”的不適合資本主義的東西。計劃經濟妨礙經濟的發展。經濟發展要市場化,這說來容易,但我們曆史上卻遇到了很多困難。
1985年提出“全球化”,此後市場化和民主化兩大趨勢迅速發展。到了1992年,還不到10年,生產總值增加到接近10倍。1985年,世界上實現市場化的國家並不多,大概6億人口;到了1995年,已經有60億人口實現了市場化。市場化以前的經濟,不外乎自然經濟和計劃經濟。社會主義國家搞計劃經濟。以印度和中國為例,兩國的人口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中國搞計劃經濟,超計劃指標我們是鼓勵的。印度也搞計劃經濟,他們的社會主義比我們還厲害,不允許超計劃生產。至於自然經濟,這裏就不用說了。總的說來,從1985199510年,時間不長,全世界從6億到60億人口實現了市場化,而今天則幾乎全部實現了市場化。
下麵,我回到主題,中國為什麽落後?
習近平不讓講前三十年的錯誤。實際上,前三十年生產力是下降的,因為生產關係亂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配置很不合適。生產力還在秦漢時代,那時搞紡線車;我在延安也搞紡線車。秦漢時代,老百姓穿麻絲衣,有錢人穿蠶絲衣,都用紡線車。到五代宋朝才從外國引進棉花。我國到了20世紀,才相當於西方的中世紀。根據世界銀行的計算,我們從秦漢到清朝,生產總值才翻了一倍。從人口角度也說明問題,秦漢是5000萬人口,到五代,因戰爭,不到5000萬。三國時,蜀、吳是百萬,而曹操的魏大概三、四千萬,大部分人當兵,回不到農村去。1949年後,落後的主觀原因在毛澤東。說到經濟基礎的現代化,我國是在蘇聯援助以後開始的,此前,我們螺絲釘也不會做。蘇聯援助之後,又搞壞中蘇關係。毛澤東要當偉大領袖,這頂帽子戴了三十年,卻走了三十年的錯誤路線。打倒四人幫後,還要堅持“兩個凡是”,還不想變化。中國的問題,無論曆史,無論現實,必須清算毛澤東的一整套錯誤。可是,現在中央申令不能動,不能碰,這就阻礙發展。應該對於過去的是非,總結經驗教訓。不清算毛的那一套,很多問題都不好解決。
 
蔡:傅國湧說,分清毛的是非是繞不過去的坎。要啟蒙,必須批毛。局部批,局部進步;全局批,全麵進步。
 
何:我不同意習近平有關三十年的說法。我們要問,前三十年打了什麽基礎?這不符合曆史,不講道理。
鄧小平要維護毛澤東思想的曆史地位。我們需要啟蒙,從毛澤東的蒙昧中走出來。雖然現在不強調說什麽“毛主席教導我們怎麽怎麽”,但是實際上還在蒙昧中。比方,公共汽車裏還掛著毛的像,天安門上還掛他的像,還搞個人迷信。普通老百姓還在唱東方紅,歌頌毛澤東,“他為人民謀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這些都不是好事情
我跟毛澤東也有70年了,真想不出毛澤東做了什麽好事。明明大躍進後的大饑荒中全國餓死了四千萬人,公家說三千萬左右,這相當於好幾個澳大利亞或加拿大的人數。原因是毛澤東瞎整。革命成功了,而曆史卻向後倒退了。
毛澤東的最大缺點在於,他對人民、對人性毫不在意。他犯了錯誤,非但不承認,還要發動下一個運動來掩蓋上一次運動中的錯誤;然而新的運動的錯誤更大,一個錯誤比一個錯誤大。
 
宋以敏(何方夫人):何方累了,讓他喝口水,歇一歇,我來替他做點補充。
    1999年後,何方離休以後寫了兩本書:《何方雜談》和《何方讀史憶人》。今天把這樣兩本書送給你們的小圖書館。
何方從事國際問題與對外關係的研究前後有五十年,主要貢獻是對時代特征的認識。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時代特征已不再是“戰爭與革命”,而是“和平與發展”。
所有的社會主義國家,分析國際形勢,首先是確定時代特征,在此基礎上製定國內外政策。毛澤東堅持時代特征沒有變,還是“戰爭與革命”,而蘇聯的赫魯曉夫則改變了認識,斯大林也要求毛澤東和蔣介石搞聯合政府。赫魯曉夫的認識比較符合時代的發展;毛澤東卻堅持以階級鬥爭為綱,搞全民皆兵的軍事化組織,對外先是“抗美援朝”,接著再打蘇聯的珍寶島。文化大革命登峰造極。他說什麽“世界形勢一片大好”。他被說成“世界人民心中的紅太陽”。何方論述,1949年以後毛沒有從革命及時轉到建設,而是“不斷革命”,“七、八年再來一次政治運動”。
在《何方雜談》這本書裏,有一篇文章“和平與時代問題十講”,專門闡述時代特征。這本書的很多篇文章反思黨史,譬如,以曆史事實恢複張聞天的曆史地位;又如,以曆史事實揭示毛澤東的個人崇拜始於延安整風運動。
 
何方先生接著講:
毛澤東在1949年以後,一共打了四場戰爭。首先是“抗美援朝”,是毛澤東建國以來所犯的最大錯誤,影響極壞。我寫過一篇文章:《朝鮮戰爭停戰六十年祭》,在《炎黃春秋》2013年第12期上發表,題名改為“抗美援朝的得與失”。文章的最後一段“結論”中說,這場戰爭是完全失敗的。杜潤生認為是“建國以來的最大錯誤”。今天來看,要是有所謂“得”,那就是保存了金家王朝。我們今天還被金正恩牽了鼻子走。
 
蔡:大家不明白我們為什麽那麽怕金正恩,還要支持他。有種說法,上麵怕朝鮮垮台,是否會影響到我們也跟著垮台?
何:過去說北朝鮮是我國的屏障,說什麽“唇亡齒寒”嘛!我們要看清,誰是我們的敵人?是美國嗎?美國不是向外擴張、侵略的國家。他的南方鄰居墨西哥活得很好。現在,我國與南韓的關係比與北朝鮮的關係要好。
 
宋:國際上,當有的國家的政府倒台,我們領導就惶惶然。江澤民見菲律賓換了總統,就說形勢很壞。當有獨裁傾向的國家鬧事,不管是否共產黨執政,就害怕,例如最近就怕敘利亞巴沙爾政府垮台。隻要是獨裁政府,我們就說它好。
袁:我想問何老,“毛澤東思想”是誰第一個提出來的?
何:1943年,毛澤東指定王稼祥寫曆史,稿子經毛審查批準後登報,其中首次提出了“毛澤東思想”。正是這件事,讓王稼祥占了便宜,後來他得到了毛的保護。
    此後,“毛澤東思想”唱得最厲害的是劉少奇。但是毛澤東發動文革打倒了劉少奇。現在的輿論中,不少人對劉少奇寄予同情,這也可以理解,中國人向來是同情弱者的。可是,我要客觀地說,劉少奇比毛澤東更左,特別是在四清運動中,王光美的“桃園經驗”把農村裏的階級鬥爭估計得比毛澤東更為嚴重。王光美出來也是劉少奇開的路。一般說來,中央領導人的夫人是不出來的。毛澤東的傳統是帝王思想,要把權位傳給毛的家人。毛之同意讓王光美出來,是為了讓後來的江青出來開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天金四幸 回複 悄悄話 中國不去毛,不會現代化,何說的好。
歡顏展卷林中坐 回複 悄悄話 可以給原文鏈接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