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的博客

這一生,我們都在走在回家的路上!
個人資料
正文

[血脂異常繼教課堂]關於TLC,你知道多少? zt

(2015-08-31 09:07:51) 下一個

[血脂異常繼教課堂]關於TLC,你知道多少?

 
 

說起血脂異常,許多人首先想到使用調脂藥物、尤其是他汀類藥物。實際上,各類調脂藥物都是建立在飲食控製基礎上的一種輔助治療。由於血脂異常與飲食和生活方式有密切關係,所以飲食控製和改善生活方式是血脂異常治療的基礎措施;無論是否進行藥物調脂治療,都必須堅持控製飲食和改善生活方式。針對血脂異常患者的各種可逆性危險因素,例如不良飲食習慣、缺乏體力活動和肥胖,應采取積極的生活方式幹預措施,這種幹預可稱為治療性生活方式改變(TLC)。

 
 

 

病例1

患者男性,68歲,高血壓病史12年,3年前發生急性心肌梗死,出院後戒了煙,並在某三級醫院接受過一段時間隨訪及治療,後自覺體力尚好,便不再複診,自行不規則服藥。實驗室檢查顯示,各血脂參數大致正常,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為3.2 mmol/L。醫生認為,這是一例確診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冠心病)患者,需要他汀類藥物治療,LDL-C的目標值為<1.8 mmol/L。臨床經驗表明,在實施TLC的基礎上,我國大多數患者經過中等強度(使LDL-C平均降低30%~50%)甚至低強度(使LDL-C平均降低<30%)他汀類藥物治療即可使LDL-C達標。據此,醫生為患者重新製訂二級預防方案,包括使用阿托伐他汀20 mg/d,同時建議采用“地中海式飲食”,即增加新鮮蔬菜、水果、粗纖維食物和富含ω-3脂肪酸的魚類的攝入,限製甜品、含糖飲料和紅肉(尤其是肥肉、動物內髒和加工肉製品)的攝入,減少食鹽量和增加體力運動。8周後複查LDL-C為1.7 mmol/L,其他血脂參數也有明顯改善。患者對結果感到滿意,醫生則定期隨訪,鼓勵其長期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病例2

患者女性,30歲,公司白領,喜飲甜品以緩解工作壓力,不知不覺中體重增加,體檢報告顯示體質指數29 kg/m2、甘油三酯(TG)為3.1 mmol/L。醫生告訴患者,這種程度的單純高甘油三酯血症大多數是由不良生活方式所引起,首選治療措施就是TLC;若能有效減肥(目標為體質指數<24 kg/m2)和控製飲食,很可能不需要服藥。在醫生的建議下,患者開始減少甜品和主食攝入量,並報名參加了每周4 次的健美操學習班。3 個月後其體重減輕4 kg,TG 降到1.6 mmol/L。體形改善和血脂正常讓患者信心大增,從心底裏跟甜品說“拜拜”了。

 
治療性生活方式改變
 
 
 
表1 TLC膳食中營養素的構成
 
 
表2 改變膳食的TLC措施可獲得降低LDL-C的效果
 

TLC對象、內容以及強度與一般保健不同,通常需要醫務人員的參與,包括宣教和提出建議、設計個體化的方案以及定期隨訪督促。

TLC的主要內容包括:膳食幹預,重點是減少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入量(表1);②選擇能夠降低LDL-C的食物(例如植物固醇和可溶性纖維);③減輕體重;④增加有規律的體力活動;⑤采取針對其他心血管危險因素的措施,例如戒煙、限鹽、節製飲酒量和降低血壓等。前4項措施均能夠起到降低LDL-C的作用(表2),在控製血脂的同時還可以減少心血管病事件的發生。

血脂異常的患者在落實這些措施後可減少調脂藥物的使用量,部分患者甚至無須服用調脂藥物即可將血脂參數的水平控製在理想範圍內。針對其他心血管危險因素的幹預措施雖然不能直接影響LDL-C 水平,但也必須積極倡導,因為隻有全麵控製危險因素,才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的效果,有效降低患者發生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並發症和死亡的總體危險。

 

 

(摘自《中國醫學論壇報·全科醫學周刊》2015年4月14日05版,轉載請注明出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