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品三國之三讓徐州
(2013-02-07 11:51:03)
下一個
三國演義裏邊,劉曹孫分別是一個梟雄,一個奸雄,一個狗熊.說孫權是狗熊,是因為孫權低得下頭,危機時刻可以向曹丕,劉備服軟稱臣.但是狗熊畢竟是猛獸,曹操和劉備分別在自己人生的巔峰時刻敗給孫權,而後一蹶不振.不過曹操並不是奸雄,而是英雄,而真正的三國奸雄,非劉備莫屬.劉備在三國群雄裏,是最要當婊子,還要立牌坊的家夥.但是在三國演義裏邊,他的奸詐無恥確都被粉飾成為仁義道德.多年以後,才發現羅貫中是多惡劣.
劉備在三國裏導演的最傑出的好戲就是<三讓徐州>.
三國演義裏邊,劉玄德以德服人,感動的陶公祖三次禪讓,最終劉備不得以"暫領"徐州.這出可歌可泣的人間正劇的真相到底怎樣呢?
試還原一下.陶謙本想交好曹操,在曹父過境時大拍馬屁.不成想手下的兵將是招降的黃巾匪類,護送途中眼紅曹父的紅貨,殺人越貨.馬屁沒拍好,反而跟曹操結下殺父之仇.曹操早就有野心吞並徐州,正好得到了借口.陶謙為抗曹操,四處搬救兵.
劉備此時無根無本,處在空手套白狼的階段,於是跟孔融借兵3000,前去解圍.這裏可以看出劉備是一個賭徒.妙的是,賭本不是自己的.更妙的是,不管賭輸賭贏,劉備都有得賺.贏了,劉備借機染指徐州.輸了,劉備借機投奔曹操.總之,當時群雄相爭,沒有什麽正義,有本領的人隻要增加曝光率,就有進身的資本和階梯.怕的隻是默默無聞.
這一回劉備算走了狗屎運,呂布偷襲曹操老窩,曹操不得不退兵.劉備成了陶謙的救星.為了進一步"保護"徐州,劉備順理成章的留了下來.而且這一留,就不想走了.
劉備非常有政治手腕,很快結交了徐州的地方豪強家族.其中陳氏和糜氏兩個大戶跟劉備打的火熱.
劉備很會呼悠,讓大家相信自己能迫退曹操.這在信息不發達的當年很管用.糜家更把妹子嫁給劉備做二夫人,就是後來的糜夫人.而糜芳,糜竹這兩個草包也以為結交到了蓋世無雙的豪傑,死心投奔.
陶謙是軟弱的,大家明白如果曹操卷土重來,他是無力抵抗的.所以多數幕僚開始投向劉備.等劉備估量自己的勢力滲透基本到位以後,大戲開鑼了.曆史上陶謙有子肆,占著一塊寶地,怎肯不留給後人而送與外人呢?劉備既然仁德,保了陶謙為什麽不在扶持他的兒子呢?沒人能回答.隻是劉備作足了麵子,逼陶謙演了三回戲方才"勉為其難",牧領了徐州.後來陶謙的兒子不知所終,甚至沒有在劉備的帳下謀得任何職位.也許...他們根本就沒有也許了.
再後來,曹操破了徐州,劉備逃去荊州,又瞄上了劉表,想等柳表死後扶大公子劉琦上位,然後待鏟除異己再演繹一出"三讓荊州".不過蔡氏不是白癡,最終劉備沒有得逞.再再後來,劉備又進西川,想故伎重演"三讓益州".
我都有點服了劉備了,您老人家不能多背點戲?三國時期很有意思,當人王地主被感覺自己不仁德賢能之時,總需讓三回方可.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