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間曲徑金秋時

當旅行成為一種信仰,生命永遠年輕!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有感於內地女孩車禍身亡卻遭港人謾罵

(2013-10-01 13:16:36) 下一個

有感於內地女孩車禍身亡卻遭港人謾罵

看到新聞上講內地女孩劉在香港遭遇車禍身亡卻被港人謾罵,我一點也不覺得奇怪。在全球海外華人當中普通香港人的素質低的可憐。甚至可以說是最低的。造成這樣的結果原因很多。主要的有以下幾點。

除 去大陸解放後去到香港的少數有錢人,絕大多數香港人是迫於生計跑過去的。五六十年代一批,七八十年代一批。剛開始去的時候這些人的生活水平比大陸有明顯提 高,因而產生了優越感。然而這些人的基本素質並沒有機會因為物質生活的改善而得到相應提高。相反,在香港高度商業化的環境中的這些香港人的素質被扭曲。

少 數香港所謂成功人士為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對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普通香港人實施高度的剝削和壓榨。不少成功人士本身過去可能就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過去生活 的艱辛,加上激烈的商業競爭,使得這些人一旦成功後會因為十分害怕失去所得到的一切。其結果是變本加厲的對員工進行剝削,以賺取更多的利潤。另一方麵,不 少成功人士與大陸關係密切,這或多或少地把被壓迫被剝削的港人的怨恨轉嫁到了大陸上。

相對幹其它經濟發達地區香港是擺脫殖民統治最晚的地區。與台灣和新加坡相差三五十年。其結果是,先進的西方文化沒學到優秀的中華文化丟失了。麵對一個年輕生命的逝去,無論是東方文化還是西方文化,本能的反應都應當是無限的惋惜和悲哀。若不是教育出了問題,怎麽可能孕育出這樣一個如此冷酷無情的社會群體?

1010日,與大陸關係密切的香港《文匯報發表題《來論:港獨分子泯滅人性 竟然謾罵遇難內地女生》的文,把港人謾罵的原因歸結為“港獨分子”。這明顯是在把該事件政治化。教育向來都是被統治者所利用以達到其政治目的。《文匯報的文章中一再強調人性的底線,但忽略了搞政治的底線。正是這個原因,九七回歸後,香港的教育仍舊是失敗的。

自從內地改革開放以來,某些香港的富豪們成了中南海的坐上客。內地希 望能夠通過維護這些人的利益來維持香港秩序的穩定。在這些富豪們有錢可賺的時候,這可能 是有效的。但商人畢竟是商人。一旦發現無利可圖了,某些人就翻臉不認人了。從香港某些富豪蓄謀已久的向海外的資產轉移就能看出,在這些大佬的心目中隻有 錢。和中南海的主人打交道不過是為了賺更多的錢。當然香港不乏愛國商人。但維持香港秩序的穩定,僅僅靠這些人是不夠的。大陸現在需要的是親民的治港政策。

內地翻天覆地的經濟發展也是造成內地人與港人矛盾加劇的原因之一。從九七回歸後多次經過香港的經曆上我感覺到,起初香港人對大陸人是有優越感的。因此對大陸遊客還是比較客氣的。後來隨著內地經濟的發展,感覺特別明顯的是在零八年以後。看到越來越多的內地人的生活水平逐漸超過港人,他們過去的那種優越感沒了。取而代之是嫉妒和不滿。本來內地人在港的消費對香港經濟發展是件好事,卻被港人當作擠占他們的生活資源。即便真是這樣,港人應當要求香港政府從政策管理方麵解決問題,而不是發泄到內地人身上。

上邊是一些主要的,當然還有其它一些因素,包括少數內地人在香港不文明的拙劣表現。但總的來講,隨著內地的進一步開放和發展,香港這個特殊曆史背景下產生的特殊地區的優勢會變的越來越微不足道。如果港人不麵對現實及時調整心態,從教育和公民素質上找到自身原因,隻能加深與內地人的矛盾。失去內地人在港的消費,香港靠什麽來維持其繁榮和發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