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裏有CUC的另一個好處是黑市上一個可換24個綠比索。綠比索雖然不那麽受歡迎,但還可以在農貿市場的小販那裏買些自產自銷的蔬菜和水果和夠買那些非計劃內供給的商品。不過我在哈瓦那看到的農貿市場和小商販遠不如河內多。由此來看古巴的開放比越南似乎晚了一點。而越南的社會主義更有中國特色。
從某種程度上說,古巴的社會主義是美國逼的。據說卡斯特羅取得政權後不久,美國在古巴的煉油廠拒絕加工蘇聯石油。卡斯特羅宣布對美國在古巴的煉油廠、糖廠、電力公司和電話公司實行國有化。1961年1月3日年美國與古巴斷交。
同年5月1日,卡斯特羅宣布古巴是社會主義國家。 九十年代初,失去蘇聯援助的古巴的經濟再次受到打擊。雖然這對古巴人的生活水平沒有太大的衝擊,但從哈瓦那街道兩邊年久失修的建築可以發現,卡斯特在這一點上別朝鮮要強。起碼沒讓自己的人民餓肚子。
在哈瓦那,古巴革命以來,除了一些新建的酒店和商務中心、幾政府辦公大樓和醫院。幾乎沒建什麽新建築。看到那些年久失修,破爛不堪的房屋,會讓外來人感覺古巴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年久失修的居民樓
住在年久失修居民樓裏的居民
然而,仔細看看下邊這張三個小女孩在自家門玩過家家的照片。她們的衣著和手中的玩具同背後破爛不堪的房屋形成鮮明的對比。這就實現中的古巴。沒有爬上塔吊討薪的民工,沒有地溝油,沒有上訪,沒有毒奶粉,最重要的是沒有巨大的貧富差距。古巴人的生活悠閑自在,衣食無憂。人人有住房(雖然很多已經年久失修),孩子有學上,全民免費醫療。極小的貧富差距,帶來了社會安定。但這種悠閑自在生活還能持續多久?要看古巴改革的路怎麽走。
在自家門玩過家家的哈瓦那女孩
在街上玩棒球的男孩
哈瓦那的一所中學
在哈瓦那,很多好一點的商店、餐館和酒巴隻接待有CUC的人外國人。就連街上好一點有空調的出租車都要用CUC結算。我在哈瓦那接頭碰到多一個年輕小夥子。是他主動跟我搭汕的。他主動給我介紹哈瓦那情況,一直跟我走了二十多分鍾。我一直以為他是想和我練英文。可臨走時他向我要幾個CUC。看來物質對年輕一代的古巴人誘惑不小呀。
隻消費CUC的咖啡館
隻消費CUC的酒吧
在哈瓦那看基本沒看到宣傳標語和卡斯特羅的塑像。。街頭和一些公共場所隻是偶爾會見到古巴領導人的畫像。在和房東的交談中,沒有對卡斯特羅的崇拜。也沒有太多的對古巴以外的世界的好奇心。不過我還是了解到,古巴人要想出國不是很容易的。首先是經濟上的問題。然後是政府似乎對此有控製。這個話題比較敏感,我沒好展開問。所以我也無法確定是否真有這種控製。
哈瓦那街頭的古巴領導人宣傳畫像
火車站售票處前張貼的宣傳廣告上寫著“我們的任務是克服(困難)”
在哈瓦那,經常會見到排隊。據說那是購買政府‘憑票’的生活用品。這對四五十歲在中國大陸生活過的人一點兒也不陌生。不過從隊伍的秩序上可以看出古巴人的素質還是很高的。
排隊購買計劃內供應商品市民
雖然持續長達半個過世紀的製裁,古巴人民生活的仍舊生活的很幸福。盡管那是一種物質相對貧乏的幸福,人於人之間的相對平等放大的這種幸福的效應。很大多年前在中國大陸生活過的人對這種幸福是有體會的。
下麵是在哈瓦那落街頭隨走隨拍的一些照片。
老城區街道
修繕過的老城區街道
老城商業街
書攤
哈瓦那火車站
哈瓦那火車站站台
排隊上公共汽車
公交車上
哈瓦那街頭的公共電話
哈瓦那街頭的一位老人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離哈瓦那不遠有一個叫聖塔瑪麗亞的海灘(Santa Maria Beach)。每當節假日,很多人從哈瓦那到那裏度假。聖塔瑪麗亞海灘也是個風景優美的避暑勝地。沿海濱建有很多度假村。如果不是隨團,可以花3個CUC從市中心乘車車往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