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阿留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再談“聽”“過”之平仄

(2017-09-04 07:40:18) 下一個

因威力兄和墨瑞老師的討論,分享一下自己對這兩字的平仄學習心得。

 

“聽”在漢代《說文解字》正音為仄,平聲是後來的讀音,唐、宋人多混用。如“夜闌臥聽風吹雨”、“近聽水無聲”,都是仄聲讀法。

 

“過”字,《說文解字》隻有平聲一讀,後來演化出仄聲的讀法。現存《平水韻》(可能是後人注的簡化版)"歌“韻注解多以“經過”為例子,但仄聲讀法也有個注解,說” [歌韻同。又過失,獨用。]”。意思似乎是除了“過失”獨用外,其餘與平聲的“過”同義。唐詩實例,當“經過”講用作仄聲的情況也不少,如“輕舟已過萬重山”“沉舟側畔千帆過”。

還需注意的是,即便是"經過“這個詞,在唐詩裏也未必全是動詞,它也有”經曆“的名詞意思。即使在現代漢語裏,“經過”也有名詞的用法,如“事情的經過”。因此以詞性區分“過”字平仄的方法並不正確。

詩中如果出現“經過”這個詞,“過”字倒確實多讀平聲。這也許是現存《平水韻》以“經過”舉例的根據所在。此處的注解過簡,於是現代的詩友們容易誤解。其原意大概是,“經過”作為一個詞使用時,“過”字為平聲。試舉兩例:

與夢得偶同到敦詩宅感而題壁(唐·白居易)
  七言律詩 押歌韻  顯示自動注釋

山東才副蒼生願,川上俄驚逝水波。履道淒涼新第宅,宣城零落舊笙歌

園荒唯有薪堪采,門冷兼無雀可羅。今日相逢偶同到,傷心不是故經過。(名詞,平聲)

商山路驛桐樹昔與微之前後題名處(唐·白居易)
  七言絕句 押虞韻  顯示自動注釋

與君前後多遷謫,五度經過此路隅。笑問中庭老桐樹,這回歸去免來無。(動詞,平聲)

 

由此也可見,現代人理解古韻並不容易,也是頗費推敲啊!

由此也可見,現代人理解古韻並不容易,也是反複求索,頗費推敲啊!塗鴉幾句鎮貼:

 

古音平仄費搜尋,言簡韻書歧義深。

詩海徜徉方有悟,花開柳岸漸明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