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94)
2015 (139)
2016 (126)
2017 (121)
2018 (72)
2021 (1)
2025 (1)
美烏矛盾和美俄和談,是上周國際上的熱點。網友們的評論見仁見智,各執大道之一端。光看小澤老川普帝的三國演義,未必能領會其真實目的。須知所有政客都是影帝影後,他們在國際舞台上的形象,往往和其背後交易及目的大相徑庭。他們到底想幹嘛?我們不妨來客觀審視一下現在的俄烏局勢,然後判斷一下是戰是和,哪個更有利?
下圖是bbc網站上的戰爭形勢圖。可以說一目了然。從22年底到現在的2年半,熊大熊二基本上在拉鋸,熊大稍微擴大了一點點烏東的戰果,熊二在庫爾斯克地區有一丟丟斬獲,但基本上是誰也打不動誰。熊二這邊,要靠歐美輸血,就算按照小澤的數據,三年來2/3的開支是歐美支援的,這個能支持熊二撐住相持,但要收複所有國土,除非美歐親自下場子——這個可能性為0,且不說老歐洲早就不複當年之勇,就算有這個能力,這也意味著戰爭升級,有失控的風險。美帝更是如此,憑啥要美國人犧牲生命幫你收回國土啊?
熊大那邊也是苦撐,否則不會出現普帝屈尊向三胖借兵的動人滑稽場景——曾經的超級大國啊,居然要來求以前頤指氣使的小弟了。有網友說,熊大眼看就要被熬死了,再堅持幾年不就徹底勝利了?首先,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俄國曆史上抗打擊能力是不可低估的,更何況這兩年其實還稍稍擴大了一點戰果。其次,即使普帝被熬垮台了,你能保證上來的是親自由世界的嗎?江南為橘江北為枳,俄羅斯這個土壤,注定要經曆普帝這樣的人物;他如果因戰爭垮台,獲得政權的更有可能是比他更大俄沙文主義的死硬分子,而不是什麽親西方的自由派。美帝支持世界民主運動70年以來,如果說有什麽最大的教訓,就是千萬別在土壤不成熟的地方強推美帝的民主價值,否則一定爛尾。那些地方隻能讓他們自己去進化。
因此,現在促使雙方和談,從卷入的各方來看,其實正是時機。再打下去,熊大熊二耗費人命,歐美耗費錢財,都是輸家,猜猜誰會得利呢???
所以呢,闖王拉普帝談判,這個不是一個簡單的談判,桌子底下的問題是:你熊大願不願意站過來,或者至少在對熊貓的問題上保持中立?
闖王不問小澤要別的,專門提稀土,這桌子底下的問題其實是:大哥跟熊貓的較量,你願不願幫個忙?
所以說啊,小澤戰爭初期很英勇,有哥薩克氣概,但現在太一根筋,沒明白老大問的是啥。再說了,那稀土4年又開采不完,他先答應下來不就完了?反正四年後誰掌舵美帝還不一定,到時候再慢慢談嗎。這樣闖王可以給一個堂而皇之繼續支持他的理由,而且是明確告訴熊大,美帝在熊二那裏有切實的經濟利益了,以後不能胡來,否則就讓你付出同等代價。如此則雙贏,何樂不為?小澤在外交手法上確實有提高的餘地,去年他跟以前鐵杆支持他的波蘭都搞僵了,國內支持率從也90%陡降到24年底的50%,就是因為民眾對戰爭看不到頭表示憂慮,繼續的流血犧牲看不到收複國土的希望。是不是要權衡利弊,多考慮一下其他方案呢?好在這兩天他似乎回過味兒來了。
至於歐洲那幫老糊塗,戰爭初期綏靖幻想,加上老拜登阿富汗撤軍拉跨,直接誘發了普帝老沙文決定趁機賭一把;戰爭開始了半天,馬克龍還想著跟普帝綏靖,歐洲各國還是進口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俄國油氣。兩次都反應遲鈍慢了半拍。等到現在和談的時機到了,它又要堅持打,又一次慢了半拍——要麽你老歐洲親自下場盡快結束戰爭,否則就不要出來唧唧歪歪反對和談嘛!
所以說,自由世界,還是得靠美帝領導,美國人比較務實,在此的前提下實現道義的最大化即可。至於談得成談不成,談成什麽樣,都是動態變化,很難預料。但有一點是肯定的:被赫魯曉夫同誌大嘴一說送給烏克蘭的克裏米亞,肯定拿不回來;烏東地區的最好結果,是聯合國監督下分幾個地區舉行公投,自行決定是加入熊大還是熊二。熊二占領的庫爾斯克地區,是不足以做交換的。至於加入北約,要麽熊二熊大一起入,要麽都不入,現在看後者是大概率。
https://www.bbc.com/news/world-europe-60506682
烏克蘭也用雇傭軍。
上個星期聽 NPR 無線電廣播,采訪一位幫烏克蘭打俄國的哥倫比亞雇傭兵。
哥倫比亞有長期的政府軍和遊擊隊的內戰,所以有戰爭經驗的人很多。大批軍人退伍以後,就業前景並不都很好。
那個被采訪的哥倫比亞人說,他退伍以後的工作是種咖啡,每月掙 $300。後來看到烏克蘭征雇傭軍的廣告,就來到烏克蘭當雇傭兵,幫烏克蘭打俄國,每月掙 $3000,是在哥倫比亞掙的錢的10倍。
這是經濟學人最新報道,照這個節奏,普京肯定是笑勿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