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我的博客複製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於數據量較大,請您耐心等待複製完成
2013 (16)
2014 (94)
2015 (139)
2016 (126)
2017 (121)
2018 (72)
2019 (28)
2020 (6)
2021 (1)
2022 (4)
2023 (10)
2024 (6)
2025 (4)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楊振寧和鄧稼先的命運確實有點像量...
回複 '初春時節' 的評論 : 感謝您雅臨共鳴!非常讚同!...
楊、鄧都是人傑,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加法有交換律,都一樣。:) 李楊+楊李 也可以。 紅...
其實他們當時應該按量子力學線性疊加原理署名:1/sqrt...
回複 '水星98' 的評論 : 多謝水星兄雅臨分享!李雙江這...
回複 '誠信' 的評論 : 非常感謝誠信兄中肯的評價,非常...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非常感謝您雅臨並分享妙評!“...
Speaking of 楊振寧先生, many Chinese around the wo...
我以前不太了解楊和鄧的回國經曆,阿留兄幫我解了惑,...
詩若觀山不喜平,清幽婉轉見花明。
小蹊慎取黃河道,半轉一彎宜客行。
為詩者,蓋一彎半轉為當,是為含蓄;多轉則易隔。景雖美,而客多不至也。
然彎雖九曲,或偶有客至,則可引為知音也。或有望曲徑仙霧而讚羨者,可引為粉絲也。
感謝望望兄妙詩妙評啟發,想起了曾經閃過的關於“隔”的一點思考。
再謝沁文兄雅賞謬讚!俺本來是理工男一枚,出語直白,跟您和各位詩友們學習,略有改進,“近朱者赤”也。:)
論理時用類比,倒是我一直喜歡的,便於聽眾理解。這裏也是嚐試一下用在詩中。
問安!
一般而言,論理易,而達流暢、信手拈來之境則極難。諸如東坡之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以及王之渙 “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 。。。 非極盡識微探幽之妙則難達用語之諧。
句句皆喜,尤喜 “詩若觀山不喜平,清幽婉轉見花明 。。。 半轉一彎宜客行”。
BTW:當前版之末句(簡潔明快、清新)好於 其 backup 版。
恭喜妙詩,讚、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