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94)
2015 (139)
2016 (126)
2017 (121)
2018 (72)
2021 (1)
《文苑英華》及《登科記考》記載,天寶十年辛卯(751)進士科省試有試題《湘靈鼓瑟》。其中錢起、魏璀、陳季、莊若訥、王邕等五人試卷錄入《全唐詩》,成為後世試律詩的典範。從這個試題的答卷中,我們可以剖析出當時科舉對格律詩寫作的有關規定。
唐代“試律詩”多以五言六韻十二句的排律體為主,絕大多數押平聲韻。限韻多選題目中一字為韻。該題五份答卷也是如此。
一、重字瑕疵,並無大礙。
第一篇錢起《湘靈鼓瑟詩》曰:“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苦調淒金石,清音入杳冥。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流水傳湘浦,悲風過洞庭。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這首詩以題目中“靈”字為韻,仄起仄收格式,首句不入韻。該詩無一字出律,十分完美。尤其是尾聯“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成為千古名句。唯一缺憾是有一重字。即第四句和第十一句各有“不”字。但是當時的主考官李暐十分賞識,認為其“必有神助”。對於他的重字毛病,百年之後仍有提及。大中十二年(858),朝廷舉行進士考試,唐宣宗問考官李藩:“試帖詩如有重複的字能否錄取?”李藩答道:“昔年錢起試《湘靈鼓瑟》就有重複的字,偶然也可破例吧。”可見,重字的瑕疵並不大礙。
二、丙種句使用正格,並非宋代,唐代已經通行。
第二篇魏璀《湘靈鼓瑟詩》:“瑤瑟多哀怨,朱弦且莫聽。扁舟三楚客,藂竹二妃靈。淅瀝聞餘響,依稀欲辨形。柱間寒水碧,曲裹暮山青。良馬悲銜草,遊魚思繞萍。知音若相遇,終不滯南溟。”該詩也是“靈”字為韻,格律仄起仄收,首句不入韻。尾聯“知音若相遇,終不滯南溟”,其平仄應當是丙丁句“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內中“若”字和“相”字平仄顛倒,使該句為“平平仄平仄”。在王力先生主持編撰的《古代漢語》中稱這種格式被宋代文人普遍運用。因為該句式本來是種本句拗救形式,在唐後各代盛行不已,以至於被稱為正格。唐省試中出現這種格式,說明唐代已經通行。
三、甲乙句對句拗救和孤平救,在當時也是通行的。
第三篇陳季《湘靈鼓瑟詩》曰:“神女泛瑤瑟,古祠嚴野亭。楚雲來泱漭,湘水助清泠。妙旨微幽契,繁聲入杳冥。一彈新月白,數曲暮山青。調苦荊人怨,時遙帝子靈。遺音如可賞,試奏為君聽。”該詩仍是仄起仄起格式,首句不入韻,首聯“神女泛瑤瑟,古祠嚴野亭”,應是甲乙句,平仄格式應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實際是“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其中“神”“泛”“嚴”“古”字四字出格,“神”字甲種句首字不論,“泛”字仄聲,該位置應是平聲,此拗處的救法是對句第三字位置“嚴”字使用平聲,同時“嚴”字也在本句救了“古”字位置的拗處,因為假如“嚴”字位置使用仄字,那麽“古”字位置就一定要使用平聲字,不然該句就是犯孤平了。對於這種單字救雙處的方法,看來對考生陳季是駕輕就熟了。
第四篇莊若訥《湘靈鼓瑟詩》曰:“帝子鳴金瑟,餘聲自抑揚。悲風絲上斷,流水曲中長。出沒遊魚聽,逶迤彩鳳翔。微音時扣徵,雅韻乍含商。神理誠難測,幽情詎可量。至今聞古調,應恨滯三湘。”
該詩也是五律仄起仄收格式,首句不入韻。
第五篇王邕《湘靈鼓瑟詩》曰:“寶瑟和琴韻,靈妃應樂章。依稀聞促柱,髣髴夢新妝。波外聲初發,風前曲正長。淒清和萬籟,斷續繞三湘。轉覺雲山迥,空懷杜若芳。誰能傳此意,雅會在宮商。”
以上這五首詩中間八句對仗工整,整詩粘對嚴格,平仄相間,無一違反。隻是後兩篇押七陽韻,和前三篇押九青韻有所不同。這也可能是考生選用題目中有限的幾個字韻的少許自由。五言排律仄起仄收格式應當是當時的硬性規定,不過稍後五言仄起仄收格式成為了人們較多選擇。
比較以上五篇作品,我們能看到科舉試帖詩對當時詩歌寫作的主流影響
我是覺得無謂的重字是要避免的。合乎音韻的重字可以用哈。
同意沁文兄所言,作為俺們這些業餘愛好者,嚴格一點絕對沒有壞處。或一時做不到,也可逐步嚴格。像IBMM兄填詞,一開始照顧不了韻,後來慢慢的就寫的很好了。所以這裏循序漸進也是不錯的。
沁文讚同蝶兄之論(大意) --- 吾輩無名之人(或無資格借口 “意境” 之求而違背一些基本約束),宜嚴守規矩,有所為,亦應有所放棄(詩詞並非如飲食呼吸之必須,則自可放棄某些瑕疵明顯之習作 --- 而重字或乃瑕疵之一種表現)
沁文不甚相信 “若放棄、替代某字(例如重音之字)則會損傷意境”,大抵事在人為,一個關鍵的習作哲學:是寧願習作質量不高、充滿瑕疵之詩詞萬首,還是隻願習作若幹幾乎完美之作(甚至終生隻為一詩一詞),此點顯然因人而異、與人之性格有關:所謂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