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我的博客複製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於數據量較大,請您耐心等待複製完成
複製
正文
關於平水韻中“阿”字的平仄——與曲師商榷
(2015-05-30 18:07:45)
下一個
曲師舉例,古詩詞中“阿嬌”“阿誰”中的“阿”字為仄,而查平水韻中卻沒有“阿”字讀仄聲的選項,當何去何從呢?
查了一下《漢典》中《康熙字典》的鏈接:
http://www.zdic.net/z/27/kx/963F.htm
康熙字典講,根據《韻會小補》“阿誰”“阿爺”“阿妹”中的“阿”音同“屋”,為入聲。曲師提到中華新韻注釋中有“阿發a 時,在舊韻裏是入聲字,屬仄聲。”,應該是出自這裏。
但是,這個說法並不全麵。康熙字典也提到,根據《唐韻》《韻會》《正韻》等主流韻書,”阿“均隻有平聲的讀音,從 “於何”切 。《集韻》中有平聲和上聲的讀法,沒有入聲。而《平水韻》承襲唐韻,這樣就可以解釋其中“阿”字為何沒有仄聲的讀法。
有趣的是,在康熙字典裏,“阿母”卻端端是放在平聲的解釋下麵的。為何“阿母”為平,“阿爺”為仄?似乎並沒有什麽道理。查漢代《說文解字》,“阿”字亦隻有一個讀法,“烏何切”,平聲,和《唐韻》相符。考慮到《孔雀東南飛》已經有“阿母”“阿女”,可以推斷,按漢唐韻確實應該讀作平聲。此處或取“親昵”之意,也是“阿”的引申義之一。http://www.zdic.net/z/27/sw/963F.htm “凡以阿言私曲,言昵近者,皆引申叚借也。”
我想,或許“阿”讀成入聲跟方言有關,非正韻也。而提到“阿”字讀作入聲的《韻會小補》,成書於萬曆年間,遠遠晚於《平水韻》,故不宜與平水韻混用。如用平水韻,嚴格講“阿”在任何時候都應讀平聲;然既然古詩有例(或許與詩人自己的方言有關),“阿誰”等詞語中讀仄聲也不算錯吧,這些情況不妨根據自己的方言,可平可仄之。畢竟這隻是當時的“國家標準”和一些詩人“約定俗成”之間的區別。
綜上所述,如是明確說詩作“依平水韻”,則“阿”字還是用平聲為好,這樣比較一致;如需要用仄聲,則說根據前人格律的例子及明代《韻會小補》,即可。
個人淺見,供曲師和各位詩友參考。
又補充了一點,按照《說文解字》的漢韻,“阿”字也隻有平聲的讀法。而《孔雀東南飛》已經有“阿女”“阿母”,故按漢韻此處也隻能是讀平聲。
多謝沁文兄雅臨點評!看了曲師的文章,覺得很有道理,但查了平水韻的好幾個網絡版,均沒有“阿”讀仄聲的說法,由此生疑而複查之。職業病而已,哈哈。
留侯與曲師盡皆學者型詩人 --- 沁文尤其敬重學者型詩人:雖說詩詞大抵供人抒發情感(於一時),然嚴謹細致仍令人讚佩;就此而言,若罔顧引用、標注他人之作或失於疏漏,尤其於壇內眾多詩友應和之際 (當然,獨自一人私下吟詩填詞盡可不必如此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