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55)
2019 (77)
2020 (50)
2021 (34)
由於多數的哺乳動物幼態期都結束在娘胎裏,所以人類學家和生物學家都情不自禁的把目光集中到了黑猩猩身上。剛才說過,黑猩猩的幼態期在出生後還能持續一年。所以想研究幼態期對人類進化的作用,拿黑猩猩幼崽來進行幼態期試驗非常的適宜。實驗結果貌似並不理想,對於一歲以內的黑猩猩幼崽的語言教育最終隻能讓黑猩猩學會說(發聲的手段,不是啞語)7個簡單的人類單詞。一旦黑猩猩幼態期結束以後,證明無論如何也不能再學會說更多的詞匯。
知道這個結果,我很震驚!我的天,這些科學家他們還想怎樣?我們人類祖先在距今700萬年以前和黑猩猩的祖先進化分野。之後我們是經過了700萬年的進化,代代相傳,一點一點的努力積累才有今天。現在他們居然說,你看,人類的幼兒十個月就比黑猩猩一輩子會說的話多了。難道這700萬年的時光裏智人的努力不考慮了嗎?如果對於初代黑猩猩人類化撫養就能讓它學會7個人類語言單詞,那麽持續700萬年對黑猩猩一代代的智人化撫養會有什麽結果?這個根本不是簡單的一代的試驗能看出來的。我個人覺得寶貴的一年的幼態期就能讓猩猩學會簡單的人言,這個恰恰是幼態期強大優勢的體現。
哺乳動物的幼年期,對世界茫然無知,也充滿著好奇。幼獸喜歡探索,沒有恐懼的概念,這個階段也是父母最操心的時候。等到成年以後,這種探索世界的好奇心銳減,對危險有充分的認知,開始墨守成規。而幼態期和幼年期的疊加,則是靈長類動物的獨特優勢,特別是智人。因為幼態期是動物改變物種命運的決定性階段。比如羚羊,腿長善跑。但是這一切都是娘胎裏決定了的。它的幼態期在娘胎裏結束。對於未來生存的世界,它唯一的應對策略就是奔跑。獅子來了,我跑。豹子來了,我跑。狼來了,我還是跑。羚羊的這種模式因為受到幼態期的限製已經固化。它會一直使用這種一成不變的,以不變應萬變的方式麵對世界。絕大多數物種亦是如此。這也是為什我們過快的改變了世界環境迅速導致很多物種滅絕的原因。
人不一樣的是,在幼態期他/她已經來到這個世界。感受到這個世界的滿滿機遇,同時也感受到滿滿惡意。於是人有機會在幼態期根據這個世界的實際情況調整身體的物理發育。物種進化開始根據自然條件動態化選擇。我需要直立行走,要更長的腿。我需要使用工具和武器,要短一些但是更加靈活的手臂。智人身體上的這些顯著變化,要是放在短短700萬年進化進程裏看,應該算是飛速了。這些都完全要歸功於出生後的長幼態期。
除了身體物理上的幼態期,人類同時還具有的就是心理上的幼態期。人進入青春期以後,會有第二性征的發育,包括身體幾個特殊部位的體毛開始生長。如果把這個視為人生理幼態期的一種結束,那麽卻大腦發育並未停止。所以人還是有強烈的探索未知領域的願望。這個對於一部分人就算實在大腦完全停止發育以後也還會保持下去。這就不能用簡單的幼態期延續來解釋了。要麽就得承認人在生理幼態結束以後,心理幼態有可能持續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