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直覺主義的淺見

(2013-02-23 23:34:55) 下一個
讀到網友yfz9465的大作《什麽是哲學的內在經驗》,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不認為直覺可以動搖不可知論,盡管直覺可以避免理性所引起的變形,但它仍然是主觀的,仍然沒有參照物。另外,休謨曾經質疑人的思維(不管是感性的還是思辯的)對客觀世界的把握是否正確,這是一個無法證實的問題。最後,直覺也無法完全認識客觀世界,因為直覺也是有前題的,人不可能對完全不知道的事情產生直覺,既使是幻覺也是由現實的感性因素構成的。順便強調一句,不可知論不是說一切不可知,它僅是說客觀世界不可能被完全認知。

人的直覺在認識論中有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創新和藝術方麵有著獨特的,主要的作用,這是不可否認的。

但是隻要直覺,不要思辯(哲學上稱為直覺主義)就大有問題,它拒絕對感性‘覺知 ’(網友用詞)進行理性的抽象和分析,理由是理性會破壞覺知的客觀真實性,這當然有其道理,笛卡爾,貝克萊都說過這個。但是有其利必有其弊,拒絕理性也必然會帶來嚴重的後果。不通過理性的抽象就不能形成概念,甚至不能訴諸語言,所謂‘隻可意會,不可言傳’。這樣不能形成概念的“內在經驗”必然是個性的,完全因人而異,沒有標準,無法定義,無法交流。

人類幾千年來思想的積累是人類最寶貴的財產,一代又一代的思想家,哲學家是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逐步發展,達到今天的高度。這個積累主要是以語言文字來完成的(藝術類除外)。語言是人類思維的形式,人是借助語言來進行思維的,而語言的基礎就是概念。你不可能僅用動詞,介詞和連詞去表達一個完整的思想,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理性就沒有人類的思維,這是繞不過去的,包括直覺主義者。

這裏有一個悖論,直覺主義者拒絕理性,認為僅靠直覺就可以把握世界,發現真理,但這個被發現的真理又必須借助於概念去表達,如文中的“觀” ,“慧” ,“有漏” 之類,而概念的形成恰恰是理性的作用,這就違背了它的初衷,走到了自己的反麵,這正是康德所說的二律背反。

所以直覺主義者最好的作法是 --- 宣稱我發現了‘真理’,但是這個‘真理’是不能表達的,我不能說出來,也不能寫文章,因為那樣作‘真理’就走樣了。對直覺主義所表現出來的神秘主義傾向也不敢恭維,用孔老夫子的話說,敬而遠之。

說明一下,本文僅就問題本身作一些探討,如有不當之處請原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