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54)
2015 (47)
2016 (67)
2017 (115)
2018 (85)
2019 (93)
2020 (173)
2021 (141)
2022 (166)
2023 (174)
披星戴月地工作?也不見得。現在取消夏時製後,在下午5點天就全黑了。給我這個機會,在黑夜中欣賞活化石銀杏的落葉。
美國人和日本人叫銀杏為Ginkgo,華大師生應該在這幾天去Olin主圖書館的正東側,觀兩排古老銀杏樹的落葉,那裏的校園現在應該最美。
昨晚銀杏的部分凋零意味著,很有可能在未來的幾天內,那些餘下的金黃即將全部謝世。今天是11月14日,與我六年前記錄的日辰很接近。新冠已經消停,換來了欣賞自然輪回的心境。
植物群的朋友這樣形容:“銀杏在夜晚的燈光下有另一種美,像穿了紗衣的少女”。
第二天早晨則見到員工在忙於吹銀杏樹葉,可以對照欣賞。
附錄我在2017年11月22日寫的銀杏樹雨:
“生命以這種方式更新或暫時的謝幕, 目的是為了來年的春天。拍攝於今晨上班的路上,陽光明媚的日子,無風。幾乎可以肯定這些車是今天清晨6-9點鍾停在這馬路邊的,那些臨近感恩節還上班的人們。同一樹種的銀杏樹,在不同的地點,幾乎在內在的控製中結伴落葉,我用手機視頻甚至錄下了這有點傷感的場景。生命就這麽奇妙,有時確實使你相信有神的力量,自然的神”。
這是當時文章的截圖。
華大計算機教授在群裏分享的校園銀杏樹:“Olin圖書館旁邊的銀杏樹顏色正好”。
圖書館裏居然有銀杏閱讀室,這是東亞係教授的留言:“順便打個廣告:2024年春季學期,東亞係與Olin圖書館合作,將在"銀杏樹閱覽室"(Ginkgo room )舉辦“晚清外交與1904聖路易斯世界博覽會”。2024年1月開展,3月23日舉行學術研討與公眾參觀,並同時舉行線上導覽。屆時歡迎大家光臨”。
當時1904年在聖路易斯舉行的北美首屆世界博覽會,中國清朝確實在森林公園建了中國館,還派了帶辮子的代表團。那是聖路易斯的高光時刻,古董社區就是這樣創建的。
我的最早關於銀杏的知識來自兒子,他在公園或植物園告訴我們,這些樹可能有千年古老,俗稱活化石。他說這樹還存在雄和雌的性別不同,當時知道植物也有性別之分,真是讓我開眼界,我不明白這是否與他代表美國參加國際生物奧林比克有關。
兒子不是典型的小中男,他不迷戀計算機,當時的數學老師就對我們說:“有些人通過腦指揮手,另外一些人則是從腦到嘴,你兒子屬於後者。他數學屬頂層,但是他的計算機很普通”。這個真是被數學老師說中了,老師觀察能力驚人。
但是兒子這家夥很會打遊戲,先是在遊戲機上打,後來則是電腦遊戲。即使這樣,他從耶魯畢業後去競爭灣區的遊戲測試員的工作,仍然沒有成功,可見有多少迷戀遊戲的小中男。
有點是肯定的,兒子從小喜歡動物,也洞察人間社會。太太總說他腦袋特別好使,那裏可以裝好多東西,包括很多難記的恐龍名字。我們當時在他的要求下買很多恐龍玩具給他,再複雜的長名字,他都認得,並且可以隨口說出。
我以前向阿肯森形容銀杏時,他說那是種日本樹,叫Ginkgo。
這是我見到的第三例,原產地是中國,但是全是西方人和日本人將它們推向世界的。
首先是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的菁蒿素,中國原創,無論是藥品還是機理都是,但是做出抗瘧疾的成品藥賺大錢的是瑞士公司。
其次是所謂奇異果或獼猴桃,美國人隻知道是新西蘭的Kiwi。Kiwi是新西蘭人從湖北宜昌拿去或偷去的種子,在新西蘭培育和改良成功後才風靡全球的。
現在就是這銀杏,從中國傳到日本,再通過德國植物學家在17世紀末和18世紀初從日本傳到西方,現今在湖北隨州可以找到樹齡2000年的銀杏樹。
這些東西最後中國人都沒有得到功勞,小粉紅們隻是在鍵盤上厲害,還好現在學術界逐漸給中國人在疫苗上的貢獻credits。
讓我們先從銀杏的學名Ginkgo biloba說起,Ginkgo是日文無疑。Gin是日文或漢字“銀”的意思,銀座為Ginza,-kgo尾綴還是日本人的拚寫錯誤。biloba是拉丁文的兩瓣葉,銀杏樹葉是分瓣的,但是雌與雄不同。
杏當然是果實,雄樹和雌樹如果靠近才有可能受粉結果,但是銀杏果並不是被子植物的果實,而是一種類似種子的東西,因為銀杏是裸子植物。銀杏隻有到樹有二十多歲後才能受粉,這還與人相似。
楚國人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述過銀杏的藥用效果,很早就是中藥成分之一。我的樸素猜測是,既然銀杏擁有甚至幾千年的樹齡,它們必須在體內擁有強大的免疫防禦係統,將侵入的病菌殺死,所以食用銀杏樹內的成分時應該十分小心。
我的這些猜測在下麵的描述中得到了支持:“《本草綱目》中記載:“白果熟食溫肺益氣、定喘嗽、縮小便、止白濁。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由於白果含有白果醇、白果酚和白果酸,故具有很好的殺菌作用。雖然白果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但並不代表吃得越多越好,因為未經加工的白果是含有毒素的。跟很多果仁一樣,白果中也含有氰甙等有毒成分,氰甙在人體內可以轉化成氫氰酸,這是一種有劇毒且致命的物質。因此,一次食用大量銀杏果可導致中毒,生食者尤其最易中毒。如果兒童一次生食5-10粒,成人吃10-50粒,便會導致中毒,甚至死亡。此外,生白果不能吃,炒熟後的白果毒性雖降低,仍不能多食”。
現在學習了一些知識後,我可以告訴老美,Central West End城中心的大約十棵銀杏樹在遠古是來自中國的,我們現在欣賞的是中國銀杏雨。
經過我的對比鑒定,這些樹都是雌性的。今晚拾了一片,以後可以當我的書簽。
因為銀杏的白果會發臭,所以在美化市容時,聖路易斯人選擇了單性的銀杏。
通過這位聖市朋友,說明聖路易斯人喜歡種銀杏:
“Forest park 裏也有很多,有好多棵是“上了年齡”的。Art Museum 的東邊有幾棵參天的,而且是結果實的,每年這個季節的odor很strong。 去年還曾遇到老中在一桶一桶地撿,說是賣給中藥店。我在矽穀住過近二十年,在南卡住了六年,從沒見過銀杏樹,但在聖城,第一次見到這麽多美麗的銀杏樹,隨處可見,讓我很驚喜,這裏麵不知是否有銀杏樹和聖城的故事[呲牙]”
我的回複:“出洋相了,以為網站是專業的,西安植物園的啊[Chuckle]。原來需要從種子來辨別,還可能變性,神奇了。今天數到19棵,不是文中所說的10棵。還不包括這鄰近醫學院剛種的三顆幼苗[Chuckle][ThumbsUp]”
哈佛老爸和衣衫襤褸植物學家:“免疫學家寫出這樣好的植物學文章,大讚[Grin]。很不錯了,超過了一般讀者的要求[Grin]”
我的回複:“中英文看了一些,Wiki水準[Grin][Chuckle]。從immune defense角度看,植物也有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但是似乎沒有淋巴細胞,不知是否有流動的免疫細胞?”
哈佛老爸和衣衫襤褸植物學家:“對植物很多方麵的了解還是滯後,也比較難觀測和驗證。最近有關於植物感受方麵的證實,就很有意思“
看了一下wiki,是一個德國人的筆記裏的筆誤,傳到歐洲後以訛傳訛,改不過來了。日文中銀杏的標準讀音是Ichyo,但也有人讀成Ginkyo,而銀杏核則叫Ginnan。
前幾天,曾經到過肯尼亞的一個同事請我喝一種肯尼亞的茶,我先問他,肯尼亞有沒有適合茶樹生長的潮濕多雨的地區,他說有,我又問,肯尼亞怎麽會有茶樹?茶葉還出口到了美國?話音還沒落地,我就明白了,肯尼亞曾是英國殖民地,N年前,印度從中國弄到茶樹,英國人又給了肯尼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