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雅美之途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35歲成為耶魯正教授的中國年輕人

(2019-03-19 16:18:02) 下一個

華裔張泰蘇將於2019年7月1日成為耶魯正教授,而且是耶魯法學院的教授,耶魯法學院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超過20年的排名裏永遠第一。消息傳來令人振奮,為這位小中男高興。這個晉升應該是相當困難的,在沒有改革前,取魯把終身教授的評審定在副教授升正教授的這個級別上。最殘酷的是耶魯在啟動你的評審時,會在學術界重新登廣告讓世界各路豪傑也來與你競爭,把內部晉升變成世界範圍的擂台賽。還有耶魯校友告訴我,在極端的情況下,耶魯在你晉升正教授時根本不做這個位置的預算,隻有你確實證明自己特別優秀時才留你。絕大多數人隻有拿不到耶魯終身教職走人,包括那位讓奧巴馬請去白宮喝啤酒的哈佛教授Henry Louis Gates Jr。這些可能是以前,或者是對人文學科,因為我也見到一般化的耶魯醫學院的正教授。

張泰蘇於2005年從耶魯本科畢業,這樣算起來他大概隻有35-36歲。我從張泰蘇簡曆看他擁有三個耶魯學位:本科BA, PhD和JD, 後來網友告訴我,他還有一個Master of Philosophy (哲學碩士)。拿這碩士的人通常是選擇PhD不畢業, 這樣他們可以得個碩士,當然也有逐步往上讀的,不知他得了PhD還列此學位在簡曆裏有什麽用?這樣他擁有四個耶魯學位,如果以後他有幸獲得耶魯的榮譽學位,他可能創造了耶魯學位的數量之最。在我看來,拿太多學位代表兩種情況:一是說明你前期的求學道路坎坷,需要不斷證明自己;再者就是自信心不足。不知張泰蘇是否兩者兼有?

校友這樣問我:“拿了法學博士,為啥還要那個PhD?”。JD翻譯成中文是法學博士,實際上為隻有三年的Professional degree(職業學位), 學術深度有限,所以他想挑戰自己去讀更深的曆史PhD。拿美國一流醫學院作個類比,現在這水準的醫學院越來越多地招MD/PhD做教授了,不喜歡招隻有職業學位MD的人。當然臨床科係不太歡迎純粹的PhD人士,他們會感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視,現在因為MD做研究的人少了,PhD教授的日子會好過些。作為訓練美國未來醫學領袖的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近些年設立了PSTP(Physician Scientist Training Program,醫生科學家訓練計劃), 成為MSTP(Medical Scientist Training Program, 授予MD/Ph.D.的)的繼續。今年剛公布的華大內科招的九位PSTP住院醫生,八位擁有MD/PhD的雙學位,他們未來會留在臨床科係當教授,前幾年因G蛋白結構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就曾經是華大內科的住院醫。單純MD以後很難成為經營實驗室的Physician Scientist了,原因有三個:美國醫學院大量削減硬科學的課程;科學變得更加複雜,做完住院醫生後進實驗室很難跟上,這與以前不同了;臨床與基礎工資的差距現在拉得越來越大。P3

張泰蘇為完全來自大陸的拚音名,擁有大陸口音,我剛開始猜測他是10歲以後來美國的,因為口音來自神經突觸的模似機製,有個時間界定。關於獲得原味外國語的發音能力,男孩比女孩差些,男孩10歲而女孩12歲之前可能失去口音。男孩倔勁足些,男性在政治譜帶也遠比女性保守。進一步的信息告訴我們,張泰蘇在小時候擁有中美重疊的經曆,幼年的命運還比較悲催,他是這樣回憶他童年的美國經曆的:“我小時候的成長環境和國內不一樣。在美國的學校裏被別人欺負很多年,性格變得比較孤僻。我在美國讀小學的時候被人歧視了四五年,真的是挺厲害的,被那幫小孩追著打,根本沒有朋友。我上的是公立學校,到最後才好一些,因為有了幾個中國孩子。以前沒有朋友,不合群,挺難受的。但是這些經曆同時能增強你的心理承受能力,小時候的經曆會讓你對很多問題想得比較開,不會那麽死心眼。我這個人可能看起來比較冷漠一些,但其實很樂觀,有時候很想得開”。

排斥異己是種生物現象,我剛來美國時,鄰居老中因為沒有車隻能將孩子送到內城的學校,必須學會打架,不然沒法生存,張泰蘇就是這樣接受了這種進化的選擇壓力。聰明的孩子都不會對父母說自己在學校受欺負的事,知道父母本身就不容易,但是成熟了,就像張泰蘇這樣合盤地說出。我接觸一些隨父母海歸重返美國的第二代,他們非常特別,比在美國長大的ABC更努力,再入美國則不會是遊學,他們往往目標感十足。

我看見張泰蘇的訪談後推測,他父母從中國到美國讀書或做訪問學者,他們屬於準備回國的那種,想盡辦法省錢,包括選擇住不好的區,間接地讓孩子受罪。原來張泰蘇的父親為北大、山東大學和中山大學的哲學教授張祥龍,網上流傳張祥龍為兒子設計的傳統婚禮,怪不得張泰蘇在訪談中那麽崇拜中國的思想。不知這婚禮是否實施了?如果實施,在這個時代可以說是罕見的。這兒子也太聽話了,根本不像是位擁有獨立意誌的耶魯教授。

根據後來搜到的信息和我自己的經曆做點小的分析或推測。張泰蘇父親張祥龍生於1949年,34歲老來得子,在近40歲時(1988-1993為兒子張泰蘇在美國的時間)來美國俄亥俄托萊多和紐約布法羅讀碩士和博士。他為文科的哲學博士生,在不太富有的州立大學,讀下來在美國基本上意味著找不到工作,隻有回國一條路,美國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當年如果美國大學給錢,大約每月1000美元,公派的話每月隻有400美元,他們還帶來年幼的兒子,隻有5-10歲,恐怕隻有住在差區,在那裏他們兒子就是白人的那種學校,被美國學生追著打。

我也不知道為什麽,那個年代認識一些像張祥龍這樣的窮文科博士生,很多人不理他們,我幫他們在實驗室印博士論文草稿。有位老兄用英文寫紅樓夢裏的庭院藝術,我看兩行就頭暈。我們帶他去中國城買菜,他窮得在美國永遠沒車。我兒子三歲時太太辦了一個很大的爬梯,請來不少生物醫學博士或博後,也請來那位文科博士生,他在聚會上驚愕地聽到還有人去賭場玩過。他說自己在美國這些年,還真不知道中國人還可以這樣在美國生活,當然他也嘲笑我們沒有精神追求。我們帶這位住內城區的華大比較文學博士生去馬克·吐溫的故鄉,他對我們的獎賞是在車後座成篇地背誦唐詩宋詞,那童子功是我們望塵莫及的。

張泰蘇回北京讀書時連自己的中文名字都不會寫,也是被中國學生欺負的命,甚至被打,張泰蘇在這種雙重壓力下性格不怪是不可能的。張泰蘇這般談他回北京的挑戰:“我小學所在的班級很差,因為我考試成績差,結果分配到流氓班去了。周圍的孩子跟我性格不太一樣,不太愛學習,性格也比較淘氣,看我一個從國外回來的,想著我比較好欺負,所以又被人家打了好多次。在美國挨打,回國還是挨打。那會兒我體質很差,打不過人家。一般別人打你,你打不過就跑唄,但我性格倔,我就跟他們打,結果我總是被打”。幸好他把孤獨性格用到學業上,人也聰明,考入北京四中,然後獲得耶魯的四個學位。

看完張泰蘇在耶魯MacMillan的訪談,近23分鍾的時間,我發現張泰蘇沒有任何笑容,我想找一絲微笑都找不到。可能是這種personality, 弗洛伊德的理論更多的是涉及五歲以前的傷害會影響終身,似乎稍晚些在張泰蘇身上也有些影響。大家如果有時間可以看看那視頻,他基本上是以一種非常冷的形象出現的,主持人想把氣氛用微笑和幽默的語句調節好,張泰蘇接詞時完全沒有任何輕鬆的反饋。開場時他翻的那白眼嚇我一跳,結束訪談時握手也是公事公辦那種。不管你多麽優秀,擁有快樂的人生,永遠應該是我們的追求。

我的這些觀察與那位曾經采訪過他的記者的描述相似,他是比較nerd的與理科小中男相似的文科教授,如果上他的課你可要準備好嚴肅認真囉。這是記者所述:“晚上7點,我等候在ABP咖啡館的門前,夜晚的紐黑文依然很冷。我打著冷戰, 10分鍾後實在有點著急就撥響了他的電話,北京口音的男孩子,很冷靜地告訴我,他剛剛看過我們的電子郵件,我們約好的是7點半,是我記錯了。我趕緊忙不迭地道歉,覺得這個孩子真夠不客氣的,該怎樣就是怎樣,沒有任何的客套。10分鍾後,總算見到了這個看上去很文靜的年輕人。沒有笑容,謝絕了一杯茶的邀請,隨便找了個地方坐下,我們的采訪終於開始了。 ”

張泰蘇在美國差區受到的欺負對他的影響恐怕是終身的,他能走出來非常難能可貴。他們是可以圍起來把他往死裏打的那種,拳打腳踢的那種,打你好玩。並不是我們說的普通打架,他開始沒有幫手,有中國孩子來後他說才好點。五年時間,不知他父母是否在學校幹涉過。我教兒子的原則是,在學校你不能先動手,但是如果別人打你,你隨時應該還手對打。

張泰蘇的有個觀點我十分認同,也長期說過。那就是作為美國明顯的少數族群的華裔,你安身立命的東西是學習成績或研究成就,這些是基石。我們不是說社交不重要,但是你再怎麽社交也強不過美國人,他們在這裏擁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信手拿來就可以很受用。

張泰蘇在2017年出版了自己的首部書,雖然得了包括耶魯自己頒發的圖書獎,但是社會影響力還需時間來檢驗。文科與理科不同,原則上出書比出論文更受到重視。耶魯法學院在這種情況下就給一位隻有35歲的年輕人正教授,似乎與以前耶魯的做法很不同,我記得耶魯似乎對著名中國曆史教授Jonathan Spence都沒有這麽nice。因在基因編輯做出開創性貢獻,在Science或Cell發了幾十篇論文,諾貝爾獎熱門人選張鋒,麻省理工都讓他做了好多年的助理教授。不知張泰蘇的晉升是否與近期的中國熱相關?他以前的理想是重建中國的文化,認為中國在西方文化的大舉進入的今天,自己的文化卻被自己的革命滅了,應該著手重建。他現在著眼研究工業革命前後,中國法律、社會和經濟的變遷,處於法律與曆史的交界視角。

以前我總說美國華裔還沒有產生像日裔福山(Francis Fukuyama) 那樣深邃的思想家,如果考慮虎媽為社會媒體名星的話。現在我們希望耶魯快速晉升張泰蘇的決定,造就了一顆新星而不是流星。福山訪談也非常邏輯縝密, 但是表述能力比張泰蘇自然和有力很多,福山也產生於學者家庭,也是康乃爾、耶魯和哈佛的過硬教育背景。但是福山的學術道路遠沒張泰蘇順利,寫出那篇終結論著名論文時,還隻是個美國政府的官員,然後在George Mason大學爬教授階梯,後來才去Johns Hopkins和Stanford。對於即使著名如耶魯這般的大學,其本科畢業生、博士和教授,多如牛毛;但是真正產生永久性影響的,並不多。



張泰蘇接受耶魯MacMillan Report的訪談。

北大教授張祥龍為他兒子設計的儒家婚禮。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2)
評論
天蠍精 回複 悄悄話 喜歡讀你寫的有關美國大學人物的故事,多謝
valore 回複 悄悄話 記得幾年前讀到過對這個人的采訪,就是你上麵引用的部分,讓我想起來。不記得他名字,也不記得他那時雖然小為什麽會有記者采訪。就覺得他對中國的曆史文化很執著,近乎於信仰要證明中國文化的先進性,來對抗西方文明近代以來的優勢領先。總覺得和他小時候被欺負有很大關係。看來今天他學問是做得不錯。
丁丁貓和熊貓貓 回複 悄悄話 是因為2017年那本書得了不少獎
茅斌騷客 回複 悄悄話 老兄,你的文章從側麵也講出了,8,90年代那時留學生的生活寫照了。
方川 回複 悄悄話 "JD翻譯成中文是法學博士"是翻譯錯誤。Juris Doctor (JD)與Medical Doctor (MD)一樣,是律師和醫生的職業學位。而碩士和博士則是科研/學術學位。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沒看視頻,隻讀雅美兄的介紹,真心疼這孩子,他的父母的心也太大了。您說得對,什麽學術成就都沒有快樂的人生重要。希望這孩子是明星,不是流星。
localappleseed 回複 悄悄話 許多家長買學區房買不起,看了這篇文章前半部,會大喜,孩子去差學區也能成才,但看了後半部,估計還得買學區房,快樂更重要。
chufang 回複 悄悄話 怎麽他把中國的地主佃農關係說的這麽美?
chufang 回複 悄悄話 我倒是覺得他還有些英國腔。
梅華書香 回複 悄悄話 快樂人生第一重要!!
雅美之途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天隨人意' 的評論 : 虎媽社會影響巨大,學術上虎媽後來也不錯,張泰蘇則是側重中國的,各有千秋。
天隨人意 回複 悄悄話 比起虎媽如何?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