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54)
2015 (47)
2016 (67)
2017 (115)
2018 (85)
2019 (93)
2020 (173)
2021 (141)
2022 (166)
2023 (174)
2024 (219)
2025 (15)
這是小伊萊的耶魯故事,這裏的照片全部來自在媒體上已經發表的其他文章。伊萊的父母均為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教授,我們在節日期間去他家聚會,談及他們的兒子選耶魯的經曆,十分好玩。伊萊一直向往美國西部,早期行動的SCEA被斯坦福錄取後,馬上飛去看校園。他爸爸在聚會上這樣告訴我:“在去年的這個時候,耶魯根本不在radar上,我們以為斯坦福是個done deal"。
常規申請時,伊萊仍然申請了耶魯等東部學校,父母帶他去看了霍普金斯, 他根本連申請都不願意。常規決定耶魯錄取了他,這時候伊萊采取了一個令很多人不解的行動:他在自己做最終決定之前,再次要求西飛斯坦福去參觀。不知是否是時間衝突,還是其他原因,他沒有參加耶魯為吸引新生的Bulldog Days。他的爺爺對我說:“他在從斯坦福飛回聖路易斯的飛機上,想了好久他前方的路應該怎麽走”,最後覺得斯坦福到處都是工程師頭腦和想賺錢的人,自己不屬於那裏,應該去耶魯。就這樣他在參觀了兩次斯坦福和零次耶魯之後,選擇了後者。
我應該強調一點,我是很喜歡斯坦福大學的,擁有不少斯坦福的朋友,也幫助學生去斯坦福讀書。家裏還有親人畢業於斯坦福,再加上耶魯近期兩任校長都是斯坦福的本科。斯坦福大約擁有三分之一的本科學生主修工程相關學科,斯坦福的四大主修的專業全是科學與工程,分別是計算機、生物、工程和機械工程;而耶魯在2015-16年度最熱門的四個主修依次為:經濟、政治科學、曆史和生物,耶魯主修工程的本科生在2017-18年度隻有平均每屆105人,占耶魯本科總人數的6-7%。雖然讀耶魯和斯坦福都不會有錯,但是我們可以想象兩校將會是很不相同的人生體驗,從兩校出來的人肯定會有區別。朋友的孩子在高中時立誌學醫,進斯坦福後迅速轉向,經營網絡營銷和辦公司,目標是將來的企業成功。
伊萊做出第二次飛往斯坦福的決定,其實對斯坦福是一個不好的信號,因為他這麽年輕雖然沒有到開始懷疑人生的年齡,但是至少他在考問自己先前的判斷。同理,如果一個大學需要再來一次或兩次麵視你,也是需要慎重考慮的事情。因為大學對你不放心了,想換個人從不同角度來評判你,我知道被哈佛或賓夕法尼亞大學麵試兩次以上而遭拒絕的例子。我們也應該佩服耶魯敢於在常規錄取時參與競爭,不惜付出接受率的代價。小伊萊現在耶魯交響樂團,十分喜歡耶魯,人生就是因為這樣的選擇而精彩和不同。我也警告了他父親,他有遠離科學人生而走向音樂或人文道路的可能性。但是我們都認為在耶魯所受的理性思維的訓練,對後來的科學生涯都是至關重要的。
這是我以前就伊萊去耶魯讀書寫的朋友圈:“昨天十分高興知道華大同事的兒子伊萊去了耶魯,下月17日去他們家聚會一定祝賀,前年還在討論他的興趣是去科羅拉多讀大學。雖然倆夫婦均為華大教授,但是成長背景就是美國的普通白人,父親是牧師的兒子,妻子則是阿米什家庭長大。小伊萊的ACT是滿分,入選Missouri Scholars Academy(MSA),這是相當於其他州的Governor's Club的榮譽。
耶魯早己偏離了它的清教徒創辦人的軌跡。記得有天是Good Friday, 朋友去教堂前,他對我說耶魯支持所有宗教,唯獨基督徒不敢大聲慶祝,當時是Merry Christmas都不敢說的時候。以學生結構看:耶魯隻有一個族群是Under-represented, 那就是白人清教徒的後代,他們恐怕隻占耶魯的35%左右的學生,少於他們一倍的人口比例。今年耶魯和華大的Rhodes Scholars的學生,75%為非洲裔,其中一位我還見過。我隻能說可憐那些十分優秀的亞裔和白人的孩子,他們隻能迎風而前行。”
中國的高中分文理科生,是非常不合適的教育方式。
這孩子還沒有鬧清楚一個最基本的人生道理:能掙錢不是壞事,做自己喜愛的工作,同時又能多掙一些錢,有什麽不好呢?這與把掙錢作為人生唯一目標是有很大區別的。
-----------------------------------------------------------------------
why? Gates 夫婦2014年剛spoke 過。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ug9n5Atk8c
耶魯搞得是歪門邪道 - 結識權貴發財致富。
作者不可能不知道,學生尤其是美國土生土長的孩子在選擇大學時,不僅僅考慮大學排名等元素,而且還要考慮學生自己的喜好,更要結合自己今後的職業發展。譬如說,如果該小孩以後想當律師最後從政,他多半要選擇那些Humanities專業強、校園政治氛圍濃的學校,在這一點上,耶魯肯定比斯坦福強。
作者拋開學生的個人愛好,在沒有給出很多事實根據的情況下,憑著自己的想象speculations誇誇其談耶魯和斯坦福的優劣,有明顯的誤導讀者之嫌,這也是我為什麽出來寫這個帖子的目的。我女兒在讀斯坦福醫學院的期間,就我所知,舍棄哈佛、耶魯或其它東部名校而加入斯坦福的東部孩子大有人在。
喜歡寫是件好事情,但要對讀者負責。
這兩個學校風格不同。Microsoft 的前後兩個CEO , Bill Gates and Steve Balmer 都是Harvard 讀過,或者畢業的。小孩們選擇大學時,最後都去了Stanford. 除了學校文化,還有地域、氣候等許多因素。在哈佛、耶魯讀本科,再去Stanford 讀碩或者博士,也是不錯的選擇。
我不太同意“錦西”的評論關於“美國的小孩,我們的小孩”。 我們的小孩就是美國的小孩。我從來沒想過區別,除了我家的孩子們什麽都愛吃,也愛吃餃子和小籠湯包…。
這個孩子觀察力很強, 了不起。
與我們東部的傳統學校相比,Stanford 的確追求名利的風氣很盛,教師的學術欺詐行為盛行,肯定影響孩子們的目標形成。
這個故事很好,謝謝分享。
謝謝!!
再回來說每個獲獎的人都一定是行業非常優秀的人才,他們一定都是憑著自己的才華和實力才被選上的。憑什麽黑人獲得了就是不夠優秀而是靠著膚色被選上的呢?這樣含沙射影暗指人家不是真才實學,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