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雅美之途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娶華裔妻子的美國諾貝爾獎得主們

(2013-10-08 19:58:01) 下一個

昨天諾貝爾醫學獎公布後,網友在論壇裏問及為什麽沒有華裔今年得獎,一位知情網友回答道,今年斯坦福大學的諾貝爾獎得主Thomas Südhof是中國人的夫婿,他認為女婿算半個兒子,所以今年的諾貝爾獎中國人也沾點邊。今天中國科大校友網還真將他們校友的這段跨國姻緣做了詳細的報道(見後麵的連接),據說舊金山灣區電視采訪時還報道了他們學齡前的兩個孩子。

其實美國諾貝爾獎得主娶亞裔女士為妻的並不少見,如果包括今年的,醫學或化學的獲獎者至少有四位擁有華裔或亞裔妻子,現從諾貝爾獎網站將他們的照片列出,看其他網友能否作進一步的補充。

1David BaltimoreAlice Huang (黃詩厚)。他們分別是加州理工學院的前校長和第一夫人,黃詩厚也曾是哈佛醫學院的教授。巴爾的摩可能是當今最為傑出的生物學家之一,1975年他因發現逆轉錄酶年僅37歲就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他們唯一的女兒耶魯本科畢業。

 

Alice Huang in the lab in the early 1970s and joined by her husband, David, and their daughter, Lauren "The Kid" Baltimore, in 1975.



2Roderick MacKinnonAlice Lee。洛克菲勒大學教授,MacKinnon醫學院畢業後發覺自己對科學的興趣而轉向結構生物學,他在諾貝爾獎自傳中講述他在轉向過程中他的太太Alice Lee(可能是華裔或韓國裔)曾經因堅信他能行而給予他巨大的鼓勵。MacKinnon因解開鉀離子通道的結構而獲2003年的諾貝爾化學獎。下麵的照片和說明來自他的諾貝爾獎的自傳。

 

Alice Lee in 1986 at the time of my decision to leave medicine for science.

 

Recent photograph of Rod and Alice.

3Brian KobilkaTong Sun Kobilka(馬來西亞華裔)。Brian Kobilka也是一位從醫生轉向結構生物學的科學家,耶魯醫學院畢業,在聖路易華盛頓大學完成內科住院醫生後去杜克接受心內科專科訓練。他到斯坦福做助教授後太太才開始讀醫學院,貸款加上還有倆孩子,所以他必須在經營實驗室的同時去醫院做代班的醫生賺外快供家用,這像是一位從美國中西部長大的美國男人。Kobilka因解開一類GPCR受體的結構與他在杜克的導師Lefkowitz分享了2012年的諾貝爾化學獎。下麵是他們全家出席諾貝爾獎典禮的照片。

 

Brian K. Kobilka with wife Tong Sun Kobilka, daughter Megan and son Jason, after the Nobel Prize Award Ceremony at the Stockholm Concert Hall, 10 December 2012.

 

Brian K. Kobilka with wife Tong Sun Kobilka at the Nobel Banquet, 10 December 2012.

 

Brian K. Kobilka and his wife Tong Sun Kobilka visit the Nobel Foundation on 11 December 2012. On this occasion, the Laureates retrieve the Nobel Diploma and Medal, which have been displayed in the Golden Hall of the City Hall following the Nobel Prize Award Ceremony. The Laureates also discuss the details concerning the transfer of their prize money.

4Thomas Südhof和陳璐。 Südhof的獲獎工作是在達拉斯的西南醫學中心完成的,他在那裏工作了二十多年後才於2008年轉到斯坦福大學,與也有華裔太太的化學獎得主Kobilka在同一個係,朱棣文卸任能源部長後也在該係兼職。 Südhof以神經觸突的濾泡膜傳遞機製而獲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下麵引號部分來自中國科大的校友網。

 http://www.ustcif.org/default.php/content/1850

 "107日,斯坦福大學教授Thomas Sudhof榮獲諾貝爾醫學獎,其夫人為中國科大898校友陳路。陳路同樣在生命科學領域取得了傑出成就。她是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副教授,曾在2005年榮獲麥克阿瑟天才獎... 

據悉斯坦福大學的Thomas Sudhof目前人在西班牙出席會議。他的妻子陳路率先在今天淩晨接到得獎電話。淩晨兩點,陳路聽到家裏的電話響,原本以為是中國家人搞不清楚時差打電話來,發現是諾貝爾委員會的電話,感到驚訝、興奮,但還是給了委員會Thomas Sudhof的手機號碼,要他們親自聯絡在西班牙出席會議的丈夫。陳路:這是一生中隻有一遇的事,我不可以把這個興奮剝奪掉。我很想告訴他,真的。但是我想還是讓這(諾貝爾)委員會告訴他。 

陳路,1989年從當時的無錫市二中(今輔仁中學)考入中國科技大學生物係(898校友),1998年獲南加州大學博士學位,其後曾在南加州大學、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2003年受聘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神經、分子與細胞生物學助理教授,現已晉升為副教授。20059月,陳路是榮獲麥克阿瑟天才獎,是當年25位獲獎者中惟一的華裔。此後,陳路轉到斯坦福大學任教。"



另外,全為男性的華裔諾貝爾獎得主中,年輕時抵美國讀書的丁肇中和崔琦和華裔第二代朱棣文和錢永健都是娶白人女子為妻,他們的太太或第一任太太(朱棣文和丁肇中離過婚)都是他們還是學生或受訓時相識的,那時候他們都是沒有成名的普通人,所以小中男們沒有必要自悲。


1。崔琦

 

崔琦與夫人琳達及兩個女兒大熙、大可

2。錢永健

 

Figure 4. Wendy and I, dressed up for the Nobel Ceremony.

3 。朱棣文

 

4 。丁肇中

 

丁肇中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這是他與夫人蘇姍參加兒子的大學畢業典禮。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6)
評論
雅美之途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zhz' 的評論 :
Excellent points and thank you for visiting.
czhz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ingtingyuli' 的評論 : 大多諾貝爾獎得主都是因為多年的專研發現和成就才獲獎,與家人的支持和關懷是分不開的。這些夫人們是值得關注的,何況她們中也不泛佼佼者。這應了一句歌詞,"軍功章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
這話不適用於陳路吧!Thomas Sudhof得獎與陳路沒有半點關係。要說家人支持,也該歸功於Sudhof可憐的前妻吧。不知她前妻是去世了還是被陳替代了。反正失去了本該有的在斯德哥爾摩的站台機會。
youli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雅美之途' 的評論 :


我是就事論事, 無關博主性別。

82:28, 90:16 的可比性是在兩性的年紀, 結婚也好, 情人也好, 也是兩性。 82和90 都是老衰翁, 28和16都是年輕女性, 都是與男性年紀相差超過50年。自從有男權社會曆史, 不分中外,女性崇拜有權力, 權威男性很平常的事。 不管是在藝術, 科學以及其他任何領域都是相同。

很感謝你回言, 你還再次指出有權威華裔 (如諾獎得主)跨族裔婚姻是在他們很年輕的時候完成的,不是從師生, 上司, 下屬關係開始的, 這點點出跨族裔婚姻的洋女與亞洲女(包括華女)分別。

這文學城文章也許你已經看了, 做個鏈接以防你漏看 :

http://bbs.wenxuecity.com/na/1518783.html

"華裔男性在西方擇偶比華裔女性更具挑戰性是不爭的事實", 從來都是男求女,與女求男是很大分別,不是族裔的事。 事實上, 華裔男性跨族裔婚姻不比華裔女性少, 隻是在網上說話的絕大部分都是女性而已, 才造成女比男多的一種現象。

婚姻好壞,或感情關係好不好, 與族裔無關, 不是擇偶找不到異族就要自悲, 我說不論這是同族或異族,如果要自悲的,反而是婚姻,感情關係不好才是真自悲, 尤其是自己沒處理好自己的婚姻,感情關係,隻知指責對方。



amno 回複 悄悄話 這些人能獲得諾獎,當然和家人的支持密不可分。但這和中國有什麽關係呢?他們的妻子是華裔,就和中國掛鉤了,太牽強附會了吧。
雅美之途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ouli' 的評論 :

別弄錯了本博主為先生而非女士,你回言難懂專門考人明天你怎麽想似的。

稱82:28為中國式傳奇是指科學界,而且是結婚不是情人。你把藝術家畢加索的未婚情人拿出沒有可比性,與對應美國諾獎得主找28歲學生比較恰當。華裔男性在西方擇偶比華裔女性更具挑戰性是不爭的事實,所以才有希望他們不自悲的說法。

華裔諾獎得主的跨族裔婚姻是在他們很年輕的時候完成的,崔琦在伊麗諾讀書時認識的瑞典女孩,錢永健在劍橋讀書時遇見英國女朋友,沒有你想像的那些不著邊際的推測性的交易。
youli 回複 悄悄話 82:28的不是中國特有的傳奇, 畢加索 90歲還能有個 16歲的情人。
90: 16也不是西方特有的傳奇, 隻是雌性動物對有權威雄性動物的特有崇拜而已。
不過, 同一件事, 女糞們眼裏華洋有別, 小中國佬做就用道德高標準來大罵, 洋帥哥當然就是文化差異, 還善頌善禱啦 ! 事實與道德無關, 除了酸以外,隻是叫小中國佬照照鏡子

其實, 隻要有權, 有勢, 亞洲女相對比西女更喜歡找老牛, 單單是 ”洋“ 已經是代表了一種榮譽,權力。

“小中男”這詞兒, 說得好, 與小中國佬沒分別, 重點在 “小”, 而與本質無關。

在這博文的命題裏, 同是異族婚姻,小中男與洋帥哥的婚姻的實質有很大, 很大分別。

洋帥哥的, 絕大部分是從師生關係開始, 男是師, 女是學生。
小中國佬卻 ”是學生或受訓時相識的,那時候他們都是沒有成名的普通人 “, 這也點出洋女與亞洲女(包括華女)分別。

博主加這句 “所以小中男們沒有必要自悲。” 真是莫名其妙, 小中男們的異族婚姻動機,出發點素質都好, 何來自悲 ??? 絕大多數喜歡洋帥哥的亞洲女性,絕不會喜歡小中國佬的,種族不是洋, 沒可能,做什麽都沒用,不會發生的,何況喜歡自家男性的女性仍是大多數,自悲什麽 ? 要證明自己 “偉大” ? 在這些女糞心中,不是洋, 偉大個屁。

所以隻能說博主自道, 自言自語而已。

雅美之途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qlite' 的評論 : 息怒,本人與科大和Caltech都不相幹。
qlit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雅美之途' 的評論 : 暈。還真自比Caltech啊。有Caltech的女婿拿諾獎的嗎?
雅美之途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ingtingyuli' 的評論 :
巴爾的摩荻獎工作確實在黃詩厚在智力討論或實驗上的貢獻。
雅美之途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qlite' 的評論 :
科大學生確實像Caltech, 做事有性格。
雅美之途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無根的浮萍' 的評論 :
這個題目僅涉及異族通婚,嫁的娶的都有還算公平吧,沒必要提及82:28的中國特有的傳奇。
qlit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ingtingyuli' 的評論 : 軍功章還有陳路前夫一半。你不知道她把前夫(也是科大人,LOL)踹了,找的老頭吧
JYYXHEN 回複 悄悄話 兩個Alice
Tingtingyuli 回複 悄悄話 大多諾貝爾獎得主都是因為多年的專研發現和成就才獲獎,與家人的支持和關懷是分不開的。這些夫人們是值得關注的,何況她們中也不泛佼佼者。這應了一句歌詞,"軍功章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qlite 回複 悄悄話 科大真是奇芭中的戰鬥機啊.
無根的浮萍 回複 悄悄話 為啥漏掉82歲娶28歲的一對奇葩夫婦?完全符合你挑選的條件啊。
看來你的種族歧視的根子很深很深。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