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嶽的《莫斯科中山大學和中國革命》
(2013-08-08 05:52:35)
下一個
我看到一本《供內部參考》的書。 書名是《莫斯科中山大學和中國革命》
[美]盛嶽著 奚博銓 丁則勤譯 陳慶華校
沒有出版社的字樣。 看來是文革結束之前的內部參考書。 也就是說我們這個年齡的人幹部子弟40年前就都看過了。
其中的內容很多,中山大學為什麽夥食比一般的俄國老百姓要好的很多?
這是吸取了曆史的教訓。 1922年列寧活著的時候曾經開過遠東勞動者第一次代表大會。 有一位代表叫張秋白是國民黨方麵的人,對於會議期間的吃住不滿意,回到中國後說中國還是不要搞共產黨。俄國人發現會議的膳食住對於與會者的政治態度的影響巨大。
所以俄國人後來1926年辦中山大學,對於中國人的膳食住都有了超規格的待遇。
楊尚昆是二十八個半之一。 我原來沒有重視。 現在想起來可以解釋我原來的一個疑問。 原來的黨史裏麵我沒有看到楊尚昆是二十八個半。 楊尚昆的名字第一次出現是當彭德懷的第三軍團的政委。 當時的感覺是這個楊尚昆好像從天上掉下來就當了官。 現在可以解釋,這是第三國際的意思。 因為對於當時的第三國際,二十八個半最靠得住。 這幾個書生就是依靠的對象。 任命他們來主持中國革命最為合適。
楊尚昆當上一方麵軍第三軍團的政委。 沈澤民,陳昌浩去第四方麵軍當二三把手。 夏羲去二方麵軍軍做一把手,都是同時。還有秦邦憲到蘇區當一把手。
盛嶽的書裏麵還講到了二十八個半中的大部一回國立即擔任了要職,這些人一到了上海就接管了中共中央。 王明實際上是作過中共中央的總書記的 好像是六屆四中。程序是不合的。 後來叫臨時中央。這在我原來念的黨史裏麵沒有提到。 尚昆當上一方麵軍第三軍團的政委。 沈澤民,陳昌浩去第四方麵軍當二三把手。 夏羲去二方麵軍軍做一把手,都是那以後的事情。
秦邦憲,楊尚昆和何子述曾經被莫斯科的中山大學校方選為中國問題研究所的成員。 俄語大概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