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讀《彭德懷自述》

(2013-08-08 05:20:17) 下一個
《彭德懷自述》看完。比以前要看的耐心一些。彭德懷對他自己參與的事件都有描述,文責自負。 有些細節是這次才注意到的。 比如東渡黃河的時間是1936年1月,是在和張國燾會合之前,所以東渡黃河沒有徐向前什麽事。 這和關麟征的說法不一樣,應該以彭德懷的為準。 但是紅軍在關麟征手下吃了敗仗,還是沒有提。

描述廬山會議的過程中講到了他的建設速度的想法是四年翻一番,每年18.7%。  可見彭德懷這個人要來管經濟,和老毛也就是五十步笑一百步。

其實任何人都是不同的,意見一定不一樣。  不一樣是正常的,一樣則是偶然現象。 第一次廬山會議彭德懷和老毛意見不一樣,第二次廬山會議陳伯達和老毛意見不一樣,都是正常的。老毛唯我獨對,又有獨裁,就一定是這個結果。寬宏大量還是心胸狹窄都是個人的性格和當時的心理狀態,是最主觀和最不可靠的。

彭德懷寫得出這樣的自述,底氣不容置疑。從他的內容來看,倒一直是作具體工作的人。李銳有一本《廬山會議實錄》引用了毛在廬山會議上的講話,就是一個老土匪信口開河,隻是別人都順著他說,所以沒有爭執。這裏麵講到了彭德懷整過粟裕,和老毛的方向一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