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東海

(2012-11-26 06:50:43) 下一個

發表於 2012-5-14 19:25 

王東海

常有怪招。 為人也不好說那裏不好。 文風邏輯是一塌糊塗。 中國的讀書人原來服從專製,有著儒家的慣性。 到了現在去除了維護專製的傳統就可以加入全世界獨立知識分子的洪流之中也不算太晚。 就是王東海也是書讀得很多的,雖然沒有機會正式的讀書,也還是向往著讀書的快樂珍惜書中的啟迪。 讀了書的人如果回過頭去維護專製首先對不起的是知識鞏固的良知,那是自我懲罰,不足道也。
王東海死了。這樣一個普通的名字,中國起碼有幾千人吧,此東海和彼東海有什麽不同之處呢?有的。此人領著頭去突破黨禁。1998年到杭州的政府部門去注冊他在組建的黨。當然沒有好果子吃。我們家那位上海新聞單位的活躍分子對此原來是不知道的。 我當時是知道這件事,隻是不知道這些人是誰。王東海這個名字也太普通了。現在才知道他死的時候是六十六歲,時間是今年四月18日。在浙江的某個地方心肌梗死,我沒有記清楚地名。死前沒有症兆,應該算是正常的死亡,但是死後不讓開追悼會,於是有他的同誌們在美國開,又有了先進的技術,把過程發到網上。我們得以看見。

這個人有很多過人之處。首先他沒有好好念過書,出身是零時工。文化革命當中是個造反派頭頭,因為拒絕鬥爭搞技術的人,被判定為壞頭頭。這和他的祖父是大資本家可能有一點關係。其次人不是很安分,沒有念過書但是敢辦刊物。辦過一個《浙江潮》。我沒有看過一期。 但是我堅信,其中的任何一篇文章大概和“今天”的當時是差不多態度。第三是做事重操作,把自己家裏麵開放出來給大家商量事情。第四是願意不經常地在別人倒黴的時候出來安慰安慰,尤其是當別人無辜地坐牢。這次的追悼會有好幾個坐過牢的都委托了代表來表示當年得到援手的感激。最後此人有一點胸懷。自己是七九的,居然把八九和九八的拉到一起。

我看重實在是第一點,因為那才是他的力量的源泉。沒有念過書是可以自己念的。

王康據說是公共知識分子,我不是很看重這個人。他的文風實在太令我反感。 不過這次他擊出了犧牲打,明白地擁護文明的行為,反對暴力的妄為,殊為有力。但是若和王東海相比要差得多了。


 
貓頭鷹發表於 2012-5-14 23:08 |
王希哲這個人,如何?

常有怪招。 為人也不好說那裏不好。 文風邏輯是一塌糊塗。

佐思佑想發表於 2012-5-16 13:09 |
那些總把保持獨立人格放在嘴上,可私底下蠅營狗苟的所謂知識分子,在這位東海先生麵前隻配匍匐。仗義多為屠狗輩,負心半是讀書人。


中國的讀書人原來服從專製,有著儒家的慣性。 到了現在去除了維護專製的傳統就可以加入全世界獨立知識分子的洪流之中也不算太晚。 就是王東海也是書讀得很多的,雖然沒有機會正式的讀書,也還是向往著讀書的快樂珍惜書中的啟迪。 讀了書的人如果回過頭去維護專製首先對不起的是知識鞏固的良知,那是自我懲罰,不足道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