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 心 閣

願清溪流淌,阻隔片刻紅塵。。。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mindfulness 由淺入深的修習;小止觀的止和觀

(2020-01-20 21:58:07) 下一個

mindfulness 由淺入深的修習
適合沒有上過十日內觀課的朋友,這是一個粗略的總結。

1. 觀呼吸 
https://m.youtube.com/watch?v=NbXUAg5tA0s
這是一個入門的視頻,Jon Kabat Zinn 指導的 20 mims meditation 主要是建立對呼吸的覺知,前半段主要是觀呼吸,後麵由呼吸建立身體以及感受的覺知。 是mindfulness 的基礎。 放鬆和靜心,不要改變呼吸,隻是覺知。 
這個相當於十日內觀前三天的課程。 建議用1周的時間,每天聽1-2次。

2.  身體和感受
https://m.youtube.com/watch?v=_DTmGtznab4
和上一個視頻不同,這個有詳細的指導。 大概30分鍾,用 scan 的方式對身體和感受建立覺知。 這個相當與內觀課中間三四天的課程。也建議第一個step 結束後,用1周的時間,每天聽1-2次。昨為前期準備。要點:放鬆,不要改變,隻是覺知。see it as it is。scan 是必不可少的過程,因為沒有scan 不可能建立細微的覺知

3. 綜合 
一般用 1/3 觀呼吸,2/3 觀感受。 這時你對感受的覺知已經建立起來,因此不再需要 細細的scan. 但是要對感受要有覺知,如果遇到粗重疼痛的感受要細細觀察。記得隻是觀察,因為觀察,就不會react (習性反應)。並且知道感受都是無常生滅的。這樣慢慢的會感到細微的感受,禪樂。要提醒自己,不愉悅的感受和愉悅的感受都是時時生滅的,是身心範圍的現象,隻是如此。

建議用葛印卡老師的1 hour guided meditation
https://discourses.dhamma.org/oml/recordings/uuid/3412ac54-7b96-4927-9bf2-a6775a17490f.mp3 這個鏈接大部分沒有聲音,因為需要靜下心來,觀察呼吸和感受。如果心沒有靜下來,就觀呼吸,如果心靜下來,可以直接觀察感受。

4. 四念住: 身,受,心,法。 
受在身上升起,法由心中升起。'心中有法升起,身體就有感受在流動',因此本教法以'感受' 為中心提綱攜領 establish mindfulness. 不需其他修法。

問:心中有法升起,身一定有受嗎?換句話說,意在動的時候,眼耳鼻舌身至少有一個也跟著動?  答: 是的。 這個受是感受 sensation. 而不是眼耳鼻舌身的動。比如焦慮的時候,喜悅的時候,都是心中有法在升起。這時一定會身體感受。 如果沒有覺察到,是因為沒有覺知,這個練習就是幫助建立 mindfulness。

感受不是問題,用平等心觀察。不再react。借以觀察感受,往日的業障也隨感受複現,隻是觀察,會慢慢消去。我個人的體會是從前很容易anger, 於是一遇到這種情緒時,就靜靜觀察。後來anger這種粗重的情緒很少升起了。

內觀主要是mindfulness, 被現代心理學直接取用,實踐中得到驗證。前兩個視頻是Jon Kabat Zinn 指導的,他既是資深禪修者,也對現代醫學有重要的貢獻。佛法的 '證' 很重要。當然最重要的是親證,但一種藥,如果許多人用了療效甚好。說明配方沒錯。 葛老師說佛法是藥,如果各種成分配的比例不對,或用量過力,就達不到預期效果。mindfulness  see it as it is.  因此沒有任何想象,觀察時放鬆,不會用力過度。

小止觀的止和觀 及 對照(讀書筆記)

止有三種
1. 係緣守境止,所謂係心隔鼻,臍間等處,念心不散。
2. 製心止者:所謂隨心所起,即便製之,不令馳散。
此二種,皆是事相,不須分別。
(這二種好像和葛印卡老師教的觀息法一樣)

3. 體真止者:所謂隨心所念,一切諸法,悉知從因
緣生,無有自性,則心不取,若心不取,則妄念心息,故名為止。 
(這個大概就是說: 一切現象是暫時的,如夢幻泡影,當初學禪時觀了。後來讀米大師的文章也有幫助)
 
 觀有二種:
 1. 對治觀。
 如修不淨觀對治淫欲;修慈心觀對治瞋恚等,都屬於對治觀   (葛老師講如治病,對症下藥!)

 2. 正觀。
 正觀,就是觀察諸法實相的智慧。
諸法不牢固  常立在於念  已解見空者  一切無想念

(然後講了好幾段這樣子的。目的是見般若真心。唉,'三界無法,何處求心,白雲為蓋,流水作琴')
 '若行者初坐禪時,隨心所緣,一切諸法,念念不住,雖用如上「體真」
之止,而妄念不息,爾時應當隨心所緣,一切諸法,若善、若惡、若無記、若三毒貪瞋癡等。若念一切世間之事,即當反觀,所起之心。如是等心,為是有耶?為是無耶?若是無者,無則無心。雲何有心?若謂心是有者,為在是過去、未來、現在耶?若在過去,過去已滅,何得有心?若在未來,未來未至,何得有心?若是現在,現在不住,則不可得,若不可得,則無有心。複次,若言心在現在,即當諦觀,現在之心,有何等相貌,諦觀不見相貌,則心不可得,若不可得,則無有心'

然後是對境觀心。行住坐臥等等。
(有點像葛老師教的四念住的修法。但方法不一樣。有點像禪宗,是直接觀'心'。 我感覺稍微有點玄難以掌握。葛老師以'感受'來提綱,'心中有法在升起,身就有感覺在流動',從而對身,受,心,法來觀照。更容易掌握一些,還是內觀一種方法深入,其他借鑒一些)

。。。。。。

暫時先讀到這裏,前麵對出家人的要求略讀了。後麵對神通等的描述對我太深了,也不大有興趣。

油管會不時推薦給我淨空法師的視頻。聽聽能提醒自己,有清淨歡喜的感覺。法師有很好的修為,'定' 非常好,但'觀'不是很細致。比如對善和惡等的概括太籠統。這大概是和修習方法以及聽眾群體有關。個人理解,觀的修習:從淺入深 = 從粗到細

網上的言論非黑即白居多,過於簡單化。也是觀察力少,沒有智慧所致。'有所非覺,無所非明'。正確是相對的,也不在兩個極端,而是 somewhere in between. 即中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