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he Zhang 張永和 @baijiabZ

事物存在於離子性動能與共價性環境的和諧。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的黃昏 -6 以人為本,和諧社會, 是科學社會的論理基礎:人本和社

(2013-01-01 15:35:10) 下一個

中國的黃昏 -6 以人為本,和諧社會, 是科學社會的論理基礎:人本和社
 
  隨著經濟的發展,鄧小平不和諧理論在資本主義經濟與馬克思主義環境,及經濟利益與權力關係造成的矛盾在胡錦濤-溫家寶執政後期發酵,引發了極左勢力太子黨的離子共價“重慶模式”:
 

(逼宮奪權)= I(個人權威)/ C(唱紅打黑)

  針對上述社會嚴重的不和諧,溫家寶發出了時代的真誠警告:「沒有政治體製改革的成功,經濟體製改革不可能進行到底,已經取得的成果還有可能得而複失,社會上新產生的問題,也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文化大革命這樣的曆史悲劇還有可能重新發生」。

  胡錦濤提出的“以人為本,和諧社會”這個符合離子共價二象性的自然法則就是建設科學社會的理論基礎:人本和社。“孔子進駐天安門”是一個早期的政改信號。這標誌著中國諸子百家及多元思想的「文化複興」,也標誌著一個思想和一個主義的終止。

  胡錦濤-溫家寶出身清平,執政和諧。胡錦濤的民主作風結束了中國共產黨曆史上毛澤東慣用的“打副手”專製傳統。毛澤東采用的“利用你,打倒你”的“欲擒故縱”手段打倒了王明、張國燾、劉少奇、林彪、鄧小平。

  然而,對於胡錦濤-溫家寶的政改,長期以來遭到保守及極左勢力的百般阻擾,根本原因是至今共和國的神龕裏還供奉著的階級鬥爭主義,封建專製思想,不和諧理論以及一些不合邏輯的口號還未清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