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走出靜寂(序)

(2013-07-09 09:09:10) 下一個
八•二三炮擊金門





走出靜寂(序)



八·二三炮擊金門
走出靜寂(序)
廈門金門,近在咫尺,一水相連;自古而今,同宗共祖,一脈相傳。多年來,
登高遠眺大、小金門,是前去廈門旅遊者的一大心願。
這心願,包含著同胞的骨肉之情,更帶著對一段重要曆史的深刻記憶。觀望今
日翔遊於兩地的鷗鳥和帆影,人們難忘昨天飛掠的炮彈和震耳的炮聲。盡管這“昨
天”已過去四十年,然而,那一天,畢竟震驚了整個世界;那炮聲,畢竟在兩岸間
延續了二十餘年。
當金廈海峽乃至整個台灣海峽重歸靜寂時,當人們在沒有硝煙的清朗之下以閑
適之情觀望對岸時,自然會思考昨天那場炮擊的意義和價值。沈衛平同誌也是一位
登望者。所不同的是,他在為眼前的平和與安溫感動的同時,對昨天那振聾發聵的
巨響作出了既全且新、既理性又文學的回望與思考,將一軸巨幅精雕的曆史畫卷徐
徐展現在讀者麵前。我對作品把握複雜重大曆史題材的勇氣和能力感到欽佩,我亦
對年輕一代作者堅韌的努力和不俗的才華感到高興。
精彩的故事離不開濃墨重彩。炮擊金門是我軍戰史上最大規模之一的炮擊行動,
亦是中國及世界軍事史上頗具研討價值的經典之作,探尋並表現這台精彩劇目的醞
釀、演出過程以及上演效果,本身就是那樣激動人心、引人入勝。於是,我們看到,
有壯觀宏闊、懾人心魄的場景,有駕馭這台大戲的從領袖、將帥到士兵的叱吒風雲、
栩栩如生的人物群像,有構成這精彩一幕的感人且意味深長的細節、“諸元”……
這台大戲的主角作古者多,配角星散,尋訪之難,可以想象,書稿盡現作者經年之
心血。但是,作者並不僅限於此。在整部作品的抒寫中,通貫著作者冷靜的分析、
全麵的思考。所以,在衝天的火光中,我們始終可見當年複雜的國際大背景;在震
耳的炮聲裏,我們適時聽見作者今天精到的點評。重溫那場大炮擊,我們充分理解
了其不容置疑的正義性;同時歎服指揮者作為政治家的遠見、軍事家的韜略,作為
偉大愛國者維護國家統一的堅定原則性。
戰與和,動與靜,是矛盾的統一體。不知今天遠眺金門的人們如何看待四十年
前的山呼海嘯與眼前這番寧靜安然間的關係?作者在靜寂中繼續著思考,肯定了其
因果與關聯。在登望者中,他確實站在了一個更高的台階。
曆史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作者尋訪當年的彈痕與已逝的炮聲,決不是沉迷
或留戀於那場經典炮擊的高超技藝和有聲有色的戲劇性。他何嚐不希冀廈門金門漁
歌互答、海峽兩岸和風勁吹?
然而,縱是盈盈咫尺,今日仍是天塹;憑海臨風,空氣裹挾著對岸經年不改的
鼓噪聲,以及槍擊大陸漁民的血腥味……
炮聲轟響二十餘年,達成了由動而靜的平衡。如今,炮聲遠去又近二十年,靜
寂延至今日,則潛滋著一種不安與焦灼。
靜寂中,希望與危機並存。
何時走出這靜寂?中國人以足夠的耐心等待了漫長的時日。如何打破這靜寂?
中國人自有權力選擇時機與方式——正如四十年前那樣。但是,我仍然堅信,隨著
曆史的進程,愛好和平的中國人一定能夠開啟智慧,找到新的、順乎時代潮流、合
乎兩岸同胞利益的方法,
“期待著從‘八·二三’走來的曆史,不再回到她的出發點”——這是作者的
祈願,何嚐不是中國人共同的夢想?
走出靜寂的終極,乃是走向一個共同的、神聖的主題。這個主題,四十年前,
中國人民曾用一種強烈的、極端的方式向世界宣示過。
通向這個主題的途徑可以選擇,四十年前的方式是其中一種,我希望不再采用。
但是,主題不容更改!
這是《8·23炮擊金門》的全部意義。
願海峽兩岸永遠陽光普照!
願兩岸炎黃子孫美夢成真!
是為序。
劉白羽
1997年11月
------------------
  公益圖書館掃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