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 查看: 58|回複: 0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前因後果

(2013-07-18 20:50:33) 下一個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前因後果
來源百度百科 作者瞿仲 時間2013-07-14 16:29 閱讀40次 評論暫無評論

編者按:二十世紀初期,美德日等新興帝國主義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他們在爭奪世界市場及殖民地的問題上與英法等老牌的帝國主義國家發生了激烈的爭奪。因而,隨之發生了破壞嚴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那麽,將近一百年後的今天,當新一輪的新老帝國主義國家爭奪世界霸權的局麵又展現在我們眼前時,又會出現怎樣的結果呢?偉大的無產階級導師列寧告訴我們“在資本主義基礎上,要消除生產力發展和資本積累同金融資本對殖民地和“勢力範圍”的瓜分這兩者之間不相適應的狀況,除了用戰爭以外,還能有什麽其他辦法呢?”。帝國主義戰爭給人民帶來的隻能是無盡深重的災難。我們要行動起來,遵照革命領袖的指示“以革命製止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英語:World War I;簡稱一戰)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間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卷入這場戰爭。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這場戰爭被稱之為“世界大戰”。由於主要戰場在歐洲,故中文又常稱為“歐戰”。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奧匈、等國家屬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俄國和意大利則屬協約國陣營。中國於1917年8月14日對德、奧宣戰。這場戰爭是歐洲曆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萬左右的人喪生,2,000萬左右的人受傷。戰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據估計損失約1,700億美元。戰爭的導火線是1914年6月的薩拉熱窩事件,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其中又以西線最慘烈。
性質:第一次世界大戰(FirstWorldWar)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爭霸性質的掠奪戰爭,除塞爾維亞等少數國家具有民族解放和自衛的正義性質外,其他都是非正義的。他們的正義不能根本改變整個戰爭的性質。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由於德國等資本主義國家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後軍事、經濟國力大大增強,一舉超越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原有“均勢”遭到破壞,於是他們便要求重新瓜分世界,這影響到了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利益,導致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形成和激化,最終釀成戰爭。
開始標誌:1914年7月29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
結束標誌:1918年11月11日德國投降
波及地區:歐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東、亞洲
結果:協約國獲勝、同盟國戰敗、戰後形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係
直接原因: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及對立
導火線:薩拉熱窩事件
影響:
(1)大戰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和破壞與災難。
(2)大戰造成了歐洲的衰弱分裂和美日的興起,世界格局發生改變。
(3)為社會主義革命創造了條件,誕生了蘇維埃俄國。
(4)促進了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如中國五四運動,巴爾幹地區、原奧斯曼帝國轄境、奧匈帝國轄境新興的民族國家)
普法戰爭
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於是在1870年-1871年與法國爆發普法戰爭。這場戰爭以法國大敗,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誌帝國。而普法停戰的和約極其苛刻,和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予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結果使德法兩國結怨,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
1870~1871年普魯士同法國之間的戰爭。因爭奪歐洲大陸霸權和德意誌統一問題,普法兩國之間關係長期緊張。1870年7月14日,俾斯麥發表了挑戰性的“埃姆斯電報”,觸怒了法國政府。7月19日,法國對普宣戰。戰爭開始後,法軍接連敗北。9月2日,拿破侖三世親率近十萬名法軍在色當投降。4日,巴黎爆發革命,成立第二共和國。但普軍仍長驅直入,包圍巴黎。1871年1月28日,巴黎失陷,兩國簽訂停戰協定。2月26日,雙方在凡爾賽簽訂初步和約。5月10日在法蘭克福簽署了正式和約。這一次戰爭使普魯士完成了德意誌統一,結束了法國在歐洲的霸權地位。
互立陣營
普法戰爭後,普魯士首相俾斯麥擔心法國報複,因此他采取結盟政策,圍堵法國。他本來使德國與奧匈帝國及俄國結成“三皇同盟”,可是後來俄國在1878年的柏林會議上,因巴爾幹半島問題,與奧匈帝國發生利益衝突。德國最終在1879年選擇了奧匈帝國作為盟友,與奧匈帝國締結秘密的德奧聯盟。此外,俾斯麥轉而因為與法國在殖民地事務上發生衝突,又因在1881年爭奪北非突尼斯失敗而與麵臨孤立的意大利結盟。因此德意誌帝國、奧匈帝國與意大利王國三國締結“三國同盟”。
俄國得知德奧兩國簽訂了“德奧同盟”後,俄國十分憤怒。但俾斯麥是一個老練的政治家。為了保持與俄國的良好關係,於1887年與俄國簽訂了“再保條約”。可是當俾斯麥在1890年下台後,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條約終止。而法國方麵,則在法國財務支持俄國工業化後,在1892年與俄國結盟,是為“法俄同盟”。而英國則在1904年與法國簽訂“摯誠協議”。這協議並不是軍事同盟,而是一項解決兩國有關殖民地糾紛的協議。在法國的斡旋下,英、俄雙方終於在1907年結束他們的殖民地糾紛,簽訂“英俄諒解”。同年,法國、英國和俄國因受到德國在奧斯曼帝國的力量威脅,組成“三國協約”。
歐洲從此分為兩大陣營,因此隻要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有演變為世界大戰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因為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被暗殺而引起的。

爭奪殖民地
20世紀初,帝國主義興起。在俾斯麥時代,鑒於統一德意誌帝國初立,故對殖民地的爭奪較少參與。後來,鑒於國內商人勢力興起,商人要求德國政府爭取海外資源和市場。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麥就那樣被罷後,可是後來德皇認為德國殖民地太少,原料產地及商品市場不足,就又實行了“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劃分全球的勢力範圍。於是觸犯了老牌殖民大國——英國和法國雙方的各自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沙皇俄國得到利益,這亦使得兩大陣營的衝突加劇,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軍備的競賽
兩大軍事集團在戰前進行了激烈的軍備競賽:德國於1900年製訂海軍法,將海軍規模大加擴充,英國為保持海上力量優勢以維持安全,在1905年開始建造無畏艦,並在1907年德國開始建造無畏艦時以二對一海軍政策,即保持自身無畏艦數為德方之兩倍以相應付,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後,又聯同法俄兩國實施三國海軍聯防,即英國在北海、法國在地中海、俄國在波羅的海分別對付德奧兩國海軍;而在陸軍方麵,由1880年到1913年,德國常備軍由42萬擴充至87萬,法國則由50萬擴充至80萬,俄羅斯也準備由80萬增加到230萬,可是最後雖未達標,唯其陸軍已有140萬,是全歐之冠,不過其素質卻甚為低下,無法和德法兩國的陸軍相比;奧匈的軍隊由27萬擴漲至80萬,意大利由20萬擴大至35萬,而奧意兩國的陸軍素質皆不及德法,最後美國也響應歐洲局勢緊張將軍隊數由3萬4千人擴張至16萬。

主要戰役

馬恩河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協約國軍隊同德軍於1914年和1918年在法國馬恩河地區進行的兩次會戰。
第一次戰役:1914年8月法國邊境之戰後,法第4、第5集團軍和英國遠征軍於9月初撤至馬恩河以南,在巴黎至凡爾登一線布防。此次會戰以德軍失敗告終。英法聯軍在200公裏的戰線上推進60公裏,傷亡25萬人,德軍損失30萬人。此役雙方均有失誤:毛奇遠離戰場,對前線戰況不明、指揮不當,各集團軍缺乏協同,導致速勝計劃破產;英法聯軍行動遲緩,坐失戰機,使德軍保存了實力。
第二次戰役1918年5~6月,德軍在埃納河地區實施進攻後,形成正麵80公裏、縱深60公裏的馬恩河突出部。此役,協約國軍隊損失6萬人,殲敵12萬人,向前推進40公裏,將防線縮短45公裏,達成戰役目的,並由此完全掌握戰略主動權。

凡爾登戰役
凡爾登戰役,1916年德意誌帝國決定把進攻重點再次轉向西線,力圖打敗法國,德軍統帥部選擇法國的凡爾登要塞作為進攻目標,凡爾登是協約國軍防線的突出部,對德軍深入法國、比利時有很大威脅,它又是通往巴黎的強固據點和法軍陣線的樞紐,凡爾登此役是典型的陣地戰、消耗戰,雙方傷亡近100萬人。由於傷亡慘重,凡爾登戰場被稱為“絞肉機”、“屠場”和“地獄”。

索姆河戰役
索姆河戰役(英語:BattleofSomme)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會戰,時間發生在1916年7月1日到11月18日間,英、法兩國為突破德軍防禦並將其擊退到法德邊境,於是在位於法國北方的索姆河區域實施作戰。雙方陣亡共30萬人,是一戰中最慘烈的陣地戰,也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把坦克投入實戰中。
歐洲火藥桶
巴爾幹半島向來都被稱為歐洲火藥桶,當時巴爾幹半島各國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發生了兩次巴爾幹戰爭,並使得奧匈帝國和俄國的衝突又加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埋下深厚的導火線。

美國參戰
1917年2月24日,美國駐英大使佩奇收到齊默曼電報,稱如果墨西哥對美國宣戰,德國將協助把美國西南部還給墨西哥,於是美國以此為借口,在該年4月6日向德國宣戰(隻向德國而不是其他同盟國宣戰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德國的海軍的無限製潛艇戰術對美國軍艦造成威脅)。

最後進攻
1917年,東線因俄國發生十月革命並退出戰爭而結束,德軍立即集中於西線,意圖在美軍到達歐洲之前,於1918年夏季打敗英法兩國,以扭轉局勢。1918年3月—7月,德軍接連於西線發動5次大規模的攻勢,頭兩次攻勢在損兵十萬後仍無所獲。而美軍則已到達歐洲,使協約國兵力大增。該年5月底,德軍發動第三次攻勢,這次成功突破法軍的防線進逼至距巴黎僅37公裏之地,但並不能殲滅英法聯軍的主力,而己方則損失十萬人。在6月9日-6月13日這5天,德軍發動第四次攻勢,企圖將德軍在亞眠和馬恩河的兩個突出點接連起來,以集中兵力攻擊巴黎,但並未能成功。7月15日,德軍發動第五次攻勢,但在損失15個師後,因無所獲,己方軍力反而消耗殆盡,隻得撤退至興登堡防線,從此隻能作消極防禦。

奧斯曼帝國參戰
德國為了牽製俄國,於是答應向奧斯曼帝國(1299~1922)提供一億法郎的貸款,以換取其參戰。於是奧斯曼帝國於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參戰。並與俄國在高加索發生戰鬥。俄軍初時作戰不利,但於1915年1月發動反攻,奧斯曼帝國的第九集團軍被殲滅,共損失約7萬多人。

意大利轉投協約國
1915年5月,意大利因為英法答應在戰後分得阜姆和達爾馬提亞,於是投向協約國一方,對同盟國宣戰。意軍雖然實力較弱,交戰初期即損失近30萬人,但卻成功拖住了奧匈帝國40個師的兵力,緩減了俄法的壓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並出兵30萬,配合德奧聯軍攻擊塞爾維亞,結果同盟國很快便占領塞爾維亞全境,塞爾維亞政府及軍隊被逼撤退至希臘的克基拉島。
戰爭開始之初,意大利曾通過速攻方式占領了幾個奧匈的城市。但隨後意大利戰線就陷入了同西線戰事相同的膠著狀態。戰爭初期奧德聯軍盡管數量處於劣勢但依然掌握戰場主動,後期協約國增兵意大利,最終使意大利以勝利告終,意大利如願獲得了奧匈帝國的部分領土,包括南提羅爾、伊斯特拉半島等。
戰事開始時,意軍對奧軍占有3對1的數量上優勢,卻未能突破奧軍在朱利安阿爾卑斯山的防線。

俄軍反擊及十月革命
1916年春,俄國調集3個方麵軍共200萬人向德奧聯軍發動反攻,在激戰一輪後,雙方各損失百萬兵力,但俄軍兵力較多,因此逼退德奧聯軍,並乘勝攻進加裏西亞東部地區。羅馬尼亞亦於該年8月向同盟國宣戰。德奧聯軍於是決定攻取羅馬尼亞,以奪取石油和糧食補給。結果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德奧軍隊占領大部分羅馬尼亞國土。
俄國本身為農奴製的經濟體係,經不起東線持續的戰事,結果其國內經濟崩潰,工廠倒閉,失業率驟增,軍火補給極度困難,士兵極度厭戰。1916年冬,俄國內部各種矛盾加劇,首都莫斯科的罷工人數更達至百萬人以上,結果在1917年3月(俄曆2月)二月革命爆發,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但新組成的克倫斯基臨時政府仍然繼續戰爭,但又再被德奧聯軍擊敗。結果俄國工人及農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俄曆10月),由布爾什維克黨領袖列寧領導了一場武裝起義,推翻了臨時政府的資產階級政權,建立了蘇維埃政府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史稱“十月革命”。列寧其後與德國簽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並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它擁有重要的曆史意義,因為它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獲勝的社會主義革命,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它的勝利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鬥爭,標誌著世界現代史的開始。

同盟國敗陣
雖然俄國退出戰爭,但德國的各盟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保加利亞帝國和奧匈帝國卻因持續作戰,致使經濟崩潰,國內各民族發生起義,結果無力再戰,相繼向協約國求和。最後德國內部亦發生政變,並向協約國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日本出兵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裏投向協約國,向德國宣戰,以獲得德國在中國的山東的權益,交戰雙方分別是日本和英國軍隊組成的協約國聯軍,和主要為德國軍隊的同盟國軍隊。戰役由日英聯軍發起,目標是攻占德國控製的青島。戰役於1914年10月31日開始,至11月7日結束。日英聯軍於這場戰役中獲勝,占領青島。日本的這種舉動結果引起了中國民眾的不滿,並於其後導致了五四運動的發生。在美國參戰後,拉丁美洲各國亦跟隨美國向同盟國宣戰,結果使這場戰爭的範圍再度擴大。但這些國家大多在名義上參戰,並未實際投入戰爭。

巴黎和會
性質:帝國主義的分贓會
戰後各國於巴黎召開和議,稱為“巴黎和平會議”(簡稱巴黎和會)。會議的重大決定由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和法國總理克裏孟梭主持。雖然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主張寬大對待德國,但法國卻因為複仇心作祟,主張嚴懲德國。因此,諸國與德簽訂的議和條約——《凡爾賽和約》,因應法國的要求而加入了極其苛刻的條款,向德國強加了巨大的割地賠款及限製軍備條款。但同時間,並未向德皇威廉二世、興登堡元帥、魯登道夫將軍等戰犯施以應有的懲處。結果為德國在20年後挑起規模更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了禍根。
戰勝國與其它戰敗國亦分別簽署了條件苛刻的和約,戰勝國與奧匈帝國的奧地利部分簽署《聖日耳曼條約》,奧匈帝國被劃分為多個民族國家;與保加利亞簽署《那依條約》,保加利亞失去愛琴海出海口,並須賠款4億4500萬美元;與匈牙利簽署《特裏亞農條約》,匈牙利領土大幅減少;與土耳其簽署《色佛爾條約》,徹底瓜分奧斯曼土耳其的領土。後來的土耳其共和國隻剩下伊斯坦布爾、其附近小部分領土及小亞細亞的部分。
以《凡爾賽和約》及其它各個和約所構成的戰後歐洲及國際關係的新體係,就是所謂的凡爾賽體係,對戰後歐洲及國際關係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英國削弱
原來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國,在戰後雖然領土有所增加,但其對領土的控製力卻因戰爭的巨大傷亡與物資損失而大大削減,而其經濟亦因戰爭大受影響,出現嚴重衰退,從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讓給了美國。

十月革命
大戰期間,俄國發生十月革命,世界上出現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俄(蘇維埃俄國)。

美日興起
這場大戰削弱了英、法、意;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強國,世界金融中心也由倫敦轉移到紐約;日本也由債務國變成債權國,並侵占了原屬德國勢力範圍的中國膠州灣及山東半島。1914-1919年,日本企業實繳資本金額從22.18億日元增加到61.23億日元,工業生產力增加4倍以上。它的實際工業產量增加1.8倍,出現了以出口工業為中心的新建擴建企業高潮。造船工業1914年建造79艘,計8.2萬噸,1918年激增至443艘,計54.05萬噸,從戰前占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

德國複仇
《凡爾賽條約》將發動戰爭的責任全部推給了德國,從而對德國實行條件極為嚴厲的經濟與軍事製裁,德國失去了13%的國土和12%的人口,德國被解除武裝,德國的陸軍被控製在10萬人以下,不準擁有空軍。德國雖然在一戰中最後戰敗,但德國的元氣並未受到過大的傷害,工業體係依然保存完整,而且德國本土並未受到戰火的波及,而且《凡爾賽條約》過多考慮戰勝國的利益分配,完全沒有考慮戰敗國自身的利益,加上條約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奪本質,使得德國國民對強加給他們的條約有極強的抵觸和反感情緒,引發了德國民眾強烈的民族複仇主義情緒。驕傲的日耳曼民族為了擺脫《凡爾賽條約》的桎梏,各派政治勢力、各種政治思想在德國你爭我奪,顯得尤為激烈,這為德國成為一次新的大戰提供了條件。結果德國在希特勒的納粹黨的領導下,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國際聯盟
鑒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傷亡與物資損失巨大,英法等戰勝國於是發起了一個用以減少武器數目、平息國際糾紛及維持民眾的生活水平的組織,是為國際聯盟(簡稱國聯)。然而,國聯卻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的侵略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聯合國取代。

政府機構職能的改變
在戰爭初期,各國政府都沒有做好長期戰爭的準備,因而也沒有對經濟加以幹預。隨著戰爭的延長,各國不得不建立起一整套專門機構,以有效地利用全國的人力物力。這些機構著手幹預私人企業的投資方向,負責分配政府訂單,控製原材料的供應,調整各種經濟關係,壟斷對外貿易。

凡爾賽-華盛頓體係
一戰之後召開了巴黎和會及華盛頓會議,形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係,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在西亞、太平洋等地的矛盾。

戰後條約
列強在巴黎召開和議,稱為“巴黎和平會議”(簡稱巴黎和會)。諸國與德簽訂的議和條約——《凡爾賽和約》。
《聖日耳曼條約》1919年9月10日,戰勝國同戰敗國奧地利在巴黎附近的聖日耳曼宮簽訂和約。
《訥依和約》1919年11月27日,戰勝國同戰敗國保加利亞在巴黎近郊訥依簽訂。
《特裏亞農條約》1920年6月4日,戰勝國同戰敗國匈牙利在巴黎凡爾賽的特裏亞農宮簽訂。
《色佛爾條約》1920年8月10日戰勝國同戰敗國土耳其在巴黎附近的色佛爾簽訂。
1922年2月,經中日談判,簽訂了《中日解決山東懸案條約》和《附約》,日本被迫交還前德國膠州租借地,但仍保留許多特權。
1922年2月6日簽訂的《九國公約》,實質上是要挾中國政府執行門戶開放、機會均等原則。
一戰時的中國並沒有派兵去歐洲戰場而是做後勤工兵,殘酷的條件下中國工兵死傷無數,同盟國投降後中國作為戰勝國參加巴黎會議,但會議上協約國把山東權益交給日本。直到1922年的華盛頓會議中國才收回山東權益。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