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 劉日新: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曆史時期的比較

(2013-06-03 09:38:33) 下一個
http://h3q5.pw/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328劉日新: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曆史時期的比較

劉日新

新中國60多年來,公認以改革開放為分界線,存在前後兩個曆史時期。總書記也說,兩個曆史時期在“思想指導、方針政策、實際工作上有很大差別。但兩者決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對立的。”這是官方的一種新的說法,不像前任大官竭力盲目地否定前30年。有人認為,這還比較公允。但也有不同看法。對兩個曆史時期究竟應當如何評價,我經過查閱有關文件和國內外的評論,歸納為八點,比較如下,供大家分析研究。

一 道路

前30年
走的是馬克思主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道路。
毛主席說:“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社會建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指出:過渡時期的主要矛盾,是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
在過渡時期,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兩個階級之間的鬥爭、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條道路的鬥爭、黨內馬列主義與修正主義兩條路線的鬥爭,是很尖銳的,誰戰勝誰的問題並沒有解決。資本主義複辟是隨時可能的,因此需要有比較清醒的認識,有一條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路線。
————————
後30年
走的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國內外都說,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道路。
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攻擊毛主席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作出的關於過渡時期的論述,是“極左”路線。
他們說,資產階級作為一個階級,在五十年代已經消滅。這是鼓吹“階級鬥爭熄滅論”。
他們從八大到十八大,堅持認為國內的主要矛盾,是“先進的社會製度與落後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
他們高舉的鄧小平理論,認為過去對什麽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沒有搞楚。
十三大拋棄了馬克思關於共產主義分低級階段(社會主義)和高級階段(共產主義)兩個階段的學說,把鄧小平提出的“初級階段”捧得天高,說十幾代、幾十代人才能完成。這實際上是說,共產主義是幾百年,上千年都不可能達到的遙遙無期的“烏托邦”,這同資產階級汙蔑共產主義是空想有什麽兩樣?
美國的頂級智囊布熱津斯基在所著《大失敗—20世紀共產主義的興亡》一書中說:“中國領導提出非同一般的概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概念以生產力落後和中國曆史獨特為借口,為黨背離傳統馬列主義的作法進行開脫。”

二 黨的領導


前30年
毛主席說:“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
“我們的黨從它一開始,就是一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為基礎的黨,這是因為這個主義是全世界無產階級的最正確最革命的科學思想的結晶。”
“我們共產黨人從來不隱瞞自己的政治主張。我們的將來綱領或最高綱領是要將中國推進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去的,這是確定的和毫無疑義的。我們的黨的名稱和我們的馬克思主義宇宙觀,明確地指明了這個將來的、無限光明的、無限美妙的最高理想。”
這樣的共產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幸福的,群眾是信任的、擁護的,是真共產黨。
————————
後30年
鄧小平理論:過去對什麽是共產黨,怎麽建設共產黨,沒有搞清楚。
後30年一反前30年把黨這樣一個先進的無產階級的革命組織稱作“核心”的傳統,一再把個人稱作“核心”。出了個“鄧核心”以後,又出了個“江核心”。當然,他們沒有忘了把毛主席封為第一代“核心”,因為不這樣他們自己稱“核心”也就站不住。但是眾所周知,毛主席是反對以個人、以自我為核心的。
修正主義分子披著共產黨的外衣,他們的真心是要搞資本主義的。所以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對他的接班人說,共產黨要改名,改稱社會黨或人民黨,中美關係馬上就可以改善。由此可見,這個修正主義頭子投靠美帝國主義的心情是多麽迫切。前兩年報載萬裏、李瑞環兩個元老派也重申,要改變共產黨的名稱。
從走資派的信仰和所作的所為,他們要改變共產黨的名稱,是必然的,是順理成章的。魏巍說,他們是“假共產黨”,真是一針見血,名至實歸。

三 意識形態


前30年
毛主席說:“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
從七大起,毛澤東思想作為黨的各項工作的指導思想,為全黨所公認,已載入黨章。
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全國人民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卓絕的鬥爭,繼取得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新民主義革命勝利後,又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極其輝煌的成就,中國由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變成了一個獨立自主、繁榮昌盛的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世界銀行承認,隨著中國革命的勝利,大大加強了社會主義陣營的勢力,使占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橫跨歐亞兩個大陸的領土,退出了市場經濟(即資本主義)的舞台,實行計劃經濟製度,取得巨大成就,“改變了世界的政治與經濟的版圖,確定了20世紀的大部分進程。”
以後由於社會主義國家的偉大領袖相繼去世,內部修正主義分子篡黨奪權,外部帝國主義搞和平演變,於是這些社會主義國家黨變修,國家變色,陣營瓦解,使國際社會主義運動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
————————
後30年
美國的頂級智囊布熱津斯基說:“中國改革要成功,一要淡化意識形態,二要是非公有製經濟。”貨幣學派的頭頭弗裏德曼也說:“中國改革的唯一出路是私有化的市場經濟。”新自由主義和平演變社會主義國家,提出改革的方向是:私有化,市場化,外向化,小政府化。中國的改革開放,不正是按照美國人的指揮棒這樣做的嗎?
布熱津斯基所謂淡化意識形態,就是要取消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近30多年來,國內出現的一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被邊緣化,實際上是一股非馬列、非毛化逆流,這不就是秉承美帝國主義的旨意行事的嗎?十七大關於黨的指導思想,不是正式去掉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隻保留了“鄧三科”了嗎?
但是,西方的先生們,你們可知道,我國的走資派照著你們的旨意行事,正在失掉黨心、民心,他們的日子很不好過,他們的地位也並不很穩當嗎?我們的維穩費用超過了國防費用,不就是明證嗎?

四 政治製度

前30年
《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以工農兵為主體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在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國家機關中,都有工人、農民、勞動知識分子擔任領導職務,代表人民當家作主。
--------------
後30年
在1978、1982、1988、1993、1999、2004年六次《憲法》修正案中,雖然對國家性質的話依樣畫葫蘆照常寫上,但實際上起了根本變化。隨著“以工農兵為主體”這句限製語刪去,現在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已經成了各級官員和資本家的代表大會了。
《紐約時報》評論說:“中國至今雖仍自稱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但中國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所需要的社會架構已蕩然無存。”

五 經濟基礎

前30年
生產資料公有製,包括全民所有製和集體所有製,是社會主義經濟製度的基礎。
國營經濟是全民所有製的社會主義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領導力量。國家保證優先發展國營經濟。
在公有製的基礎上實行計劃經濟,這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表現。計劃經濟是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征。英國人甚至說,社會主義與計劃經濟是同義詞,即社會主義就是計劃經濟,計劃經濟就是社會主義。這是他們客觀地深刻觀察得出的結論,基本上是正確的。
————————
後30年
對以公有製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經濟製度,被修正為“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製度。這樣,公有製為主體,隻是一個幌子,為私有製的發展大開了方便之門。
國營企業,同西方一樣改稱國有企業。原來被稱為國民經濟主導力量的國有企業,現在成了改革的對象。它們的經營範圍在縮小,個數在減少,在工業總產值中所占比重在下降。改革開放20年,到1997年比重下降為25.5%,低於1949年的26.2%;到2009年進一步下降為12.5%,現在可能更低了。
在私有製的基礎上,必然實行市場經濟。西方經濟學普遍承認,市場經濟就是資本主義。“江核心”主持編寫的《什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書,說市場經濟沒有姓“資”姓“社”之分,隻有姓“資”一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市場經濟,同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在本質上沒有什麽區別。

六 社會狀況

前30年
社會風氣是中國曆史上是最好的時期。幹群關係好,財富分配比較均勻,貧富差距不大。社會上可以說呈現出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景象。當時居民不知道防盜門為何物。到中國來旅遊的外國人,感到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全,社會秩序最好的國家。
世界上通用的衡量貧富差距的吉尼係數,是一個中性指標,不帶意識形態彩色彩。國際上公認,吉尼係數在0.2以下,表示收入分配過於平均;在0.4以上,表示過於不平均,可能會引起社會動蕩。中國1964年的吉尼係數為0.184,1978年為0.2。當時幹部同群眾打成一片,下鄉與農民實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勞動)。幹群關係如同魚水一樣融洽。
————————
後30年
上個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後,走資派複辟資本主義,提出一切向錢看,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於是大大小小的官員和“精英”都拚命撈錢,他們迅即盆滿缽滿,腦滿腸肥了。這樣,社會很快出現貧富懸殊,兩極分化。中國的吉尼係數,迅速由0.26上升至0.34,90年代突破0.4。2003年達到0.447,超過了美國的0.408,日本的0.249,韓國的0.316,印度的0.325。《紐約時報》據此說:“中國大陸的貧富不均的狀況已經超越美國、日本、韓國和印度。事實上,它已接近1949年國民黨統治時期的水平。也就是說,就貧富差距而言,中國大陸‘回到解放前’了。”去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兩個政策研究室的內部報告說,中國的吉尼係數達0.613,這是全世界罕人聽聞的數字!

七 人民生活


前30年
毛主席1934在江西革命根據地就提出:“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全國解放後,人民政權就解除地主官僚資產階級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壓榨,在生產迅速恢複和發展的基礎上,他們有飯吃有衣穿,生活大為改善,同舊社會相比,有如天壤之別。但由於原有的底子太差,一窮二白,在生活上要趕上世界平均水平,靠自己雙手勞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國家在宏觀上也合理安排積累和消費的比例,二者大體為二八開,即積累占20%略多一點,主要用於建設;消費占80%略少一點,主要用於人民生活。這樣,做到一要吃飯,二要建設。使人民生活在生產發展和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的工業化、現代化建設也逐個五年計劃取得新的較大成就。中國人民對國家和個人的前途充滿信心。
————————
後30年
在前30年打下的雄厚基礎上,後30年經濟飛速發展,但人民生活的改善大大慢於生產的增長。從1978-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9%。而同時城鎮職工平均實際工資年均增長僅7.6%。
2011年全國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5211元,按照世界銀行的貧困線標準,中國6.56億農民全部沒有脫貧。世行規定的貧困線標準為每人每天生活費2.5美元,當年匯率1美元合6.49元人民幣,乘以365天,全年的生活費應為5922元。中國農民2011年人均生活消費支出比世行規定的這個貧困線要少711元。國務院扶貧辦規定的2011年的貧困線每人每年為2300元,按當年匯率折算,每天合0.97美元,恐怕沒有人會相信這樣的數字。世行規定的貧困線標準適用於非洲、拉丁美洲、亞洲的貧困國家。中國現在經濟上號稱世界第二大國,把我們的貧困線標準向非洲貧困國家看齊,難道不應該嗎?

八 國際地位


前30年
在以毛主席為首的中國共產黨的英明正確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終於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建立了嶄新的名副其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他們不再是被人瞧不起的“東亞病夫”了。個個雄姿英發,揚眉吐氣,以一個巨人般的姿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受到了舉世的稱佩和讚揚。我們的朋友遍天下。
五六十年代我們作出了很大的犧牲,接連進行了抗美援朝、援越抗美的正義戰爭,發揚國際主義精神,打敗了美帝國主義的侵略,支援了朝鮮和越南人民的解放事業,受到世界人民的廣泛讚揚。我們還支援了世界許多革命人民和民族主義國家反對帝修反的鬥爭,援助了他們振興民族經濟,改善人民生活。
六十年代毛主席周總理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受到世界各國特別是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的擁護。
六七十年代我國獨立自主,研製發射了“兩彈一星”,大長了中國人民的誌氣,大滅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威風,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1972年,毛主席為了反霸,利用矛盾,采用“乒乓外交”,促使美國總統尼克鬆訪華。這是一個重大的外交勝利,接著日本首相田中放華。於是中美、中日等國陸續同我國建交,全世界升起一股“中國熱”。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越來越大。
到1980年,毛主席為首的黨中央批準的“五五”計劃勝利完成,中國由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變成了一個高標準的工業化國家,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係和國民經濟體係。中國1980年產鋼3712萬噸,相當蘇聯衛國戰爭前1940年鋼產量1832萬噸的兩倍多。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憑借這麽多鋼鐵,打敗了一個武裝到牙齒的法西斯德國。現在中國的鋼兩倍於那時的蘇聯,由此可見中國經濟實力和國防實力的強大。
中國1980糧食產量達到6411億斤, 人均653斤,基本上解決了一個近10億人口的大國的吃飯問題。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偉大成績。1949年中國剛解放,美國的國務卿艾奇遜揚言,中國曆史上沒有一屆政府解決過這麽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的吃飯問題,共產黨也不見得能解決這個問題。現在幾億農民按照毛主席用“革命加生產”的辦法,解決了這個問題,這是舉世的奇跡。
————————
後30年
本來,在前30年強大的基礎上,如果沿著四個現代化的發展戰略繼續前進,中國的經濟和國際地位可以更上一層樓。但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正路不走偏要走邪路,按照新自由主義的要求搞外向化戰略,為西方國家生產衣服鞋帽和家用電器等產品。第三世界許多國家認為中國同他們競爭,搶了他們的生意,對中國大為不滿。
中國的資金充裕,卻又大量引進外資,現在28個行業,有21個被外資控製。在我國的出口額中,外資企業的產品占一半以上。靠壓低工資生產大量出口產品掙來的外匯,大量用去購買不斷貶值的美國國僨。美國發生金融危機,美國總統奧巴馬用財政資金去救市,要經國會批準。我國政府的總理未經人大批準,擅自拿幾千億美元去救美國。還恬不知恥的說,救美國就是救中國自己。所以現在國際上把中國叫作“中美國”。
總設計師把現在的對外政策,叫做“韜光隱晦”策略,實際上是對外搞投降主義,低三下四,說什麽中美兩國“攜手並進,同舟共濟”,其實是當美帝國主義的小夥計,為世人所不齒。
總之,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的國際地位遠不如前30年。
(2013/4/24)
(責任編輯:王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